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覆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作者&投稿:翠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靖康二年,北方金人政权南下攻占东京,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政权也因此宣告覆灭。对于北宋的灭亡,我们从最直接的因素来看,他的确是因为军事实力羸弱而致。但当我们剥开这层外衣,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经济方面出了问题。

从兵制上来看,可以说是由于经济发展繁荣,物质基础雄厚,宋代必须依然沿用募兵制主导理念,同时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了军队战斗力受限,但是不能说宋代选择了募兵制度导致战斗力下降。

最经典的例子,宋代西北地区存在对比的,这是由于宋代军事开支的特点造成的,宋代军事开支从来都是有侧重优先,西军能动辄几万石粮草往复在秦凤路等运输,但是两河路同期会发生各种就食移驻。同期黄河问题也导致了两河地区的军事后勤基本处于崩溃状态。


所以个人认为,拿西军同期比较两河路驻军不能说明西军强(虽然确实强),只能说明两河路弱。而且西军的表现和弓手表现也不是完全正相关,拿西军强来证明西军的弓手强也是不恰当的,更何况如果需要证明弓手能力的话,至少也要类比为同等训练强度下。

弓手的战绩和厢军(禁军肯定不能比)基本相当,而实际上没记错的话,厢军好歹野战还能有点架势,而训练装备相对低下的弓手却真不能在野战中有亮眼什么表现。(以富平之战为例)。

募兵制不是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也是募兵,战斗力也不差。北宋的兵员数量比之前历代都高,花费并不大,所谓开支高都是战争时期给地方送的军饷,实际地方拨给粮食吃,基本就不会造反,非战争时期,都是日常欠薪。主要是战争时期地方的物价会飙升,朝廷给的军饷连日常开支都不够,士兵能不闹吗?况且每次还要给赏赐和抚恤金。

南宋末年主要是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四川和荆湖地区,不到四五年的时间里物价暴涨二十多倍。每年朝廷还要大笔的送钱,恶性循环。物价越来越高。

送的资源补给半路至少还要损失一半多。财政不破产才怪。而且南宋的募兵多半是为了缓解人口压力,一但遇上天灾人祸都要疯狂募兵。而且所募集的人丁多半都被拉去修河道当徭役去了,谁会白养人。只有地方禁军才有点战斗力。


北宋军人地位低是应该的,不然就是李唐牙兵的下场,年年造反,皇帝受得了?但是宋代武将常常和宗室联姻。军人地位低,但是高阶武将的地位极高,半数都是皇亲国戚。

狄青算是北宋里武将出身比较低的,但是狄青的儿子就是驸马,和武将联姻是两宋都在用的方法,中下级必须地位低,不然及其容易出骄兵悍将。宋代到清代都是这么干的。当然,元蒙本族和满清八旗除外。

募兵制优缺点是不假,但是运用得当就不会妨碍军队战斗力。唐末五代那帮骄兵悍将战斗力就很强,这帮人就是募兵制下的产物。

宋代募兵制的一个缺点就是终身制,这就造成了许多老人呆在军队中,严重影响军队战斗力,五代虽然也是终身制,但是因为大量的战争,导致很多体质不合格的士兵死在战场,使得军队越大越好,而宋代因为战争数量与烈度的降低(除了部分地区)造成这种淘汰机制失灵,进而造成军队质量下降。


唐代的牙兵就是募兵制,也是世袭有保障的职业士兵,都有地方节度使,自行招募的亲信,待遇要比两宋那种长工高的多,尤其是河北三镇:钱多,人少,战斗力和战斗欲望高得吓人。最后三镇全是被人家屠城才解决,老人越多战斗力越强,经验多。郭威当初就是牙将出身,仅魏博这一地居然出来七个皇帝,且全是牙将。

牙兵是将领的亲兵,藩镇中不单纯只有牙兵,只不过是因为在河朔三镇中这些人占比比较多罢了,而且兵员来源不一定全都世袭,明确世袭的有魏博的牙兵,徐州的银刀军等,并且唐末五代战争的次数与烈度极大,光靠世袭无法作到完全补充,招募牙兵的方式大多直接与间接同募兵相关。

牙兵最开始也是通过招募而来的,郭威当年就是通过招募的方式成为泽潞节度使李处滔的牙兵。老人越多,战力不一定越好,他们的体力不能一辈子呆在巅锋,这也造成了魏博牙兵在罗绍威时代的衰落。

宋代的募兵制基本上承袭唐末五代,两宋的士兵,从征召方式的角度上看其实也同这些牙兵们相似,只是待遇比不过牙兵们罢了。魏博在唐末五代可没出七个皇帝,河东倒是出了六个,宣武出了两个,唯一同魏博有点关系的皇帝只有郭威一人。


笔者认为,北宋的灭亡不仅是募兵也不是征兵的问题,在于北宋的整个统治阶层的核心思想的问题。防范武将造反有错吗?这是没错的,因为宋朝开国前面有五代十国作为血淋淋的例子。宋代的问题就是这套正确也是必然的体系,在运作过程中配套问题很严重。宋代具体的问题早就有宋史专家论证过了,笔者在此不狗尾续貂了。

顺便一说,宋代武将问题很复杂,宋代地位低下的是行伍出身没有什么硬关系的基层军人,而对于勋贵武将他们身份一向不低。这个是阶级问题。宋代,明代,清代,当兵的就是贱职,普通人除非是逼不得已才会去当兵的,大多数都是吃不饱饭,被应征入伍的。

明清更甚,基层士兵武将全都是世袭。当兵的九成都在犁地,连普通的自由农都不算。土地也不能买,孩子也没发参加科举妥妥的贱民。像清朝那样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税源扩大了收入就会增加,开疆拓土什么的就有足够的银子养兵了。

宋明两朝之所以没有开疆拓土的能力,主要的一点就是歧视性的税收政策,收不上税,穷。北宋积贫积弱是因为不抑制土地兼并搞出来的,物价膨胀,士兵当作奴工使用,并非是募兵制导致的。



~

南宋,北宋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
答:北宋灭亡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朝政多次反复,造成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党争,耗费国力,此为一.北宋因未能统一全国,尤其是缺少适合养马的河套草原.致使北宋一直未能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非常吃亏.此其二.自唐朝以后因森林面积减少,冶铁大部分采用煤炭冶炼.而中国铁矿煤矿含硫量很高,很难大规...

宋朝为什么灭亡,?
答:宋朝灭亡的原因:1.为防兵变,“重文轻武”。因出风头,“精兵简政”。“陈桥兵变”夺权之后的宋太祖赵匡胤当即“杯酒释兵权”开始实施“重文轻武”国策。架空了武将的势力范围,转而宣扬文臣治国、忠君,也即达到了前所未有空前高涨的地步。这一朝代贯通始末的治国之道也就是“排除异己”,完全与之...

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宋朝灭亡的原因——空言误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朝可谓是一个辉煌的朝代。在那时,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领先世界。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社会福利政策堪与现代相媲美,远洋船队贸易海外,致令世界各国羡慕。以至于今日,还有人说,愿意选择生活在宋代。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立国三百年的大宋王朝,在与周边少数民族...

两宋的灭亡的原因们是?
答: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政治斗争、经济困难、外族入侵、军队衰弱、缺乏外交手段、社会矛盾激化、文化滞后、政治体制问题、科技进步落后、中央集权过于强大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宋朝的灭亡产生了影响。内部政治斗争和官僚腐败导致政治混乱。1.宋朝在其后期的政治环境非常恶劣,官员们之间的权力...

北宋灭亡原因
答:三、是宋朝接手的是一个国内四分五裂,动乱了二百多年的烂摊子(唐朝之过,等到宋朝统一全国了,恢复国力了,辽国也度过最黑暗的时期了,国力达到巅峰了)四、是宋朝的敌人接连不段,一个敌人刚刚把野蛮战斗力衰退下去。另外一个更加凶狠强大的敌人又崛起了。(这还是唐朝的SB怀柔政策)五、是偏偏强大...

北宋覆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答:靖康二年,北方金人政权南下攻占东京,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政权也因此宣告覆灭。对于北宋的灭亡,我们从最直接的因素来看,他的确是因为军事实力羸弱而致。但当我们剥开这层外衣,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经济方面出了问题。从兵制上来看,可以说是由于经济发展繁荣,物质基础雄厚,宋代必须依然...

宋朝为什么那么软弱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1、统治者的无能,大量的战役和赋税,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损耗了国力;2、贪官污吏当道,宋仁宗时期宋朝经济、文化发展达到最高水平,此后连年下滑,在奸臣贪官把权自重下,宋朝逐渐走向衰落;3、过重的徭役赋税,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税收名目最多的...

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宋朝灭亡原因 :1.宋朝朝廷上上下下贪生怕死软骨头。2.宋朝从皇帝到大臣推行的是抗战有罪,卖国有功的国策。从杨家将到岳飞到文天祥都不是战死沙场都是被奸贼害死。文天祥死的时候,连报国的宋朝都不复存在了,相反蔡京、高俅、秦桧、贾似道卖国求荣升官发财。3.宋朝从来就是重文轻武,军队不堪...

北宋为什么灭亡的原因
答:北宋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中央集权的削弱:北宋初年,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存在缺陷,地方权力过大,尤其是地方军事力量可以对中央形成威胁。同时,地方官吏的权力过大,甚至可以擅自决定税收和军队调动。这为地方割据提供了条件,也削弱了中央的权威。2. 土地兼并和财政问题: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