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和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期末练习题和答案!!

作者&投稿:邢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题(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填空:
⑴《春》作者 ,字 。老舍原名 。
⑵泰戈尔是 著名诗人。莫顿•亨特是 作家。
⑶《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
⑷《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名句是 。
⑸《钱塘湖春行》一诗的颈联是 。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我(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
⑵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⑶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吗?( )
⑷那最(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
仔细揣摩 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一句写景的妙处有哪些?

5.居里夫人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6.按要求,任选一题改写句。
⑴仿照例句,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⑵根据下面这句话的句,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7.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到工厂不久,就搞了好多发明创造。
B.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这首诗选自 ,是组诗 中的一章。全诗借大海形象表达了诗人 。
9.这首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诗中描写的实景是 ,虚景是
10.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发的诗句是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11.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表示东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
B.“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感。
C.这两句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
D.诗句直接写人,使我们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沧海的勃勃英姿。
1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也其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短十六字,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奇景。
B.这是全诗的重点层次,从中可见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绘制的大海形象——它的雄浑的气势和包含一切的胸襟。
C.大海意境开阔,气势雄浑,也是诗人愉快心情和美好情操的象征。
D.全句意为: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好像发源于沧海。
13.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曹操北征乌桓班师途中所写。
B.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C.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在写景的十句诗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将眼前的景物与奇特的想象融合在一起,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
盼望着,盼望着,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 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4.这几段文字出自课文 ,作者是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根据作者的思路全文可分为    、     和     。
第三部分。
15.按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16.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7.书写“近”字时,应先写 ,后写 。
18.接部首查字典,“张”字应该先查 部,再从该部的 画中去查。
19.第一、二段描述春天景象,先总写 ,后分写 。
20.从第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21.第三段中运用了      、      、      等修辞手法,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22.第三段第一句中“钻”字注音 ,若把它改为“长”字好不好?为什么?

23.第三段第一句中的“偷偷”写出了 。
(三)
开花的课桌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24.本文是以 为主结合描写和抒情的散文。地点是地处的小学校。主要人物是学生群像。
25.选出文章开头对描写初春景象的语句,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渲染气氛 B.定下感情基调
C.反衬教室里的一丝春意 D.交代背景
26.选出依次填入第③小节括号内词语的序号(    )
A.萌动   B.涌动   C.蔓延   D.洋溢
27.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第②小节:
第③小节:
第④小节:
28.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选出对男孩的笑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B.为自己像女孩似的采摘草芽而羞涩的笑
C.为老师不批评自己而感激的笑
D.为自己第一个采摘草芽而骄傲的笑
29.完成下面对本文中心思想的概括。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 ,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30.选出正确评述本文写作特点的三项( )
A.描写层次感强,细腻传神
B.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C.感情真挚委婉,耐人寻味
D.巧设悬念,首尾照应
E.以小见大,意境深远
第三部分:写作
以“享受……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七年级上语文复习测试题,答案要和题分开~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虐杀: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 22.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完卷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用正楷把下面这首古诗抄写在方格里。(含标题、作者、注意格式)(4分)
竹里馆王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为下列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菜畦( ) 配合默契( ) 炽( )热的阳光
彷( )徨 激情澎湃( ) 深邃( )的眼睛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qiè( )而不舍 rě( )人注目 人声dǐng( )沸
妇rú( )皆知 义愤填yīng( ) 五色斑lán( )
4、根据提示填空。
(1)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在寒风冷雨中.
你应该高声诵读俄罗斯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 /________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分)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散人春风满洛城。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5、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语意完整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并简要说明欣赏的理由。
(1)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欣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或不具体,请加以改正。(4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1)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
(2)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3)他是一个多么好的
小胖墩!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4)
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修改意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
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共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事多。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义。(4分)
博士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孤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朗读语气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反问语气,相当于“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10、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这两篇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2分)

(二)(共15分)
“两弹元勋”邓稼先
①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着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问,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②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③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④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幸功”。
⑤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缺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⑥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⑦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⑧一张照片:看见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他在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⑨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⑩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而最后获表彰的25人中,就有8位西南联大的学生。除了有能力,这种“肯牺牲”,肯为民族大局淹没自我的精神,也是“联大人”的一种不被磨灭的气质吧?
12、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
国精魂。
(1)这三个不平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个典型事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三个事例均采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请你说出哪三件事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烘
托出邓稼先怎样的高尚品质?(6分)
14、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第9自然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

(三)(共16分)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关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猾”。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知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5、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4分)

16、第二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17、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
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3分)

19、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
理由。(3分)
(1)句子:
———————————————————————_—————————————————————————————————————-——————————————一
(2)理由:
———————————————————————————————一
(四)
20、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充诗句。(4分)
祖国是什么
(1)祖国是什么?
(2)有一天,孩子仰着花一般好看的笑脸,问白鸽。
(3)白鸽刚从天边飞回,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
(4)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5)松涛回答:是飞越群山的巍峨的长城!
(6)稻穗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晓风回答:是边防线上战士们挺拔的身影!
(8)浪花回答:是乘风破浪竞技的龙舟!
(9)星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青松回答:是精神抖擞开屏的孑L雀!
(11)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的温暖的春风!
(12)孩子笑了,他抚摸着白鸽,用他的心说了一句:“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明天!”
(13)白鸽扑棱着翅膀,衔着孩子的心愿飞走了,显然,它将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
(14)这个答案就是: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21、假如说,生活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小事就晶莹的水滴,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应该有许多值得一写的平凡小事。
请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道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
题目:(1)一件难忘的小事 (2)小事不小
要求:(1)先认真构思,在规定的位置拟好提纲。
(2)根据提纲打好腹稿后,将正文抄写在作文稿纸上,不要忘了作文题目。
(3)字数600左右。
(4)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学校名,一律用甲、乙、丙或A、B、C代替。



答案:
1、标题1分,作者1分,格式不合要求的,酌情扣分;诗句两句1分,书写不合正楷要求的,酌情扣分。2、①qi2②ql4③chi4④pang2⑤pai4③sui4 3、①楔②惹③鼎④孺⑤膺③
斓4、略5、略 已 (1)把“许多”调到“生日”前(2)删去“从前的”或“往”(3)把“小胖墩”改为“小伙伴”或“同学”(9)把“巨大的成就”改为“较大的进步”或“优异的成绩”7、略(语言得体即可)
(一)8、博士:古义一古代宫职,当时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宫。今义一现代一种学位名称,在学士、硕士之上。孤:古义一古代帝王的自称。今义一单独。9、B 10、(1)刮目相看(2)吴下阿蒙11、略(只要能结合课文,有自己的看法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二)12、(1)三件物品是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2)三个典型事例: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肯牺牲自我。13、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14、不行。这段是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一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三)15、父母温厚的爱。16、母亲认为“我”诚实可爱。17。“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18、老实、诚实,理解父母、学习努力等。19、略(如:结尾的比喻句,写出了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
(四)20、略(只要符合语境,语言简练,有点诗意,即可酌情得分。)
三,作文评分标准
(l)作文评分具体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无写作提纲扣3分。
(3)题目漏写扣 2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答: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答: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但有人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 作文 ,题目自拟,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1.我 (痛恨、渴望、讨厌……)谎言 2.谎言带给我的 (苦恼、痛苦、快乐、幸福……)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 基础部分 一、 ...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精选
答:松树和柏树还那么绿,高高地站立着,像___。 十二、读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8分) 音乐疗(liáo)法 牛伯伯年纪大了,他身体不好,经常失眠(mián)。他的儿女们把他送进了“音乐医院”。牛伯伯躺(tánɡ)在床上,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牛伯伯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百灵鸟...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答:但考试小挫后屡次发誓不再玩游戏机,却常常挡不住诱惑。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聪明人办小事,坚强者办大事。战斗最难坚持的是最后3分钟。孩子,一定要坚持,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容易绝望,成功前最渺茫。 根据文意,请写一篇关于“坚持”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答: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 )(2分) A. 狡猾(jiǎo) 时辰(chéng) 莫大(mò) 感慨万分(kài) B. 安妮(ní) 惭愧(chán) 争执(zēn) 混为一谈(hǔn) C. 绰号(chuò) 尴尬(gān) 威慑(shè) 美不胜收(shèng) D. 呆板(dāi)...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下面是提供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jìng mì nínɡ zhónɡ ké sóu dé gāo wàng zhóng ( ) ( ) ( ) ( ) bào qiàn dǒu qiào juàn liàn jiāo zào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答: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1.碟 絮絮低语 咨询 稿 2.波涛怒吼 渔掀 埋怨 倒霉 忧虑 二、1.无忧无虑 忧国忧民 忐忑不安 担惊受怕 观赏 仰望 2.简单 蒙眬 汹涌澎湃 干干净净 银白 简朴 忐忑不安 厚厚 3.工作忘我 生活简朴 勤劳 善良 恪尽职守 默默奉献 三、1.(1)解释说明...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答:要求:①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___,我想对你说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答案 1.huái shà pōu zhào yú 酣诠殴遣漪 2.(1)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根据要求写字词练习1.看拼音写词。hǎi jiāng bǎo lǎn xié tiáo duàn liàn( 海疆 ) ( 饱览 ) ( 协调 ) ( 锻炼 ) fèng xì xiū cán míng mèi bào zhà( 缝隙 ) (羞惭 ) (明媚 ) ( 爆炸 )2.用绿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字作为姓氏时的读音是:华...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及答案
答: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基础演练场(55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sù liào bǐnɡ ɡān jí xiánɡ rì kòu mái zànɡ shí bēi ( ) ( ) ( ) ( ) ( ) ( ) 二、给黑体字选择读音。(2分) 1.狐狸在屋里轻松自在地踱(dù duó)来踱去。 2.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