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诗谁说的?如何理解? 请解释一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作者&投稿:裴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宋大儒 张横渠
名载字子厚,
陕西扶风人。为二程先生之表叔。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
生以千数,其著作凡而十三卷。因讲学于横渠镇,故人称横渠先
生。屏居南山之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
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宋史.张载传》)。 有
横渠书院,始建于元朝元贞(元成宗铁木耳,元贞1295-1297。)
年间,占地十余亩。张载墓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凤翔县、横
渠镇、大南大振谷口。
我的理解是
第一句 天地为万物造化 为天地立心就是说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
第二句 儒家学说关注生存的状态,不谈怪力乱神,而命有理命和气命两个层面,现在来讲就是物质和精神,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是百姓安身立命。
第三句 儒学虽在我国发起较早,但能发扬其精华者少之又少,能够将儒家的智慧义理发扬光大,教化万民,才是读书人的立足之本。
第四局 儒家“内圣为本质、外王表功能”圣贤之道,最终的体现就是万世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不饥不寒,免于战乱,王者仁,天下为公,风调雨顺,百姓潜移默化,心平气和,以生万物。

1、天地本无心,人心即天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即是天理昭彰。所以慎思、慎行莫辜负了生你养你的天理地心。
2、民不但指人还包括含灵万生。应当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生不息、随他们自己的意愿的生活。
3、这句最好理解,继承、传扬往日圣贤的思想、学识。(注意是圣贤学识而不是什么纤绳上荡悠悠,就是传给后世流行歌曲也应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的。)
4、最后一句要是有人看不懂就去上小学吧,要是有人想解释那就去小学当老师吧。但这句对社会最重要。(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什么意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
张载进则为循吏,退则为乡贤,以实际行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开拓了儒者担当新局面。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曾作《圣哲画像记》一文,从数千年灿若群星的中华历史伟人中精选32位,作为子孙治学的门径:
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
韩柳欧曾,李杜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
其中,“周程朱张”分别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被视为一人),朱熹和张载。北宋中期,张载讲学关中,他的学术思想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宋代的四大学派。
“孟轲死,千年间,得孔子之心传者,惟周程张朱数人而已矣。”这是中华八百年来的共识,“濂洛关闽”“周程张朱”已成为人们称谓宋代理学的口头禅,为了押韵,曾国藩将其改为“周程朱张”。

扩展资料:
“横渠四句”句句有着落,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对于理学家创始人之一的张载而言,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佛老特别是佛教的兴盛,天下最聪明的头脑都被吸引过去,作为中华本土文化中坚的儒家,文化自信受到极大挑战。
“自古诐、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仁者,人也”,张载创造性地批判和吸收佛学,创立以气论哲学为基础的关学学派,并以此参与奠基理学,这是“为往圣继绝学”,目的也正是“为天地立心”,挺立天地中人的精神,重建国人的心灵世界。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儒者立志,须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或少数君子安身立命。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如此气象乃是“为生民立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横渠四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载及其“横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