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乡土中国》这一著作? 乡土中国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劳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乡土中国》其主要内容概括: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

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

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乡土中国》是费老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独到见解。个人认为他主要给人提供有如下几点思考:
1.以历史的眼光看到我们所处的社会的过往。自1978年以来,我国在不断的现代化。而文革时期及建国以前的一百年,我国绝大多数时间处在内外交困的非常态局面。即便从清朝回溯,国家也是又王朝腐败,农民起义,割据,统一的大循环之中。俗话说皇权不下乡,所以乡土中国,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底色。这个角度是最绵长稳定的视角。
2.乡土供养了古代最为稳定的阶级,农民和地主。士农工商,是主要的阶级。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一般是由农民发展壮大为地主,然后供养孩子读书,考取功名成为士大夫。光宗耀祖,隐退归田。故,古代社会因为重农抑商,城镇化极低,故乡土承载了主要的社会活动。围绕土地,进行了休养生息。
3.乡下土地是个体农民的主要劳作对象,抵御天灾人祸,分担风险,组织活动的家族,构成了最基层最持久的管理单位。于是乎,天地君亲师构成了主要的信仰,纲常伦理是为主要的调整个体和宗族的规则。
4.乡土人情,千年不变,因为小农经济非常顽强。但是在国家由封建社会解构,转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仍然是农民主要的社会力量,但是农民这个阶层在不断的缩小,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的变为工商业服务者,在转化为市民。相应的,几乎不变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钢铁森林里的拥挤而陌生的经济社会。另一方面,传统乡土社会的意识形态,比如宗族文化在解构,纲常伦理的降低带来了个人家庭道德的风险,滥情和离婚率逐年暴涨。与经济社会相应的道德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弥补。
总之,《乡土中国》这本书描述了中国的基本人情世故和社会变迁,通过费老的视角,能够看清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

《乡土中国》是怎样的一本书?~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著立的一套社会学创作,是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首次出版于1948年。

费孝通先生一生的研究课题,就是寻找一条最适宜的中国城乡发展之道路,他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走南闯北,在我国的乡间地头、田间浩野,无数次的考察调研,为中国的城乡建设提出了即符合实际又关联全局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中国的根在农村,城乡发展城市建设离不开根的输送、滋养和繁衍,当我们掐断这种根的连接或者选择忘记根本,那么我们的城市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费老贯穿历史,连接中外,融通城乡,课研地理,超越思想,理清脉络,为我们探灼了一条中国城乡发展核心致远的道路,他从农村的“土气”入手,以土地滋生出来的气息,衍生出这片乡土上的人文气质,社会结构,权利分配,道德法礼以及血缘和地缘等各方面作出深度解析,而这种解析并不滞留于那个时代,同时还一直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改革和创造,城市是乡村血缘分裂和地缘分裂的的延续,同样那种社会结构和权利影响以及道德法礼一直游拽在我们今天的城市空中,当我们不负5000年的古国文明,又要超越西方成就时,《乡土中国》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这种参照随时随地不能回避。有时是顽固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和不知不觉的行动中,只是取舍和继承,转化和利用,要靠我们后人的努力。

乡土中国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如下所示:
第一章在东方的乡土社会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这是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第二章乡土社会中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是超越个人的存在,乡土社会中也就没有产生“超人”的道德。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给我们展现了什么?
答: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哪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

乡土中国写作背景和目的
答:”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乡土也就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团体道德观念”,“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性关系的确立,正是现代异于传统重要标志之一。《乡土中国》是当代学家费孝通创作的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如何理解《乡土中国》的主题思想?
答:《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之后再从这个总体特点出发,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构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 乡土本色 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它从“乡”与 “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乡村社区如何从家庭这样 的种子长成中国基层社会的参天大树...

作者是如何解释乡土中国这一核心概念?
答:《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作者费孝通深入解析了“乡土中国”这一核心概念。他并没有将乡土中国看作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素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特具的体系,这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他对“乡土中国”概念的主要解释:乡土情怀:乡土中国强调了人们对乡村生活...

《乡土中国》谁读过,我需要每小章和每大章的概要(挑一个也行,两个有...
答:4、《差序格局》篇。 这篇的讨论对象,不限于乡土社会,而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洋社会的格局,有如捆柴,是团体格局。中国的格局,有如石头丢进水面泛起的涟漪,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每个人的网络,都有个(自)己作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相同,网络的范围,依中心势力...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主要讲了些什么问题?
答: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者说是外来文化的整合,如牟宗三先生对中西哲学的整合研究,但是也有一股庞大的势力认为文化冲突无可避免。对此,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观点可以说是第三条道路的有益尝试,他在《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经过的回顾与体会》一文中这样解释他对于文化自觉的理解 ...

简答如何理解乡土中国的社会学?
答:沈从文构建的理想湘西重新理解了“乡土中国”的概念,意在唤醒原始生命蕴含的野性和力量,企图寻找和回归本然的乡土。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整体上分析了乡土社会,它不仅仅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讲,...

乡土中国重要意义
答:乡土中国的价值意义在于它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乡土中国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持。乡土中国介绍: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

为什么以乡土中国概念为书名
答:3、费孝通先生的书里描述了乡土性也决定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看法和态度。《乡土中国》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它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费孝通的成就 1、费孝通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乡土中国给我们的启示
答:还需要了解乡村千百年来的发展格局”。陈媛在分享会上表示,只有了解乡村才能更好地、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的经典著作,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为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答疑解惑,为我们理解中国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