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什么诗?

作者&投稿:徵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
在剑外忽然听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时悲喜交集,眼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再看看妻子儿女,忧愁哪里还在,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到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我立即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随即又奔向洛阳。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
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
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
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乍听到喜讯止不住的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老伴和孩子的那里还有一丝忧伤,
胡乱收拾着诗书高兴的快要欣喜若狂了。
大晴天里引吭高歌呵而且须纵情饮美酒,
这大好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顺流而下到巫峡,
然后一过襄阳就直接转向那久违的洛阳
查看全部23个回答
斗罗大陆】 官方正版下载

玄幻手游斗罗大陆强势来袭,精美游戏画面,超爽打击...
tg.37.com.cn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请问:网上找不到的酒是不是假
“买真酒,就上酒仙网”是对千万酒友的承诺!为消费者提供真品保证、高性价比、配送快捷的服务, 酒仙网与国内外500多家酒企保持深度战略合作,海外葡萄酒从法国、澳洲、西班牙等地酒庄直采,原装进口。经营产品包括白酒、葡萄酒、洋酒、保健酒、啤酒等。酒仙网成立于2009年,服务用户1800万。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天津、成都、武汉、济南、南京、石家庄、西安等地设立运营中心。经营模式包含B2C、B2B、大客户部、国际名酒城等业务。让每一位酒友都能在酒仙网挑选他钟爱的那一款酒。
102018-09-17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原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文释义: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的大片土地相继被官军收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90 浏览40882019-11-1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什么意思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14 浏览3012017-08-25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
白天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有这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返回那就别的家乡。 纵酒,痛饮美酒。青春,指春天的景物。
907 浏览101602017-11-2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意思是什么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大意:大晴天里引吭高歌呵而且须纵情饮美酒,这大好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22 浏览1422017-08-22
求高手翻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如何翻译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二、赏析 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6 浏览20852019-04-14
25评论
lkjhfdss112
没想到杜甫也写出过这么浪漫的诗句,我第一眼看还以为是李白写的呢,诗圣就是诗圣啊。
薛皓予168
你这答案太有用了,大赞呐~
4254499125
谢谢楼主的回答(=^ ^=)
查看全部25条评论
评论两句251240
下一条回答
被赞273次
精彩推荐
正版UNO手游「一起优诺」安卓不删档测试开启
谁是卧底-美泰授权,正版UNO手游「一起优诺」今天安卓不删档测试开启!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广告 
语音手机版必备「TT语音」,让游戏沟通更简单!

语音手机版必备「TT语音」,实时语音,公会,礼包,同游交友约会,游戏更多可能!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广告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什么诗?
答: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原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文释义: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什么诗
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当时,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闻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这一消息,激动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全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的“忽”字表现出诗人突然听闻喜讯的惊喜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谁的作品?
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文如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

杜甫关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的资料 急需 谢谢啦
答: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赏析 杜甫是中国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如果说,由一千多首杜诗组成的“诗史”是一部“沉郁顿挫”的交响曲,那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下简称《闻》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
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诗。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分别是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答: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是什么?
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全诗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的字面意思: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什么诗?
答: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意思
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

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是什么?
答: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