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文言文

作者&投稿:伊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120以后的原文发一下

一、学 习1.邴原泣学2.王冕僧寺夜读3.匡衡凿壁借光4.葛洪卖薪买纸5.任末削荆为笔6.欧阳修发愤苦学7.贾逵旁听8.“囊萤”与“映雪'9.王欢安贫乐道10.牛弘笃学11.高凤专心致志12.程门立雪13.宋濂苦学14.司马光著书15纪昌学射16刘羽冲死读书二、人 品17.裴度拾金不昧18.李勉埋金19.何岳两次还金20.孙泰克己为人21.狄仁杰急人之危22.甄彬还金23.韩琦大度24.彭雪琴崇尚俭朴25.鲁宗道正直26.钱大昕观弈27.程氏爱鸟28.钟弱翁好为人师29.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抗 敌31.陈化成抗英32.钱金玉以身殉国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王长年智斗倭寇35.关天培力战英舰36.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苏武牧羊北海上39.岳飞抗金40 寇准解国难四、教 育41.孟母三迁42.曾子杀猪43.陈谏议教子44.陶母责子45.车夫妻子的规劝46.于令仪诲人47.子路受教48.仲永的不幸49.芒山盗临刑50.艾子杖责孙儿51愚蠢的父子五、情 义52.陆绩怀桔53.缇萦救父54.李绩煮粥侍姊55.宋弘不弃糟糠妻56.荀巨伯探病友57.黄仙裳助人58.季札赠剑59 刘君良兄弟情深60.苏琼晓喻普明兄弟61.缪彤自责感亲人62.江上处女63.义猴64.义犬65 背诺之人六、智 慧66.牧童智取狼子67.曹冲称象68.黄怀信巧修龙船69.刘颇当机立断70。

.田不满怒斥骷髅152.枭与鸠对话120.韩琦大度24、情 义52.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叶廷珪抄书173.姜三莽吓退鬼魅150.程门立雪13.孙泰克己为人21.黄怀信巧修龙船69.义猴64.饿死狙公119.小人181.狄仁杰急人之危22.欧阳询观古碑171.白圭经商有道72.裴光德大公无私94.裴行俭粮车伏兵86.郑龙谏勿伤百姓93.鸽178.义犬65 背诺之人六.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教 育41.王长年智斗倭寇35.欧阳修发愤苦学7.铁杵磨成针157.杞人忧天142.司马光著书15纪昌学射16刘羽冲死读书二.荀巨伯探病友57.喻皓造塔175.田螺姑娘147.塞翁失马134自相矛盾135.专心致志143.鲁宗道正直26.苏武牧羊北海上39.固桑论人才92.画蛇添足131.佽非斩蛟148.干将莫邪十四、人 品17.裴度拾金不昧18.陈述古辨盗102.牧童智取狼子67.瞎子摸象118.迂公修屋159.蒲松龄博采108.两败俱伤132.晏子谏齐景公77.匡衡凿壁借光4.江上处女63.芒山盗临刑50.何岳两次还金20.唐太宗斥邪佞96.苏琼晓喻普明兄弟61.越人溺鼠161.鹬蚌相争138.红毛毡174.鲍君庙兴衰154.陈化成抗英32.甄彬还金23.宋弘不弃糟糠妻56.朝三暮四133.郑人买履172.画龙点睛168.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千金买马骨128 拔苗助长的人十二.彭雪琴崇尚俭朴25.盲人窃钱案101.恶鼠的下场126.拷打羊皮定案180.田忌赛马73.赛跑定案104.越人养狗179.狐假虎威130.叶公好龙140、志 怪145.王粲记忆力惊人79 优旃反语谏秦皇七.“囊萤”与“映雪'9.孟母三迁42.程氏爱鸟28.缪彤自责感亲人62.陈谏议教子44.曹玮诱敌81贾诩论战82.八哥起哄125.钟弱翁好为人师29.任末削荆为笔6.曾子杀猪43、寓 言116.关天培力战英舰36.假人185.钱金玉以身殉国33、战 争80.曹冲称象68、文 艺107.愚人食盐162.岳飞抗金40 寇准解国难四.一箭双雕136.季札赠剑59 刘君良兄弟情深60.陆绩怀桔53.纸上谈兵141.黠狼165.商鞅立木重赏169.田单大摆火牛阵85.孙静疑兵袭王朗83.巫马其买酖123 鸩与蛇之争124.陶母责子45.外科医生164.季文子以德为荣91.李绩煮粥侍姊55.文章要多做176.咏絮才女谢道韫110.车夫妻子的规劝46.葛洪卖薪买纸5.刘颇当机立断70.钱大昕观弈27.宋定伯捉鬼149.鹦鹉扑火117.仲永的不幸49.金农出口成章113.宋王出逃九.割肉自食121.艾子杖责孙儿51愚蠢的父子五.戴胄执法95.掩耳盗钟156.子奇治县89.王冕僧寺夜读3.黠猱170.牛弘笃学11、断 案98.逼真的鼠画112.李勉埋金19.杨修颖悟71、治 国88.廉范便民90.高凤专心致志12.纪昀妙对乾隆75.狼施威184.曲突徙薪十三.王欢安贫乐道10.孙亮识破诡计78.岳柱八岁指瑕114.张齐贤易产息讼105.狂泉160.董永遇仙记146.廉范以少击众84.杀驼破瓮166.鲁人锯竿入城163.诸葛亮七擒孟获87 岳飞大败“拐子马”八.王安石改诗111.老农识画115李贺作诗下 编十一.苛政猛于虎97.钩刺狼腭177.县官智断撞车案99、成 语129.贾逵旁听8.于令仪诲人47、抗 敌31.曹植七步成诗109.鬼怕恶人153.猎人与猎狗122.钱若赓断鹅100.三令五申137.眉眼口鼻争能182.阿柴折箭喻理76.安阳亭书生斩妖151.空中楼阁144.邴原泣学2.齐人攫金158.缇萦救父54、智 慧66一、文言文自测题155.诸葛恪捷辩74.黄仙裳助人58、学 习1.宋濂苦学14.子路受教48.崔仁师平反得人心106 京师指挥察微决疑十.刻舟求剑139.不识菱角的人127.守株待兔167.猴子井中捞月183.张举焚猪识真情103。

2.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31篇:陈化成抗英原文及翻译

原文:陈忠愍公化成,籍隶闽垣,由行伍起家,缉捕洋盗,屡建奇勋,洊擢提督。

道光二十年,调任江南,不逾月,沪上有西兵之乱,亲帅部兵,防堵吴淞。与士卒同甘苦,攘臂一呼,应者如云集。

以其得将士心深也。先是,吴淞南北两岸,南系公自将,北系牛制军。

檄令太湖水师镇守,公以其师多怯弱(后续,能力有限,实在找不全)翻译:陈化成,籍贯福建,带兵打仗出身,负责缉拿海盗,建立了很多大功。被破格提拔为提督。

道光在位第二十年,他被调任到江南,到任后不到一个月,英国战舰入侵上海。他亲自率领兵马防守吴淞口。

同士兵同甘共苦,振臂一呼,响应他的人非常多,很得部下的拥护。在英国入侵之前,吴淞口有南北两岸,南面由他亲自防守,北面由两江总督牛鉴防守。

发公文让太湖水师正面防守,但他认为太湖水师力量很弱。竭力反对,但是两江总督牛鉴一意孤行。

当年5月8日,谍报人员报告说,英国舰队逼近吴淞口。陈化成立即登上炮台用望远镜瞭望,果然发现英国战舰渐渐逼近。

他命令武官将弹药装入炮膛,等待出击。不多时,远处黑烟弥漫,英国战舰由远而近。

“开炮”陈化成一声令下,吴淞口南岸的炮弹雨点便落下敌舰。陈化成担心炮弹不够用,便直奔演武厅牛鉴那里提取弹药,但是牛鉴非但没有给弹药,反而下令撤退。

陈化成担心军心动摇,没有将弹药不够和下令撤退的命令张扬出去,下令将士继续炮击敌舰。敌人在强大的火力反击下准备退出吴淞口。

这时有人建议将长刀一类的武器装入炮膛,射向演武厅,以表示对牛鉴的不满。牛鉴正关注战情,突然看到头顶一条条火龙似地飞来,吓得惊慌失措。

马上乘坐轿子逃跑了。牛鉴逃跑,导致了吴淞口北岸的太湖水军也作鸟兽散,英国舰队向北岸驶去,不久就登陆了北岸并占领了炮台。

陈化成觉得大势已去,变穿戴整齐,朝着北方,面向朝廷,泣不成声地说:“皇上,我的力量已经用尽了。”说完就服毒自杀了。

其余32~40篇,内容太多,你可以参考:/zgfjudy/blog/static/86153656200968102959300/。

3. 关于见义勇为的古文

修(欧阳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别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右上角采纳我哦。

4. 求申甫传全文翻译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

为童子时,尝系鼠熙(xi:嬉戏)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予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注释】:任侠:见义勇为,扶助弱小。口辩:能言善辩。

媐xī:嬉戏。奔突:奔跑冲撞。

讫:竟,终;尽,都;终止,完毕。抗:抗衡,抗拒;抵御。

解:懂得,理解。浮屠:佛教;佛塔;和尚,出家人。

【译文】申甫,是云南人,以抑强扶弱为己任,能言善辩(或者译为:好做行侠仗义之事,口才很好)。做童生的时候,曾经用绳子拴着一只老鼠在路上玩儿。

有一位道人经过这里,就教申甫做游戏。于是那位道人让他拾起路边的瓦片石块,在地上按照四个方向摆放完毕(在地上四散摆放),然后将老鼠放入那里面,老鼠多次奔跑冲撞都不能逃出来。

不久那道人又引来一只狐狸,那只狐狸想要抓住那只老鼠,但是那只狐狸也终于不能进入阵中,狐狸和老鼠相互对抗了很久。那道人就靠前附耳对申甫说:“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八阵图’,小子也想学吗?”申甫当时年龄还很小,不懂得他话中的意思,就回答说:“我不愿意学这个。”

那道人就离开了。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

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注释】乞:求,讨,给予。师:用对待师长的礼节,名作状。

【译文】明代天启初年,申甫那时正做和尚,往来于河南、山东之间,在佛学方面没有什么收获。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那道人临离开他的时候,给他丢下了一卷书,就告别离开了,不知道他到了哪里。申甫打开看那卷书,发现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言及车战的部分特别详细。

申甫就留在了嵩山中,学习一年多,从此也不再钻研佛学了。 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之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招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俯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于安定门外。

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

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

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

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注释】瘗yì:埋藏。

客:作客;旅居他乡;以…为客;以客礼相待。干:求;冒犯。

干谒:有所求而请见。薄:逼近。

遽:迅速;惶恐,突然;就。劳:慰问。

听:听凭,任凭。窭:贫穷。

赴援:奔向,前往,帮助。赴:奔向,前往,为某事奔走而出力。

略:大致,简要;侵略,夺取[微软用户1];取得,获得。咎:责备,归罪;灾害,罪过。

讥:指责,讥讽。伏:伏兵,隐匿。

督:视察;督促;责备。殊死:拼死,决死。

【译文】后来把那卷书埋藏在嵩山下,自己出山来到颍州,寄居在颍州人刘廷传老先生的家里。刘老先生,是原先颍州有名的大侠,门下的食客有几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个人赶得上申甫。

刘老先生出资让申甫到京城。申甫多次凭他的学到的兵法拜谒诸位公卿大臣,常常不被采纳信任。

愍min帝即位后,北兵从大安口入侵,迅速逼近京城,京城九门白天都紧闭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刘之纶先生、金声先生知道形势紧急,就向朝廷推荐了申甫。

愍帝在便殿召见了申甫,用温和恳切的诏谕慰问他,申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殿前的台阶下面叩头谢恩,喊道:“我不成器,没有特别的才能,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报效皇恩。”于是皇帝立刻任命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御史的身份做参军,而申甫做京营副总兵,然而实际没有兵士派给申甫,只能下命听任他自己召募兵士。

过了三天,招募的士卒逐渐集合起来,都是市井中不懂得执持与使用兵器的贫穷人家的子弟,而申甫所传授的方法,又只是擅长用车,士兵们(仓猝间?)不能够训练好。申甫正等着选定日期部署他的部属,还没来得及参战呢。

正当这个时候,朝中权贵重臣都不熟。

5. 画地学书翻译+文言文

原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颖,悟性过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注释

1.母郑:母亲郑氏。

2.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3.诲:教导,训导。

4.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5.辄(zhé):立即,就。

6.冠:指成人。

7.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声:声誉。

8.及:到……的时候。

9.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10.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1.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

12.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13虽:即使。

14、书:书法。

6. 欧阳修字永叔,卢陵人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

侠肝义胆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答:【典故出处】:《蒲柳人家 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成语意思】: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通用拼音】:xia gān yi dǎn 【拼音简写】:XGYD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

义士赵良文言文启示?
答:义士赵良文言文启示 恶人,持强凌弱,欺负弱小,自古以来都被人们所鄙视。为赵良这样的义士叫好点赞。如果,赵良把这两个恶人绳之以法,交于衙门法办,其做法会更好。当今社会,我们需要见义勇为的义士,但不主张人人都做赵良。让法律去制裁这样的恶人岂不更好。人人都去执法,这不是法律所允许的。...

广东高考文言文
答: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8.下列对原文...

《义士杨景和埙传》阅读题
答:A.杨埙是一位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B.当锦衣卫指挥门达陷害袁彬时,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C.杨埙不避权奸的义举赢得大家...

点赞!中国男子勇救韩国夫妇,你从他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_百度...
答:点赞!中国男子勇救韩国夫妇,你从他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老夫妇遭暴雨围困,同楼的中国男子及时出手,将两人救出。这是一位救人于危难的义士。 称赞见义勇为者“市民英雄”。

见义勇为的优美句子
答:关于见义勇为的优美句子如下:小明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地扑向抢匪,将他制伏后送交警方究办。这位青年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救人精神,赢得在场的人由衷赞佩。见义勇为,以德化人。强不息,不甘后人。全大局,鄙视小人。正义万民赞,勇为千秋传。义是守,以义相亲。亲必敬,手足情深。老爱幼,从...

文言文阅读方格敏公家传
答: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徐谦尊天资聪明反应机敏,读书只看大概,仰慕古代刚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乐于周济别人,谨守诺言。 乡里有纷争,必定登门去寻求是非曲直,徐谦尊常一句话就能令人折服。家道衰落后,徐谦尊殷勤地奉养父母...

萧颖士傲物自侮文言文助读
答: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王长年智斗倭寇35.关天培力战英舰36.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苏武牧羊北海上39.岳飞抗金40 寇准解国难四、教育41.孟母三迁42.曾子杀猪43.陈谏议教子44.陶母责子45.车夫妻子的规劝46.于令仪诲人47.子路受教48.仲永的不幸49.芒山盗临刑50.艾子杖责孙儿51愚蠢的父子五、情义52....

文言文义士赵良原文及翻译
答:赵良的白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不能再为非作歹了!解释 ①垢:脏 ②询:问 ③索:寻找 ④眈眈:瞪着眼 ⑤仆:跌倒 ⑥疾:痛恨 ⑦燕人:河北一带的人 ⑧:欺侮与侮辱 9.儆:警告 启发 见义勇为的人,值得赞扬!

鱼我所欲也中利用文段中一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答:假人假义 伪装仁慈善良。 急公好义 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见义...多指夫妻离异。 忘恩负义 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仁人义士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仁义之师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