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分享20210802(2/1)

作者&投稿:表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21/08/02(清水2/1)清水白玉观音寺

尊贵的上师 吉美法王传讲: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广说真实论义--修行等持--宣说三不动等持(广说)--何者修持仪轨支--以断除五障而成就等持

课程内容摘要分享~

三、以断除五障而成就等持~

这里主要讲必须要断除五种障碍而成就等持,五个障碍若没有办法断除,即便自己处于静处也没有用。也就是说,虽然你遇到一个静处,但是你没有断除五种障碍的话,是不会有任何的成就。

“紧护身心喜静处,断爱睡眠怠言语,无有掉悔不交际,依此速疾成等持。”

“不护身心者放荡不羁,与寂灭之道南辕北辙”~

首先第一个障碍,不护身和心,即放荡不羁。如果不护自己的身心,而随便它,首先会使身体外散在各种行为上而无法控制。也就是说外散在行为上,会对寂灭道有障碍。

第二个不护着放荡不羁的心,心便会生起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不去控制它而随便任其生起,就是贪嗔痴三个念头或贪嗔痴慢疑五毒,如此就会衍生出八万四千烦恼。

基本上,不护身心而放荡不羁,就会与寂灭道、解脱道、菩萨道、成佛道相违而南辕北辙,譬如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却是往东;虽然修的是解脱道、菩萨道、佛道,但是不护身心,烦恼特别多,是永远无法走向解脱道、菩萨道、佛道的。

“身在城区等众人云集之处极为散乱,也会退失等持”~

不护身心,即是与自己的修行的道,各走各的路。尤其是自己的身体在城区中或是许多众人聚集之处,因为所处区域或人多的关系,自己的身、心无法控制,由于这样的缘故,就会退失寂灭的道。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闻思修会不会退步?慈悲心、菩提心会不会退步?我们对学佛的信心会不会退失?我们学佛会退步的原因:第一个是没有护好自己的身和心;第二个是与自己的环境有关。 例如在大城市或在城区中,每天与许多人在一起,因为这样的缘故,寂灭的道、慈悲心、菩提心都会退失。

如果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和行为,又处在一个人多的环境,那肯定不会进步,反而更容易退失。因此,首先远离人多的地方,依靠一个静处,对等持不退失才是有帮助的。这是第一个必须要断除的障碍。

“喜欢处于沉睡不醒”~

第二个障碍是喜欢处于沉睡不醒的状态。今天即使依靠一个寂静处,也会犯这个错误。即便在寺庙、佛堂、坛城中打坐,或独自自己一人关在房间里,也会犯这种错误的。例如以前有些人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特别想睡觉,或在闭关的时候也会特别想睡觉,实际上沉睡这个东西,要睡是睡不完的。例如大家在上课的时候会想睡觉,修法、持咒、禅定的时候也都会想睡觉,这就是障碍!是一种闻思的障碍、念咒语的障碍、观修本尊的障碍。如果喜欢处于沉睡不醒,那即便依靠静处也没有用、闭关也没有用、念佛学院也没有用,念咒语、观想本尊也都没有用。所以要排除喜欢沉睡的障碍。

“神志昏愦与懈怠之中的人”~

在你的心里面,完全没有闻法的智慧、思维的智慧、修持的智慧、禅定的智慧,你的心是非常黑暗的、没有智慧而昏沈,如同说一个人不太正常,叫做神智不清。所以即使处在寂静处,如果神志昏愦也没有用。

第三个懈怠,好像一切无所谓,不管读书、修行、做任何事都无所谓,无有任何成就、改变,就叫做懈怠。像有些人不笨,其实很聪明,但读书、修行、做任何事都做不好,也没有办法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叫做懈怠。他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出所做一切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找不到重点,这些都是一种懈怠。

实际上,如在座各位只要是还在轮回的人,都是懈怠的人,我们若是只会睡觉、会吃饭、会生活,这也是种懈怠;但是如果懂得闻思修,具有慈悲心、菩提心,使自己、他人解脱,这叫做不懈怠。所以,沉睡不醒、神志昏愦、懈怠的人,修行是永远不会有任何的成就。

“连其它一般的事也无法成办,更不用说等持了,因此与等持相违 ”~

不要说从修行的角度,从世间一般世俗的角度来看,沉睡不醒、神志昏愦、懈怠懒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譬如作生意赚钱的这些商人,他们睡觉的时间比别人少,考量的比别人多;另外像是一般功成名就的人、企业家,他们付出很多、不喜欢沉睡、不会神志昏愦、不会懈怠懒惰,所以才有今天世间法的成就。所以说,连其它一般的事都无法成办,更不用说成就等持了。以上这些障碍是与等持相违的。

“掉举与后悔令心散漫而中断胜观;”~

第三个障碍,掉举与后悔。掉举:对往昔拥有的受用、财富放不下,还念念不忘。如同从小时候所看见、听见、接触的所有财富受用等一切外境,不断的忆想、烦恼,念念不忘,这叫做掉举,也就是说心外散在境上。例如打坐、修法、持咒的时候,产生掉举,这时打坐的心就无法稳固、无法禅定,因为心已经外散跑到外面去了。例如修法的时候心跑到外面去,打坐的时候心跑到外面去,持咒的时候心跑到外面去,尤其是修法、打坐、持咒的时候,更容易没办法安住。因为现在修法有对境,持咒有对境,打坐有方法,这个时候会发现修不下去、我的心静不下来。

但是每个人以前在生活过程当中混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呢?因为以前在没有守护身心的情况下,你的心早就跟着外境跑了,所以察觉不了。像很多不会闻思修、观想本尊、念咒语、打坐的人,连自己的烦恼有多重,心外散时都不知道。例如以前的人在修行过程中,观修本尊、念咒语、打坐观空的时候,才发现心很难专注在诵经、念咒、观本尊、安住,是因为以前没有察觉。就像每个人也是一样,跟你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就没有觉受;但是当遇到失去自己的生命、亲友、受用、财富的时候,才会有感觉。掉举,对修行者是很大的障碍,不管是修法、闻法、持咒、禅定等任何方面,心外散、掉举是很糟糕的事情 。

(待续)

~堪布达瓦  分享(2/1)

~

心性休息分享20210802(2/1)
答:2021/08/02(清水2/1)清水白玉观音寺 尊贵的上师 吉美法王传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广说真实论义--修行等持--宣说三不动等持(广说)--何者修持仪轨支--以断除五障而成就等持 课程内容摘要分享~三、以断除五障而成就等持~这里主要讲必须要断除五种障碍而成就等持,五个障碍若没有办法断...

20210802听书笔记:《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答: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情感调节。同样也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做梦的时候。首先,大脑中一种与压力相关的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会完全停止释放。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警惕性,集中注意力,同时也会增加焦虑和不安。要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只有在做梦的时候,大脑才会停止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这是非常神奇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