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有哪些作用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哪些?

作者&投稿:底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个体微小、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大小用微米甚至纳米来表示,从零点几微米到几百纳米不等。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而且轻,故可通过风和水的散播而广泛分布。江、河、湖、海、高山、陆地、人体等,甚至寒冷的北极冰层中也发现有微生物的存在。
  2. 种类繁多、代谢旺盛
  据统计,已发现的微生物有十几万种。而且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能用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使之分解和转化。同时,又能将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繁殖快速、易于培养
  微生物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具有高速繁殖的特性。尤其是细菌,其细胞一分为二,即裂殖。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简单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这就使我们容易培养微生物,特别是获得纯种微生物。
  4. 容易变异、利于应用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本身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不断深入以及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一些国家的学者陆续发表了研究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术有了许多突破性发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发展。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诞生了遗传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应用领域
  微生物技术的前景
  微生物作为一个生物界别,它的开发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微生物工程技术是“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保健”大系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和快速见效的重大技术。
  中国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地跨寒温至热带,内陆海拔高差-155至8848米,地形复杂、环境多变,生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是世界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中国有着雄厚的资源基础。
  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依靠科技,推动21世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生物技术已成为中国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最多的领域,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并迅速崛起。

微生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一、污水生物处理的特征 

(一)、污水与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成分极其复杂。一般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是代谢废物和食物残

渣。工业废水可能含有较多的金属、酚类、甲醛等化学物质。此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非病原微生物和少量病原菌及病毒。污水的生物处理就是以污水中的混合微生物群体作为工作主体,对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同时通过扩散、吸附、凝聚、氧化分解、沉淀等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因此,污水生物处理实际上是水体自净的强化,不同的是,在去除了污水中的污染物后,必须将微生物从出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本身的絮凝和原生动物、轮虫等的吞食作用完成的。 

 

(二)、生化需氧量及生物处理的应用 

    

在污水处理中,通常是以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

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如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通常这5 d、20℃下,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称BOD5。BOD5约占生化需氧总量的2/3,故采用BOD5来表示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浓度是比较合适的。但污水中有机物并不是都能较快降解的,在工业废水中,可以结合COD等指标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只有BOD高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物处理,COD很高但BOD不高的废水不宜采用生物处理。对于有毒的废水,只要毒物能降解,就可用生物法处理,关键是控制毒物浓度和驯化微生物。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效果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质能以某种形式(如生物絮凝作用)被分离除去,或被转为无害的物质。例如,城市生活污水经生物处理后,活性污泥法的BOD和SS(悬浮性固体)去除率都在90%左右;生物滤池法BOD去除率在80%、SS去除率在90%左右。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资料库http://www.ep360.cn/qita  

生物处理还能减少城市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病毒,但浓度仍然较高,因此,出水

和剩余污泥都要消毒。 

  二、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根据微生物对O2的需求不同,污水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根

据构筑物的不同类型以可分为多种方法(表10-1)。 

  (一)、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借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处理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都能被相应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整个好氧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为CO2、H2O、NH3等;第二阶段,主要是NH3转化为NO2和NO3。 用好氧法处理污水,基本上没有臭气,处理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条件适宜,一般可去除BOD580~90%以上。 根据处理构筑物的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等。其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应用最广泛。 

  (二)厌氧生物处理 

  套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其中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也称厌氧消化或厌氧发酵。 有机物厌氧分解的钱过程是由三类生理上完全不同的细菌分三个阶段完成的(图10-4)。第一阶段,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粮类、有机酸、醇等,是水解、发酵阶段;第二阶段,由产氢产乙酸细菌群将有机酸等转化成乙酸、H2及CO2,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三段,在产甲烷细菌作用下将乙酸(包括甲酸)、CO2、H2转化为CH4,是产甲烷阶段。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应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由于是密闭发酵,所以在处理过程中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隔绝空气又加以高温发酵,可以钉死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并且可以产生生物能源甲烷。因此厌氧消化法近年来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所需时间长,对设备要求严格,因而影响其迅速推广。 

  三、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一)、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胶体物质、悬浮物质等混杂在一起

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沉降性能的绒絮状颗粒。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是细菌(以好氧性异养菌为主)和原生动物,此外尚有酵母菌、丝状霉菌、单胞藻类、轮虫线虫等。 

 1、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中细菌的数量约为108~109个/ mL,它们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主力军。最常出现的优势种群是: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动胶菌属,其次尚有无色杆菌、诺卡氏菌、蛭弧菌、分枝蒜苗、硝化细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它们全部是化能异养菌,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可以有效地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活性污泥形成初期,细菌多以游离态存在,随着活性污泥的成熟,菌胶团细菌分泌胞外聚合物(蛋白质、核酸、多粮等)形成细纤维状的胞间物质,然后通过它们相互纠缠作用而形成菌胶团絮状物,随后丝状细菌、霉菌、原生动物等交织附着其上,形成活性污泥绒絮状颗粒,这个过程称为生物絮凝作用。因此,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由于其巨大的表面积和粘性,使活性污泥具有魏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同时菌体包埋在絮状体中,可避免原生动物的吞噬;絮状体的形成,又为固着生长的微生物提供了附着和栖息的场所,这就为水处理微生物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絮凝使活性污泥具有了良好的沉降性能,利于二沉池中泥水分离。 

活性污泥中的丝状细菌,如球衣细菌、贝氏硫菌、线硫菌,它们附着于污泥或与菌胶团交织而构成活性污泥的骨架。但若污水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低氧和有机物浓度过高低时,都会引起丝状细菌大量繁殖而造成污泥结构极度松散,污泥因浮力增加而上浮,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降低处理效果。  

  2、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在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细菌,常见的优势种是纤毛类。它们主要附聚在污泥表面。其作用在于。(1)有些原生动物(如变形虫)能吞噬水中有机颗粒,对污水有直接净化作用;(2)某些原生动物(如纤毛虫)能分泌粮类物质,可促进生物絮凝作用;(3)吞食游离细菌,有利于改善出水水质;(4)可作为污水净化的指生物。在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阶段中,原生动物按一定的顺序出现。在运行初期曝气池中常出现鞭毛虫和肉足虫。若钟虫出现且数量较多,刚说明活性污泥已成熟,充氧正常。若固着型纤毛虫减少,游泳型纤毛虫突然增加,说明污水处理运转不正常。因此,根据污水中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判断水质和污(废)水处理程度,因为随着水质条件(营养、温度、pH值、溶解氧)的变化,细菌与佩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出发生一定的变化并遵循一定的演替规律(图10-5):细菌→植鞭虫→动鞭虫→变形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 

(二)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 

当污水通过滤料时,在滤料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粘膜,粘膜中生长着各种微生物,这层粘膜就是生物膜。生物膜有巨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污水中呈各种状态的有机物,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 

生物膜中常见的微生物:主要组成菌有好氧的芽孢杆菌、不动杆菌、专性厌氧的脱硫弧菌以及假单孢菌、产碱杆菌、黄杆菌、无色杆菌、微球菌和动胶菌等兼性菌,这些细菌互相粘连构成菌胶团,担负着主要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任务,生物膜上的丝状细菌有球衣细菌、贝氏硫菌等,它们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极强,在量生长的菌丝体交织粘辐形成层层的网状结构,对水水具有过滤作用,被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被丝状菌网吸附截留,出水变得澄清,同时菌丝的交织作用又可使膜块的机械强度增加,不易脱落更新,但丝状细菌过速生长会堵塞滤池,影响净化过程的正常进行;生物膜中出现较多的真菌是镰刀霉、曲霉、地霉、枝孢霉、青霉及酵母菌、霉菌可形成类似丝状细菌的网状结构;藻类仅生长在生物膜表面见光处,主要有小球藻、席藻、丝藻等过生长,会覆盖滤池表面,影响水流畅通;原生动物主要是钟虫、累枝虫、盖纤虫和草履虫等纤毛虫,它们能提高生物滤池的净化程度和效率;此外尚有轮虫、线虫、沙蚕等后生动物去除池内污泥,能防止污泥积聚、抑制生物膜过速生长,保持生物膜的好氧状态,对废水净化有良好作用。 

生物膜上微生物的生态演替主要受溶解氧和营养的制约。从膜面到膜内,微生物按好氧化发发→ 兼性→厌氧的顺序出现;从滤池的上层到下层,有机物浓度逐渐降低,优势种以菌胶团细菌→丝状细菌、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的序列出现。因此,通过观察各区段微生物种类的演替情况,有可能判断出废水浓度的变化或污泥负荷的变化。 

四、污水处理的菌种培养及其对水质要求   

(一)菌种培养方法 1、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 

生物滤池投入运转初期,必须培养和驯化生物膜。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生长繁殖,挂上生物膜;另一方面是使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变异,能逐渐适应处理的污(废)水的水质,也就是训化。培养与驯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先将生活污水送入滤池,生物膜在滤料上形成后,逐渐投加准备处理的工业废水,对生物膜加以驯化。 

  (2)将生活污水与待处理的工业废水混合送入滤池,工业废水混入比例逐渐增大,使挂膜与驯化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3)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进行接种培养,并以逐渐增大准备处理的工业废水投量的方式加以驯化。 

2、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首要问题是要在曝气池运行投产前,准备好足够数量具有处理某种污水能力的活性污泥。培养与驯化方法如下: 

  (1)将附近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成熟的活性污泥取来直接使用。该方法最简便。   (2)采用生活污水和粪便水曝气培养,再用需处理的废水驯化。该法较常用但所需时间长。 

  (3)在用生活污水、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同时,逐渐加入待处理的工业废水,使培养与驯化同时进行,缩短驯化时间。 



微生物及其微生物技术在污染预防及环境治理领域中有什么作用和地位~

1 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众所周知,用物理的方法(如打捞)虽可清除部分污染物,但对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物以及禽畜粪便等的处理难以奏效,用化学的方法则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吃”污的微生物控制污染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游离微生物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成为不悬浮于水但保持活性,并可反复使用。
唐凤舞等[2]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城市污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固定化颗粒与污水的质量比例为16%,温度为25℃时,硝基苯去除率达97.9%,COD去除率达89.2%,出水水质稳定。
庞胜华等[3]用PVA包埋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处理抗生素废水,活性微生物为经抗生素废水以l0%浓度增幅驯化75d后的活性污泥。结果表明:废水浓度(COD)为2000mg/L、曝气为20h、温度在10~45℃、pH值7~10,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57%。
1.2 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李健等[4]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好氧生物接触氧化(BCO)联合工艺,并在AF的滤料中挂上生物膜,对合成洗涤剂(LAS)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AF反应器在HRT=24h、温度(32±2)℃、pH为7~8、营养母液质量浓度5mg/L条件下;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张凤君等[5]采用中空纤维膜作为无泡供氧及生物膜载体,采用包埋固定化技术进行挂膜及污水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VA作为包埋剂,且包泥量为1∶1的情况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80%左右。
1.3 复合微生物技术
复合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选育优势菌种,构建基因工程菌以提高生物处理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高云超等[6]筛选并制备了复合微生物制剂(CMP)并用于猪场污水处理。研究表明,光合细菌非曝气处理和CMP曝气处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2d后污水的COD值分别降低35.5%和74.1%。CMP接种量为0.1%、1%和10%,CMP对高浓度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作用。
2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2.1 微生物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王丽萍等用菌根真菌-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在石油污染浓度(石油的质量分数)0.2%和2%条件下,石油烃降解率与菌根侵染率、玉米根干重和植株干重均呈现相关性。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的菌根侵染率、玉米生长量和石油烃降解率均远高于对照处理。
齐建超用4种菌剂与多种有机肥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结果表明,腐植酸、诺沃肥和生物有机钙等有机肥和菌剂(4%处理)的加入使土壤盐碱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壤pH稳定于6.9;4%菌剂处理与有机肥联合作用修复效果最显著,石油烃降解率可达到73%。
2.2 微生物技术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李秋芬等使用有益菌复合菌剂对大菱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某一种有益菌的效果,复合菌的COD去除率为68.4%~73.1%,高于单株菌Lt7222的60.8%,氨氮的降解率为80%,高于A3的25.3%和Y1的77.4%,且有害中间产物亚硝酸氮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赵宇等用复合光合细菌法对养虾废水作研究,其中CODcr的去除率能达到63%,NH3-N的去除率也能达到92.5%。季民等提出了通过投加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复合细菌群来强化湖泊水体生物自净能力,改善湖泊体水质的方法。
3 微生物技术在有害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废弃有机物排放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空气,土壤,水源,严重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解决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中,微生物方法以其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杨彬等通过富集培养,获得了降解对硝基苯胺的混合培养微生物,并用于降解硝基苯胺。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110gPL葡萄糖和110gPL酵母粉,3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可达97%以上,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可达411mgPL·h。

废水处理,一般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有生物转盘法、生物膜法等。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有哪些作用
答: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应用领域 微生物技术的前景 微生物作为...

关于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3、 在控制生物数量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生物过量繁殖它就会形成疾病控制其数量.4、 在生物进化中起到淘汰有缺陷的个体以保证此种生物族群得以发展生存。5、还有就是缓和人类对自然破坏污染所造成的损害,

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
答:1. 治理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质,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2. 环境保护监测: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例如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指示器等,能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 生态修复:生物...

环境保护的新篇章:环境生物技术能带来什么?
答: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多样,如生物过滤、洗涤和吸附等。四川省立研究院的研究发现,生物过滤虽简便易行,但需精细调控,空间占用较大;相比之下,生物洗涤法尽管成本稍高,但反应条件控制更为精确。这些生物反应器如净气塔和生物滤池,成为废气净化的绿色工具。三、水污染治理的生化与自然之...

微生物的哪些特点使其在环境污染处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1 清洁环保:一般化学试剂的加入本身就是对环境的再次污染,只是毒性减少了而已。反应后的产物也不太会被大自然吸收。而有些细菌处理了污染物后形成的物质可被其他生物利用。2 可再生: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一次投入,可维持很久,而化学试剂都是一次性的。3多功能: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筛选,有些微...

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有哪些应用?
答: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处理废水,其主要降解产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厌氧处理也需要在一定的处理构筑物内完成,一般需要保证温度、无氧或低溶解氧浓度。当今,微生物技术已成为废水处理中的主流方法。一、环境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广泛应用和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 治理、土壤的肥力修复、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 源化、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 ...

生物净化作用
答:生物净化作用在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植物通过叶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对大气污染如降尘、飘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有滞留过滤效果。木本植物因其较大的叶面积和更高的叶产量,如森林,对于大气净化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它们还能过滤细菌、杀菌并吸收重金属,有助...

简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
答:1.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它们在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包括:2. 生物降解与污染物处理: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废物和污染物,这一能力在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固体废物管理中至关重要。例如,厌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而某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石油化合物、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

简述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答:作用有很多啊 诸如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能过发酵反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甲烷可以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而废水也得到了净化。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