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找1篇醴陵奇观说明问哦???谢谢 问下各位,尼康D700官网的优化校准下载不了,有什么方法能弥...

作者&投稿:鲁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醴陵四中人文景观简介

1、新校门:屹立在繁华解放路上的新校门,上书“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醴籍书法家胡云复先生所题。校门设计新颖,意蕴丰富,充满着现代美感。其造型像启迪智慧的书本,像不断进步的阶梯,像驶向知识海洋的风帆,像慈母张开的双臂。这座寓意为通向理想之门、颇具城市巨雕风格的建筑,传达出老师对学子的殷切勉励和无限希望。同时,她也是醴陵四中发展史上掀开崭新篇章的兆示。

2、东方校赞:西山巍巍,渌水泱泱。宏开校宇,人才陶铸震东方。德业砥砺,学术宣扬,古今中外一炉冶。复兴文化,挽回世运跻大康。回溯当日,雨露星霜,相期振奋,其进无疆。更应知古人重创造,水源木本,千秋万世永勿忘。

3、东方园:面积9800m2

4、搏:雄鹰振翅高飞,搏击风雨雷电。张开的翅膀构成了“四”字,躯干与翅膀外形构成“中”字。她那一飞冲天,搏击长空的英姿,诠释着四中校园文化精髓:励精图强,追求卓越。

5、文化墙:墙体设计为展开的一本书。通体红色,寓意醴陵四中作为传递人类文明圣火的驿站,代代四中人不断接力地谱写新的华章,学校各项事业正处于全面发展和不断创新之中。

墙体浮雕以悠悠流淌的渌水贯穿整幅画卷,象征着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连接。卷东画面再现了左权、李立三、程潜、耿飙、宋时轮等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的醴籍先贤先烈的非凡风采,以及“东方”草创之际,陈盛芳、陈明仁、易鼎新诸贤与学子共庆同欢的动人场面,并衬以本地特产陶瓷和怒放的烟花为背景,寄托了今人对先贤们的深切缅怀。激励着四中学子弘扬先贤的传统美德。

卷西画面洋溢着今日四中的时代气息。“励精图强,追求卓越”是画卷的主题,学子们锻炼体能、崇尚科学、倾心艺术、热爱和平、全面发展。画卷运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演绎着历史与现实的有机交融,预示着今日四中教育大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美好前程。

6、求真馆:校园精神:励精图强 追求卓越

7、求真馆设计理念:这座大型建筑呈庭院回廊式布局,构成了一个写在大地上的“A”字,“A”是排头兵,是冠军,表达出“四中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

8、木刻对联:

轮奂几经营培德育才弘教化,天涯此回首澧兰沅芷郁芬芳。

——美籍华人楹联协会会长 潘力生撰

9、朝阳大道——命名源自醴陵四中校歌《朝阳》,寓意四中的各项事业正像朝阳一样,蒸蒸日上。

经纶路——“经纶”在汉语中意为才学和智慧,寓意四中学子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精神追求。

东方路——四中初创之际名为“东方中学”,寓意四中师生时刻不忘陈盛芳先生的创业之功和“励精图强”的遗训,并以此激励自己创造更加卓越的业绩。

鼎新路——以“东方”时期首任校长、著名学者易鼎新先生的名字命名,表示今日四中学子对易鼎新先生的深切怀念。[易鼎新(1887—1953)字修吟。东富乡四柱坪村人。留美学者,理学硕士。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等职。1942年至1943年回醴任东方中学首任校长。著述甚丰。]

明仁路——以我国著名将领陈明仁将军的名字命名,表示四中人对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热心教育的钦敬,并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更好报效祖国。[陈明仁(1903—1974)字子良。洪源乡人。黄埔一期学生。受命讨伐叛军陈炯明,身先士卒,勇冠三军。30岁时晋升中将,抗战时期任七十一军军长。在中缅边境战役中,任中美英联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与程潜将军一道高举义旗,为实现湖南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解放后晋升为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曾于1942年至1953年任东方中学董事,1946年后接任盛芳先生任董事长。]

10、盛芳园:面积3500m2 为纪念学校创始人陈盛芳先生而命名。有盛芳先生半身铜像立于园内。“盛芳园”三字由人民解放军醴籍将军李铎先生题写。

  醴陵二中坐落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泗水河畔;学校毗邻106国道与湘东铁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醴陵二中创建于1940年,始称开明中学,1951年与铁肩中学合并更名为醴陵县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增办高中,成为醴陵第一所农村完全中学,1978年被评为湘潭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划归株洲市管辖后为株洲市重点中学。
  1997年被评为株洲市规范化中学,现在正努力创办省属重点中学。六十三年来,醴陵二中培养了一批批莘莘学子,打造了一代代教育名师,并诞生了一个个俊杰雄才。如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刘汉寿,著名粉末专家和怡等等,二中考入全国各类大专院校的学生数以千计,其中考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名牌大学的就有数十人之多。
  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12.28亩,教学用房总面积54448.96平方米,办公用房总面积1364平方米,科技实验楼建筑面积2287.52平方米,师生用房总面积16245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电教设备、体育器材、医疗卫生设备均已按《湖南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配备目录》规定的I类标准配备。校园绿化率34.1%,超过省属重点中学的标准,已被市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40个(12+12+16),全为高中班,学生总数2708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54人,其中专职教师131人,学历合格率98% ,有高级、中级技术职称的专心职教师76人,有35%以上的教师有自己的教研教改项目或课题,其中参与国家级教研课题一个,有数学组和劳技组的课题在省级立项。
  醴陵二中经过几代人的栉风沐雨,励精图治,谱写了一曲曲滋兰树蕙的育人篇章,描绘了一幅幅光辉灿烂的教育蓝图,并由此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创新”的醴陵二中精神(株洲市规范化中学验收评估结论语),现在的醴陵二中人秉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已把醴陵二中办成了一所享有较好社会声誉,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的三湘名校,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培养人才的沃土,校园里春色满园、桃李芬芳,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ok

下面中国醴陵瓷碗是什么年代????谁知道,谢谢~

根据造型及釉彩花色特征的分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品,值得好好保存,一段记忆,一段情感,更是重要的传家宝。

  【一些PS小技巧】
  这些小技巧大部分来至网上或者自己从书中获得并简略总结的。

  最近喜欢上风景片,风景片更加需要色彩校正,老忘记操作的细节,现在把过程记录下来
  调整参数(为的是留有余量)
  把暗部吸管的目标颜色为RGB(10,10,10),灰场RGB(133,133,133),亮部RGB(245,245,245)
  1)查找暗部
  打开曲线,按住ALT,然后拉曲线左边(阴影)滑块,画面从白色变黑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找的最黑的部分,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2) 查找亮部
  打开权限,按住ALT,然后拉曲线的右边(高光)滑块,画面从黑色变白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最亮的部分,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3) 查找中灰
  1、新建空白图层,编辑-填充,选择50%灰色
  2、把混合模式改为差值
  3、创建新的调整阀值图层,把滑块拖到最左边,然后右拖到第一个黑色区域即为中灰点,按Shift+吸管记录这个点
  然后就是打开曲线,3个吸管各自选取对应的记录点即可。


  美女PS的简单几个步骤:
  1)美白
  选出高光(ctrl+shift+alt+~),添加新空白层,填充白色,调节不透明度到合适的%。
  2)色彩平衡
  调节高光加青加洋红,让高光色调冷点。
  3)色阶
  调节红通道(暗部往右拉),让肤色暗部更暗点,增加立体感。
  4)可选颜色
  调节黄色,减黄加红,减少黄色增加红润感觉。

  2个小技巧
  有时候MT的脸有些地方可能处于暗部,可以直接用曲线提亮然后用蒙版擦掉其他的地方。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用图层叠加的方式:
  1)复制一层
  2)混合模式改成滤色
  3)alt+蒙版,然后ctrl+b,变成白色,把需要变亮的地方擦去
  4)调整不透明度到合适的%

  另外,人像片添加边缘晕影,可以使片子有一种柔和的灯光照射到人物的效果:
  1)复制一层
  2)修改为正片叠底
  3)M用矩形工具选出一个边缘范围
  4)ctrl+d羽化,大约100-200左右
  5)Delete选择的范围

  模拟中密度渐变滤镜效果
  很多时候,拍摄带有天空的风景时,天空部分亮而前景暗淡,如果想把天空部分压暗的同时保持前景曝光正常,则需要做些处理。
  1)添加渐变
  按D把前景色设置为黑,然后添加新的调整图层(渐变)
  2)渐变图层选择反向
  3)修改混合模式为叠加
  4)修改渐变的渐变条
  按住渐变编辑器中的渐变条右边的白色色标,使到效果刚好在天空和地面的交界处。

  2009-03-24 20:35 引用 无忌短信 编辑删除 个人图文集 二手记录 无忌博客 本主题帖子汇总 本主题图片汇总 投诉 第 201 帖

  myh
  资深泡菜
  泡网分:43
  交易分:0
  帖 数:2096-26
  图 数:0/13-1
  字 数:1051K-1K
  注 册:2002年08月 D3还是D3X
  论成熟度和应用性来讲,D3是一台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产品,值得拥有。唯一感到不足的是像素有点低,特别是5D2和SONY α900,准专业机都是2000万像素的情形下,从前瞻性看,1200万显得不足。但是,D3的强项又成为D3X的弱项,D3在大多数场合都够用了,特别ISO是其他机型难以超越的,低噪点和对焦速度及连拍的速度都值得称赞。而D3X下,这一些最适用的功能都欠缺,这是甚为遗憾的。高像素的画质在需要它的场合是必要的,如画册、广告 、专业摄影棚、图片社等专业、专门的摄影是必不可少的,——这一些在多数人和多数场合不是必要的。但是,这些专业的特殊场合,D3X又显得不够,比中画幅和大画幅相机有明显的差距,因为135的特点是便携性和机动性,让他承担其他的专业相机的功能有些勉为其难,这是D3X的尴尬。这是两难的选择。我原来想直接购买D3X,但是总感到不如D3适用。
  我试图感到应该拥有D3,它应对目前的3-5年可能够用了,如感到不足应该上中画幅,如尼康的中画幅能够专用卡口兼用135镜头(这几乎不可能,也不能发挥中画幅性能),那更值得等待尼康中画幅。据有的人士分析D3的升级版应该是将ISO最低值降到50,高感光度更广,这在尼康应不难达到。至于据说是除尘功能的升级,那是鸡勒,自动除尘没有保险而可靠的依据,反而增添了对专业机不利的因素,如温度的变化对芯片感光处理功能的影响,并增添了对专业机的不稳定感。也可能D3X的升级版会将D3的所有优点都吸收到D3X中来,那可能要到3-5年后了,如果达到这样的水准,那也不会叫D3Xs,而是D4了。135数码单反到2400万像素,应该不会再追求高像素了,因为135镜头的光学限制,使高像素难以提升更高的画质。因此,未来的D4应该达到135数码单反相机阶段性的终结水准。不然为什么尼康要向上中画幅呢。尼康在135数码相机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更多适用于全幅数码单反新镜头的同时改善其感光芯片和处理性能。

  2009-03-24 17:50 引用 无忌短信 编辑删除 个人图文集 二手记录 无忌博客 本主题帖子汇总 本主题图片汇总 投诉 第 199 帖
  myh
  资深泡菜
  泡网分:43
  交易分:0
  帖 数:2096-26
  图 数:0/13-1
  字 数:1051K-1K
  注 册:2002年08月 以前有人在影棚问我,是不是可以用手上的数码相机,为他的胶片机测光,当时我简单的回答了“是”,这个答案也许没有什么大错,但是显然不够精细。直到今天我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答案。

  最近我沉迷在鱼缸中,DIY二氧化碳,DIY细化器,DIY灯光,其实这些都可以好好说说,其中倒有不少诀窍,此时却想谈谈如何测量灯光是否足够。一般的阳性草需要2000lux来培养,鱼缸有个经验公式,每升配0.5-1W的荧光灯,但是,在没有专业测量设备的时候,我如何知道底砂处的光照度有多强呢?

  我想到了手中的CANON单反。如果在鱼缸底部放一个漫反射的平板,并且其反射率是已知的(例如18%灰板),通过拍摄这块平板,或者对这块平板测光,我相信单反的测光机构一定对景物的亮度有个固定的关系,同时拍出的照片像素值也必然与景物亮度有个固定的关系。
  那么该是什么关系呢。查阅了不少资料,大多数物理关系都显然易见,除了ISO感光度。

  好吧,先假设这些都是线性关系,并且假设感光元件处获得的光照度和感光值(定义为0-1.0)有下面的式子:
  感光值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剩下的公式好办,无论是google还是自己推演,都可以得出(使用国际单位):
  像素值 = 感光值^(1/伽玛) * 255 = 感光值^(1/2.2) * 255
  底片光照度 = 反射面亮度 * 镜片对光源的立体角 / 放大率^2
  = 反射面亮度 * (π/4 * 镜片直径^2) / 物距^2 * (物距/像距)^2
  = 反射面亮度 * π/4 / 亮度光圈^2
  反射面亮度 = 环境光照度 * 反射率 / π

  那么,我们有个结果:
  环境光照度 = (像素值/255)^2.2 * 4 * 亮度光圈^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反射率
  好了,现在来解决感光度和曝光系数的麻烦吧,这个经常以ISO来称呼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记录答案吧。

  1、胶片
  通常胶片的感光度是根据HD曲线确定的,考虑去除灰罩和不线性区,在灰罩密度+0.1密度(对数值)处记录测量到的曝光量H,再增加1.3(对数值),对应的密度应该是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而感光度就是0.8/H,我们如果把照片的线性区也用感光值(0-1.0,对应密度(灰罩密度+0.1密度)-(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表示,可以得到这个式子:
  10^-0.8 = 底片光照度 * 10^1.3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1.3 * 0.8/H * 曝光系数
  推导出:
  曝光系数 = 0.01
  以我们看到的各种ISO=100的胶片的HD曲线为例,通常会看到0.1勒克斯-秒(对数值-1)对应的对数密度是1.0,这个对应点离我们所说的(灰罩密度+0.1密度+0.8密度)非常接近了。所以要使用后面的结论,最好使你的曝光结果接近1.0密度,不然胶片的非线性会使得结果偏差太大。

  2、数码ISO(SAT)
  这个感光度定义,是通过测量当数码输出饱和(即感光值=1.0)时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78/H,我们也推导一下:
  1.0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78/H * 曝光系数
  显然:
  曝光系数 = 0.0128
  如果使用这个系数,最好你的曝光结果接近曝光饱和(但最好差一点),以减少非线性的影响。
  应该特别指出出,大多数未标明的日本数码相机(尤其2007年前的)感光度使用这个定义,这个定义在配合普通的测光感光度(后面提到),会保留高亮处的半档保留区,防止死白现象,但是画面通常感觉有点暗。

  3、数码SOS
  这个东西也许将来可以替代我们常用的ISO,他的定义是通过测量当数码输出中灰(即感光值=0.18)时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10/H,我们也推导一下:
  0.18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H * 曝光系数
  显然:
  曝光系数 = 0.018
  如果使用这个系数,当然最好使用灰板了。

  4、测光用的感光度(EI)
  测光和曝光的感光度是两回事,想想用ISO400来测光,但是胶卷是ISO100,然后迫冲的情形就知道了。
  常用的测光表是根据中灰场景来测光的,定义是通过计算感光输出中灰(即感光值=0.18)时需要的曝光量H来决定的,感光度=10/H:
  0.18 = 底片光照度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H * 10/H * 曝光系数
  这样:
  曝光系数 = 0.018

  5、推荐的感光度(REI)
  这是一个令人头晕的感光度,定义很简单,厂商认为设置的这个感光度让照片显得正好曝光合适,照片漂亮就OK了,这也许根本算不上一个定义,但是令人悲哀的是,许多厂商喜欢这个宽松的定义,甚至连测光也使用它。不过就大概而言,这个感光度对应的曝光系数通常与ISO(SAT)或SOS相差不大。
  CANON新的单反(1DIII,1DSIII,40D)出来前,曾一度指出其感光度以SOS标准定义,后来还是使用了REI,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猜测,其感光度定义还是使用了SOS定义,毕竟这个定义会让照片比较明亮,比较讨好。
  CANON老的单反(400D之前),曾经使用这样的定义,感光度=ISO(SAT)* 0.75。

  也许还是该说出来,虽然有了这么多感光度定义,但是实际上对厂商的要求还是很宽松的,计算的结果有20%以上的误差还是不稀奇的。

  感光系数的问题解决了,再补充一些细节,对于Nikon相机,它直接给出了亮度光圈,需要注意的是,canon只给出镜头光圈,因此还需要考虑:
  亮度光圈^2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耗损系数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0.828
  其中耗损系数考虑了镜头的耗损系数0.9,余玄四次方暗角(10度)等制定的,并且也是测量感光度时候厂商使用的经验公式,因此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数值。

  最后我们的公式已经相当复杂了:
  环境光照度 = (像素值/255)^2.2 * 4.83 * 镜头光圈^2 * (放大率+1)^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曝光系数 / 反射率

  但是这已经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公式了,根据这个,我测量出了我的鱼缸95W灯光能提供给我1700LUX的光照度,勉强够用。

  如果有一个测光表,也许我们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大多数测光表提供了LUX测量,要不,也可以这样推导出来:
  环境光照度 = 0.18 * 4 * 亮度光圈^2 / 曝光时间 / 感光度 / 0.018 / 0.18 = 222 * 2^ev / 感光度
  而厂商给的公式通常是在ISO=100时候,
  环境光照度 = 2.5 * 2^ev
  我想这个差别很小,不排除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加了某些非主要因素的考虑。

  开头的问题也有了答案,胶片和数码相机的测光,还真的会有差别的。

  2009-03-23 22:40 引用 无忌短信 编辑删除 个人图文集 二手记录 无忌博客 本主题帖子汇总 本主题图片汇总 投诉 第 198 帖
  myh
  资深泡菜
  泡网分:43
  交易分:0
  帖 数:2096-26
  图 数:0/13-1
  字 数:1051K-1K
  注 册:2002年08月 你老去西藏干什么?
  刘树勇

  看到不少搞摄影的人,老是挺悲壮的样子,一有空便带着一大堆摄影器材一趟一趟地跑西藏,说是"搞创作去",一去几个月,拍回来无数的照片,然后找个机会给别人打幻灯看看,或者是让摄影杂志的编辑们要了去发表,还请他谈谈"艺术创作"的感想什么的。跑过几次之后,摄影家的表情便愈发悲壮,据说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仿佛突然得了什么高人的指示,神色行止都一副飘乎乎的意思。每每见到这等准高人,先是有些肃然起敬,然后就有点儿不大明白。看发表在专业摄影杂志上的那些照片,弄来弄去都那些东西:穿脏兮兮的皮袍子的藏胞,转经的或辩经的人们,活佛与喇嘛,朝圣途中仆地前行的信徒,圣湖畔的玛尼堆,天葬台与秃鹫,雪山与冰川,藏戏与云朵,等等等等。人物自然不同于我们,看着新鲜,可看多了也就腻了;风光也还壮丽,可看成是气象图片也无不可,说它"艺术"也"艺术"不到哪里去。这么多人反来复去地就拍这几样东西,还一脸煞有介事地整天嚷嚷着要去西藏"搞创作去",我就想知道有没有这个必要,这西藏和你能扯上些什么关系,怎么惹得你老往那儿跑?


  想得多了,就觉得其中有些原因。首先大概是因为猎奇。对于那些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和西藏之外的中国人来说,西藏肯定是一个独特的而又相对封闭的奇观。它是如此不同--居于世界屋脊的地理位置、特异的宗教与文化、特异的风景与人文习俗--引来无数的外国人和中国人每年蜂拥到此地,通过旅游、摄影、摄像、购买那些具有浓郁民族地方色彩的物品(服装、刀具、饰物)、拜见活佛等等方式,来"消费"这一奇观。而对那些摄影家们来说,西藏更是一座"创作基地"(这个词儿如果是种旅游策略则可,如果是认真地想这么搞,那就有点儿特别的无知可笑!这样的创作基地还有张家界坝上草原,云南丽江--其实就是个旅游景点儿)。甚至很多人都说:一个搞摄影的如果不去西藏真是白活了!好像摄影天生地与西藏有点儿什么必然关系似的。不管怎么说,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家外国摄影家越来越喜欢往西藏跑却是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我想是因为这种普遍的猎奇心理造就了一个图像的市场,想想看,衣着特异的藏胞、蓝天白云下的梵呗、活佛与朝圣途中的信徒、玛尼堆与天葬台世界屋脊上的雪山,这些完全表征化的符号化的奇观化的西藏影像,满足了无数未曾到达此地的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的阅读需要,他们看到了由那些摄影家们肤浅的认识所解读和展示出来的一个西藏,同时他们的观看和期望又返过来巩固和鼓励了摄影家的这种肤浅的展示和不断的去猎取这种奇异的影像。


  另一个原因是在对摄影的理解上搞晕了。在许多中国摄影家们的理解中,凡涉及人物事件的照片不外是新闻报道加纪实;凡风光花卉加点儿造型光摆个架式的人像那就算是"艺术摄影"或者是把摄影搞"艺术"了。而且我们的那几种能给各地的摄影家们评职称时帮上一点儿忙的专业摄影杂志,也一直在传达这样一种毫无学理可言但却于自己无害的绝对不会犯什么政治错误的摄影思路--近五十年来它们最喜欢发表的就是那些"表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的风光照片,而且不遗余力地推出一些弱智一样的风光摄影家,还把个亚当斯当成领导来服从。于是,摸相机的人们要想"艺术"一把,而且又能将旅游观光、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调剂生活节奏与所谓的"艺术创作"结合于一体,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去拍风光照片了。草原略显单调,坝上也觉平庸,留给发烧友们去练习瞄准儿吧。起码也得拍拍历史悠久的长城,荒蛮苍凉的西部高原,云山雾罩的张家界、九寨沟什么的。要想把照片拍得有点儿内涵,拍得有点儿宗教的那种挺神秘兮兮的感觉,而且还能唬住别人,那肯定是非西藏莫属了。


  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高出一截去,既不是猎奇也不糊涂,而是像你说的那样跑西藏是在寻求一种精神的归宿或者说家园的话,那就更有些装模作样了。这种原因说白了,动不动就往西藏跑,一多半不过是要去散散心放松一下而已。工作压力太大了,忙了几年了,钱也挣得差不多了,最近离婚了,无聊了,都会成为往西藏跑一跑的最好理由。其实这是一种逃避或者是一种没事找事。什么在那里心灵得到了净化,不过是顾左右而言他,暂时脱离了那些真正使我们感到困扰的东西。你愿意这么做也无不可,问题在于,这和什么摄影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退一步说,即使有关系,即使你就是想去西藏"创作"一把,那西藏无论其地理环境还是文化上的深邃,都不是你跑几次西藏,造访几回寺院,读几册经书,跟个活佛合个影或者与喇嘛聊一聊天可以搞明白的。当你不断拍下了你最感兴趣的那些有关西藏的表征性事物时,这些概念化的图像便会一再强化和印证人们对于西藏的错误的想象,同时也遮蔽了有关西藏的真实而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你的这些照片看到的是什么呢?


  老子《道德经》中尝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东晋时,简文帝入华林园游,对随行左右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然林木,便自有濠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关注当下,关注于自己切身的生存体验,并由此体悟到天地的道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对于宇宙空间的观照方法。杜甫有诗说:"江山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宋时一高僧道灿也有诗云:"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久。"都在说这种不奢望,不远求,重视切近的经验与内在体悟的大境界。事实也正如此,你自己的生命活动,你所熟悉的文化与环境才会构成你真实的生活。而所有的奇观都外在于你的生活与判断,那是你的头脑所无法企及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外在于你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你可以观看它,但你却不可能像处身其中的人们那样成为它其中真正的一员,你永远只是一个与西藏擦肩而过的观光客。你的所有幸福与苦难都发生在你所依赖的文化与土地之中,你的问题也只能在这里得以最后的解决。在你的生活之外,不存在一个真正的使心有所驻留的自由之所。这就是当年朱熹所说的那种"即其所居之位,而乐其日用之常"的平常心。说到底,你把你自己的生活搞清楚了,你把自己摆平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摆不平的?非要在你的生活之外去什么西藏"体验生活",仿佛你一直是生活在生活之外一样,那岂不是骑驴觅驴,磨砖作镜了!


  曾与一喜欢汉学的合众国际社的记者夜谈,他是当年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员,亲历了那个失去生存目的标的年代。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有所安顿,他们做出的努力包括跟随日本禅师修习禅宗;学习老庄之学;远赴印度学习瑜珈功法;到荒蛮的原野或荒岛上过原始人式的生活。当日本禅师告诉他,真正的禅宗须到中国才能得到时,又不畏艰难来到中土,遍访高僧大德,请求开示。他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赶紧回到美国去,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正是中国哲人所说的"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


  这和艺术或者摄影有什么关系?
  关于作者: 男 196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83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现为文化与传媒学院)任教至今。80年代中期,始致力于视觉语言与叙事方式的比较研究。80年代后期,集中以中国书法为研究个案,比较研究中国视觉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传统与西方抽象语言纯粹化的差异关系问题。

  刘树勇被称为中国最激进的摄影批评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刘树勇好象只会“骂人”——这主要源于几年前撰写的“惊世奇文”——《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文章里嬉笑怒骂,几乎把中国摄影界的所有问题讽刺挖苦了一遍,以至于当时所有的摄影媒体都不敢(或不愿意)刊登这篇“檄文”,文章一压就是好几年。其实,刘树勇更多的摄影理论和批评文章都很平和,尖锐而不失深刻理性的研究分析。

  后来,刘树勇的《摄影家为什么出画册》、《图象的社会学功能》等几篇文章都在摄影界引起较大反响,《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也终于发表,当然不是在传统媒体,而是在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网络媒体上,并很快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树勇也作为嘉宾在网上与摄影网友进行了现场的交流,一些传统摄影媒体也破天荒做了相关报道。

谁帮我找1篇醴陵奇观说明问哦???谢谢
答:这座寓意为通向理想之门、颇具城市巨雕风格的建筑,传达出老师对学子的殷切勉励和无限希望。同时,她也是醴陵四中发展史上掀开崭新篇章的兆示。2、东方校赞:西山巍巍,渌水泱泱。宏开校宇,人才陶铸震东方。德业砥砺,学术宣扬,古今中外一炉冶。复兴文化,挽回世运跻大康。回溯当日,雨露星霜,相期振...

写作文醴的炒粉
答:我想着,开始炒粉了,我想到了电视里的大厨师,把锅子拿起来翻炒的动作,于是我也学着这样,结果,才炒了几下,粉的七分之一都洒到外面去了。 总结了刚才的教训,我开始认真炒起来,过了一会儿,放了盐、鸡精、麻辣鲜、豆拌酱等一系列的调料,我还学着外面小吃的样子,放了一点酱油,没炒一会儿,便想,好了吧!便尖起...

做自我介绍的
答:1、我聪明,我活泼,我大方,我自信! 2、我就是我!一个小小的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3、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4、给我一个支点,我将举起地球! 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6、我的未来不是梦! 好不容易讲到性格了,却又光图时髦而无内容,模棱两可。如: 1、我是一个具有多重性...

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300字
答: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300字 篇1 一对修长的耳朵,一双红宝石般的大眼睛,三瓣嘴,加上全身雪白的柔软毛,一个小柔球般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白白。 白白实在太活泼可爱了,我就分成几个特写镜头吧! 1、晨练记 “左三拳,右三拳,脖子……,当这首《晨练歌》从我的嘴里唱出来时,小白兔醒了,他踢踢腿,...

用说的文体写作文
答:说明文就是要求说明白一样东西的,要人们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明白你所描述的这个物品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等问题。那么这个你想要说明白的这件物品就叫说明对象。 5. 写作文的文体分为几种 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

江西民风民俗作文
答:特择要简述1种。春锣-最具有萍乡特色的。春锣起源于清末,兴于民间,流行萍乡及宜春、万载、浏阳、醴陵、等周边县(市)。艺人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直径比鼓大2-3公分的小锣。击鼓敲锣做过门,春节时走门串户向人报春。唱词多为每句7字,两句韵,语言为地道的萍乡方言,通俗情切。曲目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