求陀思孚耶夫斯基写《白痴》时候俄国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

作者&投稿:皇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 。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 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可视作近代世界推理小说鼻祖;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许多世界文学杰作都是先发表于报章文艺副刊,受到俄国人普遍欢迎欲罢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受欢迎程度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说不同三篇小说故事给三位秘书写,堪称文学特技。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 ,在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  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前期小说中的主人公还不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思想者形象,他们的思想还不具有深刻的时代和永恒的内容,他们的思想还是片断的,或者是内容不清楚的,他们还不是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也都还是在独自行进,而没有与其他作为人物的思想展开对话和交锋。在此,思想还是单数而不是复数,甚至经常是片断的、零碎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指出他们身上一些和后来思想者形象类似的特征:例如弱于行动,不易合群,似乎总是在他人的视线之下局促不安,紧张而富于变化,不断转折,提出一种想法之后又加以反诘,不敢自信,自相冲突,这种冲突有时甚至达到了濒临人格分裂的疯狂地步等等。亦即,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显示出一种思想的暧昧性和问题性。
  确实,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为思想者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思想小说”类型,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孕育和生长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的、注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深受果戈理风格的影响,并承继了他对小人物的怜悯和同情。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作品的基调只是怜悯,默默的、孤独的怜悯,后期作品才加上了渴望,与时代、永恒对话的渴望。早期小说中的人物感觉丰富、感情细腻、意识流动、心理变化多端,但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思想力,甚至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才智,他们大都是相当普通、地位低下而又对自尊极其敏感,心肠善良而又有时表现怪诞的小人物。他们有时也表达了一些思想,如《穷人》中的男主人公杰武什金也表述过自己一些关于社会正义、公民德性的思考,但这些思想总的说来是散漫的、不连贯的、转瞬即逝的,主人公主要是在倾诉自己的感情,叙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里表现的主要是一种倾诉的风格,是向对方倾诉,而不是与对方争论和对话,也不是把思想的过程或思考的结果告诉对方,不是发表哲理的议论,而主要是谈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确实,一个他人、一个对方总是存在的,这或者是一个可倾诉自己感情的对象,或者是一种异己的、嘲弄的眼光。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似乎总在他人的眼光下感到不自在,总是要不断为自己辩解,不断说明、交代、暴露自己而又试图掩盖。这些心理活动已经具有一些后来思想者的特点,但尚未上升到思考根本问题的层次。他说他在《白痴》中是想描绘一个“绝对美好的人物”,然而,正如他所承认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难的了,特别是现在。”许多评论者指出在梅诗金公爵身上分有耶稣基督的某些特征:如完全真诚而又十分软弱,充满怜悯等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是怎样引起嘲笑的一个人物形象啊!但是,也许在现时代,他就是这样的,只能是这样的。无论如何,在小说结尾时,他的思想不仅没有发生任何效力,他自己也重归“白痴”状态这一点极其意味深长,但这里有些东西还是我们目前所不能把握、不易明白的。总之,就事实而言,这一思想并没有占据支配地位,它本身还极其柔弱。  在《地下室手记》之后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主人公,甚至还包括一些次要人物就都是属于思想者类型的人物了。这些思想者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看来首先是他们的非功利性,他们不计算利害,不考虑得失,愿为自己的思想付出代价,愿为之受苦,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白痴》讲的是爱情 ,三角恋。最后的结局好像不好,男主角自杀了还是怎么了。。。反正很悲吧,爱情故事。男主角人很好。。但是爱情不是谁能把握控制得了的 事情。。结局不太好喜欢大结局喜剧的建议还是不要看了。。忽忽 !就是的·~~~

俄罗斯的陀斯绥耶夫斯基比较好的作品有什么?《白痴》看完了~

可以看《罪与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看到最后,催人泪下!
最好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最有思想的小说!故事性也很好。个人喜欢前半部!
本人看过《少年》《群魔》《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不如《白痴》好读。
《穷人》《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没看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答:同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时也曾想以阿辽沙为主人公,他在给当时重臣波别尔诺斯采夫的信中说自己写作“赞成与反对”一卷的主旨,是要通过后一卷“俄罗斯教士”佐西马长老的话来反驳这一卷中伊凡否认上帝的创造的渎神思想,但这一反驳是否成功,甚至是否足够有力呢?许多评论者都给出...

托尔斯泰的思想
答: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让公爵在宴会上说出了他心目中的基督教的观点,又在《群魔》中写了一篇虚无主义的自白书,这是非常让人钦佩的思力。托尔斯泰也有他的博爱观,我永远不会忘记玛丽亚对安德烈说的最后一句话——安德烈就要去参加那场让他致命的战争了,玛丽亚,这个有着圣母名字的纯洁象征,...

急求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发展概况答案,谢啦
答:紧接着是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早期作品《帕拉莎》,浪漫主义抒情诗,后来杰作《猎人笔记》,25篇短篇,批判现实主义,为当时批评家称赞。《罗亭》、《父与子》、《烟》等很有艺术性,密切反映时代。费奥多尔-米哈尔耶维奇-托斯妥...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
答: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在1863年6月17日写给屠格涅夫的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回忆起1812年:"那时整个俄罗斯、军队、社会以及全体人民都充满了爱国主义。"这一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多次重复。在"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系列文章"中作家指出,"1812年...

俄罗斯文学有什么代表性人物?
答:5、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文学巨匠。代表作有《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等 6、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历程是怎么样的?
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作家。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和中篇《...

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哪国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小说?
答:45 岁(1866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俄罗斯公报》 上连载长篇小说 《罪与罚》,这部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社会心理小说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之后 ,他又发表了 《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 等长篇小说。1881 年 2 月 9 日陀 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逝世 ,享年 60 岁。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陀斯妥耶夫斯基人物简介
答:流放归来后,他的创作转向心理悲剧,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年)揭示了人性的驯服与宗教感伤主义的兴起。《死屋手记》(1861~1862)揭示了苦役制度的残酷,成为对沙皇俄国黑暗统治的有力控诉。《罪与罚》(1866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使他获得了全球声誉。《白痴》(1868年)中,...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三个斯基?
答:2、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哪些作品?
答: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同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