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什么是弱视啊?

作者&投稿:缑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述】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矫正,就是增加照明或增强注视目标的对比度时,往往也不能使视觉得到改善。

【治疗措施】

根据弱视程度和注视性质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中心注视性弱视

一致主张采用主导眼全遮盖法即传统遮盖法(conventional occ-iusion),强迫弱视眼注视,并嘱在家做些描图、穿针、穿珠子等训练(精细目力的工作),以促进视力提高。

二旁中心注视弱视

各家意见不同,有些学者主张仍用主导眼遮盖法,认为弱视眼经强迫作注视眼后能自动改变旁中心注视为中心注视,并增进视力。亦有学者主张手术前宜先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才能在术后保持正视位,采用的方法有:

1.增视疗法:采用有闪光装置的后像镜,以强光束照射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假黄斑),闪光刺激前以镜中直径为3度或5度的黑色圆点遮住黄斑区,不使黄斑受强光照射,然后嘱病人看白色屏幕上黑色“+”的中心点,待产生负后像,即见一照亮的中心被一暗圈围绕着,借以训练正常黄斑注视功能,经多次治疗后,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以达到增视的目的。治疗期间弱视眼必须遮盖,直到中心凹注视重新建立,待视力增至0.6~0.7时,可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训练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

2.光栅刺激疗法:不同空间频率的黑白条纹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刺激治疗机,最容易使视觉神经轴突得到活化。

刺激治疗机有一个旋转的光栅,上方置一块透明图案板,让患儿遮闭健眼在描绘趣味图案的过程中接受背景潜在的光栅刺激,使视兴奋,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必遮盖健眼。

三红色滤光片疗法

由于典斑区锥状细胞对红光较敏感,因此在弱视眼镜上加一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20~760mm),同时遮盖主导眼,能促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当注视性质转变后,可取消红胶片,继续用传统遮盖法治疗。

游走性和黄斑旁注视眼用红胶片疗法尤为适宜。

四压抑疗法(penalization)

1958年Psandl和Pouliquen分别介绍此法。治疗原则是利用光学及药物方法减弱主导眼视力,同时促进弱视眼的功能,因无需遮盖,患儿容易接受,常使用的方法有下列数种:

1.抑制主导眼看近: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阿托品,戴矫正镜片,弱视眼戴过矫+2.00D镜片,迫使弱视眼单独进行阅读或做近工作,适用于严重弱视,有或无旁中心注视者。

2.抑制主导眼看远: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阿托品,戴过矫+3.00D镜片,只能看近,弱视眼戴矫正镜片,迫使单独看远,适用于轻度弱视或防止弱视复发及治疗异常视网膜对应。

3.选择性压抑:方法是主导眼点阿托品,戴矫正镜片,弱视眼给过度矫正+2.00D,采用双光镜片,促使看近并消除调节性内斜视,适应症是弱视已基本纠正,但有调节性集合过程看近时有内斜者。

4.交替压抑:方法是配二付眼镜,一融使右眼过矫+3.00D,另一副使左眼过矫+3.00D,不滴阿托品药水,每日交替换戴眼镜,适应症为双眼视力已基本相等,但异常网膜对应尚未纠正者;或因某种原因暂不能进行手术者,对年幼儿童斜视初期可预防弱视和发生异常网膜对应。

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

2.进步:视力增进二行及二行以上者。

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

4.痊愈: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注:若有条件,可同时接受其他视功能训练,以求恢复双眼单视。

【病因学】

一、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四、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五、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临床表现】

一、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系统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

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经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内斜视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二、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

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变形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三、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缔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四、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五、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由于婴幼儿或儿童时期,视功能发育受到影响所致的,用眼镜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0.8以下),这种眼病临床上称为弱视。弱视的本质眼视觉发育紊 乱,不仅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甚至立体视盲。
弱视的分类
弱视按病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弱视按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0.2-0.5,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弱视的发病年龄
弱视多发生在婴幼儿或儿童时期,开始时症状不明显,父母若不注意容易忽视,等到弱视被发现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孩子终生残疾。
弱视的预防
1、婴幼儿时期,应保持室内光线明亮,充足。
2、多带孩子到室外活动。
3、注意营养均衡,多吃青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豆制品、海带等。
4、婴幼儿时期应定期到医院或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在弱视的治疗上,专家告诫:
12岁之前弱视不治,易造成孩子终身残疾。
弱视疾患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治疗弱视越早越好,5岁之前治疗效果最佳。因为双眼视觉发育1-2岁时基本形成,3岁之前属视觉发育关键时期,6-8岁发育基本趋于完善。如果发现患有弱视但直到12岁以后才治疗,则治愈的机率就非常小了。
一、 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治疗

1. 传统遮盖法:目前仍是治疗弱视的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遮盖法可以消除由于刺激注视眼的抑制作用。

1岁儿童可采取遮盖健眼3天,遮盖弱视眼1天,促使健眼注视,以免发生遮盖性弱视,两岁儿童可采用4:1规律;3-4岁儿童遮盖时间可适当延长。在复查健眼时,应先摘除罩5分钟,使健眼适应室内光线及周边环境。如果健眼视力确实下降,则说遮盖弱视眼肯定较打开双眼更为优越。遮盖弱视眼可主动促进健眼的功能,还能阻止由于打开双眼所致的竞争性作用。待弱视眼已获得最好视力后,则将全日遮盖改为部分遮盖、持续遮盖。3个月后弱视眼视力不再继续提高时,可以终止遮盖法。除了常规遮盖之外,可根据年龄及弱视眼视力的提高,传统遮盖加精细作业是治疗弱视的最好的效疗法。

2. 压抑疗法。压抑疗法的原理是利用矫正或欠矫镜片以及每滴阿托品以压抑健眼的功能。弱视眼则戴正常矫正镜片看远或戴过矫正以利看近。压抑疗法的最大的缺点一是它只使用于中度弱视,视力低于20/60时,患儿可能仍愿意用滴过的阿托品的健眼看近,因此后者视力仍然比弱视眼好。

长期在健眼使用阿托品也可能引起遮盖性弱视,因此在视觉尚未成熟的婴幼儿长期单侧使用阿托品也应慎重。压抑法的优点是无须盖眼,可防止遮盖性弱视,戴镜后弱视眼视力能有所提高,斜视度可以减少或消失,也适用潜伏性的眼球震颤,不足之处在是疗程长,费用高,且不如传统遮盖有效。

3. 视刺激疗法:动物和人的脑皮层视细胞对不同的空间频率有很好的反应,神经元对空间能灵敏的调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们根据这个机理设计一种新的弱视治疗仪,命名为CAM(视刺激仪),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这种刺激仪的条栅可以转动,使弱视的视细胞在各个方位上都能接受不同的空间频率条栅的刺激。平日无须盖眼,治疗时遮盖健眼,另患儿用弱视眼在有图案的塑料盘上描画,每次七分钟,每天1次或每周2、3次视力均有提高。本疗法简便、疗程短,又因平日无须盖眼,患儿及家长均能积极配合。

国外有作者报道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其他作者不能证明他们的结论。我们报道的治愈率为28.79%。本疗法的最好适应症为中心注视性弱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疗程可以大为缩短。

本疗法不能治疗各种性的弱视,总的疗效也远不及传统遮盖法或综合疗法,旁中心注视者效果差。

二 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的治疗

1. 后像疗法:用强光炫耀中心弱视的周边部视网膜,包括旁中心注视区,使之产生抑制;同时用黑色园盘遮挡保护黄斑,使其不受到强光的炫耀,然后在室内闪光下训练以提高弱视眼的黄斑功能,这种疗法称为增视疗法。其后又加以改进,利用后像镜操作。在治疗期间,平日也应遮盖弱视眼,防止旁中心注视治疗。在1950年前后,后像疗法极为盛行,但目前已少使用,因该法费人力、耗时间,设备昂贵,又适于学龄前儿童。

2. 红滤光片疗法,本疗法是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生时设计的。黄斑中心凹仅含视锥细胞,由中心凹向周边移行,视锥细胞急剧减少,视杆细胞逐渐增多,视杆细胞对光谱的红色末端不敏感,在红光下看不清,而视锥细胞则敏感,在红光下能看清。

平日遮盖健眼,在弱视眼矫正镜片上加一块由规格的红胶片(短于6400A度的红光不能滤过)。红胶片可以促使旁中心注视眼自发地转变为中心注视。因为如果对红光不敏

看物体都在一个平面上,没有空间感。



什么是弱视?分类有哪些?~

弱视的分类有很多种,难治性弱视的分类标准可以参考以下:
弱视的病因有哪些,弱视分几种类型,疗效如何?
引起弱视的病因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小儿斜视、较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弱视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分为:
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视功能改善也不显著。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生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而发生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von
noorden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像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从表面上看,以上五种均是弱视,但在发病机理方面有本质区别。斜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双眼黄斑部都参与视功能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预后较好。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未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弱视,这种弱视不仅视力低下,且预后也差。单眼障碍造成的后果较双眼者更为严重。所以由于眼病而遮盖婴幼儿眼睛时应特别慎重,以免形成剥夺性弱视(尤其6月以内的患儿)。
综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和正确治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详情见:刘东光教授网

什么是弱视??
答: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屈光不正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屈光参差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

什么是弱视?
答: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弱视若发生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则是可治愈性疾病。儿童的弱视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导...

弱视的定义是什么
答:眼睛弱视的定义: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弱视常见的治疗方法有: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

什么是弱视?
答: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弱视的症状表现为:看东西是不是凑得很近,正常走路辨别不出来正确路线,像容易摔跤、跌倒等现象。弱视的危害:斜视、视力低下、无...

什么叫弱视?
答:弱视它的定义就是在视力发育阶段,然后它没有发育到正常,它是因为有一些病因引起的,比如说:有先天性白内障,或者说上睑下垂引起它这个视觉剥脱的引起的弱视,它这个弱视也有可能是成年人或者老年人也有弱视,如果成年人老年人有弱视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成年人也会有弱视。比如说...

弱视是什么
答: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

什么是弱视
答:弱视是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0.9适用于5岁和5岁以上者,低于5岁者应下调至:4岁0 弱视 .8,3岁和3岁以下0.6)的视力状况,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1.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患有诸如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

弱视与近视有什么区别?
答:弱视与近视的区别弱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而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 0. 8且不能矫正(即佩戴矫正眼镜视力也达不到正常)。而近视是眼轴过长或屈光度过强,导致远视力下降,近视者看近处清晰,看远处模糊。矫正视力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8—0.6;中度弱视:矫正...

什么是弱视
答:在人的一生中,一般来说不同的年龄所对应的视力也是不相同的,五岁以上的孩子视力才接近于成人,当视力偏低与年龄与视力的对应值时,且无法通过验光配镜提高视力的眼睛才能称之为弱视,下面发一个年龄于视力的对应表让大家看看。资料参考:国家一级验光技师安徽四大验光师之一钱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