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的而表修饰和顺接怎么区分求适当举例 文言文,而,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表……区分不清楚,跪求大...

作者&投稿:晋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汉语中,“而”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作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他词类。这样,就能把“而”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与其他用法区别开来。

修饰就是不用翻译。顺成也叫承接,一个接一个

文言文中而的表顺接、表承接、表递进、表修饰怎样判别?各举一例~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前后无先后顺序而且地位平等,并列:黑质而白章——又、和、并且
  前后无先后顺序而不同等,修饰:吾尝跂而望矣——地、着
  前后有序,时间有先后,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就,然后
  前后有序,意思有跃进,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而且
  前后意思对立,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但是

劝学的翻译
答:白话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

文言文舞阳侯
答:诏下吏.孝景中六年,他广夺侯为庶人,国除.古文不好 很多看不懂-不翻译的借口。 3. 翻译古文“樊哙传”全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

庚质文言文答案
答:戕贼:伤害 (6)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但闻:只听说 (7)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砭:刺(8)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霏:浓密的样子 (9)欧阳子方夜读书 方:正4、解释虚词:而(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表修饰连词 (2)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表并列连词,并且 (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

农历1984年12月17日出生,请大师批一下八字。多谢
答:如果想要维持健康的外表,他们应该要留意天然的肥皂、洗发精与化妆品的使用,并在饮食中特别注意饮食中适当的营养摄取。且在着重外表修饰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内在的修养。最好一年找医师做一次或两次的健康检查。在今天出生的人通常都是运动员型的人,一般他们的体格也都能承受比较激烈的运动。性与感官...

顺承与承接有什么区别?
答:穆天子传》一派的,如《汉武故事》、《神仙传》之类。"3. 接受。如:承接来料加工。4、股市用语 承接指的是在证券市场上,当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时,抄底资金涌入,使股价得到了支持,就是说,股价得到了有力承接。(文言文中常用"而"字表承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而" 表顺承。)

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

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1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 须臾:片刻,一会儿。 16. 跂:踮起脚后跟站...

劝学( 1-6 )
答: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踮起脚后跟站着。

高中的文言文劝学的原文和翻译,字词翻译 文言虚词意义用法 通假字...
答: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假:借助,利用。 21、舆:车。 22、利足:脚步快。 23、致:达到。 24、水:指...

劝学 注释及原文
答: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踮起脚后跟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