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自上而下分几批进行?

作者&投稿:弭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题教育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从2023年4月开始,2023年8月基本结束。

第二批包括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从2023年9月开始,2024年1月基本结束。

两批主题教育要衔接好,第一批单位的整改任务,第二批单位要主动配合;第二批查找出来的“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和单靠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批单位要主动认领、形成“回路”、合力解决。

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



~

...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
答: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执政资格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前就已经拥有了,故①“赋予党以执政资格”说法错误;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能,④说法错误;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③说法正确。该题选D。

公务员申论提出对策题答题要领
答:3、分类合理,顺利呈现答案。在找出所有对策时,我们就需要组织答案,如果题干要求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我们一般建议问题放一起,对策放一起,简单直观。而在提出对策时简单分条即可,一般不需要分层,当然,如果对策条数过多,可以尝试分层,让自己答案更加直观。以上就是公务员申论提出对策题答题要领的相关...

2014招教考试之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库(110道,含答案):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
答:92.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 9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 94. 最基本的教育过程是( ) A.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 B....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答:相反地,倒是那些应试教育“高手”们,先进得了,职称评了,奖金分了,群众赞了,一切皆大欢喜。 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的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仓促上阵的,就是走过场和不动真格的,他们从磨枪的时候开始就决定了不是应试教育的对手!因此,没有自上而下的教育根本性改革,一切尝试都是徒劳。也许许多年后,我们仍然会在...

公务员申论提出对策题解题技巧
答:为了保障和促进当前法治建设工作,推进执法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题设经常围绕监督方向展开,因此常见类型:“建立自上而下监督管理体系、落实一岗双责、两个责任,强化同级监督、互相监督、实行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拓宽监督举报渠道,设立24小时服务...

公务员申论考试提出对策题应该怎么复习?
答:就是经验教训来反推对策,大家都知道,经验其实就是成功的做法,那么如果该题目有经验的话,在不影响我们书写的情况下,可以把成功的经验书写上去,而教训反推的对策,实际上也是做法,所以我们依然可以作为对策来书写。提出对策题目题干要求中的陷阱:大家都知道在找完之后要书写答案要点,但是我们提出对策题...

中国高等教育应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
答:如果学校在招生时严进,在向社会输送人才时不严格把关,容易引发社会问第 3 页题例如毕业生找工作难,公司找不到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人才等。而实行宽进严出一方面可以保证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学校在对社会负责,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让国民的整体...

管理类联考逻辑多少题?每题多少分?
答:管理类联考逻辑有30道选择题,每道题2分,逻辑的总分是60分。管理类联考笔试需要进行综合和英语(二)的考察,总分为300分,其中综合有200分,英语(二)100分。综合包含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英语(二)不考听力,题型主要是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写作。两科的考试时长均为180分钟。

如何开展教师行动研究
答: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也暗示了行动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资料
答:“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托尔斯泰于1902年至1906年间每年均获得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于1901年、1902年和1909年多次获得诺贝和平奖提名,而他从未获奖也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巨大争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