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来分析诗歌 从哪些方面赏析诗歌

作者&投稿:郁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歌鉴赏的几个角度
  一、从题目入手
  读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诗歌的大意。如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诗歌,有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菊花》、虞世南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例1、有人说《夏意》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说出具体理由。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凉,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认同。第一句中的“夏”直接点明这是夏天,第二句中的“石榴开遍”是夏天特有的景象,第三句“树阴满地”、第四句流莺啼叫写的也都是夏天特有的情景,所以说这首诗“无一句不切夏意”。
  例2、读下面的诗歌,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送”的?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诗题里的“送”字透露了全诗所写之事件。诗歌紧扣“送”字着墨。楚江、建业点明“送”之地点,“微雨”点明“送”之天气,“暮”点明“送”之时间,从“雨”和“幕”中透露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中的景物描写,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更是诗人心中之感受,表达出对友人的怀恋和担忧。“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送别时的伤心之情。
  二、从字词入手
  通过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用意,才能正确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才能准确鉴赏诗歌。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重点注意诗中的重要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特别要注意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
  例3、《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字把春意人格化了,把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把杏花在枝头开放比作很多有生命有感情充满活力的生物在玩耍打闹,从而写出了杏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景象和情趣,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例4、读下面的诗,你认为“闲着中庭栀子花”中的“闲”有什么妙处?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
  例5、阅读唐代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体会“秋”字在诗中的作用。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例6、阅读王昌龄的《闺怨》,体会“忽”字在诗中的作用。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来表示转折,让杨柳色忽然闯入她的眼帘,使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感情一下子转为伤感。一个“忽”字将感情的这种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从意象入手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例7、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简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的景物的特点。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该句以"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富有层次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氛。
  例8、阅读杜荀鹤的《小松》,分析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出生平凡低微、不为人知,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特征。
  四、从意境入手
  例9、阅读《山居秋暝》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五、从风格入手
  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风格有豪放的、婉约的,有浪漫的、也有现实的,有华丽的、有新奇的、也有朴实的等等。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往往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例10、阅读下面两首词,体会这两首词的风格有什么不一样?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甲]词作者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
  [乙]词作者是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
  六、从写法入手
  表达方式有描写、记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反复等。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烘托、反衬、渲染、铺垫、象征、双关、联想、想象、照应
  例11、阅读《兰溪棹歌》分析前两句与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从整体上描绘兰溪的优美景色,写的是静景;后两句着重于写某一天的情景,写的是个体(雨、鱼),体现了一种动态美。
  七、从感情入手
  体会诗人蕴涵在诗中的情感,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任务,无论从意象、从意境、从写法上、去风格上去分析,其实都是为了理解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情感。
  例12、阅读《西楼》品味尾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千山急雨”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更是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打击;“卧看”表明诗人根本没把生活中的狂风暴雨当一回事,从而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雍容坦然的生活态度。
  八、从注解入手
  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例13、《闺意献张水部》和《酌朱庆馀》都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得水部郎中张籍赏识,他去参加考试之前写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张籍以酌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比”的手法,朱庆馀的诗把自己比作新媳妇,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参加考试比作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张籍的诗把朱庆馀比作越女、采菱姑娘,把朱庆馀的作品比作菱歌,把其他人比作“齐国的纨绔子弟”,难以与朱庆馀相比。

1 社会背景和诗人背景-------大环境对诗人的风格影响是很大的。
2 表达手法-------表现性格和语言运用能力。
3 感情色彩-------对读者的影响

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几个方面
1.对所选诗词曲中关键字词句的释解和选择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绿肥红瘦”的“绿”和“肥”分别替代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对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常识等的记忆和辨识
例如: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一句中的“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古代传说中的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水神,邀游于洞庭之上。
3 .对所选诗词曲的意境、感情基调、风格的把握与理解,以及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总体评价
例如:李清照的《永遇乐》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一句写出春意与怨情,显示词人历经沧桑后的孤独与顾虑重重的心情。
4.对所选诗词曲修辞手段与用典的辨识
例如:“青山郭外斜”中的“斜”就不能算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因为“斜”并不是人所特有的动作。

总体说来,就是——分析主要内容,以弄清诗意;解析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以品味诗味。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需要,命题者有时在注释中作了简明扼要的背景提示,我们应从背景上把握主旨,这是解读原作的关键。

诗歌比较阅读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象征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五方面鉴赏。其中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四大方面去思考。

诗歌语言特色从哪些方面分析
答:诗歌语言特色从6个方面进行分析:1、平淡,也叫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2、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3、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4、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5、简洁,就是干净利落...

诗歌意蕴可以从哪些方面作答
答:1、内容:大体内容,中心思想;2、情感: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及创作意图等方面;3、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等。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

诗歌鉴赏方法有哪些?
答: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倾向、作者主旨、作品中的情感基调、作品的思想意义、社会价值及时代价值等进行分析、综合、重组并评说。(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了解作品蕴涵的政治倾向(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

从哪些方面来分析诗歌
答:从哪些方面来分析诗歌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快乐0353 2011-11-01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诗歌鉴赏的几个角度 一、从题目入手 读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

要从那些方面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
答: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

诗歌的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也是诗歌的一大特性。例如抒情诗是一种以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的诗歌。简单地讲抒情诗具有含蓄性、主观性、个性化、诗意化等特征,有的还会体现时代特色。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

古代诗歌应从哪几方面进行鉴赏
答: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7、以诗解诗“以诗解诗”就是借助已掌握的古诗来解读未知新诗的阅读方法,即利用自己积累的古诗与要求分析古诗之间在意象、意境、手法、构思和情感等各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进行类比联想或相关联想,来突破分析未知古诗的难点。

诗歌的开合怎么分析
答:诗歌的开合怎么分析 5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匿名用户 2017-10-15 展开全部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

语文诗歌赏析有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顶针、衬托、反问 (赋比兴、象征) 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 点面...

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一、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二、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