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滑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分别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记。以下是具体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的、地、得用法: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二、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1.的:

1、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

2、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3、读作:dì,箭靶,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4、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2.地:

当读“di”时:

1、[名]地球;地壳:~层‖~震。

2、[名]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势‖山~‖~下水‖顶天立~。 

3、[名]土地;田地:耕~‖种~‖盐碱~。

4、[名]地域;领土:封~‖殖民~‖~大物博‖割~赔款。 

5、[名]地面;建筑物内铺筑的一层东西:扫~‖铺~‖木板~‖水泥~‖东西扔了一~。 

6、[名]地区;范围较大的地方:本~‖内~‖外~‖祖国各~。

7、[名]场所;地点:场~‖目的~‖就~取材。 

8、[名]所处的位置或环境:~位‖~步‖设身处~。 

9、[名]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见~‖心~。

10、[名]指地方(dì fāng),即相对中央或相对军队而言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税‖军~两用人才。 [2] 

11、[名]指地区,行政区划的一级,在省之下、县之上:~委‖省~县三级领导班子。 

12、[名]路程:50里~‖不远,就三站~。

13、[名]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红~白花‖白~黑字。

14、[固定名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用来表示十二生肖。

当读“de”时:

1、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的后面:吃惊~望着‖疲倦~闭上了眼睛‖头也不回~走了。

2、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本能~缩了回来‖非常~高兴‖旗子哗啦啦~飘着。

3、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扩展资料

把握下面三点来区分“的、地、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

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dé,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地融洽了。在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过“得”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说明“怎么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

百度百科-的



~

“的”“得”“地”在什么情况下用
答:“的”“得”“地”用法如下:1、的,用于定语后面,比如,漂亮的书包。这里,中心词是书包,漂亮是修饰中心词书包的定语。2、地,用于状语后面,比如飞快地跑。这里,跑是中心词,飞快修饰跑,为状语(表示谓语动词的状态)3、得,是补语的标志,比如,他吃得很饱。这里很饱是补充说明中心词“吃”...

求“的、得、地”三个的不同用法?
答:1、的:“的”后面接的是名词。2、地:“地”后面接的是动词。3、得:“得”后面接的是形容词。二、标记不同: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三、用法和结构形式不同:1、的:...

“的”、“得”、“地”的用法是什么?
答:“的、得、地”的用法归纳起来是:形容词 +『的』 + 名词 = 美丽的花 / 香喷喷的饭菜;副词 + 『地』 + 动词 = 认真地听/ 仔细地看 / 玩了命地吃;动词 + 『得』 + 形容词 = 干得漂亮/ 杀得痛快 / 喝得烂醉 / 炒得沸沸扬扬。“的、地、得”快板 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

“的”、“地”、“得”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答:1.的: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用在介宾词组,表达一种描述後的结果,通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後,如:我的手表,勤劳的人们,聪明的孩子。2.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常用在动宾词组,也是一种描述的後果,通常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後,如:慢慢地走,紧张地...

的、地、得 三个字 分别怎么运用?
答: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

地,的,得分别怎么使用
答: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分别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记。以下是具体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的、地、得的用法
答:名词前面用“的”,动词前面用“地”,形容词前面用“得”。使用时,只要分清“de”后面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就行了。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

的,地,得用法和区别?以及读音?
答:二、用法不同 1、定语后面用“的”(修饰名词的时候,一般是“形容词+的+名词”),如: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名词)、一望无边的平原(平原也是名词)。2、状语后面用“地”(修饰动词的时候,一般是“副词+地+动词”),如:刻苦地训练(训练是动词)、平平安安地回家(回家也是动词,表示“回家”...

的和地用法是什么?
答: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线。例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得”的用法 ...

语文中的“的”“地”“得”都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