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宇宙中没有生命的理由是什么? 谁能给我宇宙中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作者&投稿:哀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说自古以来,我们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就经常在想,除了我们住的这个地球以外,有没有另外一个地球?那么从天文学家的角度来说,找另外一个地球有相当大的难度。那么我们先看看,我们怎么去找另外一个地球?也就是说我们先看看人住的这个天堂是什么样,我们把地球的情况搞清楚以后,才有可能去想,真正去找另外一个地球。人能够生活在地球上,有这么几个主要的条件:一个条件,我们地球距离太阳非常合适,也不远也不近;太近也不行,太近离太阳太近了,把人烤焦了。太远也不行,所以离着太阳的距离要合适。第二点,这个自身的质量也合适,正好。如果说地球要是再重,特别重!那也很麻烦,我们人类自然就变得更重了,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地球本身的重力正好也合适。还有一条,地球的化学组成也合适。目前地球的化学组成对于各方面来讲非常合适。

还有,我们这个地球还有个优点,大气的成分比较合适,这个大气成分也很重要,我们说大气下面还有臭氧层,还有电离层等等。那这些臭氧层、电离层既是我们地球的一个屏障,同时又保护地球。我们知道电离层还有用途,正好我们人类的通信什么的,可以通过电离层来反射。所以说这个大气非常合适,我们说地球整个条件还是不错的,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那么我们不满足光生活在地球上,到外面去找,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地方或者是说适合人类生存,或者是说人家那个地方还有更高级的生命。比我们人还先进,那也有可能。我们到外面去找,大家知道尽管这个科学发展这么快,但是要到外面去找一个“地球”,谈何容易!所以我们首先要找什么呢?看看我们太阳系里面有没有其他地方有生命,或者你有人,或者是人能住。我们到太阳系先找一找,所以我们第一步就到太阳系里去找,有没有另外的生命。那么太阳系里面有没有另外的生命呢?

这九大行星里面我们一个一个去找,各个行星我们都做了些探测,那么到目前为止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是什么?是火星。火星上的条件相当恶劣,跟我们地球相比差多了。那上面沙尘暴很多,它的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大概是不适合生命,包括生物、植物的生长。除了火星以外,太阳系里边其他的行星上有没有合适的条件呢?那么其他行星我们大部分都去看过了,看的结果呀,那都不好,那比火星差多了。虽然说火星差一点,别的就更差。有的连大气都没有,有的大气又太多,温度也非常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可是有一个天体的行星,也就说它的“月球”很有意思。什么呢?最近在木星上发现了一个卫星很有意思,这是木星的一部分卫星,我们看到的,哪个卫星有意思呢?就这个木星旁边这个木卫二,这个卫星很有意思。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居然这个木卫二这个卫星,如果我们仔细去拍照它的话,它的颜色会有一些变化。不光颜色会有一些变化,而且它还有一些条纹。而且这个木卫二上面还有一些大气,这上面有可能有水。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木卫二,如果说人要去生存,大约还有可能。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你得要有水,得有大气。所以这个地方还有点接近,所以很有意思。其他的卫星你连想都不要想,人要去生存根本是不可想像的。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说目前在太阳系里边,还没有找到真正意义的生命。不过这个太阳系就提供了什么呢?给我们提供了开发太阳系的空间。虽然我们没找到生命,但是这空间还不错。当然了,我们现在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太阳系没有,不见得宇宙中没有。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想,我们到宇宙中去找,看看外头有没有。

我们去找另外一个“地球”,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件事情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天文学家就开始重视,那么天文学家为什么重视呢?也是人类在重视,因为地球上的人生活水平各个方面都提高以后,都在想这个问题,有没有地外的文明?有没有外星人?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又配合演了好多这种电影,所以说使得人们就在想这个问题。我们说国际天文学会也要考虑人们的需要,所以国际天文学会也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就是“寻找地外文明委员会”。天文学家真正去给你找一个,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个“地球”。找另外一个“地球”,真是谈何容易!你们看看这是天空的一个局部地区的一个照片,真是茫茫大海,茫茫的星空,就这么一小块地方你们数数有多少个恒星?不计其数,太难找了。这怎么去找呢?那么,你们想想应该怎么找?所以我们找的话,你找恒星不行,因为每一个恒星就是一个“太阳”,这个太阳上面就不能居住人类。所以你要找什么呢?很简单,你要找那个恒星或者说那个太阳它周围怎么样呢?要有一个太阳系,至少有一个行星绕着它转,所以你的目的是这样。我不是去看一个一个的恒星,而是想法看看哪一个恒星有一个行星绕着它旋转,这个行星绕着恒星旋转,容易不容易找到呢?不太容易,我们说天上的星有双星,就是两个星在一起,跟人间一样,都是一对一对的。这个天上的双星也很多,双星容易找到。为什么呢?因为两个星都发光,所以天上的双星能找到。但是双星是两个太阳,而一个太阳和一个地球如果放在宇宙间就比较难找,原因是什么呢?地球不发光,所以我们找另外一个地球,首先一条就找那个恒星,它周围有一个行星系统,要找这样的恒星。怎么来搜寻呢?就是通过一个中间的天体,让它当一个引力体来看它后边的天体,这是一种方法。总之,天文学家绞尽脑汁想了不少方法来找另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这个照片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恒星,旁边还有恒星,这个恒星是非常非常弱,我们叫褐矮星。这是告诉你什么事情呢?就是说褐矮星将来有可能就不发光了,就是说这么暗弱的一个小的天体绕着这个恒星旋转,我们就可以拍下来。那么这就说明这个将来有可能演化成地球,是告诉你这个事情。有这个可能性,这是直接拍到的,很不容易,因为褐矮星的光非常非常暗,一般都拍不下来。

大家再看这个恒星,这个恒星本身我们不是很关心,我们关心的是什么呢?在这个恒星周围拍到了一个环,绕着这个恒星,这是真实的照片,这个环有多大呢?同样下面给了你一个比例尺,这是太阳系的大小。所以这个环正好和太阳系的大小差不多,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个环很可能就形成一个行星系统。这是另外一个跟刚才的意思是类似的,在恒星周围有气体环存在,这个气体环也可以和太阳系的大小相比,因此就有可能形成行星系统。这就是天文学家目前尽了这么大的努力,找到了这么多个证据来证明有可能有行星系统,但是你们可能还不满足,说你找了半天也不过就是找了什么呢?有可能有行星系统,有没有人呢?那就更难了。

这个是另外一个,这是一个想像的画。但是,这不是随便想的,这是根据这个恒星来想的,这个恒星离我们有多远呢?有九十光年,想的什么呢?就想像大概这个系统是这个样子,你们看看差不多,想像的跟太阳系差不多。这就是说在一个“月亮”上看这些大山,想像的就是“地球”。在一个“月亮”上看“地球”大概是这个样子,但这些我们确实不满足,我们想干什么呢?我们想来点真的,我们跟外边的高等文明或者说外星人我们能不能打个电话?我们接个信号看看有没有可能?这个接的结果呀,外星人给我们发来了信号。发了这么一个信号,“太空来信”。发了个信号,你们看一看,想像一下,这个信号还有点意思,什么意思啊?告诉你有两个人,而且这个还有一个行星系统,他们从哪儿来的呢?从这个行星上来的,从外星人那里接到的信号。不过我告诉你,这个信号你们不要太认真对待,有点假冒伪劣的嫌疑,有可能是天文学家在那儿想像的。因为我们接到太空的信号太多了,你可以任意地把它编译,可能是天文学家把它编译出来让你高兴一下,接到这么个信号。

那是我们想像的接到的信号,那我们能不能推测一下,到底我们的银河系里边,有多少高等生命,不管你接到信号也好,或者你们天文学家去看了,各种可能的行星系统最后你告诉我,究竟我们银河系里边有多少高等生命呢?这是银河系,这是我们的银河系,那么,这个地方呢,是我们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因为我们人生活在银河系里边,我们对银河系的情况不太了解,我们想像的银河系大概是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叫做旋涡星系。就是中间有个核,外边有些旋臂,绕着中心在旋转。我们现在就估算一下,在银河系里到底有多少高等生命呢?这里面牵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什么叫生命?当然了,这个生命情况不一样,我们自己在地球上很得意,觉得我们的生命不错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地球上这个生命呢,可能不见得是生命中的最高等的生命。我们才一个脑袋,两只手。人家可能是三头六臂,这怎么定义?什么叫高等文明?有人给了个定义,什么叫高等文明呢?它用能量来定义,我看有一定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我们根据这个定义我们来看一看,有多少外星人,有一个公式叫绿岸公式。这是在美国的一个叫绿岸射电太天文台开了一个会,大家琢磨出一个公式所以叫绿岸公式。那你们想这个算起来容易不容易?确实不太容易,这个每一个数算起来很困难,只能来估算。那估算的结果是这样,我们把每一个数就取它最严格的条件,那么算出来呢,那么银河系里有多少个外星人的“太阳系”呢?条件最严格,有四十万个,所以相当可观。如果我们把条件适当放松一点,银河系里边有可能有五千万个太阳系。所以我们这个地球的人不要太骄傲。所以这个高等生命存在的几率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真正找到它们,还要花一定的时间,不是那么很容易。那么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在想办法,我们尽量去找他们。找到他们以后呢,可能对我们很友好,不像我们地球上人一样,自己和自己老打仗,人家外星人,你找一个文明程度高的,对我们非常友好,说不定还能帮助一把。我们地球上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外星人帮帮忙,所以我们尽量去找,要找的话怎么办,要和外星人沟通。我们要想法去和外星人沟通,那沟通呢,无非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我们过去,去看看人家。一方面请人家过来,到我们这儿来看一看,我们去到人家那儿看过没有?历史上没有记载。真正说要到外星球去转一转,现在还可能性很小。那么反过来外星人到访过地球吗?大家很关心这个事情,到没到过地球上?这就是从宇宙飞船上,反过来看我们地球就是这个样子。那就是说外星人看我们的地球也是这个样子,也很有意思。因为它有大气在上面,所以看上去样子很好看,那外星人到没到过?到目前为止我们想到的,有到过的可能性大概就这几方面,我下边随便解释一下。

一种就是有不明飞行物,我想大家对这个早就听说了,可能是外星人来过。其他,像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巨石阵、玛雅人的天文台,有可能有外星人的痕迹。这是埃及的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和外星人有没有关系?本来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但是因为这个金字塔是什么年代造的?这是个谜。特别是据说有一个金字塔打开以后,很有意思,有什么意思呢?那里边法老不见了。就是那个木乃伊尸体不见了,可是周围的金银财宝一点都没少,所以就想,这肯定不是盗墓人盗的,如果盗墓人要盗首先盗金银财宝,所以想来想去可能是外星人到我们地球上来看一看,那会儿我们还没人,至少是人类文明程度还很低。一看有个金字塔,把里面那个木乃伊给拿走了,回去人家去研究研究,金银财宝人家都不要。这就是金字塔里边可能存在着外星人来过的可能性。还有,我不知道你们看过这个没有,这叫英国的巨石阵,这是从侧面看的。如果从俯视来看,巨石阵排列得非常有意思,那这个巨石阵从规模来讲,不见得比我们万里长城大。但是这个巨石阵非常地壮观,不光是壮观,这个巨石阵到底什么时候搞起来的?英国人都搞不清,没有任何记载。还有一个我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个玛雅人的文化是了不起的。但是玛雅人的文化有一个非常遗憾的地方,后来突然玛雅人的文化就全消失了,留下一些文字我们现在也看不懂。只能猜测玛雅的文化,它的文字,可是它还居然留下了个天文台,所以我们就想像,玛雅人时代,说不定外星人来过,修了一个天文台,让大家来看。

这是说外星人访问过地球的可能性,当然你们可以想像,这些可能性也不是那么完全令人信服,只能说有可能吧,那么现在令人信服的,我们的想法就是派宇宙飞船出去。或者是呢,接受外星人真正发来的信息,派宇宙飞船容易不容易呢?当然很困难,我们说了登一次月都很困难,所以派宇宙飞船很难,在地球上面发一个人造卫星就是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发一个到月球上去的宇宙飞船,那就逃离开地球,那更难。但是我们现在要发呢,不光要是到月球上去,我们要发一个什么?脱离太阳系的,因此要求的发射速度要更大。一般来说,往往不能够直接发出去,我们中间还要有一个中间的“加油站”,比方说拿火星当中间的“接力站”,或者刚才说的拿木星的卫星当中间的“接力站”。但如果说坐我们目前的宇宙飞船出去,那不可思议,都几千年几万年才能过去,所以你要说真正到外面的星球上去看一看,那这个力气可不是一般的力气了,你要子孙万代接力下去才能走到。所以你必须把交通工具的能力要大大地提高,目前的话呢,那真得要特别勇敢了,一去那绝对是回不来了。

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努力,那怎么办呢?我们去不了,我们可以发一些信号,这就是发出去的一个信号。目前发什么信号呢?我们在太空里面,茫茫太空里面,抛了一些个卫星,或者叫飞船,抛出去就不想让它回来了,让外星人拣到以后来推测我们地球。这是在飞船里面装了一块金的箔,这箔上面刻了一些个画。这个画也很有意思,就是说告诉人家外星人,你要拣到这块金箔以后呢,这是我们地球上的人。我们怎么来的呢?这是那个飞船,我们坐飞船过来的。这边呢是一个太阳,那太阳的光芒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是告诉人家另外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这是太阳,告诉离着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剩下的几个地方,是告诉人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每一个线告诉你,离着一个我们叫中子星的距离,因为中子星能发射无线电信号,有脉冲的。就是说我们太阳周围有这么若干个中子星,你们要接到这个以后,按这个比例尺找我们太阳系周围的中子星,这样就可以了。当然还告诉你,我们上面最主要的是氢,等等。然后告诉,我们是在第几个行星上生活,发出去了。此外我们还在上面还弄了一些非常高级的录音带、录像带,把一些东西都刻到了上面。据说那个图画里面还有我们的万里长城,还有我们中国的音乐等等。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信息回来。什么时候收到这个信息?现在还不清楚。

总之我们人类正在努力尽量地去和外星人去沟通,我们想方设法找到外星人。不过最后我们想提一下,我们找到外星人的话,要和外星人友好相处,建立宇宙大家庭。我记得前几年有个电影叫《ET》,就是讲外星人的,外星人真来了。来了以后我们警察查户口,非要把人家抓起来不行。有个小孩很不错,帮忙把这个外星人从宇宙飞船就放走了。所以小孩的修养还不错,不能像警察似的,见了外星人就想跟人家打仗。总之现在天文学家也正在努力去找另外一个“地球”,找另外的高等生命。也希望在不久的未来能够有所突破,当然这个事情还是很难的,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

在宇宙中有没有或有多少像地球这样的天体。地球上的有机分子不是从天外飞来的,而是本身具备的,作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水和氧等物质在地球的胚胎中也大量存在。那么,重要的就是引起这些有机物发生演变的外部条件,即来自太阳的光热条件,它是使地球有机物演变进化成生命物质的外界条件。也就是说,因为地球具有了有机物和太阳光热这两个条件也就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这样我们只要探索一下宇宙中有没有类似地球——太阳这样的行星、恒星系统。据研究,在银河系内大约有1%与太阳同类型的恒星,其中至少有10%的恒星带有行星,也就是有1亿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带有行星。那么在这1亿颗行星中,有没有与地球的内外条件完全一致的行星?实际上整个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就有无数个。按概率理论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宇宙中除地球外,肯定还有与地球相同或相似的天体,也就是说宇宙中肯定存在像地球这样有生命的星球,只是我们彼此都未发现对方而已。

那么,在广袤的宇宙中彼此联络的最好办法又是什么呢?以人类的智慧和科技水平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电磁波通讯。人类目前使用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很微弱的来自太空的信号,但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信号带有高级智能生物的信息。另一个办法是,把代表地球特征的符号编译成“密码”,制成“地球名片”,用电磁波向外空发射。如果外星人的智慧与人类差不多,他们就有机会收到并破译出我们信号的内容,然后他们再向地球发射信号。但是,即使由离我们最近的与太阳完全相同类型的恒星发射电磁波,到达地球也得 4.38光年。假设这个恒星有行星,行星上有高智能生命,他们收到信号并反馈信息,一个来回就得 8.76光年。因此,人类要与他们相见几乎是不可能的。

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只有地球上这唯一的一种?地球上的生命物质的特点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有机物,以氧作为新陈代谢的交换物质,水是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具备这些条件后,在合适的温度下,才可以形成生物。如果别的物质也可以形成生命,那它肯定不是在地球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但只要是生物,他们也必然要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维持生命活动。

总而言之,从理论上分析,地球人不孤独,宇宙中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实践上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其他星球上生命体的存在,更谈不上“外星人”来地球做客。

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外星生命说”———

生命如何起源?地球之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问题。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披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外星生命说”,地球上也许至今仍存在外星生命形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外星生命成分。

科学家提出“外星生命说”,“外星人”也许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当地球形成之初,由于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非常强烈,致使地球处在一种极其炽热的状态下,那里不可能有生命。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和它得天独厚的天文位置及结构,生命便悄悄地演化出来。

可是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澳大利亚研究员保罗·戴维斯教授和查尔斯·林维瓦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生物学》刊物上提出了他们的新理论,寻找外星生命的踪迹不一定非得跑到其他星球,我们身边就可能有外星生命形式存在,“外星人”也许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但你不要以为它们的相貌是长着臭虫眼睛的怪兽。这些“外星人”只是体内携带着外星生命的基因而已。

来自外星球的微生物一起参与到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

研究人员要讨论的外星生命很可能是原始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40亿年以前开始出现。这个证据来自于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的35亿年前的蓝绿藻化石。那些蓝绿藻形成了叠层石,它们是生活在太古时期(40亿至25亿年前)早期浅海的群居性生物。

虽然太古时期的环境和现在大不相同,当时的蓝绿藻和现生的蓝绿藻长得却相差无几,蓝绿藻在这几十亿年中的演化速率相当缓慢,可是为何它们却能够在地球形成之后的短短7亿年中,快速地从简单的化合物演化成最原始的生命形式?

从格陵兰岛的石头上发现的化学证据显示出生命可能在38亿年前就形成了,当时地球正遭受许多流星和巨大的小行星的袭击,这就是所谓的太古时期大撞击,来自外星球的微生物形态可能在那时已经从太空到达地球并一直悄无声息地同我们生存在一起,一起参与生命的演化。悉尼马奎尔大学澳大利亚太空生物学中心的戴维斯承认这种理论只是一种假说,但是他同时认为不能排除那个时候的某些微生物生存到现在的可能。

我们可能被各种外星微生物所包围却浑然不知。

戴维斯表示,统计数据表明,在其它与地球类似的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高达95%。他将这个数据用在对地球本身的推断上。他说:“我认为我们中间有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本理论是,如果生命真如许多太空生物学家认为的那样容易形成,那么它在地球上的形成可能不只一次。”

戴维斯分析认为,从我们了解的关于地球生命的早期记录中,可以看出一旦条件适宜,生命的发生非常迅速。如果生命从地球开始,那么很容易就能推断出,地球本身多次出现生命的机会达95%,也许是一次,也许两次,三次。他补充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导致一系列“生命试验”的终结,出现的生命可能被之后的不断撞击所消灭。但是一些微生物

可能在大撞击中幸存下来,并在今天依然潜伏在地球表面以下,或在深海热水出口处,或在高高的大气层中,或在污染的湖泊中。当然,它们也可能生存在太阳轨道上,或许它们已经“入侵”了火星。

这些外星生命甚至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但是和我们毫不相干,我们没有发现它们而已。他说:“我们已经拥有发现它们的技术,只是我们还没有去做。即使在最全面的微生物分析中,我们也很可能错过或丢弃外星微生物。”也许这些生物戴着各种面具,使它们没有暴露出来,也许它们正处于休眠状态,等待适当的条件出现后再苏醒过来。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可能被各种仍然存活的、休眠的或死去的外星微生物所包围,却浑然不知。

科学家推测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外星生命的成分。

我们的祖先和一些数十亿年前“造访”地球的外星生命形式之间可能交换过某些基因材料。因此我们应该想到一些选择性生化系统的残余可能已经变成现存生命体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想象不同类型生命曾经出现过交换和混合现象。

在太古时期的最新发现中有一种生命类似细菌但却同细菌具有完全不同的基因结构,这表明“微生物世界还有许多隐藏的秘密,其中可能包括外星生命。我们的结论是外星生物可能仍然存在于今天的地球上,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去积极寻找它们而已”。

“外星生命说”是科学家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解释生命起源问题。

澳大利亚研究员威尔弗雷德·沃尔什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就外星生命的问题发表演讲时表示,戴维斯的理论不是没有可能。与人类历史比较起来,生命的形成似乎十分漫长,但与地球的形成比较起来,生命的形成就显得既轻松又意外。“外星生命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旦条件具备,生命在地球上迅速繁衍开来的原因。沃尔什说:“为什么地球平静下来后,生命迅速出现?这当然有些奇怪。但无非有两个原因,生命要么是从地球上迅速起源的,要么来自地球以外的地方。”<

现在科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生命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可能要比原先知道的早。地球在45亿年前形成,大约7亿年后地球上出现了生命,虽然这看似一段不短的时间,但却是生命起源的最快极限,生命的起源可能比科学家所能想象的快得太多。所以,尽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倾向于“化学进化论”,但仍有不少像戴维斯这样的科学家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解释生命起源问题。

美国宇航局曾做过一些实验,把细菌带至外层空间测试它们对真空和辐射的忍受度,结果发现它们的孢子暴露在外太空后的几个月仍能生长,这揭示了生物在星球间传播的可能性。其它的证据还包括在陨石上发现的有机物等。然而,生命源自外星的说法只是把事情的发生地移出地球外,它并没有真正地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科学界仍需要在这方面不懈地探索。

背景知识

生命起源假说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过去也曾经出现过多种假说,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种:

“特创论”认为生命是由超物质力量的神所创造,或者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先验所决定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能力很低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原始的观念,后来又被社会化了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利用。“无生源论”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生源论”则认为生命由亲代和孢子产生,即生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

“化学进化论”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

“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生命来源于其他的星球或宇宙的“胚种”。戴维斯的理论显然受到“宇宙胚种论”的启发。<

那是1984年的一个夏日,天气晴朗,气温在0℃以下。地
质学家斯科尔(Roberta Score)遇到一件事。 说不定它不久将
被证明是人类与外星生命的首次接触。斯科尔结束了一天的工
作后,与她的一帮同事一起离开了工作室。当她开着雪地摩托
车在艾伦山他们的南极工作基地附近闲逛时,发现冰雪中有一
块黑色的岩石。她把车子停在一旁,上前看个究竟。

这块石头就是12年后, 在1996年8月出现在全世界各报刊
头版的火星岩石。这块被命名为“艾伦山84001”(ALH84001)
的陨石据称是第一块来自其他世界的生物化石样本。

斯科尔博士参加的探险活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南
极陨石”计划资助,这一计划旨在寻找坠落在南极的陨石。也
许会让你有些惊讶,在南极有着大量的陨石,其中有许多都来
自很遥远的空间。据估计,每年仅从火星飞来落在冰层上的地
外物质就有大约100吨。

由于辨认不出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岩石,斯科尔博士按照惯
例将它包了起来,送到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约翰逊空间中
心的陨石处理实验室。它被放在一间充满氮气的实验室中保存
了8年。 这间实验室最初是为保存“阿波罗号”字航员带回的
月球岩石样本而建立的。

1993年,对一小片艾伦山84001陨石切片进行的检测表明,
该陨石中所含的气体与(根据1976年“海盗号”探测火星得出
的)火星大气中的气体成分相吻合。然后又过了一年,一支由
麦凯(David S. McKay)领导的, 在约翰逊空间中心为美国国
家航天局(NASA)工作的科研小组又取下一部分来进行研究。
他们的具体任务是在火星陨石中搜寻生物化石。

英国化学家克莱梅特(Simon Clemett)是最先收到该工作
组送来的小块试验样本的人之一。他当时正在加利福尼亚州斯
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块岩石样本被装在密封罐中,由联
邦速递用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吉利的棕色封套包装着送到了他的
实验室。在所附的信件中,约翰逊空间中心的联系人要求他对
样品进行分析,并报告他的发现,却只字未提样本的出处。

克菜梅特博士把它作为自己学位工作的一部分或又一项日
常工作对待,做完测试送出结果后就把这一切抛到脑后去了。

2年过去了,克菜梅特博士已经回到英格兰。1996年8月的
一个清晨,他过去在斯坦福大学的指导教授突然打电话给他,
要他立刻坐第一班飞机飞往华盛顿,并建议他找一份当天的报
纸看一下头版新闻。

克莱梅特一出门,立即就被一大群记者围住。当这些记者
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紧随克莱梅特来到了机场。不
幸的是,飞往华盛顿的飞机在跑道上出了一些故障,飞机上的
乘客不得不下飞机等候。在机场的休息室里,克莱梅特又重新
陷入了记者的重重包围中。几小时后,就在克林顿(Clinton)
总统登上讲台向全世界宣布国家航天局的这一重大发现前一刻,
克莱梅特终于在一间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闪光灯闪烁
不断的房间中召开了一个临时记者招待会。

由于消息的泄漏, 关于火星岩石艾伦山84001的新闻很快
充斥了各个报亭。第一则相关的报道刊在一本名为《空间新闻》
的专业杂志上。该报道暗示在南极的废墟中发现了某些不同寻
常的东西。这篇报导很快被某一全国性报纸的两位机敏的新闻
记者注意到,关于国家航天局的这项发现立刻就以燎原之势散
播开来,这一切着实给研究人员来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原本计
划在8月16日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这则声明, 但面对外界对
他们这项研究意味着什么的强烈关注,他们不得不立即召开了
一个记者招待会,并把研究成果呈报了总统。

在华盛顿的记者招待会上,克林顿总统称这一发现为伟大
的发现,并宣布将在11月召开一个高层会议来讨论和评价美国
的太空计划。他更进一步地强调在这个大会上各位代表将研讨
美国该如何“ 寻求艾伦山84001带来的许多科学问题的解答。
这块岩石经历数十亿年的时间,跨越数千万千米的距离来向我
们传递信息。它说的是存在生命的机遇”。

克林顿讲完后,国家航天局的代表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
首席行政官丹·戈尔丁(Dan Goldin)的一番话使会场气氛空前
热烈。他说:“我们正站在通往天界的大门口,这是一个多么
令人振奋的时刻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邻近的恒星旁发
现了行星,我们探索宇宙的深处以查明星系的诞生和形成。而
今,我们又行将证实是否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我们也许将
发现在我们这颗小小的行星——太阳附近的第三块巨石之外存
在生命的第一项证据。”

紧接着,他又谨慎地补充说:“我希望各位明白,我们现
在并不是在讨论什么小绿人。目前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火星上
存在任何高等形式的生命。”

这确实令那些支持国家航天局的人们感到欢欣鼓舞。华盛
顿大学的行星际尘埃专家布朗利(Donald Brownlee)说: “我
想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可能是微化石的东西,这可能是史无前
例的。假如这是真的,那可是科学上最重大的发现。外星生物
学是非常有趣的,但是倘若没有任何资料的话,那就只能进行
一些推测猜想。我想,现在是有一些资料了。[1]

卡尔·萨根(Carl Sagan)这位几十年来始终热心支持寻找
地球以外生命,并以此为题出过多本著作的作家如是说:“一
旦这些结果被证实,它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表明
生命不仅局限于我们这个微不足道的太阳系里的两颗行星上,
而是遍及浩瀚无际的整个宇宙。[2]

与此同时,在总部设在加里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寻找地外
智慧生命(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SETI)
的总部,该组织的主席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及其研
究人员正围在电视机旁为每一位走上讲台的发言者欢呼。德雷
克后来说:“这一切证实了我们始终深信不疑的一件事,那就
是只要条件适宜就会有生命存在,我们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之沧
海一粟罢了。[3]

国家航天局当然充分预见到了紧接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或支
持或怀疑的反应。他们甚至极其谨慎地在电台及电视节目中与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古生物学家舍普夫(William Schopf)
通了话。舍普夫是一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早在官方发布消息
之前,他就已经知悉了这一研究的情况,但他一直持有怀疑态
度。舍普夫不以为然他说:“我是个乐观的怀疑论者或是个持
怀疑论的乐观者。这是一项细致的研究工作,而且绝对不是一
门简单容易的学问。这是一门兼容并蓄的交叉学科。我认为有
关火星上过去或现在存在生命的声明都是不同凡响的。我想,
应该有不同凡响的证据来支持这些断言。”

在评述了化石的结构以及陨石的化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后,
他得出了如下的结论:“这种生物学的解释似乎并不合理。”
其他一些非国家航天局的研究人员也赞同这一观点。伦敦自然
历史博物馆的陨石管理员莫妮卡·格雷迪(Monica Grady) 在
一个专门研究火星陨石的小组中工作了十余年。她的评论是:
“我想这的确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这个结果却不能令人信
服。事实上它完全可以用无机物反应来解释。”

莫妮卡是在暗示美国国家航天局声称的那块含有原始生命
迹象的岩石不过是非生命(在这里是无机的)系统的产物罢了。
尽管有种种争执和少量的反对意见,这一重大发现及其潜在含
意最初着实给人带来不少兴奋和惊讶。

人们如此激动的理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从我们人类有
闲暇思考及探索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观测星空并幻想在某个遥
远的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自从19世纪凡尔纳(Jules Verne)
的时代以来,大量的科幻作品都以地外生命作为题材。许多科
幻小说作家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
火星上。

在西方国家,火星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Mars)的
名字命名。这部分是因为它在夜空中呈现血一般的颜色。在17
世纪,一位名叫卡西尼(Giovanni Cassini)的天文学家用一架早
期的望远镜首次观测到火星表面的白色极冠。大约一个半世纪
以后,在19世纪30年代,贝尔(Wilhelm Beer)和梅德勒(Johann
von Madler)注意到火星极冠的大小和表面颜色会有周期性的变
化。他们推测火星上也许生长有季节性变化的植物,就好像地
球上植物的叶片枯萎凋零后长出鲜嫩的新芽一般——这两位天
文学家称其为“黯〔淡之〕波”。

然而,真正令人兴奋的消息却是1877年斯基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观测到火星的红色表面上有着线状的纹理。他把这
种现象叫作“canali”,意思是“水道”。但这个词却被错误地
从意大利语英译成了“canal”,意为“运河”。

美国业余天文学家洛厄尔(Percival Lowell)依据火星运河
的想法精心设想了一个寒冷干旱、濒临灭亡的世界。富有智慧
的火星人建造了巨大的运河将水从一处输送至另一处以灌溉农
田。他宣称这就是引起火星表面色泽变化及造成那些线状印记
的原因,井进一步说:“我并不清楚火星生命是什么样子的,
但那里一定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存在。”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过于活跃的幻想而已,完全没
有事实根据。不过洛厄尔的想法倒是为一系列关于火星的科幻
小说提供了素材。从威尔斯(H.G.Wells)那部关于邪恶的火星
人在英国登陆的《世界间的战争》(1898),到伯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一系列古怪而有影响力的小说(《巴松丛书》,
始于1912年)。鲁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的现代经典《红
火星》(1992),《绿火星》(1993),和《蓝火星)(1996)
则更是登峰造极。

然而,这些科幻小说家们的梦想与平凡单调的现实相去甚
远。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向火星发射了不少
精密的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送回的图象表明火星是个不毛之地,
丝毫没有生命的迹象。这一系列探测行动始于1964年的“水手
4号” (它飞近这颗行星并发现火星如月球那样布满了斑斑点
点的环形山),一直到1976年的“海盗号”着陆器。这些从地
球上去的探访者分析了火星土壤样品,发现这颗行星完全没有
生命。由于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强烈的紫外光照射
使得火星土壤完全不能孕育生命。

这一系列探测所带回的数据并没有使人们完全失去信心,
因为随着对生命可以在何等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的认识的加深,
我们对于在火星上的某处——也许在地下深处可以发现某种非
常简单的生命形式的信心也愈来愈强。更何况,正如我们在后
文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由“海盗1号”和“海盗2号”所带来
的证据有许多可争议的地方,同时在这些探测器上做的实验得
出的结果也是模棱两可的。

尽管正在研究艾伦山84001的科学家们不敢想象在火星的
极区或地下深处的某个角落仍有生命存在,更不会在没有任何
决定性的证据之前做出什么暗示,但人们对于在火星上发现生
命的希望始终萦系于心且日益增长。加的夫威尔士大学的物理
学家维克拉马辛( Chandra Wickramasinghe )说这样的可能性
“当然不能排除”。他说,“事实上,我相信‘火星生命’仍
然存在,过去数载的微生物研究告诉我们生命能在我们从未想
象到的某些条件下生存。”反对的意见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克
劳福德(Ian Crawford)。他引用了洛夫罗克(James Lovelock)
的“盖亚”假说。他说,在“洛夫罗克的模式”中,“生命要
么适应环境而后繁盛起来,否则就会逐渐消亡。如果火星上曾
有生命,它就应该遍布这颗行星——而不应停滞不前。”

火星并不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最近的是金星。但火星
直至现在仍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生命最有可能繁盛过并
生存至今的地方。金星的表面灼热异常,足有500℃。 它的大
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含有大量腐蚀性有毒气体。这些气
体产生的强烈温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星表面的高温状
况。

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只有3600万英里(5800万千米)左
右(略大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3)。 水星上几乎不可能有任
何形式的生命。它的表面温度只比金星略低一些,而且由于太
靠近太阳,太阳释放的各种各样的射线不时地轰击它的表面。
的确很难想象会有生命落脚在那样的地方。

比火星更远一些的是气体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它们的大
气层由有毒气体组成并受强大磁场的剧烈扰动,不停地翻腾着。
据我们目前所知,在那儿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小。太阳系中
最大的两颗卫星——土卫六和木卫三倒是可能更有希望。土卫
六环绕土星转动,木卫三则是木星最大的卫星。业已从土卫六
近旁越过的“旅行者号”探测器在这颗卫星的表面发现了据信
是有机分子的东西(参见第三章)。

在太阳系更外围的地方是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
或是温度过低,大气有毒,或是如天王星的情况,整个行星就
是一个被火山煮沸的覆盖着有毒气体的海洋。这些行星不会适
宜于科学家所说的“以碳为基础”的生命形式。

艾伦山84001当时所处的那种可能存有微生物的火星环境
(距今约36亿至40亿年前)与地球当时的情形很相似。如果我
们能够接受生命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那么火星就(像地
球一样)是极有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地方。

纵观近百年来人类对于火星的巨大兴趣,以及现代科学认
定它是近邻星球中最有可能存有生命的地方(尽管可能性仍很
小)这一事实, 由于艾伦山84001中可能存有微生物化石这一
新闻而引起巨大震撼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不论文化信仰
有何不同,人们都不会相信我们在无限宇宙中是唯一的。这的
确是一个令人有些心寒的想法。对于那些不可知论者来说,这
也许就是人类创造“神”这一概念的最好解释——这样我们才
有了一个伴。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对休斯顿约翰逊空间中心的研究者们
之发现的种种期望和情绪因素,那么这一发现的实质究竟如何
呢?在这之前几十亿年,这块火星岩石标本上曾经有生命居住
的证据究竟有多少分量呢?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虚假的科学声明。一些较为偏激的人因
为“辟尔唐人”①之类让科学界蒙羞的事件,而把他们看到的一
切都当成科学家的骗局,并对一些基本的科学观点表示怀疑。
另一个这样的例子是1989年所谓的“冷核聚变”。当时一群科
学家声称他们能产生一种几乎用之不竭的能源——试管中的核
聚变。

我认为存在,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了,银河系有约1000-2000亿颗恒星。
目前已经发现的河外星系有大约50亿个,加上我们本身的银河系,统称为总星系,也就代表了目前人类所接触到的所有的宇宙范围。但是宇宙本身是无限的,而且也是在不断膨胀的,所以应该有无限多个我们尚未知晓的河外系。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德雷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方程,后来称之为“绿岸公式”,这是对探索地外智慧生命作定量分析的第一次尝试。(不包括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德雷克提出的“绿岸公式”是这样的:

N=R * ne * fp * fl * fi * fe * L

公式中,N代表银河系中可检测到的技术文明星球数,它取决于等式右边7个数的乘积;

R表示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恒星的恒星形成率(即每年平均诞生的颗数),一般认为,只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才有可能孕育出智慧生命来;

ne是在可能携带(具有生命的)行星的恒星中,其生态环境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平均颗数;

fp表示有可能有生物存在的恒星(有人称其为"好太阳")颗数,换句话说,"好太阳"一般是指那些光度恒稳、能长时间照耀从而满足形成智慧生命演化所需的恒星;

fl是已经出现生命的行星在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中所占的份额;

fi表示已经有智慧生命的行星的颗数,因为低级生命演化到智慧生命的概率毕竟很小;

fe是在这些已有智慧生命的行星中,已经达到先进文明的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如能作星际电磁波联络)的份额;

L表示具有高级技术文明世界的平均寿命(或者说延续时间),因为只有持续发展很长时间的文明星球才有可能做星际互访。

绿岸公式是以乘积形式表示出的,这些因子的确切大小目前尚属未知。公式中各个因子的重要性相同,其中有的因子可取近似值(例如R),有的因子则纯属主观(例如L)。有的学者认为,除了L,其余因子的乘积给出的是银河系中可检测文明的产率,用粗略估计的最低值代人计算,可得到N=40;用每一项最大可能值计算,则得N=5000万。这就是说,在银河系中的高级技术文明星球的数目为40万至5000万个。

美国著名科学作家阿西莫夫根据自己的见解,曾提出与绿岸公式类似的公式估计出,银河系大约存在53万个文明星球,即银河系中每100万颗恒星中,平均可能有18个高技术文明世界。

宇宙中没有生命的理由~

我们一直在寻找外星生命……




细菌




未来世界

地球人类对茫茫宇宙最挂怀的,就是想找到与自己类似的其他生物,他们似乎很孤独。到底宇宙里有没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生命形式的可能性有多大?

地球生命的极限

天文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发现外星微生物存在的证据,在火星上、木卫二上……太阳系内一切有条件的地方都是他们寻找的对象。但最近几年最激动人心的外星生命探索的进展却是在地球上完成的。外星生物学家来到地球最恶劣、最极端的地方,在智利最干燥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在环境最恶劣的岩洞里、在南极洲的千年冰架下面、在几千米的深海下面、在几万米的高空上,他们发现了形形色色的与世隔绝的细菌,它们生命力之顽强令科学家惊叹不已。



在南极的古老冻岩中,有一种细菌舒舒服服地躲在石头表面下多孔的空间里,活得跟花店橱窗里的牵牛花一样旺盛;法国科学家曾在太平洋底3000米处,水温高达250℃的热泉口,发现多种细菌;1969年降落月球的“阿波罗12号”太空船,收回了两年半前无人探测船“观察家三号”留在月球上的相机,竟然发现其底部有地球上的微生物“缓症链球菌”,这种来自地球的微生物,在几近真空、充满宇宙射线的月球表面生存了两年半!

许多种类的细菌无需空气,它们或是通过分解(而不是氧化)有机食物,或是从硫酸盐或硝酸盐等氧化合物而不是从空气中获得氧;有的细菌通过转换铁化合物和硫来保持生命的延续,生存下来;有的细菌在沸水中滋生;有的细菌则在0℃以下的盐水中生存;有的细菌在不可思议的高压下存活。看上去,多数细菌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的,某些细菌的孢子可以休眠几千年。

它们生命的潜能与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潜能完全或者几乎不同。正是这一不同,向我们暗示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或许是生命在宇宙间其他星球上的另一种可能。

生命的无数种可能

既然地球细菌展现了如此丰富的生命形态,那么宇宙中的生命该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但这是否是生命存在的惟一形式?可以有基于别的化学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其他生命吗?

这个问题无疑是对生物学家的一项重大挑战。因为地球上的“蛋白质生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的,一些科学家于是翻开元素周期表,看看哪一种元素的性质与碳最为相似———当然是同一族中的硅。硅基生命甚至可以不摄取有机物,而只从宇宙空间中吸收星光维持生命,他的身体是由多数光线粒子和少数物质粒子组成,物质粒子在必要时也可以转化成光线粒子。可以设想,既然我们这些以碳为基础的生物呼出的废气是二氧化碳,那么,火星上那些以硅为基础的生物,呼出的自应是硅和氧的化合物———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在沙滩上所见的沙,也就是说,这些火星生物在呼吸时所喷出的是沙粒!

还有一些科幻作家留意到,元素周期表中的硫与同一族的氧在性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那是否表示,在一些较高温的星球上(硫在地球上的室温时是固体),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可以被硫所代替?

此外,水是一切蛋白质生命所必需的溶液和介质。有没有一种其他化合物可以取代水的地位呢?有!那就是氨。由于氨在冰点以下仍是液体,一些科幻作家遂推想,在一些寒冷的巨型气态行星的表面下,可能存在着由氨组成的海洋,而海洋中则充满着以氨为介质的生命形式。

以上都只是个别的、零星的构想,真正对问题作出全面性的考察和系统性的分析的,是著名生化学家阿西莫夫所写的一篇文章《并非我们所认识的》。他在文中提出了六种生命形态:

一、以氟化硅酮为介质的氟化硅酮生物;

二、以硫为介质的氟化硫生物;

三、以水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以氧为基础的)生物;

四、以氨为介质的核酸/蛋白质(以氮为基础的)生物;

五、以甲烷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六、以氢为介质的类脂化合物生物。

其中第三项便是我们所熟悉的———亦是我们惟一所认识的———生命。至于第一、第二项,是一些高温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另外,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生活在硫矿里的、厌氧的古细菌就很有可能是以硫作为自己生命的介质;而第四项至第六项,则是一些寒冷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物形态。

宇宙中的生命可能有着不同的化学基础,使我们认识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有不同———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们认为舒适宜人的星球,对一些生物来说可能是酷热难耐,而对另一些则可能是寒冷难当。

更不可思议的设想

然而,科幻作家仍不满足于生命的这些多样性,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充分发挥了想像力,为我们创造出一些更不可思议、但细想之下又似乎不无道理的生命世界。一些作家设想,在某些极寒冷的星球之上,可能存在着以液体氦为基础,并以超导电流作联系的生命形式;另一些作家则认为,即使在寒冷而黑暗的太空深处,亦可能有一些由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并由无线电波传递神经讯号的高等智能生物——霍耳的科幻小说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一些想像力更丰富的作家甚至认为外星生命也许根本不需要化学物质基础,他们可能只是一些纯能量的生命形式,比如一束电波。

最为有趣的是著名科幻作家福沃德所写的《龙蛋》,这部构思出色的作品描述了一颗中子星表面的生物。这颗中子星直径仅20公里,但表面的引力却等于地球上的670亿倍,磁场是地球的1万亿倍,表面温度达到8000多摄氏度。什么生物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呢?是由“简并核物质”组成的生物。所谓“简并”,就是指原子外部的电子都被挤压到原子核里去,因此所有原子都可以十分紧密地靠在一起,形成超密物质。中子星上的生物身高约半毫米,直径约半厘米,体重却有70公斤,这是因为他们由简并物质所组成。此外,他们的新陈代谢是基于核反应而非化学反应,因此一切变化(包括生老病死和思维)的速率都比人类快100万倍!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医学院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所作的有趣的讲演:在我们星系的另一边的什么地方,有一个遥远的行星,离一个其等级和温度都正合适的恒星恰好不远不近。此时此刻,那上面有一个委员会正在开会,研究着我们这个小小的偏远的太阳系。会议进行了一年之久,现已接近尾声了。那地方的智慧生物们正在一份文件上签名(当然是用某种数字),文件断言,说在我们这地方,生命的事是不可思议的,而这地方也不值得来一趟远征。他们的种种仪器已经发现,这儿存在最最致命的气体、就是氧气,这样一来,什么戏都没了。

这并非纯粹的胡思乱想,厌氧生物在地球上就存在。对它们来说,氧气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致命的“毒物”。对地球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氧气尚且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只有与地球环境相当的星球才能产生生命呢?

今天,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搜索虽然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得,但我们仍应坚持不懈地探寻下去,至少,它大大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生物原理的认识。

个人意见:宇宙不可能没有生命存在。人类即是一种生命。即使地球哪一天不再适合目前生存在该星球上所有的生物,也会有其它类型的生物,这些生物维持生命的途径不像现在的生命体一样要利用氧气、二氧化碳、水等,而是另一种利用形式。比如NO呼吸,产生硝酸。
说不定宇宙其他地方真有不依赖于氧气、水等的生物,搞不好对那些生物而言,氧气、水是它们生存的大敌呢。
因此我的回答是:宇宙中肯定有生命存在,而且就像目前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宇宙有以各种形式存在,且维持途径不同的生命。可以这么说,宇宙中可能会没有其他依赖氧气,水,二氧化碳生存的生命。

请告诉我宇宙中没有生命的理由是什么?
答:就是说目前在太阳系里边,还没有找到真正意义的生命。不过这个太阳系就提供了什么呢?给我们提供了开发太阳系的空间。虽然我们没找到生命,但是这空间还不错。当然了,我们现在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太阳系没有,不见得宇宙中没有。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想,我们到宇宙中去找,看看外头有没有。 我们去找另外一个...

谁能给我宇宙中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答:因此我的回答是:宇宙中肯定有生命存在,而且就像目前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宇宙有以各种形式存在,且维持途径不同的生命。可以这么说,宇宙中可能会没有其他依赖氧气,水,二氧化碳生存的生命。

宇宙中没有生命的理由
答:宇宙中的生命可能有着不同的化学基础,使我们认识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有不同———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们认为舒适宜人的星球,对一些生物来说可能是酷热难耐,而对另一些则可能是寒冷难当。更不可思议的设想 然而,科幻作家仍不满足于生命的这些多样性,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充分发挥了...

宇宙中除了地球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答:除了地球,别的地方也会有生命的。只是他们的生命形态不是一样。生物的等级也不一样。就像在火星上和木卫六上可能有抵等的生物一样,我相信宇宙不光是地球生物的还有其他生命。

谁能给我宇宙中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答:宇宙中没有生命存在.因为要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而科学家们在对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分析后,证明它们都不具备这四个条件,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四个条件 你上中学知道有吧?

宇宙中除了地球没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答:他们这么怀疑的理由是:美国人在公布出来的火星照片中,“故意”把其中的绿色成分隐去了。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吗?严肃的科学家会考虑到火星上恶劣的环境:火星比地球要冷得多,以至于二氧化碳都会结成干冰;火星的大气稀薄,且成分跟地球完全不一样;火星表面处于强宇宙射线笼罩之下;火星上目前没有液态水。 这些都是生命...

除了地球上,宇宙中还有生命存在吗?
答:答案是没有,因为宇宙包括远比你想象中的空旷,人类观察太空的手段也是极其有限,对于太阳系本身有没有生命都难以判定,更别说遥远的其他了。下面我们了解下大致的情况。探索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位于半人马座的α三合星中的第三颗星,也被称作C,这里解释下三合星的概念,三合星...

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
答:始终认为宇宙中除地球外有生命存在,理由有三点,1、宇宙很大,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可能去探索更多星球,在那些星球上,谁都不能保证没有一颗星球不存在生命;2、科学家在对陨石的研究中,发现了有机分子;3、UFO的出现,也是一个可能说明有生命存在的理由。于外星人存在的假设 外星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很多人声称...

...金星水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答:空气作为地球上独有的东西绝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了空气,没有了水源,可能这个美丽的星球也就没有了生命。而之所以拥有这些独有的东西,就是因为地球上有着大气层,这就是宇宙神奇且伟大的原因,这一切是如此的巧夺天工,以至于让人觉得这冥冥中就像是有个宇宙主宰在安排着这一切。地球只有一...

读了《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深究的问题? 1.人类是...
答: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