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化学竞赛题的大题及难题 求全国历届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急!!!

作者&投稿:陈没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辽宁赛区初赛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1~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15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 我省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炼制汽油 D.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0)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

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4:1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 将mgKN0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

4. 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02=LiMn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LiMn02为新型的氧化物 B.LiMn02为锂、锰、氧的合金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5.在NH4NO3、N2、N02、NO这4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是由于水中含有可溶性的 ( )

A.钠盐 B.镁盐 C.铁盐 D.钙盐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紧贴试管内壁

D.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8.兰草的叶子舒展、大方且叶色浓绿,广为人们喜欢。为了使兰草生长的更旺盛,通常给它施的肥是 (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9.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将一种无机物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尿素(NH2CONH2),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维勒使用的无机物是 ( )

A.(NH4)2C03 B.NH4N03 C.CH3COONH4 D.NH4CNO

10.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些准备在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的方案,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 )

A.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

B.用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C.用稀盐酸与生石灰反应制二氧化碳

D.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1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a2C03和H2S04 B.CuS04和NaOH C.HCI和NaOH D.KCI和NaNO3

13.向AgN03、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Ag+、Cu2+

14.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15.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

A.HN03 B.HC03 C.NH+4 D.S024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

16 (3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
pH 2.9~3.3 3.5~4.5 6.3~6.6 6.8~8.0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它能使石蕊试液变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

17.(2分)臭氧(化学式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并放出大量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很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3%的臭氧。

(1)O2和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的现象。

18.(2分)如图所示,两根玻璃棒逐渐靠近但不接触,却产生大量的白烟。已知NH3+HCl=NH4CI,NH4Cl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白烟的缘故是___;

(2)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的性质。

19.(5分)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推行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这一改革的目的是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在煤矿的矿井里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矿井内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

20.(4分)已知置换反应:A+B→C+D。

(1)若D为氢气,B为稀硫酸,则A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

(2)若D为铜,化合物B的物质类别可能为___。

21.(6分)下图A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两个圆分别代表金刚石和石墨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同特征,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请你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图B、图C中(1)、 (2)、 (3) 区域对应的适当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24分)

22.(3分)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①不要猛力碰撞;②不要在阳光下曝晒;③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23.(2分)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采用真空包装的原因是什么?另外,工业上还可以采用向食品袋里充入某种性质不活泼的气体的办法,该气体可能是什么?

24.(4分)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这两种灭火方法依据的原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依据上述原理,各举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已知某不纯的硝酸钠中混有一种、两种或三种杂质,为了确定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和Ⅱ是____________。

(2)经分析,杂质成分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情况:(用化学式表示)

若含有一种杂质,则是_________________;

若含有两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若有三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6.(9分)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02。

Cl0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10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制取Cl02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NaCl03氧化浓盐酸制取Cl02(Kestiog法)同时有Cl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氧化NaCl02(N2保护下)制取C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___。

(3)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HOOCCOOH)反应制取Cl0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02,在装置图中A为Cl02的发生装置,B为Cl02的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①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在A装置外面需加___、B装置外面需加___;

②C中所盛放的药品是___。

四、实验题(本题共21分)

27.(6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加热固体物质制取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

(2)实验室制取C0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选用E和F收集气体,分别利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林准备用装置B加热KMn04来制取O2,你认为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

28.(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

①Fe;②Fe203;③Fe304;④FeCl3;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___和___(填序号),理由是___;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___,理由是___。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

29.(7分)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发热
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13分)

30. (6分)电解18g水能产生多少克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甲同学的解法 乙同学的解法
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36 32
18g x

答:能产生16g氧气。
解:水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88.89%

氧气的质量为:18×88.89%=16g

答:能产生16g氧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17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能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甲、乙两位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

31.(7分)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计算.:

(1)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各类题目中,只要考生回答合理,均按正确答案给分.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有错误、未配平或未注明反应条件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A 2.B 3.D 4.C 5.D

6.C 7.B 8.A 9.D 10.B

11.A 12.C 13.B、D 14.A、C 15.A、C

二、填空题(共22分)

16.(每空1分)(1)苹果汁;红 (2)玉米

17.(每空1分)(1)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2)木条立即燃烧

18.(每空1分)(1)NH3和HCl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NH4Cl颗粒:(2)不断运动

19.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1分);CH4(1分);

(2分): 通风、严禁烟火(1分)

20.(每空2分)(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2)盐或氧化物

21.(每空2分)(1)还原性、可燃性、双原子分子、气体、难溶于水等

(2)都是化合物、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水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等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酸反应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22.①汽水中溶有C02气体,且瓶内的压强高于瓶外。受到撞击时,瓶壁所受压力失衡,玻璃瓶会发生爆裂,伤及人身;(1分)②在阳光照射下,瓶内的温度升高,C02的溶解度减少,从汽水中逸出,瓶内的压强骤增,导致玻璃瓶爆裂:(1分)③冷冻时间过长,汽水结成冰,体积膨胀,使玻璃瓶破裂。(1分)

23.防止食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而腐败变质(1分): N2(1分)。

24.将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分);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1分);吹灭蜡烛等(1分):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等(1分)

25. (1)过滤(1分):(2)CaCl2(1分);

CaCl2和NaCl或CaCl2和Ca(N03)2或Ca(N03)2和NaCl(3分)

CaCl2、NaCI、Ca(N03)2(1分)

26.(1)2NaCl03+4HCl=2Cl02↑+Cl2↑+2H20+2NaCl (2分)

(2)2NaCl02+Cl2=2Cl02↑+2NaCl(2分)无有害气体生成,产品易分离(2分)

(3)60℃水、冰水(2分)②NaOH(1分)

四、实验题(共21分)

27.(每空1分)(1)A (2)C;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3)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4)试管破裂,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会冲出试管。

28.(1)②(1分):④(1分); Fe203是红棕色的(1分);FeCl3溶于水(1分) 碳粉(1分);制造铁钉的铁是铁碳合金(1分)

(2)不对(1分);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1分)

29.(7分)(1) CaO+H20=Ca(OH)2 (1分).

不能作干燥剂(1分)
碳酸钙(1分)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HCI(2分) 有气泡产生(1分) 固体中有碳酸钙(1分)
或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HCl,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加稀HCl时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有碳酸钙。
或氢氧化钙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无色酚酞。 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色 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五、计算题(共13分)

30.(1)正确 (1分) (2)不能 (1分)

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68 32
17g x

x=8g (2分) 答:略

(3)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全部转化为所求的生成物时,两种解法才都适用。 (2分)

31.解:(1)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NaCl + AgN03 === AgCl↓ + NaN03 ………………………………1分
58.5 143.5 85
x 14.35g y

58.5:143.5=x:14.35g x=5.85g ………………1分

143.5:85=14.35g:y y=8.5g ……………………1分

(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35g—5.85g十8.5g=15g ……………1分

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为 12.35g+27g+75g—14.35g=100g …………2分

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分
参考资料:http://news.tenglong.net/ntk/jsst/view/view_cz_50.html

第十一届天原杯 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1.在西部大开发中,将投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4 (B)CO (C)H2 (D)NH3

2.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3.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4.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稀硫酸溶液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 CuO粉末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

5.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CCO CO2 Na2CO3溶液

(B)CuCu(NO3)2溶液Cu(OH)2

(C) FeFe2O3Fe2(SO4)3溶液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6.有4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7.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A)3:1 (B)2:1 (C)3:4 (D)2:3

8.1.42gR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2.38 g氧化物X,或组成3.66 g氧化物Y,则X、Y的化学式可能是()。

(A)R2O和R2O5 (B)R2O3和R2O5

(C)R2O3和R2O7 (D)R2O和R2O3

9.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Cu和Mg (B)Zn和Al (C)Mg和Al (D)Zn和Cu

10.下列选项中都有Ⅰ、Ⅱ、Ⅲ三种溶液,在Na2CO3溶液中加入I溶液,产生白沉淀,再加入II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然后再继续加入III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符合上述变化的选项是( )。

(A)CaCl2 HNO3 KCl (B)CaCl2 HNO3 AgNO3 (C)BaCl2 H2SO4 CuCl2 (D)BaCl2 HNO3 Na2SO4

11.乙醇发生不完全燃烧,可表示为:

2C2H5OH+5O22CO+2CO2+6H2O

假设得到燃烧产物CO、CO2、H2O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H2O为10.8 g,则产物中CO的质量是()。

(A)5.60 g (B)6.53 g (C)16.8 g (D)不确定的

12.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若a g碳和b g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则a与b的关系可能为()。

(A)a= b (B)a>b (C)a<b (D)a>b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A
B
B
B
D
C、D

7
8
9
10
11
12

A
C
C、D
B、D
A
A、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

13.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如何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呈酸性?

14.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以表示为:

(1)青铜器锈蚀过程中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15.制做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水等物质,制做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吸毒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大麻”(其主要成分是C12H30O2)是一种常见的毒品,它在空气中焚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元素的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a,其0.5a g单质可跟20 g氧完全反应生成氧化物,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假设此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则它所形成的酸的化学式可能是①HRO、②HRO2、③HRO3、④H2RO3、⑤H2RO4、⑥H3RO4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8.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式中w、x、y、z为化学计量数):

4C3H5(ONO2)3→wN2+xCO2+yH2O+zO2

科学实验证明:相同条件(温度、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当三硝酸甘油酯爆炸并恢复到常温时,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19.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①H2SO4、②OH-、③HCO3-、④NO3-、⑤Na+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

20.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

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1.通电分解水实验所产生的O2和H2的体积比(理论值)为1:2。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H2的密度为0.0899 g/L,O2的密度为1.429 g/L。但根据该实验计算得到的O2的密度为1.438 g/L。试分析O2的密度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操作失误和仪器失准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处于A、B点状态的该溶液分别发生下列变化(其他条件不变)时,试参考表中例示描述A、B点的变动过程。

A点的变动
B点的变动

①升高温度
向右平移

②降低温度

③蒸发溶剂

④稀释溶液

(2)将该溶液从状态A改变为B有多种途径。试设计并简述一操作最简单、结果最准确的实验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1)红磷过量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测出的氧气体积才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1分)

(2)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2分,意思正确就给分)

(3)将燃烧匙中的白色固体加入一支试管中,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溶于水的溶液呈酸性。(2分)

14.(1)CuCl、Cu2O、Cu2(OH)2CO3、Cu4(OH)6Cl2等(2分)

(2)与H2O和O2隔绝(2分)

15.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K2CO3=CaCO3↓+2KOH(每个化学方程式1分,共3分)

16.2C12H30O2+37O2 点燃 24CO2+30H2O(2分)

17.R2O5③⑥(每空1分,共3分)

18.N2∶CO2∶O2=6∶12∶1(2分)

19.H2SO4、HCO3- OH-、HCO3-、NO3-(5分)

20.1+3+2(每空1分,共3分)

21.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而消耗少量O2(3分)

22.

(1)(每空1分,共7分)

向右平移

沿曲线下移
向左平移至曲线,再沿曲线下移

不动
垂直上移至曲线,不再变动

垂直下移
垂直下移

(2)将A状态的该溶液降温至t1,过滤除去析出的该物质晶体后,将溶液升温至t3(3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23.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乙两个学生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____________。另一设计的装置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牙膏皮和稀硫酸完成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银能溶解在稀硝酸中生成AgNO3、NO等物质。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废弃电子器件的镀银焊片和镀银导线制取硝酸银和硝酸铜,其步骤如下:

(1)B步骤中应该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步骤在过滤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g
75.6
69.2

(氧化钙+U型管)的质量/g
110.8
118.0

试回答:

(1)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自左向右)是(填字母)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填空(每空均须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测定H2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

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

H2体积分数 /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不燃烧

不爆炸

(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H2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发出轻的‘噗声’,表示收集的H2已纯”的说法的真正涵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1)乙学生由于小试管套在大试管中,小试管中的空气不易排除,且氢气从两试管空隙逸出(每空1分,共2分)

(2)将大试管慢慢往上移动(1分)

(3)废干电池的锌皮白醋(每空1分,共2分)

24.(1)粗铜丝(答铜粉不给分)(1分)

(2)Cu+2AgNO3=Cu(NO3)2+2Ag(1分)

(3)将粗铜丝上的银刮下,然后把粗铜丝从溶液中取出来(2分)

25.(1)AEBCD(全对才得分)(2分)

(2)干燥氢气除去H2中的HCl(2分)

(3)118.0 g-110.8 g=7.2 g(1分)

75.6 g-69.2 g=6.4 g(1分)

7.2 g-6.4 g=0.8 g(1分)

0.8 g∶6.4 g=1∶8(1分)

26.(1)10%~70%(2分)

(2)这种说法只能表明收集的H2的体积分数>70%,而不是纯H2(3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7.由某物质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 g,经试验,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 g 5% 的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

28.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试室号,准考证号,姓名,县区和学校的名称写在试卷
左侧的密封线内.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其它题目的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写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光明"纯牛奶 B."七星岩"岩石 C."珠江"啤酒 D. "飘雪"蒸馏水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初三课本有一幅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的
彩图(见右图),此图说明 ……………………( )
A.薄膜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B.氧气能溶解于水
C.金丝雀不需要氧气呼吸
D.氧分子能透过薄膜,而水分子不能
4.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含义相似的是…………………………( )
A.Cu2+ B.2O3 C.H2O D.
5.下列各种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存在+3价的是…………………………………( )
A.NaClO B.NaClO2 C.NaClO3 D.NaClO4
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该元素原子共有三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
7.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
现象是……………………………………………( )
A.铁丝不变化 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8.下列物质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9.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
A.H2SO4 B.CuSO4 C.AgNO3 D.Na2SO4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SO4+Zn=ZnSO4+Fe B.Ba(OH)2+K2CO3=BaCO3↓+2KOH
C.NaNO3+HCl=HCl+HNO3 D.BaCO3+Na2SO4=BaSO4↓+Na2CO3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1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
A B C D
14.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本题有5小题,共23分)
15.(3分) 右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 错误打×) .
(1)10℃时,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 )
(2)15℃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3)20℃时,将10 gA 固体投入 25g水中,可得
到35 g溶液……………………………………………………( )
16.(3分) 双氧水又叫过氧化氢(H2O2), 可在光照下分解成H2O和O2 ,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实验室制O2 .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保存双氧水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啤酒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其中含有CO2,H2O和蛋白质等物质.
(1)当把啤酒倒入杯中时,会冒出大量的气泡,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醮取少量啤酒滴于pH试纸上,则pH试纸应显 色,说明啤酒显 性.
(2)将少量啤酒倒入澄清石灰水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人们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据此回答与之有关的第18,19小题.
18.(5分)汽车曾为推动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每年排放的CO,碳氢化合物,NO等有害气体2×108t,占大气污染总量的60%以上.
(1)在汽油中添加少量乙醇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它们在催化转换器中能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要控制CO2排放,你的一条建议是 .
19.(6分)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形成酸雨时,与氧气作用有稀硫酸生成,则它腐蚀铝制品(表面有氧化铝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反应类型为 .
三,(本题有2小题,共17分)
20.(5分)现有以下几组试剂:①Cu ,ZnCl2溶液,AgNO3溶液,②Zn,Ag,Cu(NO3)2溶液,③Cu,Ag, ZnSO4溶液.某兴趣小组欲用其验证Zn,Cu,Ag三种的金属活动顺序.
(1)你认为要达到实验目的,可以选用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____.
(2)阿燕同学认为另外选用"Zn,Cu,AgNO3溶液"这组试剂,经过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也可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顺序,你认为对吗__________(答对或错),因为_________ .
21.(12分)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用作干燥剂,F为红棕色沉淀,M为固体粉末,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N ,F ,酸X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③ ;④ .
四,(本题有2小题,共18分)
22.(6分)现有以下实验用品,请你证明普通的纸[含纤维素(C6H10O5)n]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写出操作步骤(在操作步骤中要写进使用仪器,试剂,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

.
23.(12分)甲酸(HCOOH)通常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CO↑+H2O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

(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CO,应选 (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最好选择上图中 (填序号)进行洗气.
(2)用上述方法制取的CO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
反应方程式为 .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
(6)在该制取CO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 作用.
五,(本题有2小题,共14分)
24.(6分)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科学家正在致力于解决生产,运输,贮存等问题.其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很有前景.请回答:
(1)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请写2点) ,
.
(2)已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放出285.5kJ的热量.若煮一定量的饭需要85.65kJ的热量,所需的氢气应该分解多少克水(设热能的利用率为30%)
25.(8分)我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能铸造铜锌合金—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得到的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20g样品研细后放置于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烧杯的总质量为69.8g.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05年全国初中(天原杯)化学竞赛
肇庆市赛区初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D 2.C 3.D 4.C 5.B 6.C 7.D 8.A 9.C 10.B 11.C
12.A 13.D 14.D
(以下各题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扣0.5分,未写条件扣0.5分)
二,填空(本题有5小题,共23分)
15.(3分) (1) (2) (3) ×
16.(3分) 2H2O2 =2H2O + O2↑(2分) 密封,避免光照(或用棕色瓶装,1分)
17.(6分) (1) H2CO3 = H2O + CO2↑ (2分) 红(1分) 酸(1分)
(2)H2CO3+Ca(OH)2=CaCO3↓+2H2O(或CO2+ Ca(OH)2= CaCO3↓+H2O,2分)
18.(5分)(1)C2H5OH+3O2 =2CO2 +3H2O (2分)
(2)2NO+2CO = N2+2CO2 (2分)
(3)(1分)开发新能源(限制工业气体排放或处理后再排放,或其它合理答案).
19.(6分) 3H2SO4 + Al2O3 = Al2(SO4)3 +3H2O(2分) 复分解反应(1分);
3H2SO4 +2Al = Al2(SO4)3 + 3H2↑(2分) 置换反应(1分).
三,(本题有2小题,共17分)
20.(5分)
(1)①② (2分)
(2)对(1分). 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1分),生成的Cu(NO3)2溶液又能与Zn反应(1分).
21.(12分)
(1)(4分)CaCO3 AgCl Fe(OH)3 HCl
(2)(8分 )①CaCO3=CaO+CO2↑ ②CaCO3+2HCl=CaCl2+H2O+ CO2↑
③Fe2O3+3CO=2Fe +3CO2(写Fe3O4的也可)
④2FeCl3+ 3Ca(OH)2= 2Fe(OH)3↓+ 3CaCl2
四,(本题有2小题,共18分)
22.(6分)合理的方法都给分[例:将酒精灯点燃,取一张纸在点燃(1分),用干冷烧杯罩于火焰上方(1分),如果杯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纸张中含有氢元素(1分);再用滴管取少量澄清石灰水滴于烧杯中(1分),将烧杯罩于火焰上方,若杯壁出现白色的浑浊(1分),则证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1分)…….]
23.(12分)
(1) ②(1分) ③(1分)
(2)B接 D,C接 G(或H),H(或G)接F(3分,接口对一处给1分)
(3)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1分)
(4)由红棕色变为黑色(1分) Fe2O3+3CO=2Fe+3CO2 (2分)
(5)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塑料袋收集尾气,2分)
(6)脱水(1分)
五,(本题有2小题,共14分)
24.(6分)(1)燃烧产物无污染,反应热高(或其它合理答案) …………(2分)
(2)解: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1分)
设要分解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1分)
36 4
x 2g
……………………………………(1分)
解得:x =18g ……………………………………(1分)
答:要分解18g的水才能提供所需的氢气燃料(合理解法都给分).
25.(8分)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所生成的氢气为:20g+50g -69.8g =0.2g ……(1分)
(1)设此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反应消耗H2SO4的质量为y,生成ZnSO4的质量为z
Zn +H2SO4=ZnSO4+H2↑……………………………………………………(1分)
65 98 161 2
x y z 0.2g
; ;
解得:x =6.5g y =9.8g z =16.1g ………………………………………(3分)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 -6.5g =13.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分)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69.8g -13.5g =56.3g …………………………(1分)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分)
答:此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
中考化学试题(副题)第 页 共 8 页
+2
CaCO3
水不变红色不变红色变红色
+石蕊试液
+NaCl溶液
+稀HCl
稀HCl变红色 红色褪去
{
①稀HCl变红色;稀H2SO4变红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②NaCl溶液不变红色;Na2SO4溶液不变红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
①稀HCl变红色;稀H2SO4变红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②H2O不变红色;NaNO3溶液不变红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适量NaOH溶液
+石蕊试液
点燃
浓硫酸
光照
点燃
催化剂
高温
高温

285.5kJ
85.65kJ/30%
×2g =2g
催化剂
36
x
=
4
2g
98g
y
2g
0.2g
=
161g
z
2g
0.2g
=
65g
x
2g
0.2g
=
13.5g
20g
×100% =67.5%
16.1g
56.3g
×100% ≈28.6%

http://www.ycgl.org/soft/ShowSoft.asp?SoftID=232

求初中化学竞赛题的大题及难题
答:求初中化学竞赛题的大题及难题 100 不求数量,但求经典,要是满意会再加分!!!要附加答案!!!... 不求数量,但求经典,要是满意会再加分!!!要附加答案!!! 展开 2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太白谪仙 2007-10-19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14 ...

求初中化学竞赛题,最好有多项选择
答:2011-04-09 求初中化学竞赛题 (最好是推断 填空 和计算的) 6 2007-10-20 求初中化学竞赛题的大题及难题 3 2014-03-27 求几道初中化学竞赛题 9 2007-03-31 求全国历届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急!!! 57 2010-04-30 初中化学竞赛题目+解析 3 2013-03-06 初中化学竞赛常用技巧有哪些?能不...

有一题初中化学竞赛题,会的不会的都进来看看啊~
答:我设的是x,即x=a 在甲醛(CH20)、醋酸(CH3COOH)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始终是1:2,则可由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出C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再计算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因在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始终是1:2,则C、H两种元素...

5道化学题目,初中的,奥赛的,题目答案解题过程。
答:3.在地球上空10~50km的大气层中,集结着大量的臭氧分子(O3),形成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辐射的危害。但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学式),逸散到大气中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简示为:M + O3 MO + O2,MO + O M + O2.据此判断“氟里昂”...

两道初中化学竞赛题求解答。。。
答:2.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也就是说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可能有四种盐析出。加热蒸发,说明溶液温度为100摄氏度。那么仅需比较四种盐在100摄氏度下的溶解度即可。硝酸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急剧上升,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则变化不大。参考资料里面说Nacl在85度时的溶解度约为:38.3g,Nacl的溶解度受...

一道初中化学竞赛题
答:2、Zn+H2SO4制得H2,再用H2+CuO制取Cu,这是一个气体与固体的反应,如果仅仅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系计算,所得结果就不切合实际,还要考虑H2与固体CuO反应时,其接触面小,H2的利用率很低,消耗的Zn+CuSO4的量增多,实际生成的ZnSO4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系计算所得量大;而法1中反应都是在溶液中...

2005全国初三化学竞赛试卷
答: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辽宁赛区初赛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1~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15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帮忙找几道初三物理、化学的竞赛题好吗
答:1988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二、(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此...

初中化学为什么考这么难算的计算题
答:求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 20、已知A和B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设A物质的式量为m,B物质的式量为n,当A和B按质量比m:n反应后,溶液的PH的>7,如果A和B按质量比2m:n反应后,溶液的PH=7,A、B是下列物质中的………() (A)NaCl和Ba(OH)2 (B)HCl和NaOH (C)HCl和Ba(OH)2 (D)NaOH和H2SO4 【...

化学竞赛题一道(初三)
答:B加水稀释时,溶质不变,溶剂增加,所以浓度降低,在图上表现为mn竖直下移 C降温了,溶解度减小,由于m本来就是饱和di,所以有析出,溶质减少,而溶剂不变,所以浓度减少,m沿曲线向左下移,,n本就不饱和,降10度,他的溶解度比现在的浓度还大,,浓度不变 Dm是饱和的,再怎么蒸发浓度都不变,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