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裕仁天皇为什么会把侵华作为人生目标 为什么日本裕仁天皇不是战争罪犯

作者&投稿:第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裕仁生于1901年,明治天皇对于这个长孙非常宠爱。可以说,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的日本,第一就取决于明治天皇,第二就取决于他的孙子裕仁。

  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确实赫赫啊,1894年甲午海战击溃北洋水师、1905日俄之战击溃俄军太平洋舰队,平朝鲜、吞台湾、克旅顺,踏着中、俄两国军民的尸骨,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等一批“军神级”将领涌现。

  此时的日本,所蕴涵的精、气、神,了不得啊。

  1887年7月,明治天皇发布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三十万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谕令一发,举国富豪无不为之震动。在东京的街头,在豪富们摆放着精美插花的客厅,在围棋和剑道的道场,到处是感谢上苍为日本派来治世明君的眼泪和喧嚣,有钱人竞相效仿天皇,纷纷解囊捐款,不到三个月,海防捐款总额竟达103万之多。按照日本学者井上清的说法:“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中,军事费恐怕要占全部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1893年——甲午战争前一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而这,已经超过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到甲午战争前,据说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肥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破支那四百州”,这就是所谓日本陆军“军神”乃木希典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所写的出征诗歌。踏破支那四百州?呵呵。

  甲午败大清、日俄战争首开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纪录,乃木希典两个儿子都战死在中国的土地上,换来非常功绩。
  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乃木希典一直为其守灵。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殡葬之日,乃木希典与其妻一起剖腹自杀、以身殉葬。消息传出后,日本举国若狂,明君、军神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培养出的一代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如何看待邻国?如何看待战争?又有多少日本少年视“军神”为偶像踏入军营?多少日本少年背诵着“踏破支那四百州”的诗篇,渴望在异国的国土上重温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的荣光?十五年侵华战争里,多少日本将校都是以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这些军神为楷模,而拿起屠刀的?

  还是说裕仁哈,长孙,爷爷当然最啊,但明治天皇的宠爱也扭转不了近亲结婚的后果,裕仁从小就被发现其右手的手指活动不便、先天近视。据说是因为这两种遗传病的原因,裕仁从小就没有学习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课。德智体美劳,明显没有全面发展啊。

  为被培养出尚武性格,裕仁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就是前文提到过的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希典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

  1912年7月30日,明治逝世,裕仁成为了皇太子。当年9月11日,也就是明治正式大葬的前两日,乃木希典突然拜见了裕仁,并赠给了裕仁两本书,既日本“武士道”理论鼻祖山鹿素行所著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日后,乃木与其妻双双自尽于赤坂的家中为明治天皇殉葬。两个月内祖父和严师的离世,给了裕仁很大的刺激,别忘了裕仁这一年才十二岁,从此裕仁变得极为自闭孤寂,往往舍弃左右随从,而开始渐渐对无言的生物学感起了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乃木希典临终托付给裕仁的书,实为日本近代文功武略的思想宝典。作者山鹿素行也是一代奇才,生于1622年,死于1685年,能文能武,学徒数千,其前半生纵横兵家、儒家之间,四十岁后学问大成,开宗立派,其学贬斥中国汉、唐、宋、明诸儒的学说,宣称孔子逝世后圣人的道统到宋朝就已经泯灭,断言朱子学是异端,提倡直接攻读孔子的经书,以求圣教。
  山鹿素行在《中朝事实》一书中透露了他的日本中心主义思想。他所说的“中朝”,指的是日本,认定日本是世界的中心。他从古学的观点出发,追溯了日本皇统的起源,扬言政治理想早在日本古代已经完美地实现。
  一个一出生就受到遗传病困扰,没学过美术、音乐,只知道尚武的孩子,十二岁那年,身边最亲近的两大导师都死了,只留下辉煌战绩、只留下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两卷遗书,这样的孩子会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1914年,裕仁被送往了“东宫御学问所”继续学习了7年,而“东宫御学问所”的总裁则是另一位日本军神——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

  1921年,已满20岁、还是皇太子的裕仁赴欧洲访问,访问期间,裕仁不仅学习西方的政治结构,同时也对军事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数次访问了一战时期的历史遗迹。当时的法国将军们对这位年近20岁的太子,对于军事的精通程度表现出了极大的赞叹。
  裕仁自己还特地去了拿破仑墓地所在残废军人院访问,并带回了一个拿破仑的半身像,之后将其摆在自己书房内。(二战后多摆了一个林肯像,后来又摆了达尔文像)也就是在这次出巡中,他接见了驻欧洲的十几个日本武官的参拜,获得了以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青年军官来誓效忠。觉得这些青年军官的名字熟悉吗?呵呵,侵华的班底这时候已经开始搭建了。
  1926年,也就是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掀起十四年侵华战争的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正式即位,这一年裕仁才不过25岁。一个带有先天遗传病的年轻人、一个在童年时受过刺激的年轻人、一个沉浸在尚武精神中的年轻人、一个接受过日本海陆两大军神教导的年轻人,登上了日本天照大神的位置,这样的年轻人,在明治天皇文治武功的幻影下,将会把日本带向何方,这还用问吗?

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只不过是国家象征而已,发动侵华战争的是军部和首相,天皇只不过是被拉出来顶罪的

历史都过去七十多年了,你也没见过他本人,根据什么这么说呢?总得有可靠的历史文献出处吧?

日本天皇裕仁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的世界大萧条是主因,与希特勒德国合围苏联是目的,当时日本有两种观点,一种以东北为基础东西夹击苏联,对中国采用亲善+强硬手段已得到资源;另一种是先拿下中国,并控制,这样就不仅仅有资源,还包括人力等其它。1931年九一八事变级以后几年的实际情况,让后者的支持率很快上升,并且认为中国不堪一击,而且占领并直接控制中国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而日本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让主张后者的激进派完全掌握了统治地位,当然很快就有了七七事变的全面对中国的战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在当时的日本不是没有道理的;与美国的矛盾和美国的经济资源封锁,而从中国容易得到资源也是也个很重要的原因

出于对战后日本的占领和管制及改造的需要,美国人决定不追究他的责任。
而东京审判不同于纽伦堡审判,它是美国主导并邀请各国参与的,美国才是审判的主导者。只有苏联,荷兰和澳大利亚三国提出天皇战争责任问题,英国的艾德礼,中国的蒋介石都是支持美国不追究天皇的。其他国家当然也是追随美国的。
本来裕仁自己已经做好至少是退位的准备,结果平安过关了。

日本裕仁天皇为什么会把侵华作为人生目标
答:1926年,也就是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掀起十四年侵华战争的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正式即位,这一年裕仁才不过25岁。一个带有先天遗传病的年轻人、一个在童年时受过刺激的年轻人、一个沉浸在尚武精神中的年轻人、一个接受过日本海陆两大军神教导的年轻人,登上了日本天照大神的位置...

日本天皇在侵华战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裕仁天皇是个不折不扣的战犯,侵略中国、东南亚国家,对美发动珍珠港偷袭都是他亲自下的命令。他能逃脱东京国际法庭的审判,都是因为当时的美军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不想毁掉日本的基本政治构架。美国人要让日本尽快从战争中复原,利用日本作为对付前苏联的桥头堡(没中国什么事哦,当时中共还离取得全国政权...

日本天皇裕仁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
答:与美国的矛盾和美国的经济资源封锁,而从中国容易得到资源也是也个很重要的原因

谁是侵华战争罪魁祸首?
答:当然,麦克阿瑟的考虑是多方面的,无论他是否相信裕仁的陈述,对战争局势的把握上面,他认为应当把天皇保护起来,而不是立刻兴师问罪。历史就是这样,是否是因为天皇和麦克阿瑟的见面,导致了最终麦克阿瑟想法的改变?现在已经无法确认。包括当时的美国国会,为什么会通过麦克阿瑟的提案,更加无人得知。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从战争天皇转为“和平君主”
答:裕仁的统治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和决策对日本现代史具有决定性意义。比克斯曾希望《裕仁传》能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为中国是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比克斯还强调了国际社会对日军暴行如“三光政策”的了解不足,他希望能通过他的著作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的残酷。这不仅是比克斯的课题,也...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图书详细描述
答:裕仁逝世后,世人对他的关注反而升温,焦点集中在了他与战争的关联上。随着昭和时代的落幕,一些皇室成员和工作人员的日记、回忆录逐渐公开,美国国家档案馆也解密了大量太平洋战争和裕仁个人的资料,揭开了这位历史人物的神秘面纱。《真相——裕仁天皇与日本侵华战争》这本书深入剖析了裕仁作为特殊政治领袖的...

请问日本侵华战争的真正元凶到底是谁?
答:日本素有“下克上”的政治习惯,早一代的利益集团因为控制天皇,已经把控制国家的权力统统把持住了,难以给新一代野心家留给空间。而新成长起来的野心家希望替代上一代的利益集团。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效仿明治维新的故事,再次将天皇作为大旗举起来。这样的人物以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这样的陆军将领为主...

作为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和元凶巨恶
答:作为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和元凶巨恶 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为了免于战争审判,竟然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新日本建设的诏书”即《人间宣言》。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朕和诸等国民之间的纽带是依靠互相信赖、互相敬爱所形成,并非是单靠神话传说而生出。而说朕是神,拥有能扩张统治世界的命运,这种架空事实的观念是毫无...

侵华战争的真正原因,其天皇誓要后人牢记,至今让国人不原谅,是什么呢...
答:发动这场战争的天皇名叫裕仁,他曾跟前任天皇击掌立誓,一定要实现海外扩张,这个野心勃勃的想法,在裕仁天皇的心目中盘旋了许久,他一直都没有遗忘,因为国家的不断变成裕仁,对周边国家的土地越来越垂涎,最终他当众提出了侵略中国的计划。刚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部分日本人因为忌惮中国提出了反对意见。裕仁...

1937年日本谁下令侵华?
答:当时发动侵华战争的天皇是裕仁天皇。他是明治天皇(甲午战争打败清朝的日本天皇)的皇太孙,大正天皇的皇太子,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竟然还能过着逍遥气派的生活,现任的明仁天皇正是他生前的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