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的好与坏,最终的承受者是家长,不是老师

作者&投稿:巫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今,一提到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有些家长就认为全是老师的责任。笔者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吐槽埋怨老师的信息,什么老师布置作业太多了;老师让孩子回家预习增加家长的负担了;老师因孩子没完成作业,在群里点名批评家长了等等。为什么不想一想, 班里其他学习自觉的孩子怎么就能快快把作业写完,他们放学回家做作业、预习功课为什么从来不让父母操心呢?说白了,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一个班里有四十多名学生,他们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有的就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这样的孩子几乎每门功课都很优秀;有的孩子呢,上课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找别人说话,作业不是忘记带了就是满篇八叉,考试分数更是家长不愿意公开的“隐私”,倘若自己孩子成绩好,家长还怕别人知道么?所以说, 有些学习上的坏毛病都是在家里养成的 ,这不能责怪学校和老师吧。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教育的,教育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样说话就有些推卸责任的意思了: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的教育,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来说影响才是最大的 。孩子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的老师,而这些 老师也只负责承担孩子一段时间的教育而已 (小学教师6年,初中和高中老师各3年);②孩子即便是入学了,家长也不能推卸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再比如培养孩子认真坚持勇敢顽强的品质等等。因为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不如在家呆的时间长, 老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家长在家里也不能松懈,这样才能做到家校教育无缝衔接。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回到家后的教育也归老师管,那么孩子会丧失一些锻炼的机会,家长以后会更累更辛苦。 比如课前预习,让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前一晚上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倘若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预习功课了,以后家长根本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但如果孩子一直都是回到家里没有作业,而且什么都不学就知道玩的状态,那么读了初中高中肯定会很不适应,一些学习上的困难问题随之都显现出来,此时的家长会更操心,更担忧。



再说长远一点, 孩子从小没有教育好,成绩差没能力品德又欠缺,那么这孩子的家长就别期望晚年能平安度过,不天天做噩梦就不错了 。试想一下,孩子成年了没工作,不懂感恩(小时候就不懂感恩老师,长大了也不会感恩父母),好吃懒做,成天呆在家里打 游戏 ,混吃等死“啃老”度日,这样的“孩子”家长还能推给谁?



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教育的,教育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的家长们,好好想想吧,你是选择子女小时候好好配合老师培养教育他呢,还是选择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自己当甩手掌柜?



~

子女教育的好与坏,最终的承受者是家长,不是老师
答:所以说, 有些学习上的坏毛病都是在家里养成的 ,这不能责怪学校和老师吧。有人可能会说:“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教育的,教育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样说话就有些推卸责任的意思了: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的教育,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来说影响才是最大的 。孩子在不同时期遇到不...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受益者最大的是家长自己,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今许多父母忙于工作和职业,把孩子丢到学校上学并交给老师,他们不关心任何事情,认为孩子的好坏是老师的问题,这个概念显然是错误的,无论学校和老师多么优秀,没人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仅是老师的事,也...

孩子没教好都是妈妈一个人的错吗?
答:话可千万不能这么说,孩子又不是她妈妈自己一个人的,教没教好可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呀,其实,孩子没教好是整个家庭的责任包括妈妈的父母,也包括孩子爸爸的父母,也就是他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啦,妈妈也是有错的,但是有错的,绝对不只是她一个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

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真的不接受教育吗?
答:由此可见,古代女子并非不接受教育,只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教育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男性,女子处于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境地。

为什么说让妇女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社会发展的进步?
答:再者,良好的教育也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更可能接触到优质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会促进自己的家庭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会给孩子一个更加好成长环境。当然这里所说的资源又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再从大的一方面来说,受教育是一个人事业的前提和保障。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达的当今社会,没...

学校教育有好处也有坏处,学校教育的弊端是哪些?
答:应试教育和社会功利主义导致精神层面的缺失。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得不到任何心理宣泄,家长在高考为王、期待成龙的心理下希望变得狂热;应试教育的优异成绩排在第一位,使得学生应该享受的德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退居其次。教育远没有考试那么简单。家庭教育中父母独裁的性质及相关的家庭暴力等。不能直接推动...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答:《爱弥儿》这本书讲了卢梭作为一名导师对书中假定的一个正常孩子“爱弥儿”从婴儿期到结婚的自然培养过程,体现了卢梭崇尚自然教育,崇尚自由人的教育方法。 首先阐述了教育的意义,教育产生于自然、于物、于人。当三者趋向于共同的目标,生活就会变得有意义,这种教育就是好的。因此,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

以前都是女性相夫教子,如今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现在这个社会,只要有手有脚,随便找一份工作都能养活自己,再说了教育普及使很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现在研究生博士都一抓一大把,拥有高学历文凭和聪明的头脑,无论是给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能活得很精彩!这里所说的事业拼搏并不是让你做那种以牺牲家庭为代价的女强人,该工作还是工作,只是不要太...

【小学篇】第六章:补课与支教
答:所以,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孩子是脆弱的,父母也是脆弱的,最后所导致的就只能是两败俱伤:孩子无法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也无法承受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失望。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城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呈现出两个明显的极端,即要么过分溺爱,要么过分严格。溺爱自不必说,严格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父母...

严格家教对孩子是好还是不好?
答:2、家教严格极易导致孩子患上强迫症。小孩子年龄小,性格还在塑型中。如果孩子一直受到过于严格的家教,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容易导致强迫行为,进而发展强迫性格。而强迫性格和强迫症之间关系密切。医学发现,不少强迫症患者在小时候都有过家教过严的经历,这让孩子反而失去了自我,家长、老师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