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后宫真的有3000个美女吗?求大神帮助

作者&投稿:裔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000 只是个俗语 30000都有的 只要皇帝想要 30万有何不可?

没有3000只是个大概的说法,多确实是很多 大概也许只有喜新厌旧的皇帝才会每天换新的吧 相当多的人被选进皇宫,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皇帝

大致地说,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 《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宫。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秦王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后。 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 嫔御制度汉代时确立,汉代后宫制历汉初四帝,以后汉武帝、汉元帝的订立、增益。嫔御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 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无涓这一等还包括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 西汉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余嫔御名号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武帝时又加婕妤、 娥、容华、充依。 元帝时加昭仪,又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 东汉的后宫人数没有什么减少,但鉴于西汉外戚权重,改革后宫,嫔御名号只设四等。东汉光武帝并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后宫只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依旧,但奉禄不过是数十斛粟。又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却没有爵秩,只是赏赐充给而已。) 曹魏时出于文学的浪漫和对雅号的喜好,嫔妃分成12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国,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 文帝增五等: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除顺成。 太和时,明帝诏复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同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县令;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晋制度,略有增损。“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内宫: 左右昭仪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来又置女职,以典内事: 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南朝宋在晋制上有增有删,至宋明帝时规定:以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以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另设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内职,良绨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南朝梁、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北周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皇太后便被尊为天元皇太后,又设正阳宫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宫制度至此全乱了。 二年二月,改制诏为天制,敕为天敕。颂令: 尊天元皇后为天无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称皇后。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后,鉴于前朝的积弊,一一加以革新。后宫中也一改旧制,只设皇后正位宫闱。开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礼》著内官程式,省减后宫人数,规定嫔3人,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9人,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隋炀帝时,后妃、嫔没有专职,“唯端容丽饰,陪从燕游而已。”炀帝醉心此事,自制嘉名,以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吕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为二十七世妇;宝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为御妻。总计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代皇后以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开元时期,以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不合旧制,“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 两宋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大致地说,初入宫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宫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辽代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这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宫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宫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金代后宫仿照汉制立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 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 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宫内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有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明代的后宫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皇帝是天子 天下的人都是他子民(就是说全国的女人他象要谁就要谁) 自黄帝开始,中国就表现出了对女性的性压榨。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原来,黄帝用得就是采阴补阳大法。难怪后世的皇帝总是一方面狂嫖,一方面又想成仙,原来是一箭双雕之法啊! 周朝时,皇帝就可以合法地拥有一百二十一个妻子。计:皇后一人,每隔半月陪皇帝上床一夜;夫人三人,每隔半月三人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九嫔九人,也是每隔半月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世妇二十七人,每隔五天,抽签抽出三人陪皇帝上床一夜;女御八十一人,在剩下的十四天中,每天由五个或六个人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 ——这种桃花运现在听起来有点荒唐,但这却是圣人们代定的,君如不信,请看《礼记》内则原文:“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 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 想一想,周朝可是三千前的3000年前,别人家的老祖宗还在树上爬的时候,还不知何为私有的时候,中国的帝王在圣人的帮闲下,已经发明了一套不仅合法而且合理使用众多后院美人的规则。 但周朝这些帝王与后世的那些拥有三千粉黛帝的帝王相比,则又是小巫比大巫了。 历史上最有权力的秦皇汉武,虽说文采方面是“稍逊风骚”,但其那个“骚劲儿”却是横绝天下的。 史载:秦始皇,横扫天下,每灭一国,必收其王妃公主贵妇美人入宫,刘向在《说苑·反质》中道:(秦始皇)又兴骊山之役,锢三泉之底,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盘帷帐,妇女倡优。共达“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史记·秦本纪》云:“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谓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之。”《三辅旧事》也记载了:“始皇……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不知道这是什么气,估计是胭脂气或者说是骚气吧)。”杜牧在《阿旁宫赋》里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想来也非夸大之词。 秦始皇拥有后宫列女上万,虽说是空前,但绝非绝后。 这个记录很快就被汉武帝打破了。 汉武帝无疑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风流放荡的皇帝。秦始皇时,嫔妃分为八级,到汉武帝时嫔妃级别增至十四等。而相应地,人数也从秦始皇的上万人增加到了汉武帝时期的一万八千人。在南齐人王俭的《汉武故事》里记载道:“元朔中,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幸使宦者、妇人分属,或以为仆射,大者领四五百,小者领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辄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宫人既多,亟被幸者数年一再遇。挟妇人媚术者甚众。选三百人常从幸郡、囿,载之后车,车上同辇者十六人,充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假粉白黛绿。侍尚衣轩者亦如之。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 而《旧唐书·食货志》亦记载道:“汉武帝后宫数万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 汉武帝说:“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可见果然是个精力旺盛的皇帝。但即使汉武帝精力再旺盛,也满足不了一万八千妇人的需求。正如文中所说的:“即使有被宠幸过的,往往也要过几年才有可能再被汉武帝宠幸一次。”而那些终生没有被宠幸过的妇女,则只得长久地忍受着那种寂寞与煎熬,一直熬到三十岁,年老珠黄得让皇帝不可能会感兴趣时,才会被释放出宫。 史载汉武帝“善行道养术(指房中术),故体常壮悦。”看来,汉武帝是完满地做到了真正的穷奢极欲,比明朝那些虚弱不堪虽有美色却无法享受的皇帝强多了。难怪汉武帝要在他的《秋风辞》里面感叹道:“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话颇象《康熙王朝》里的一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看这情形,汉武帝还真想干他个几千年,还好有死神过来把这位独占上万美女的老色鬼带走,不然,让他享用到今天,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不知道该往何处寻找佳缘。 也许号称武帝的人体质与色欲都要强些,如西晋时期的另一位武帝司马炎在这方面比起汉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花样更多。

靠。每天一个,也要N年才能轮个遍,一个皇帝平均下来才做几年啊~~有美女皇帝也无福消受啊,哈哈哈

不是指皇帝的后宫有3000个美女,而是形容皇帝后宫的妃子很多

皇帝的后宫真的有3000个美女吗?~

是这样的,3000佳丽是一个虚词,是形容皇帝后宫美女多的夸张修辞,这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的意思是一样的。



那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佳丽呢? 现以清朝后宫为例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
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无册封升降妃嫔权利)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夫人(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4)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5)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庶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为首)(小仪1名,其余各2名)
正六品:姬(6)
从六品:贵人(16)
庶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6)
正七品:良人,丽人,佳人(等大)(12)
从七品:常在(12)
庶七品:宝林(12)
正八品:选侍(不限)
从八品:舞涓(不限)
庶八品:答应(不限)
正九品:御女,采女(等大)(不限)
从九品:更衣,充衣,华衣(等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正十品:秀女(不限)

是这样的,3000佳丽是一个虚词,是形容皇帝后宫美女多的夸张修辞,这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的意思是一样的。 那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佳丽呢? 现以清朝后宫为例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
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无册封升降妃嫔权利)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夫人(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4)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5)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庶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为首)(小仪1名,其余各2名)
正六品:姬(6)
从六品:贵人(16)
庶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6)
正七品:良人,丽人,佳人(等大)(12)
从七品:常在(12)
庶七品:宝林(12)
正八品:选侍(不限)
从八品:舞涓(不限)
庶八品:答应(不限)
正九品:御女,采女(等大)(不限)
从九品:更衣,充衣,华衣(等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正十品:秀女(不限)

剧中经常提到后宫佳丽三千,后宫真有佳丽三千吗?
答:大多数并没有三千人,只是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多。其中一大部分是没有被宠幸过的.三千人只是一个虚词,用来形容皇帝后宫美女多的夸张修辞。

古代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不是真的有三千?到底是多少?
答:在唐玄宗之开元、天宝时代长安之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与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与东都洛阳之大内、上阳两宫合计宫女有四万人之众。足见所谓「后宫三千人」并非虚言。

古代皇帝后宫真的有3000佳丽吗?
答:是这样的,3000佳丽是一个虚词,是形容皇帝后宫美女多的夸张修辞,这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的意思是一样的。 那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佳丽呢? 现以清朝后宫为例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

古代的皇帝真的有3000个老婆?那岂不是每天陪一个都要陪足8年?_百度知 ...
答:古代的皇帝并没有3000个老婆,3000来自“三千佳丽”,浮生萦云”,是个虚数。后宫人数以当时有地位之女性为例:1、皇后。2、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正一品)。3、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4、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

古代的皇帝真的有后宫佳丽3千?
答:但是在册的妃子不会超过100,这都是有礼法限制的,皇帝也不能随意乱改。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是连宫女的算上了,因为宫女也算是皇帝的女人。唐玄宗天宝年间,如果说后宫佳丽有3000人还是可信的,这时的唐玄宗非常奢靡,而且随着武惠妃的死心里非常空虚,所以广选天下美女入宫。但是唐太宗时就没有这么多...

都说后宫佳丽三千,那么皇帝的后宫真的有三千佳丽吗?
答:说皇上后宫佳丽三千,那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而已,并不是说他的后宫一定有三千人。这个后宫佳丽三千,一个是表示皇上的后宫人数众多,美人也十分的多。还有一个就是说,全天下的只要是未出阁的女子,只要皇上愿意,皇上喜欢,他都可以成为皇上所选择的后宫的对象,所以才有了这个后宫佳丽三千的由来。不过...

古代皇帝后宫真有三千佳丽吗?个个都是美女吗?
答:三千只是形容数量多,其实如果把宫女都算上,历代后宫女眷都有几万人。至于美女么,如果你看过晚清时期后宫嫔妃的照片,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皇帝守着后宫三千佳丽还要出去乱搞

皇帝的后宫真的有3000个美女吗?
答:是这样的,3000佳丽是一个虚词,是形容皇帝后宫美女多的夸张修辞,这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的意思是一样的。那皇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佳丽呢? 现以清朝后宫为例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

古代皇帝真的有后宫佳丽三千吗?
答:后宫佳丽三千一般只是来说明皇帝的嫔妃之多,彰显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皇帝是那个时代的主宰,什么规矩都是最好的,出行时的车马数是有数量的,大臣出行只能两三匹马,轿子也只能四人或者八人抬着,而皇帝却不用,皇帝十六人大轿,车马八匹,这些都是代表着皇帝的象征。所以在女人方面上气势也是不能输...

古代皇帝的后宫,是否真的有三千佳丽?
答:下面从皇帝的这些身份来分析,皇帝后宫的佳丽三千,很多都是地方上的美女和一些罪犯的妻子和女儿。就拿上官婉儿来说,上官婉儿是因为爷爷有罪得罪武则天之后,最后和自己的妈妈发配到皇宫里面作为奴才。而这个宫廷里面又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这些宫女,比如培养他们的琴棋书画,后面唐代宗李世民又把这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