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 乾元元年,唐朝实行俸禄改革,大幅削减官员俸禄,其主要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司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唐代的兴盛离不开它的官僚制度。记载官僚政治制度的史料有很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六典》。这部书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玄宗交托给他的宰相大臣们修订的文书。《唐六典》是唐朝的行政法典,记载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规范官制,汇集了唐代当年所实行的律令以及行政细则,对于后人理解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有着关键的意义。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大唐六典》书卷图

唐代的三省制度
唐代的官僚制度承袭隋朝分层级的三省制度,处在核心位置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但实际上还有另外三省,分别是殿中省、秘书省和内侍省,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前三者大,因此流传更广的依然是三省制。中书省和门下省被称为"机要之司",负责政务的裁决。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政务的执行,但当面对一些具体冗杂的事务时,尚书省也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的正长官叫中书令,副长官叫做中书侍郎,真正负责起草事务的是中书舍人。门下省的正长官是侍中,副长官也叫侍郎,负责具体事务的是给事中。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副长官就是左右仆射,不过从隋朝开始,尚书令一般都是由亲王担任。李渊在位时,是由李世民担任此职。在唐太宗以后,尚书令的官位可以说是悬而不授,因此左右仆射就成了尚书省的实际领导人。

政事堂的作用
决策机制的运行离不开与决策密切相关的人员,唐朝最高的行政人员是宰相,唐前期宰相由三省长官和其他非长官者组成,皇帝会赐予后者特定的名衔让他们参与政事堂会议。《新唐书》中记载: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豫朝政。可见魏徵就是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但他们也并没有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据《通典》记载,这些宰相上午议政于朝堂,下午便回归本职,理务于本司。

三省的长官聚集在政事堂共商国是,一旦商定以后,就由中书省草拟文件,首先交给皇帝,得到肯定批复的文件上会有一个"可"字,接下来文件便交由门下省审覆,看此政令是否适宜下发,最后由尚书对政务进行指挥。三省之间相互制衡,确保朝廷内外事务运行的稳定。

唐前期其他行政机构
唐代的官僚体系中还设有九寺五监,他们在原则上和尚书省的六部二十四司都是处理具体政务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六部二十四司更加偏重于政务,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参与决策的功能;九寺五监则负责具体事务,二者是一种上承下行的关系。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唐代官吏图

除了这些行政机构以外,唐代还设有监察机构,最主要的就是被称为"天子的耳目"的御史台,其功能就是纠察百官,推鞫刑狱,监督府库出纳。唐代御史台的长官就是御史大夫,副长官是御史中丞。不过到了宋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史大夫成了虚衔,真正的长官是御史中丞。

御史台中根据不同的监察对象和侍任还分为三个院,分别是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侍任御史,监察中央官僚,参与审理疑难案件。殿院侍御史,监察的是百官殿廷违法或者失礼的言行举止。察院负责监察地方官和中央六部官员,不仅在中央担当监察的事务,在地方的监察事务中也十分活跃。

御史台的官员有时也会参与重要刑狱的审理,这些刑狱是由三个部门协同审理的,因此在当时也称之为"三司推事"。这三司分别是负责审判刑狱的大理寺,负责司法行政的刑部以及负责监察的御史台。

使职差遣制度
到了开元和天宝年间,唐朝前期所形成的这种尽然有序的政治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开元时期,国家在边境问题上与邻国产生了冲突,这种军事上的挑战导致了人事结构的调整以及财政压力的加深。因此唐朝前期所形成的制度不适用于后期的状况,在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针对当时国家出现的各种问题,设立了监察地方的处置使、搜括逃户的括护使、整顿漕运的江淮河南转运使以及负责军事边防的节度使等。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受封节度使的安禄山

使职差遣的特点显著,首先是"不缘曹司",意思就是不经过具体的办事部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使职的任命大多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另外在行使权力时也不受六部的制约。其次是"特奉制敕",他们接受的诏令是皇帝或政事堂单独要求的,执行诏令后直接汇报给他们,似乎是朝廷特约的办事员一样,具有专门性和高效性。

开元以后,使职差遣成为一种新的权力运作形式,冲击了原先的官僚系统。《唐国史补》卷下中将当时的情况形容为"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使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官僚的权力。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更加繁多的使职,例如枢密使、盐铁使、观军容使等等,广泛涉及军事、机要、财政以及监察等领域。

中书门下体制
《新唐书》中记载,开元中期,张说为宰相,将政事堂的名号改为"中书门下",并设立五房,分别是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和刑礼房。中书门下便开始控制当时的具体事务。这其实也是受到使职差遣制度的影响,由于使职的特殊性,尚书省无法指挥他们,只有中书门下能够统合这种新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的出现是当时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三省始终是中央最高的政务裁决和执行机构,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并非是三省之外独立的实体机构。中书门下是宰相的府署,超然于三省之上,裁断三省的政务,统领使职系统。他的权力不仅体现在议定政事方针上,而且还直接掌管政务。这种体制使得中央的决策和行政向一体化发展。

多序列的官阶体系
唐代的官品排列顺序呈现为多序列的复合结构,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三种典型的序列。首先是职事官,顾名思义这种官执掌着具体的事务,对才能的要求较高,并且流动性强。职事官包括有具体职守的官员,自正一品至从九品下一共有三十个等次。从一品到三品仅分为正从两档,四品到九品在正从的基础上还分上下两级。

其次是散官,这在唐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唐代的散官被认为是一个官员的本品。本品标志着一个官员的身份,而且在唐代前期,官员的俸禄也是依据其本品发放。《旧唐书》介绍了本品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凭借其家庭出身背景以及个人的贡献,得到本品以后则根据"劳考"谋求上位,劳考指的就是为官的年资。散官是代表身份、等级、资格的品阶称号,正一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历来不受封,因此实际自从一品开始,一共是29阶。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木兰征战图

此外还有便是勋官,这是授予那些作战有功的人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一共是12个阶次,同时也被称作12转。《木兰辞》中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说法,因此很多学者表明,虽然《木兰辞》是北朝的民歌,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它至少是经过唐人整理的。

结束语:唐代的官僚制度继承了前代隋朝分权制衡的三省制度,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设立一些新的体制,其中有些一直延续到宋朝以后。严密有序的官僚系统推动唐朝内外事务的运作效率,对稳定繁盛的整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唐朝的相权,发生了巨大改变。我感觉之所以会剧变,主要在于唐太宗起了作肜。从唐最初建立来说,宰相定为三省长官。尚书省一把是尚书令,其下是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是中书令,门下省是侍中。这其中尚书令地位最高,李世民自己就做过,大概他了解这个职位对皇权威胁较大,所以从他当皇帝开始就不再设尚书令了,直到安史之乱后,唐代宗象征性地封郭子仪为尚书令。

事实上唐太宗改变的不只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他也不会轻易授人,所以给其他职官加上“参知政事”这样的名号,使之实质上成为宰相的一员。也就是说,低职官掌高权位,光看职官是不行的,要看名号。这种名号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个人感觉这个后来用的比较多。

所以,别看唐太宗自己总出游,好像他只管制定大政方针,然后具体事务交给房玄龄等官员,实际上他真是把皇权权牢牢把控在手,分散相权从而降低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这种事他真是太聪明了。

最后,我把《旧唐书·职官志》三篇的链接放上来吧,更加具体的可以从中了解,比如官位品秩。当然了它很长,做好心理准备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隋唐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历史背景应该是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
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

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

分析我国古代封建官僚政治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家族土地所有制代替宗族土地所有制,它的政治表现就是以君主集权制代替贵族制,从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到海内一统的秦汉,分封制的废除可以说是加强中央集权所走过的最重要的一步,直到清朝,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也给新的制...

范仲淹在庆历新政的时候,究竟是得罪了谁最后才会失败?
答:变革的背景: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多次改革官制,实行恩荫制、大兴科举,导致官员数量急剧增加,官僚机构臃肿庞大。同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防御北方的辽国、西夏,废除了府兵制,实行招募制,到宋仁宗时,宋朝到军队人数已经高达140万人。这一惊人数量的军队,每年要消耗掉北宋财政收...

三省六部制 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什么? 另外它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答:2、相权得到极大遏制,皇权不断加大,封建统治活力日益下降。背景:隋朝以前,自西汉至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晚清政府有哪三次新政?背景、目的、结果?哪些领域?三次有何异同?晚清近...
答: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熟悉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

现代官僚制产生的背景(用韦伯的理论来说)
答:其应该提到的是,他不仅就科层这一社会的子层面作了条分缕析的议论,而且注意把它放在整个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下考察,这也同时部分地暗暗契合了后来人们从系统论和政治生态学的角度追究科层主义的风气。 其次,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学理追踪最终指向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拷问。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

三省六部制 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什么? 另外它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答: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体系,提升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2、该制度有效防止了宰相权力的过度集中,加强了皇权,确保了皇帝意志的贯彻执行。3、通过多部门协作,实现了集思广益,减少了个人失误,并防止了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腐败问题。4、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促进了政令的畅通无阻,提高...

请简述隋朝初年改革的背景是什么?三省六部制指什么
答: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其中,决策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官僚政治制度?
答:春秋战国时期官僚政治开始形成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很多国家进行了社会变革,使早期的政治,经济渐渐脱离了贵族阶级的掌握,国家经济逐渐发展的同时,新的官僚政治制度也在出现。特别是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对人民的统治,进行 了激烈的兼并战争,不断的扩大领土,使国家权力不断加强,并且...

官僚制的后官僚制
答:后官僚制时代是一个新的组织时代,它意味着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周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组织内部,组织模型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在组织外部,新技术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日益改变和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主要表现是:第一,组织变迁越来越表现出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征,“善治”已经成为判断模型好坏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