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自立自强的故事

作者&投稿:乜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诺贝尔的故事:我成功了!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特发明蒸汽机后的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贝尔奖”,是对给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作用。
诺贝尔年轻的时候,欧洲正在进入大工业革命时代,到处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炸药需求量很大。可是当时欧洲使用的仍然是从中国引去的黑色火药。这种火药爆炸力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许多科学家都在寻找威力强大的新炸药。
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硝化甘油有强烈的爆炸性能,但是,硝化甘油是一种像油一样的液体,性能极不稳定。这种东西不但非常容易爆炸,而且爆炸起来威力很大,有时在器皿中晃得厉害了它就炸开了,人们没有办法控制它。
年轻的诺贝尔决心通过试验,用硝化甘油取代黑色火药。
1864年9月3日这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窜。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当惊恐的人们赶到出事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已荡然无存,无情的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突如其来的惨祸和过度的刺激,已使他面无人色,浑身不住地颤抖着---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诺贝尔。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的弟弟埃密,另外四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的助手。五具烧得焦烂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烈伯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大爱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三四年过去了,失败的记录已经有几百次了,这些都没有动摇诺贝尔的决心。
1867年秋,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做引爆物,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试验开始了,他独自一人点燃了雷汞,为了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他凝神注视着,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转眼间,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开了一个大坑,试验仪器在浓烟里翻飞。远处的人们不禁哀叹:“可怜的诺贝尔完了!”
正在人们悲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人群跑来,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硝烟中跑出来了。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一些自强自立的名人的故事~

1,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2,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
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
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3,深圳法制报讯(记者 李文 张定平)“我有一个梦想,若干年的某一天,所有残疾朋友能够像健全人一样地生活,可以驾驶汽车、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旅游,那时我们残疾朋友就能完全融入社会,融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是昨天张海迪与全市六区的100多名残疾人面对面交流时说出的心里话。 昨天,市残联为庆祝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在五洲宾馆举办了座谈会。作家张海迪,以及中国社科院社科研究所副所长黄平参加座谈。 在罗湖商业城从事按摩工作的盲人马景阳听完张海迪的一番话后对记者说:“我今年26岁,是听着张海迪事迹长大的,她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一名残疾人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要付出比健全人更大的艰辛,我作为年轻人会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勇敢面对生活。”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20名聋哑学生到场观看座谈会,一名叫陆金辉的聋哑学生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道:“今天非常高兴看到张海迪,她是一名作家,我将来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
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5,洪战辉是河南西华人,家庭贫困且屡遭变故,他在高中阶段曾一度辍学。他十二年如一日抚养被遗弃的小女孩,视其为亲妹妹,并用打工所得供其读书。洪战辉在艰苦的生活中自强不息并考上了大学。

扩展资料名人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勤劳应以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普劳图斯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周海中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民无信不立。——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
参考资料:自强自立_百度百科

张海迪勉励残疾朋友自立自强




深圳法制报讯(记者 李文 张定平)“我有一个梦想,若干年的某一天,所有残疾朋友能够像健全人一样地生活,可以驾驶汽车、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旅游,那时我们残疾朋友就能完全融入社会,融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是昨天张海迪与全市六区的100多名残疾人面对面交流时说出的心里话。

昨天,市残联为庆祝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在五洲宾馆举办了座谈会。作家张海迪,以及中国社科院社科研究所副所长黄平参加座谈。

张海迪说:“自从有人类就有残疾人,他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存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残疾人事业紧密相关。深圳是一个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深圳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给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在罗湖商业城从事按摩工作的盲人马景阳听完张海迪的一番话后对记者说:“我今年26岁,是听着张海迪事迹长大的,她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一名残疾人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要付出比健全人更大的艰辛,我作为年轻人会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勇敢面对生活。”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20名聋哑学生到场观看座谈会,一名叫陆金辉的聋哑学生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道:“今天非常高兴看到张海迪,她是一名作家,我将来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已于今年与其他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提出一个议案,建议将“全国助残日”更名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日”。她说:“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人们的关爱和帮助;但是残疾人也应当在社会中发挥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奉献,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帮助。‘自强日’这个提法能够激励残疾朋友自立自强,珍惜生命。残疾人很好地融入社会,社会才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建伟参加了座谈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今年,市残联将在完善《深圳市残疾人特殊优惠办法》、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多做工作,多层面营造理解、关心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诺贝尔自立自强的故事
答:诺贝尔的故事:我成功了!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特发明蒸汽机后的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贝尔奖”,是对给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的表征,为...

贝尔的故事名人故事
答:贝尔的故事名人故事 篇1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

贝尔有哪些伟大故事
答:诺贝尔的故事 (1833-1896)1864年的一段时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马拉湖上,有一只船一直停在那儿.附近的居民对这艘船充满了恐惧,谁也不敢靠近它,因为炸药大王诺贝尔在船上进行制造炸药的实验.为什么在船上做实验呢 原来,从事炸药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诺贝尔在实验室试制炸药时,有一次发生了...

科学家贝尔故事读后感
答: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1个月的反复琢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小贝尔年少时, 爱好 演讲。他父亲...

外国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答: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篇四】外国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

科学家故事简短的【五篇】
答: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

查理·贝尔的故事
答:查理·贝尔曾任麦当劳的执行总经理,负责管理麦当劳在全球118个国家多达三万余个餐厅的运营。翻开贝尔的履历,许多人生的亮点光彩夺目,而他深深铭记的时刻却是1976年,15岁的他迫于生计,到麦当劳求职。那时,贝尔因为家境极其贫寒。于是他找到麦当劳店的店长,请求给他一份工作。贝尔营养不良,瘦骨嶙峋,...

有科学家有那些故事?
答:科学家的小故事3 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经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

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的故事有哪些
答:布鲁诺,哥白尼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

电话之父:贝尔的故事
答:一、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祖父亲毕生都从事聋哑人的教育事业,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声学和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开始,他的兴趣是在研究电报上。有一次,当他在做电报实验时,偶然发现了一块铁片在磁铁前振动会发出微弱声音的现象,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声音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