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_如何缓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作者&投稿:藤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致使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让农民能享受到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收益,已成为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失地农民;现状;原因;对策
  一、我国失地农民现状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然过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我国各级政府多渠道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着较强的市场观念,并且有一些技能手艺的,这些人虽然离开了土地,但是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些小本生意,他们的生活质量比以前还有所提高,但这部分人只占少数。另外一种是由于信息不通畅,思想有些保守,一些年轻的失地农民只能打零工来贴补家用,而那些年纪大的,特别是女性劳动者只能“赋闲”在家,再加上文化水平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只能靠土地征用款过日子,而且这部分农民占了大多数。据有关媒体披露,当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预计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群体”至2030年将要增加到1.1亿人,这还是保守估计,数据相当惊人。
  二、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个人层面原因:第一,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没有技术,由于没有工作技能,农民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并且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生产技能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而这些技能在农民进入城市后基本没有用处。第二,由于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而使失地农民对再就业产生了抵制情绪;在土地被征用之后,农民的住地变为城区,但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并不能迅速转换;失地农民对市民生活没有期待,出现退缩心理;得过且过心态与小农意识,使失地农民没有提升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
  2.政府层面原因:第一,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的程度不够重视。目前,各地政府往往采用经济补偿形式进行补偿,而往往失地农民从眼前的利益来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出路的问题,且大部分失地农民是缺乏长远生计打算的,很容易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第二,失地农民的就业促进制度缺乏。让失地农民再就业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使其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忽视农村失业人口的就业,农村失业人口没有相应的就业促进制度的保障,并且没有一套针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制度,没有搭建起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更没有鼓励失地农民进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第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养老保障的功能。在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只建立了城市社会保险制度,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因此,当农民在失去作为保障和就业载体的土地后,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上受到多方面的制度障碍和限制,也不能享受下岗职工与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待遇,不仅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社会层面原因:第一,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一般以血统、亲缘、邻里等初级群体为基础。农民由于其活动能力有限,交往仅仅限于自己所生活的圈子,且同属于社会底层,社会资本质量低。这就使得失地农民很难通过这一网络找到工作。这种初级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失地农民就业的一大障碍。第二,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和利益团体等的由于传统观念,从而对农民有一种排斥心理。
  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具体建议
  1.推动经济,开发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只有靠发展经济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只有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才会为我国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从长远看,要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来拓展就业空间。一是创造城市维护类就业岗位。伴随着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公共场所保洁、城市的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二是创造物业管理类就业岗位。大量的住宅小区与大批的商业写字楼都需要有人从事保洁、保安、水电等物业管理工作。三是发展家政服务类就业岗位。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白领阶层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家务工作就需要大量保姆、钟点工等服务人员。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据笔者调查,尽管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强烈,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不高使其难以找到好的工作。这说明了失地农民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素质低。因此,可以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能力,进一步他们改变保守、自满、依赖他人的思想。与此同时,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使失地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进入良性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针对培训对象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并且要结合当地城乡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失地农民的培训,培养出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工人。
  3.建立社会安全网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笔者认为保护失地农民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保体系。应坚持政府、农村集体、失地农民个人三方分担保障资金的原则,改变一次性货币补偿的做法。征地补偿款拿出一部分来保证失地农民其当前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用于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应从土地出让的收益中抽取一部分资金来充当社会保障基金要来源;而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应从本集体的资金中抽取一定份额注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这样就可以建立了一道失地农民的社会安全网。与此同时,应加快建立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4.加快相关立法建设。当失地农民合法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寻求行政帮助。因此有必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使得其能平等地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法律,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法律,令失地农民在安置、补偿、就业等方面依法办事,而且对在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所受到的权益伤害给予法律上的援助和保护。如今的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制建设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所以失地农民的立法建设符合这一宗旨。
  四、结语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于缓解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征地矛盾、安置失地农民生活出路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切实的加强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与理论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安春梅.我国民间金融的经济效应分析[J].金融视界.2009(6):53~55
  [2]代志明.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7(2)
  [3]张侃,汪永忠.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1)
  [4]赵明学.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14)

~

关于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_如何缓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答:第二,由于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对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从而使失地农民对再就业产生了抵制情绪;在土地被征用之后,农民的住地变为城区,但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并不能迅速转换;失地农民对市民生活没有期待,出现退缩心理;得过且过心态与小农意识,使失地农民没有提升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 2.政府层面原因:第一,对失地农民的...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的内容简介
答:因此,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失地农民是一个由各年龄段组成的复杂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老年的风险外,还有应对短期内丧失收入来源的风险,又有因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所必需的培训、入学等风险,如何建立一个既能应对短期风险、又能应对长期...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的介绍
答:本书讲述了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关键是为失地农民创业稳定的收入刘,保障基本生活,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增强就业能力的重点政策是由一系列政策合成的,其中包括培训政策、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就业保护政策等。社会保障作为能够让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近百年来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大多数...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的图书目录
答:本书摘要1 引言1.1 文献回顾与展望1.2 研究框架1.2.1 制度与制度均衡1.2.2 社会保障制度的均衡1.2.3 就业政策的均衡Ⅰ 社会保障2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3 广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供给:多维的社会保护网4 国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经验借鉴5 失地农民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分析6 失地农民...

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目录
答: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受到关注,涉及他们的生活成本与补偿政策(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和失地农民的机会成本与补偿)。此外,农恳企业员工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也纳入了研究范围(农恳企业员工的就业与再就业)。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就业与体制配套改革紧密相连(高校...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本信息
答:陈亚东,男,汉族,四川仪陇县人,法学硕士,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具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研究经验。他强调,要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入手,改革征地安置补偿制度,构建以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并加强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设,改善劳动环境,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

现在浙江省杭州地区农村的田地是不是越来越珍贵了?
答: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1 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的最佳途径 我国现行征地安置政策的设计思路和补偿标准,不足以预防失地农民的贫困。大量的实证调查揭示,纯粹的经济补偿关系和低标准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农民失地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

陈银娥的科研作品
答:③社会资本与妇女农民工就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④经济全球化与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理论月刊》2006年第8期。独著。《世界经济导刊》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⑤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回眸与简析。《理论月刊》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⑥中国转型期的城市贫困与社会福利制度...

大庆寺村农民就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答:再者,培训体系的不均衡性也是一个问题。目前的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失地农民,对他们进行就业引导和帮助。然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失地农民,特别是男45岁、女40岁以上的群体,培训资源和关注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这部分人群的就业机会受限。综上所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国家对失地农民是什么政策?
答: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