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 霸王别姬历史故事简介

作者&投稿:止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霸王别姬的故事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

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雅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而起的“楚汉之争”,项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后一场战役了,然后楚王项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输了,那天晚上都唱着楚歌---四面楚歌!

而项羽自己与虞姬喝酒唱歌,然后好象虞姬被他说的自杀了---有一首歌,只记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后项羽自己也在一条什么河边自杀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而后人就根据这个而写了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闯,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嗯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着,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着《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

《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刘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扩展资料: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对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赖于对原始文本的读解。仔细玩味虞姬的和歌,我从中发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疑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典故霸王别姬



当年推翻秦统治的主力军便是项羽,而导致了大秦王朝的灭亡,而项羽虽然对推翻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却败给了刘邦,在最后虽然项羽败了,但是一场霸王别姬的故事却是传了出来,当时项羽兵败,逃亡的时候却是放心不下虞姬,而虞姬也知道了这一点,便是拔剑自刎,让项羽赶快逃亡乌江。

刘邦十分恼恨项羽,但他是个极有心术的人,听从谋士计策,养精蓄锐,乘霸王发兵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楚霸王大怒不已,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连续征战,士兵们疲劳厌斗,粮草不济,老百姓也无心耕耘,难过日子。

项、刘二人终于被迫休战讲和,双方划定以咸阳的鸿沟为界限,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项羽刘邦交换了文书,刘又要求项羽放回在战争中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氏。项羽为人慷慨,立即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刘邦感激不尽。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俐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

“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俐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命人摆酒,伺候大王痛饮解忧。

第二天,楚营号角声鸣,旌旗招展,项羽登台,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刮起一阵狂风,将纛旗旗杆咔啦啦拦腰折断,项羽座下乌骓遍体抖战,蹦跳咆哮。众兵预感不祥,大惊失色,项羽爱将周兰劝道:“旗折马吼,于军不利啊!”虞姬也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与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发在即,岂有退回之理?!在此关键,李左车又乘势向霸王报告一个好消息:韩信好大喜功,聚拢来众多兵将,却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粮草接济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军队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我们应乘此机会,加速行军出击汉军。项羽听此消息,进攻的决心更加坚定,立即带领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项羽大军驻扎垓下后,心里也不踏实,派人急速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战况。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无退兵之意。项羽听后大惊失色,瞪着一双失神的圆眼大叫:“哎呀!我军已陷入重围!”

项羽急令寻找李左车,早已不见踪影。李左车诱敌深人埋伏的使命已胜利完成,偷偷溜回汉军大营复命。韩信眼见鱼儿上钩,他又安排刘邦与项羽亲自对阵,第二天双方交战,项羽一见刘邦,格外动怒,破口大骂:“你这个毫无信义的小人,前者固陵之败,免汝一死,五年之间,未与你交锋,今日活该你撞到我的枪上,定让你必死无疑。”

刘邦闻言,毫不动怒,仍用言语刺激项羽;“孤与你斗智不斗勇,今日一战,管教你全军覆没。”两军将士互相拼杀,刘邦佯败,引诱项羽追杀出数里以外,来封一座山口处,项伯恐怕有诈,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刘邦诱敌深入之计。”

项羽恍然大悟,勒住乌骓,传令退兵,大军忽啦啦转头退走。山头忽然有人高喊项羽的名字,正是奸细李左车:“大王请转来,汉室当兴,楚国当灭,大王已进入牢笼,何不趁此归顺,为臣李左车愿为引荐之人。”

项羽又见一个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岂能罢休,转身呐喊:“众将官,给我追呀!”刚转头的楚军又忽啦啦的再转过头来,不知死活的进入九里山口,钻进刘邦、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汉军得手,迅速围拢楚军。

项羽凭着掌中枪左冲右突,杀退一批又一批,杀退一层又一层,十万人马怎敌得过三十万人马精心布置的包围?万分危急中楚将军钟离昧、周兰冒死杀进重围,护住项羽突围出去,周兰不幸阵亡。

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获得大胜,可惜项羽逃脱。大败而归的项羽,走进营帐,脸色铁青,虞姬从没见过丈夫打败仗,心中十分难受。但她竭力克制情绪,安慰大王,从此他们决定坚决守住营地,不再出击,只待汉军无粮自会退兵。可是他们决没有料到,楚军的粮库早巳被汉军烧毁,连粮道都被截断,三军没有粮草,军心动摇,怨声载道。

有的说:“大王只会喝酒发火!”有的说:“大王忠奸不分,只会上当受骗!”有的硬要拼杀出去,总比呆在这儿等死强,项羽此刻在帐中,一筹莫展,虞姬忙为大王摆酒解闷散心。几杯喝下肚,帐外一阵阵西风吹起,树枝唰唰作响,似有无数冤魂哭泣,项羽叹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

虞姬听此话,预感不祥,见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脱衣安歇,她心里不踏实,提灯出帐巡视。月色正明,更深人静,夜风中隐隐约约传过来一阵极为熟悉的歌声,歌声却是从对面刘邦军营中传出来的,唱的都是楚歌。难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刘邦占领了么?否则汉营中怎么会有人会唱楚歌,该不是刘邦征集楚地的楚国人充实了汉军?真令人忧虑重重。

汉军中传唱楚歌,正是韩信(有待考证,《史记》中并无记载)动摇项羽楚军军心使用的计谋,他使人故意教给汉军唱楚人家乡的歌曲,熟悉的乡音惹起楚军儿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儿,思念家乡,也使他们误以为刘邦已占领他们的家乡。而自己困守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坐着等死,听着这些令人牵肠挂肚的乡音,楚军三三两两地开了小差,后来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听见这些扰乱军心的楚歌,忙进帐唤醒大王,一同出帐细听,大王听到了楚歌。

不由惊道:“敌军中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无退路,大势去矣!唉!前者我项羽如何能取胜,因为各路英雄各自为战,孤家可以消灭一处,再占一处。如今各路人马聚集一齐合力来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粮尽,万不能守。孤决心再与那贼子交战,此番胜败难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虞姬听此言,早已泣不成声。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虞姬强做欢颜劝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岗绝岩,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候得机会,再图谋也还不迟。”

虞姬又把项羽劝进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咳!想俺项羽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丈夫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自知与他团聚的时日无多,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手持宝剑,边舞边歌: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饮酒消愁,忽然探马飞报:“大军压境,汉军分四路围攻。”项羽立即披挂出帐,探马又报:“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项羽情知大势去矣!他催促爱妃穿戴战袍,快快随他杀出重围,这时候虞子期也来保护大王突围,虞姬不愿拖累项羽,镇静地叮嘱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项羽跨上乌骓,像受伤的猛虎,带着最后的八百子弟兵突围而出。天亮以后,汉军发现昨夜突围南逃的竟是项羽,韩信急令大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项羽一路急奔,已过了淮河,跟随左右的已不过百人。

他们来到了淮南阴陵,面前有两条岔路,不知何去何从,向路边农夫问路,农夫打量眼前这位军爷,形貌狼狈,目露凶光,随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泽。等到项羽人马从沼泽中挣扎出来,追兵已到。

此刻项羽的兵将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见五千人马围追上来,项羽自知不能逃脱,他依然毫无惧色地对部下说:“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攻必克,战必胜,从未失败过。今天被困,我要三次冲击汉军,斩将夺旗,让你们知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说罢,大吼一声,跃马横枪,冲向汉军。汉军马上围拢上来,无人能挡得住项羽的丈八大枪,一员汉将被挑于马下,汉军竟被逼退数里,再次围攻上来,又被项羽斩杀了领兵的都尉及数百军士,项羽部下只损伤两人。

然而汉军人多势众,待项羽拼杀到乌江边上时,只有他血透征袍,单枪匹马了。浩浩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早在江边,备好小船,等候项羽,劝他马上渡江。过了江,项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乡了,然而他宁死也不回了:“当初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发展到几十万大军,而今天,他们全完了!我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跳下马来,这匹乌骓战马载着他出生入死,所向无敌,他请渔夫将马渡过江去,逃一条生路,乌骓哀鸣,拒不登舟,忽然扬蹄跳入江中,被波涛卷走。追兵已到,汉兵汉将多得像蚂蚁抬螳螂一样一层一层围拢上来。项羽瞪着一双电光闪烁的眼睛,拔出宝剑,大步迎敌,汉军竟无一人敢近他身前。

项羽忽然看见汉军中有个熟人,正是叛楚降汉的部下吕马童:“吕将军来得正好,听说刘邦为了买我的人头,赏千金,封万户,好,孤将首级割下,赐给你,请功受赏去吧!”汉军兵将吓得连连后退,项羽自刎而死,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扩展资料:

霸王别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 wáng bié jī,意思是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著,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著《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

(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

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秦末著名军事家、“勇战派”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同叔父项梁在会稽郡斩杀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巨鹿之战后,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海内。秦亡,仗势分天下,册封十八路诸侯。项羽不仅武勇出众、气魄盖世,还留下了千古名作《垓下歌》。

司马迁评价道:“大政皆由羽出,号称西楚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写下了一段永世不朽的神话。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和各路诸侯的联军打败,在乌江边自刎,年仅31岁。

虞姬,秦朝末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称“虞美人”。今沭阳县(沭阳,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颜集乡人,一说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人。据《江西吉安庐陵项氏家谱》记载:虞后生时五凤鸣于宅,异香闻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

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史书中虽然没有介绍虞姬的结局,但后人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是我们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霸王别姬



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主力项羽军在钜鹿一战中,摧毁秦军三十多万,导致秦王朝的最终灭亡。项羽年轻勇猛,力大无穷,本领出众,手持丈八枪,座下乌骓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灭秦后,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实力最强,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把秦统一了的中国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他没有按战功大小、军事实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各路诸侯的不满。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刘邦,被封为汉王,统管巴、蜀、汉中一带。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汉军将士多是山东人,谁也不愿远离家乡到此边远的贫瘠荒蛮之地,兵将常有逃跑。
刘邦十分恼恨项羽,但他是个极有心术的人,听从谋士计策,养精蓄锐,乘霸王发兵攻打齐国的机会,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楚霸王大怒不已,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连续征战,士兵们疲劳厌斗,粮草不济,老百姓也无心耕耘,难过日子。项、刘二人终于被迫休战讲和,双方划定以咸阳的鸿沟为界限,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项羽刘邦交换了文书,刘又要求项羽放回在战争中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氏。项羽为人慷慨,立即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刘邦感激不尽。

第二年,刘邦突然背信弃义,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楚霸王勃然大怒,痛骂刘邦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他凭着手中一支丈八长枪和无比的勇猛,所向无敌,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迅速败退领地成皋,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一场围剿西楚霸王的战争就要开始。

刘邦首先拜帅的是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韩信。他们第一个军事行动,就是用谋士张良的计策,乘楚军围攻固陵之时,悄悄派出五千精兵绕到楚军屯粮草的营地,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无有粮草供应的祸根。

项羽神勇无双,手下部将个个骁勇善战。如何设计将项羽调出自己的营帐阵地,误人一个有进无退的绝路,合围起来,全部歼灭呢?元帅韩信亲自带领谋士四处察看地形。终于选中在安徽九里山中,调兵遣将设下十面埋伏,同时又派出能言善辩的谋士李左车诈降,取得项羽的信任,引诱他进入十面埋伏的圈套。

霸王项羽拥有几十万人马,但兵力远不能与合围的刘邦大军相比,他决心深沟高垒,守住城池,不与刘邦的庞大军队正面作战硬拼死杀。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只要耐心坚守阵地决不贸然出击,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然而项羽最大的遗憾是身边没有聪明能干的谋土。

这天,项羽的伯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白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目前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说罢,李左车便往身边柱上撞去,被众人救下。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整座大营静悄悄的,以逸待劳。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项羽生性刚烈暴躁,点火就着,岂能容忍别人恶意取笑?!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这是韩信的诱兵之计,不过是写了这么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煽动大王怒火,您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李左车道;“韩信本是自大狂妄之徒,故意口出狂言,根本吓不倒大王。不过,依我看,您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不能老躲着不动,您想韩信他们岂能久等不战,臼白让士兵和战马消耗粮草,他们见您久守不攻,必会转移力量去攻打您的领地彭城,如彭城失守,您可就无家可归了。您若主动领兵出战,打了胜仗,自然可破刘邦汉军;若不能胜,您还可以退归彭城,此乃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万全之策。不过,我是初来之人,不敢多话。”

李左车巧舌如簧,力排众议,左右逢源,处处有理,终于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利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孤从起事征战,从未打过败仗。孤此番出兵,若不灭汉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明日发兵,妃子随孤同行!”

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命人摆酒,伺候大王痛饮解忧。

第二天,楚营号角声鸣,旌旗招展,项羽登台,点齐各路兵马,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刮起一阵狂风,将纛旗旗杆咔啦啦拦腰折断,项羽座下乌骓遍体抖战,蹦跳咆哮。众兵预感不祥,大惊失色,项羽爱将周兰劝道:“旗折马吼,于军不利啊!”

虞姬也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鼻子里哼了一声,他与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箭上弦,刀出鞘,出发在即,岂有退回之理?!

在此关键,李左车又乘势向霸王报告一个好消息:韩信好大喜功,聚拢来众多兵将,却不知拖累也太大了,眼看粮草接济不上,他已命令一部分军队返回驻地,汉王刘邦也领着一部分人马回了成皋,我们应乘此机会,加速行军出击汉军。项羽听此消息,进攻的决心更加坚定,立即带领大军快速向垓下进发。

项羽大军驻扎垓下后,心里也不踏实,派人急速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战况。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无退兵之意。项羽听后大惊失色,瞪着一双失神的圆眼大叫:“哎呀!我军已陷入重围!”

项羽急令寻找李左车,早已不见踪影。李左车诱敌深人埋伏的使命已胜利完成,偷偷溜回汉军大营复命。

韩信眼见鱼儿上钩,他又安排刘邦与项羽亲自对阵,第二天双方交战,项羽一见刘邦,格外动怒,破口大骂:“你这个毫无信义的小人,前者固陵之败,免汝一死,五年之间,未与你交锋,今日活该你撞到我的枪上,定让你必死无疑。”
刘邦闻言,毫不动怒,仍用言语刺激项羽;“孤与你斗智不斗勇,今日一战,管教你全军覆没。”

两军将士互相拼杀,刘邦佯败,引诱项羽追杀出数里以外,来封一座山口处,项伯恐怕有诈,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刘邦诱敌深入之计。”

项羽恍然大悟,勒住乌骓,传令退兵,大军忽啦啦转头退走。山头忽然有人高喊项羽的名字,正是奸细李左车:“大王请转来,汉室当兴,楚国当灭,大王已进入牢笼,何不趁此归顺,为臣李左车愿为引荐之人。”

项羽又见一个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岂能罢休,转身呐喊:“众将官,给我追呀!”

刚转头的楚军又忽啦啦的再转过头来,不知死活的进入九里山口,钻进刘邦、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汉军得手,迅速围拢楚军。

项羽凭着掌中枪左冲右突,杀退一批又一批,杀退一层又一层,十万人马怎敌得过三十万人马精心布置的包围?万分危急中楚将军钟离昧、周兰冒死杀进重围,护住项羽突围出去,周兰不幸阵亡。

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获得大胜,可惜项羽逃脱。

大败而归的项羽,走进营帐,脸色铁青,虞姬从没见过丈夫打败仗,心中十分难受。但她竭力克制情绪,安慰大王,从此他们决定坚决守住营地,不再出击,只待汉军无粮自会退兵。可是他们决没有料到,楚军的粮库早巳被汉军烧毁,连粮道都被截断,三军没有粮草,军心动摇,怨声载道。

有的说:“大王只会喝酒发火!”

有的说:“大王忠奸不分,只会上当受骗!”

有的硬要拼杀出去,总比呆在这儿等死强,

项羽此刻在帐中,一筹莫展,虞姬忙为大王摆酒解闷散心。几杯喝下肚,帐外一阵阵西风吹起,树枝唰唰作响,似有无数冤魂哭泣,项羽叹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

虞姬听此话,预感不祥,见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脱衣安歇,她心里不踏实,提灯出帐巡视。

月色正明,更深人静,夜风中隐隐约约传过来一阵极为熟悉的歌声,歌声却是从对面刘邦军营中传出来的,唱的都是楚歌。难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刘邦占领了么?否则汉营中怎么会有人会唱楚歌,该不是刘邦征集楚地的楚国人充实了汉军?真令人忧虑重重。

汉军中传唱楚歌;正是韩信动摇项羽楚军军心使用的计谋,他使人故意教给汉军唱楚人家乡的歌曲,熟悉的乡音惹起楚军儿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儿,思念家乡,也使他们误以为刘邦已占领他们的家乡。而自己困守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坐着等死,听着这些令人牵肠挂肚的乡音,楚军三三两两地开了小差,后来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听见这些扰乱军心的楚歌,忙进帐唤醒大王,一同出帐细听,大王听到了楚歌,不由惊道:“敌军中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无退路,大势去矣!唉!前者我项羽如何能取胜,因为各路英雄各自为战,孤家可以消灭一处,再占一处。如今各路人马聚集一齐合力来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粮尽,万不能守。孤决心再与那贼子交战,此番胜败难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虞姬听此言,早已泣不成声。

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虞姬强做欢颜劝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岗绝岩,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候得机会,再图谋也还不迟。”

虞姬又把项羽劝进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

咳!想俺项羽呼!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丈夫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自知与他团聚的时日无多,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手持宝剑,边舞边歌:“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饮酒消愁,忽然探马飞报:“大军压境,汉军分四路围攻。”

项羽立即披挂出帐,探马又报:“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

项羽情知大势去矣!他催促爱妃穿戴战袍,快快随他杀出重围,这时候虞子期也来保护大王突围,虞姬不愿拖累项羽,镇静地叮嘱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项羽跨上乌骓,像受伤的猛虎,带着最后的八百子弟兵突围而出。天亮以后,汉军发现昨夜突围南逃的竟是项羽,韩信急令大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项羽一路急奔,已过了淮河,跟随左右的已不过百人。他们来到了淮南阴陵,面前有两条岔路,不知何去何从,向路边农夫问路,农夫打量眼前这位军爷,形貌狼狈,目露凶光,随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泽。等到项羽人马从沼泽中挣扎出来,追兵已到。

此刻项羽的兵将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见五千人马围追上来,项羽自知不能逃脱,他依然毫无惧色地对部下说:“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攻必克,战必胜,从未失败过。今天被困,我要三次冲击汉军,斩将夺旗,让你们知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说罢,大吼一声,跃马横枪,冲向汉军。汉军马上围拢上来,无人能挡得住项羽的丈八大枪,一员汉将被挑于马下,汉军竟被逼退数里,再次围攻上来,又被项羽斩杀了领兵的都尉及数百军士,项羽部下只损伤两人。

然而汉军人多势众,待项羽拼杀到乌江边上时,只有他血透征袍,单枪匹马了。浩浩乌江之上,岸边泊着一只小舟,这是韩信事先命人乔装渔夫,备好小船,去江边等候项羽。

过了江,项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乡了,然而他宁死也不回了:“当初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发展到几十万大军,而今天,他们全完了!我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跳下马来,这匹乌骓战马载着他出生人死,所向无敌,他请渔夫将马渡过江去,逃一条生路,乌骓哀鸣,拒不登舟,忽然扬蹄跳人江中,被波涛卷走。

追兵已到,汉兵汉将多得像蚂蚁抬螳螂一样一层一层围拢上来。项羽瞪着一双电光闪烁的眼睛,拔出宝剑,大步迎敌,,汉军竟无一人敢近他身前。项羽忽然看见汉军中有个熟人,正是叛楚降汉的部下吕马童:“吕将军来得正好,听说刘邦为了买我的人头,赏千金,封万户,好,孤将首级割下,赐给你,请功受赏去吧!”

汉军兵将吓得连连后退,项羽自刎而死,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刘邦率军赶到,立即传令:“项羽既死,尸首不可损坏,葬以诸侯大礼。”

项羽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伍明)

西楚霸王之所以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由于他本身性格实在太过固执,读过史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西楚霸王这个人天生神力,特别善于领兵打仗,而且创造过很多以少胜多的记录,但是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给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个人也慢慢的由极度的自信变成了自负,通常非常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十分要面子,所以从根本原因来讲,这就是他之所以败给刘邦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然,除了这一点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也是他失败的最主要的因素:

1、太过吝啬

虽然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特别善于带兵打仗,但是他在管理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此人太过吝啬,从来不愿意释放兵权,据说有一次,一个手下立过很多次功,他早都打算把一定的兵权给这个手下,但是将印在手里玩儿的都已经退了色,也不舍得把兵权给这个手下,由此可以看出,此人未来的发展极为有限,因为这种做法会越来越让手下失去对他的忠心。

2、不会用人

刘邦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刘邦本身就会用人,而且相对来讲非常大度,手下能文能武的人非常多,比如说谋事方面有张良,后勤方面有萧何,领兵打仗方面有韩信,但是反观项羽却不一样了,项羽的手下能用的人才非常少,而且韩信在前期的时候是在项羽手下的,只因不能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刘邦。

3、不听劝

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项羽这个人是非常自负的,不过自付如果有一个限度的话,那么也不至于败得很惨,但是项羽这个人往往在决定命运的时候表现的更加自负,这就是致命的缺点之一,例如在鸿门宴的时候,手下多位谋士都建议他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从而放走了刘邦,致使刘邦成为他最大的隐患。



霸王别姬的故事 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

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而起的"楚汉之争",项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后一场战役了,然后楚王项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输了,那天晚上都唱着楚歌---四面楚歌! 而项羽自己与虞姬喝酒唱歌,然后好象虞姬被他说的自杀了---有一首歌,只记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后项羽自己也在一条什么河边自杀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而后人就根据这个而写了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_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经受过挫败。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该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8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霸王别姬的故事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
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雅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而起的“楚汉之争”,项羽的妃子叫虞姬,好象是最后一场战役了,然后楚王项羽那方可能都知道自己输了,那天晚上都唱着楚歌---四面楚歌!
而项羽自己与虞姬喝酒唱歌,然后好象虞姬被他说的自杀了---有一首歌,只记得“虞姬虞姬奈若何”!在最后项羽自己也在一条什么河边自杀了!所以有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而后人就根据这个而写了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闯,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嗯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
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着,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着《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
《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刘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扩展资料:《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对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赖于对原始文本的读解。仔细玩味虞姬的和歌,我从中发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疑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典故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
答: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

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
答:霸王别姬指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其宠妃虞姬诀别的历史故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霸王别姬的故事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

张艺谋导演的《霸王别姬》,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答:《霸王别姬》讲述的开始是清末,然后是北洋时期,日本占领时期,国军占领时期,新中国,文革中,最后是文革平反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的故事,也是京剧名角儿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情感纠葛故事。故事中的程蝶衣为戏疯魔,那句“不疯魔,不成活”是程蝶衣人戏合一的精神写照,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只为戏而活,他毫...

霸王别姬电影讲的什么知乎
答:霸王别姬简单来说讲的是两个戏子从进戏班苦练到成就辉煌,成为舞台独一无二的最佳搭档。他们的经典代表就是(霸王别姬),项羽和虞姬的离别戏,小到普通市民,达到政界富商,都爱看他们唱戏,然而饰演虞姬的戏子程蝶衣,因为太入迷虞姬这个角色,无法自拔,内心认为自己就是虞姬这个人,分不清现实和舞台...

国产电影的巅峰之作是哪部?
答:我之所以说这部电影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甚至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历史上最巅峰的一部,除了陈凯 歌的高超执导水平外加张国荣,巩 俐,张丰毅这些优秀演员的精湛演技之外,也是在于霸 王别姬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特别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剧情非常的饱 满,虽然说这部电影的播放时间长达了 四个小时,但是在观看...

关于电影《霸王别姬》的优秀影评
答:问辊:你怎么场评价亥《昏霸瞻王别姬》藻在陈谬凯等歌诱电怨影站中逾的碑地啸位元?革陈凯歌禹:我嘿对毋《霸王别姬》札的评巧价改是一污般人拍不了恫。因为润它疆有非常复杂垮的线曲索要埔驾惩驭,它有邢非常吓庞大掺的呵一序个捞叙事瞪的旷组织逐渐地诵浮现绘。我自荫己的侵电横影获最瑟终侗的寒东...

中国经典电影有哪些?求推荐。
答:《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爱情片,于2000年9月2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这部剧的经典就在于民族特色以及时代色彩,这些都表现在了剧中“中国式”爱情,和主角...

书香优秀作文
答:在书中,我感受到了“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以及童话故事中《皇帝的新衣》中皇帝的无知。还有《伊索寓言》中充满哲理的故事。为霜王别姬而潸然泪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江东。”最后,乌江自刎,项羽,你为整个楚汉战争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了书,人类才可以...

平心而论,你觉得张国荣在哪一部电影中演技最好?
答:这样的评价毫不吝啬的道出了《霸 王别姬》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以及影响。张国荣在男人之中是非常妩媚的,特别是他的眼睛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就以一个眼神,将《霸王别姬》的主题“迷恋与背叛”说尽了。张国荣把蝶衣演的活灵活现,几乎无法判断他与程蝶衣本质的区别。可以说没有人能比张国荣演的...

除了三国演义,康熙王朝,中国还有哪些电视剧出口到日本?
答:《丽王别姬~花永恒的爱~》,给你们取名的脑洞跪了。这部电视剧原名叫《大唐荣耀》,虽然电视剧主要是宫廷感情戏,但还是有唐玄宗的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之所以中文原名是《大唐荣耀》就是不这么小家子气,换名之后就变成浓浓的一股宫廷玛丽苏气息了。《琅邪榜》被日本改名成《琅琊榜~麒麟才子,风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