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倒转背斜 金山镇地质图综合报告(千字以上)和地质纲要图!满意加100-...

作者&投稿:濯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通俗点来说的话倒转背斜指的其实就是与其他地形的构造轨迹不一样的地形,是特殊的。 在一个地区,褶曲常是连续出现,形成各种褶皱组合特征。

地貌一般是背斜隆起,但如果岩性有差异,背斜处的岩层易风化,向斜处的岩层难于风化,则出现相反的情况——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地形倒置。


褶皱是岩层在构造运动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单个背斜或向斜称为褶曲,它由核和翼两部分组成。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位,两个以上褶曲的组合叫做褶皱。在自然界中,总是一个褶曲连着另一个褶曲。

由于受力强弱不同,褶曲的弯曲形态和程度也不同。褶曲的基本形式是背斜和向斜。背斜和向斜是根据地层的新老来判断的,背斜的中间(核部)是老地层,向斜的中间是新地层。




通俗点来说的话倒转背斜指的其实就是与其他地形的构造轨迹不一样的地形,是特殊的。

在一个地区,褶曲常是连续出现,形成各种褶皱组合特征,特别是在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往往形成很复杂的褶皱带。

复背斜(复向斜)是规模巨大的翼部为次一级甚至更次一级褶曲所复杂化的背斜(向斜)构造。这些大规模褶皱的次一级褶曲轴走向大体一致,从平面上看多呈紧密相邻同等发育的线性褶曲;从横剖面看,复背斜的褶曲轴面多向下形成扇状收敛;而复向斜的褶曲轴面多向上形成倒扇状收敛。



又称逆地形、倒转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不一致的地形。如在簿层硬岩和较厚软岩互层的箱状褶皱区,当地壳抬升或基(侵蚀)准面下降引起河流下切时,在背斜顶部因张节理发育,水流侵蚀较向斜部分早进入厚层软岩中,较快的侵蚀成深而宽的河谷,而向斜部分受到硬岩的保护反而成为山脊。

倒转背斜的概念

地层及形变是什么?~

地层是一段地质时期内形成的沉积岩层的统称。地层的含有物及特征是地质历史的记录,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地层的时间性是指某一地层是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形成;地层的空间性是指地层特征的纵、横向变化都表明其形成时的古地理条件的变迁。
地层形成之后,在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下,会形成各种形变(如褶皱和断裂),称之为地质构造。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层中形成,在地层中运移,又保存于一定的地层地质构造之中,形成油气藏。因此,研究油气的生成与聚集,必须研究地层及其形变。
一、地层
研究地壳上的地层,首先应明确地层的新老关系,建立地层系统。
(一)地层系统建立的依据
1.地层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即下伏地层比上覆地层老的自然顺序。这里“正常情况下”是指地层形成之后未受到严重的地壳运动而发生倒转。
2.化石层序律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由于生物的演化具有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方向性,以及不可逆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地层中应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而在不同地区含有相同的生物化石的地层则应属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这就是化石层序律。
3.地层的接触关系
空间上紧密相邻且形成时间不同的两套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有两种:
(1)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连续沉积或基本上连续沉积,其间没有显著的沉积间断或仅有过短暂的沉积间断;在地层产状上,上、下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它标志着地层沉积期间,地壳持续稳定沉积,而没有产生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
(2)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为不连续沉积,其间存在着较长期的、明显的沉积间断,即在沉积间断时期不仅没有接受沉积,还受外力的剥蚀作用,造成两套地层间具有一个明显的风化剥蚀面,称为“不整合面”。
不整合接触是地壳经过较为剧烈的运动造成的。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与强度,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类接触关系(见图2-2)。

图2-2 地层接触关系示意图
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上、下两套地层间虽有不整合面(假整合面)的存在,并有地层缺失现象,但是两套地层的产状表现为彼此一致或基本一致。它表明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角度不整合(又称“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间,具有地层缺失和不整合面的存在,同时两套地层的产状明显的角度相交。它表明地壳不仅明显地升降,而且还发生了水平方向的运动(产生过褶皱和断裂变动)。
(二)地层系统与地层单位
根据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结合地层接触关系,人们通过对全世界各地区地层剖面的对比和整理,现在已经相当精确地建立起地区上生物发展的历程和地层形成的层序,已经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地质年代表和完整的地层系统表,见表2-2。
地球上所有的地层据其新老关系分为三个宇:显生宇(PH)、元古宇(PT)、太古宇(AR)。宇内分界,界内分系,系内分统。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称为宙、代、纪、世。“世”可进一步分“期”。地层系统单位是地质年代分期的物质表现,它具有空间性,而地质年代单位是时间性单位。
宙、代、纪、世、期都是相对地质时代单位。地层确切的形成时间是通过其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的测定来确定,常以“百万年”为单位,这是绝对地质年龄。
2005年我国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对我国区域或地方性的地层划分和地质年代作了统一规定,此处不作展开。
二、地层的形变——地质构造沉积地层形成后,由于受地壳运动(垂直或水平运动)的影响,岩层会受到各种内应力(张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岩层形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变形阶段。当岩层受力作用而处于塑性变形阶段时,岩层将形成各种形态的弯曲;当岩层受力超过其破裂压力时,岩层将产生不同方向的破裂。我们称前者为褶皱,后者为断裂,它们是地壳上岩层受力产生形变后最常见的地质构造。
油气勘探和开发实践证明:地质构造是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基本地质条件之一。

表2-2 地层(地质)年代表
(一)地质构造的研究图件
常用来表示地下地质构造特点的图件有构造等值线图和构造横剖面图。
1.构造等值线图
构造等值线图(简称“构造图”)是用构造等值线表示地下某一岩层层面的起伏状况的平面投影图,见图2-3(a)。其方向一般是上北(N)、下南(S)、左西(W)、右东(E)。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称为“等高距”。等高线密集时岩层层面陡,稀疏时缓。对于褶曲岩层来讲,若等高线闭合,且由外向内,等高线高程由小变大,表示岩层向上弯曲;反之,岩层向下弯曲。构造等值线图通过钻井、物探资料绘制。
2.构造横剖面图
构造横剖面图(简称“剖面图”)是沿某一构造一定的方向上,用一定的地层符号表示地下若干个岩层及特征的剖面图,见图2-3(b)。横剖面图也可以通过钻井、物探资料绘出。

图2-3 构造图与剖面图(二)褶皱构造
地壳的升降或水平挤压运动都可以使岩层发生向上或向下的连续弯曲,并永久保留于地层中,这种弯曲的岩层称为褶皱。岩层的每一个弯曲(向上或向下)称为褶曲。褶曲有背斜、向斜两种基本形式,见图2-4。

图2-4 褶曲的基本类型
1.背斜
背斜是岩层向上的一个弯曲;核心处的地层较老,两翼地层新;两翼地层倾向相背(倒转背斜例外)。背斜在地表露头表现为地层对称性的重复,且由核部向外地层时代变新;在构造图上表现为构造等高线闭合,且由外向内,构造等高线高程增大。
2.向斜
向斜是岩层向下的一个弯曲,其核部地层较新,翼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倾向相向。向斜在地表露头和构造图上表现特征与背斜相反。
(三)断裂构造
若岩层所受应力超过了岩层的破裂强度,岩层便断开,即形成断裂构造,断开的面称为断裂面。根据断裂面两侧岩层的位移情况,可将断裂构造分为裂缝(节理)和断层两种。
1.裂缝(节理)
断裂面两侧岩层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裂缝。裂缝常形成于脆性岩层(如碳酸盐岩)之中。定向排列及组合有规律的裂缝,称之为节理,这种裂缝面称为节理面。节理常将岩层切割成形态规则的几何体。据力学性质可以将裂缝(节理)分为两种类型:
(1)张裂缝(张节理)——是指由张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拉伸应力)形成的裂缝。其特点是:裂缝面垂直于张应力;常张开(或开口),也可被其他矿物(如方解石)充填;裂缝面粗糙、锯齿状、无擦痕;裂缝面常绕岩层中颗粒(如砾石)而过;常形成于背斜构造的顶部和倾伏端。
(2)剪裂缝(剪节理)——是指由剪切应力形成的裂缝。其特点是:裂缝面闭合,平直光滑,可有少量擦痕;裂缝面可切割岩层内颗粒;成对出现,呈共轭“X”形,其两组剪裂缝的较小交角(约60°)的平分线方向为最大压应力方向;常见于褶曲中,通常为斜交褶曲轴线或平行褶曲轴线,成对出现。
2.断层
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岩层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称断层面。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油田地下指某岩层层面与断面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断层的两盘。在断层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上的一盘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以下的一盘称为下盘。相对上升的一盘称为上升盘,相对下降的一盘称为下降盘。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断距。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性质可将其分为: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正断层是由张应力或重力作用形成。其组合形式有:
地堑和地垒——由两条以上的正断层组成,两条相邻的正断层倾向相对,中间共用盘相对下降,形成地堑;若两条相邻断层倾向相背,中间共用盘相对上升,形成地垒,见图2-5。

图2-5 地堑和地垒
阶梯状断层——由数条大致平行、倾向一致、呈阶梯状排列的正断层组成,见图2-6(a)。

图2-6 阶梯状断层和叠瓦状断层
(2)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逆断层。逆断层是由水平挤压应力形成。断面倾角小于45°的逆断层称为逆掩断层;小于25°的逆断层称为碾掩断层;大于45°的逆断层称为冲断层。其组合形式主要有叠瓦状断层,见图2-6(b)。
(3)平移(推)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的断层为平移(推)断层。平移(推)断层是由剪切地应力作用形成。断裂构造,尤其是裂缝,可以作为油气的储存空间。生油层中的微裂缝可以作为油气向储集层中运移的通道。封闭性断层可以成为圈闭的遮挡条件,形成断块油气藏。但在油气藏形成之后,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层又会破坏油气藏。

第一章 引言
本次实习报告是涉及矿物、三大类岩石以及构造的综合作业,加强对地质学的全面了解,建立对地质工作的初步认识。
该报告包括金山镇地质图一张,构造纲要图一张,联合剖面图一张(包含五个剖面图)。该报告是建立在对三张图综合分析比较而来,,是对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的综合描述。
金山镇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图区面积大约为206平方千米,岩层年代大致从中泥盆统(D2)到上白垩统(K2),且呈北高南低趋势,主要山峰有奇峰、雨峰,诸岭等。最高峰为诸岭(1800米)。并发育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图区北东角上有岩浆和晚期岩脉侵入,北西角沉积一套近水平白垩统砂岩,另外在东南区发育一条南西方向的河流。
第二章地层及构造层划分
  该区域内存在时代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的地层。缺失时代为早三叠世及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与三叠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上二叠统灰岩与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可以划分成两个构造层,分别为“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和“白垩纪构造层”。根据平行不整合又可以将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分为两个构造亚层。
  一、泥盆纪地层:在该区域内,泥盆纪地层主要出露中泥盆统砂岩和上泥盆统页岩。在图区的东南角出露地表。其中,中泥盆统砂岩作为背斜的核部出露,上泥盆统页岩作为背斜的两翼出露,产状均为40度。
二、石炭纪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灰岩,中石炭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在图区各部分均有出露。在南东方向上作为背斜两翼产出,地层产状为40度。在诸岭、奇峰、雨峰地区下石炭统灰岩作为褶皱的核部产出,岩层发生倒转。
三、二叠纪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二叠统灰岩。在图区内有广泛分布。其中下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1及向斜f12的核部产出,上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3的核部产出,在河流附近的岩层较平缓,产状为5度至8度。上二叠统灰岩与上覆的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三叠纪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和上三叠统灰岩。主要在向斜f8处出露。上三叠统灰岩作为核部,中三叠统泥灰岩作为两翼,产状为80度和45度。
五、侏罗纪地层:缺失。
六、白垩纪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灰岩和上白垩统灰岩。主要分布在图区的北部地区。岩层倾角为8度。与上三叠统灰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三章构造
第一节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
该构造层内构造现象发育较为齐全。主要有褶皱、断层、岩体侵入等(详见附图Ⅰ)。
一、褶皱:
f1向斜:分布于图区的西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长约6000米,宽约1500米。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平面呈长椭圆形。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60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向斜。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2背斜:分布于图区的西北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出露长约5500米,宽约7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南东翼被断层F1错断,岩层倒转,倾角为80度。北西翼倾角为60度。为紧闭的倒转背斜。转折端圆滑。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3向斜: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0米,宽约1000米。核部为上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中、下石炭统灰岩。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向斜。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4背斜:位于奇峰、雨峰地区,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7600米,宽约12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5度,南东翼岩层倒转,倾角为75度,为倒转背斜。南东翼被断层F2切割,核部北东向及南西向被两平移断层F3、F4错断。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形成于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5背斜:分布于诸岭地区,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8000米。宽约900米。核部为下石炭统灰岩,两翼为中、上石炭统灰岩及下二叠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0度,南东翼岩层倒转,倾角为55到80度,为倒转背斜。南东翼有断层F5通过,并发育有构造窗,构造窗出露上二叠统灰岩及中三叠统泥灰岩。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形成于早二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6向斜:分布于图区南西向上,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中三叠统泥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泥灰岩。北部被断层F5错断,两翼产状为75度。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
f7背斜:分布于图区的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3000米,宽约1500米。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灰岩。
f8向斜:分布于图区中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上三叠统灰岩,长约3600米,宽约700米,平面呈长椭圆状。两翼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及上二叠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80度,南西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发育有飞来峰,飞来峰出露上二叠统灰岩和中三叠统泥灰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9背斜:分布于图区中部偏东,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两翼为上二叠统灰岩。南部发育至河流而止。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10向斜:分布于图区东部,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上三叠统灰岩,两翼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11背斜:分布于图区的东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中泥盆统砂岩。两翼为上泥盆统页岩,下、中、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10至40度,南东翼倾角为40度。转折端圆滑,轴面近直立,为直立背斜。被一系列正断层错断,形成地垒、地堑。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12向斜:分布于图区东南角,呈北东——南西向延伸。核部为下二叠统灰岩,平面上呈椭圆状。两翼为上石炭统灰岩,北西翼倾角为47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轴面近直立。
二、断层:
F1逆冲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1300米。断层倾向北西,倾角20到30度。上盘为f2背斜,并将其南东翼错断,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发生倒转,倾角为80度。下盘为f3向斜,并将其北西翼错断,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倾角为70度。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7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断层年代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2逆冲断层:位于奇峰、雨峰南东向,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1800米。倾向北西,倾角20到30度。上盘为f4奇峰——雨峰背斜,地层以石炭纪的灰岩为主,发生倒转,倾角为75度。下盘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倾角30度。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8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断层中部被两条平移断层F3和F4错断。断层形成年代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F3平移断层:位于奇峰南东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1600米。为右行平移断层。错断F2逆冲断层,错断距离约350米。形成年代约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2逆冲断层形成之后。
F4平移断层:位于雨峰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与F3平移断层平行,图内全长约2100米。为左行平移断层。错断F2逆冲断层,错断距离约为350米。形成年代约为中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2逆冲断层形成之后。
F5逆冲断层:位于诸岭南东向上,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图内全长约为2000米。倾向北西,倾角20到25度。上盘为f5背斜,岩层为中三叠统泥灰岩,上、下二叠统灰岩及中、上石炭统灰岩,岩层发生倒转,倾角为80度。下盘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倾角为80度。断层的北东向上的下盘侵入有花岗岩体,并被后期侵入的斑岩岩脉切割。上盘相对上升,断距约为1600米。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为纵向断层。发育构造窗及飞来峰,构造窗和飞来峰由上二叠统灰岩和中三叠统泥灰岩组成。形成年代为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之间。
F6平移断层:位于金山镇南西向上,走向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为1000米。为右行平移断层。错断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的界线。错断距离约100米。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7平移断层:位于王家庄西向上,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图内全长约为800米。为左行平移断层。错断下二叠统灰岩和上石炭统灰岩的界线。错断距离约200米。形成于早二叠世之后。
F8——F12正断层组合:位于图区东南角,金山镇及河北村南东向上。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上盘相对下降,错断f11背斜,形成地堑、地垒。形成于晚石炭世之后。
三、岩浆岩:
分布在图区东北角,陵庄附近,有两期岩体侵入。出露面积约5平方千米,花岗岩岩盘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F5逆冲断层形成之后。斑岩岩脉形成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之间,花岗岩岩盘形成之后。
第二节白垩纪构造层
位于图区的北部,形成一套时代为白垩纪的砂岩岩层,近水平,倾角为5到9度。出露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将早期形成的构造现象覆盖。上白垩统超覆于下白垩统之上。
第四章地质发展史
在地质历史时期内,金山镇地区经历了多期地壳运动,以致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现象。
泥盆纪时期,该区主要接受河流的沉积,沉积物为河流相的砂岩。自早泥盆世开始地壳开始下降,沉积环境由河流转为海洋,沉积物由砂岩转为页岩。早泥盆世以后,该区环境均为海洋,接受长期的海相沉积。在石炭纪到二叠纪沉积了大量的灰岩地层。此时,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早二叠世以后,地壳开始抬升,海底的沉积物露出地表,接受风化和剥蚀。致使该地区缺少早三叠世的地层。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地壳再次下降,陆地变为海洋,再次接受海相沉积。
晚三叠世以后,地壳再一次抬升,该地区再次接受风化和剥蚀,缺少侏罗纪的地层。
白垩纪开始地壳趋于稳定,河流开始发育,主要沉积环境由海洋转化为河流。直到现在地壳处于长时期的稳定状态。
第五章 结束语
经过本次综合地质报告,我收获很大。不仅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使我加强了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培养了我的地质思维。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在分析地质现象及其表现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画剖面图的能力。我深刻的体会到地质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以及本次综合地质报告中,我首先要感谢王根厚老师和胡玲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使我对地质学建立起初步的认识,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感谢谢赵磊同学在画剖面时对我的指导。鉴于感觉到在实践能力上的不足,我建议适当增加实习课。

不同类型褶皱构造解译
答:图 8-13 褶皱组合形态1—背斜; 2—倒转背斜; 3—向斜; 4—倒转向斜; 5—断层; 6—片麻岩及其片理 3. 扭动型褶皱组合 它们在遥感图像上形成易于辨认的特殊形态影像,包括帚状褶皱、弧形褶皱、“S”型褶皱及一些边幕式褶皱等,其特点是平面上都具有明显的弯转形态,一般规模不大 ( 图8-13c) ...

背斜和向斜各有什么特点
答:背斜是指岩层发生褶曲的时候,向上凸起的部分,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而向斜与背斜相对,是发生褶曲的时候,向下凹陷的部分,其在褶弯内之岩层,越往中央,越年轻。背斜的主要特征:1、背斜常是良好的储藏石油、储藏天然气的构造。2、背斜顶部会受到张力作用,使得岩性脆弱,...

背斜与向斜怎么区分,尤其是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答:背斜与向斜是褶皱两种基本形态,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背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

地质应用
答:有的倒转背斜在此部位,由于弯曲太大造成断裂,矢量图不为红色模式而以杂乱模式显示。 由转折面进入下翼地层,矢量图为蓝色模式,倾角由最大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倾向与上翼地层相同。 在下翼地层中,矢量图为绿色模式,但倾角比上翼地层大,倾斜方位与上翼地层基本一致。 因此,可将这种倒转背斜褶曲的地层倾角测井模式...

褶皱的类型
答:图13-8 褶皱形成示意图 背斜(1、3)与向斜(2、4)共存 褶皱的分类方案很多,下面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1.根据轴面产状分 直立褶皱(对称褶皱)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两翼对称(图13-9A)。倾斜褶皱(不对称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两翼不对称(图13-9B)。倒转...

怎么区分背斜和背斜,还有向斜和地堑?
答:背斜(anticline)在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两翼岩层倾向相背,老的岩层在核部(中间),新的岩层在两翼。向斜(syncline)在形态上是岩层向下弯曲,两翼岩层倾向相向,新的岩层组成核部,老的岩层组成两翼。关于背斜、向斜的问题,不能理解为背斜向上拱起一定是高山;向斜向下弯曲一定是低地。若真是如此,...

背斜向斜怎么区分
答:地理上的 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新外老,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老岩层 背斜:指的是岩层...

反转构造特征
答:根据断层上盘零点位于断陷期层序之中,下盘零点位于断陷期层序的底界,属强烈反转变形(图1-15)。又如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西南部的乌兰反转背斜。这个背斜是在赛汉塔拉组沉积之前形成的。构造幅度上大下小,轴部地层厚,翼部地层薄(图1-16)。它与逆牵引背斜构造不同的是:背斜的轴向不与断层的...

地层及形变是什么?
答:背斜是岩层向上的一个弯曲;核心处的地层较老,两翼地层新;两翼地层倾向相背(倒转背斜例外)。背斜在地表露头表现为地层对称性的重复,且由核部向外地层时代变新;在构造图上表现为构造等高线闭合,且由外向内,构造等高线高程增大。 2.向斜 向斜是岩层向下的一个弯曲,其核部地层较新,翼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倾向相向。

什么是背斜和向斜
答:背斜与“向斜”相对。背斜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 背斜向斜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心部分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往往会成为谷地。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