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轻功到底是什么

作者&投稿:靳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1、轻功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种真实存在的功法。练习轻功其实不是使体重变轻,而是大幅提高奔跑、跳跃能力、闪转腾挪能力,并可以站立或行动于不可承重的物体之上甚至运气提气借用轻小物体腾起于空中,属于武术的术类。
看着武侠片里的大侠,动不动就一个纵身,飞到了高处,甚至有的还能飞檐走壁,脚尖轻踏树尖,就可以一跃数米这样的绝技,让我们不禁拍手说好。可是这毕竟是武侠片,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还有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的。那到底大侠们飞檐走壁的功夫是否存在呢?
飞檐走壁其实就是类似于轻功的意思,古人的轻功,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样,可以一跃数米到达屋顶或者是高空,这些都是因为现代的武侠片为了效果而特定的情节。
那么真实中的古人轻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北史》曾记载,禅定寺旗幡竿上绳索断了,有沈光者口里衔着绳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事毕又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余步,时人称为肉飞仙。这里所说的沈光,大概可以定义为大侠,而他的功夫,确实也符合了古人所描述的那样,是轻功。可是这里的轻功,是依靠竹竿而一跃而起,这就说明了轻功并不能做到一跃数米,必须借助外物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不能飞起来,那么哪来的飞檐走壁的绝技,这个说法又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飞檐走壁在古人的理解,大概就是能在半空的墙壁上快速的移动,然后依靠身体的灵敏而迅速转换位置。而绝不是想象中的能从一栋高楼飞到另一栋楼上面,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而之所以飞檐走壁会被描述得那么玄乎,也跟古人当时的社会与自然条件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当时技术不发达,不像当代的科技水平那么高,要想到达高空,是很难的一件事。依靠建筑物的高大雄伟,寄托自己欲与天比高的精神已经不能满足了,于是就产生了轻功一说。它虚无缥缈,不一定能看到,可是却寄予了深刻的含义。很多人都十分向往能有这样的能力,于是变将这样的思想付诸实践,成为轻功一说。
很多古文都有记载,高手在练就轻功,往往要花费数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练就轻功,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练习轻功,必须要是骨骼精奇,天资聪颖才可以。这里所说的骨骼精奇,其实就是要符合练习轻功的身子,轻功的修炼一般是要选择十岁左右的小孩。因为他们这时候既在生长阶段,骨骼还没发育完成,又因为他们年纪尚小,可以心无杂念的练习轻功。还有就是轻功是依靠长期的训练,年纪较少练习轻功的时间就可以长一点。而练习轻功主要是为了训练练习人的反应能力还有如何让身体变得轻盈,只有身轻如燕,才能做到腾空而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习武之人一般身材都比较匀称,不会出现过于肥胖的身体。古人又认为,练习轻功不仅仅是要苦练外部,还要让内在也跟着修炼,这就出现了内功心法,这里所说的内功心法,就是练习轻功的口诀。因此,要天资聪颖,才能领悟内功的口诀,可以事半功倍,盲目的练习并不能达到效果。
而所谓的内功,就是要练习如何运用丹田运气来产生生物电现象,用它来抵抗地心吸引力,从而达到腾空而起,这里的说法可能过于玄乎,实际就是抵抗地心吸引力的能力,这是是练习轻功的必备条件。古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地心吸引力,可是通过长期的气聚丹田,会发现每次丹田里集聚气的时候,浑身都会充满力量,四肢就像是有力往外面推,然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腾空而起,久而久之,通过总结经验,灵活的运用丹田里的气,就可以调节身体的力,这样就可以控制腾空的高度,于是便成为了轻功必备的修炼方法。这里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疑问,既然人能产生抵抗地心吸引力的气,那我只要反复修炼,一定会达到更高的高度。其实这并不对,因为就算身体的生物电现象再怎么厉害,也有临界点,因此很多高手修炼到一定阶段,到达临界点之后,就无法再提高了,而轻功的能力,也达到了最大值,也无法再往上提高了。
因此,看到大侠们的飞檐走壁,可能刚开始会觉得很玄妙,不可思议,但实际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技巧,加上身体条件符合练功的要求,再加以苦练,轻功也是可以练就的。
现实中各种轻功表演其实是利用一些技巧实现的,并非真的使人变轻。如踩鸡蛋是利用压力的均匀分布达到减小压强、最大限度地利用受力物体的承载能力而实现的;水上漂则是利用类似打水漂、四轮驱车行驶于水面的原理,在短时间内奔跑于水面数十米,不可能长时间或静止;而所谓浮空术则是魔术的障眼法,并不是真正的轻功。
现实中和轻功效果最相近的是跑酷运动,但是跑酷者一般需要勘测地形和丈量距离,且只能蹬墙一两脚,落地打滚缓冲;而轻功作为古代武者的逃生技能,既不用勘测地形,又能在90墙踩上五六脚,落地也采用马步落地以继续战斗。现代较出名的有武当轻功、少林轻功、峨眉轻功、自然门轻功。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古代的轻功到底是什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古代的轻功到底是什么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

中国古代真的有人会轻功吗?
答:轻功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种真实存在的功法。所谓的轻功并不是电视上所演绎的。练习轻功并不能使体重变轻,却可以大幅提高奔跑、跳跃能力、闪转腾挪能力,并可以站立或行动于不可承重的物体之上甚至运气提气借用轻小物体腾起于空中,属于武术的术类。轻功其实真实存在的,轻功不是反重力的体现,由于任何物体...

我想要一些关于轻功的资料
答:轻功概述 在此先试将轻功可能的作用列举如下: 1.进退迅速,轻快无比。特别在短距离内,更容易发挥冲刺的爆发力。长距离的奔走还是得依靠内力来支撑。 2.高来高去,利于飞檐走壁,再以飞爪百练索等攀爬工具辅助使用,则更有助益。 3.一跃及远,纵跳如飞,在出手与行动上颇有帮助。 4.登萍渡水...

古代轻功曾真实存在,为什么如今却消失殆尽?
答:古代轻功曾真实存在,如今却消失殆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两个原因就是古代的君王对于习武之人是比较惧怕的,在很多朝代都进行打击,其次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现实所迫,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轻功武学。古时候对于真正的历史是历代统治者都认为百姓习武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因此,...

在古代历史中,武功究竟会不会出现轻功呢?
答:甚至,据中华武术通鉴记载,宫宝田曾经躲过慈禧洋枪队的射击,设想一下,连子弹都能躲过去,轻功的最高境界,该有多么恐怖呢?武术的实战性,还用得着小编过多赘言吗?如今在抖音上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武当陈氏行道长,他是张三丰的嫡系传人,武当派第三十六代守山人。他的轻功视频,大家随手就能搜索到。

古代武功真的可以飞檐走壁吗?
答:其实对于飞檐走壁这门武功来讲,在我国的武侠小说当中体现的是非常的全面的,但是呢,这只是作者们为了神话当时主角或者说当时的武侠社会的一种手法,是为了使自己的小说显得更加的有吸引力。而在现代人对飞檐走壁这件事情的研究以上,也对很多的名门大派的一些大家,去询问他们是否真正的存在飞檐走壁这种...

中国武术的轻功怎么会失传?
答:并没有失传武,当第十五代传人陈师行道长就是轻功的一个最好的典范.百度视频有很多关于他轻功表演的视频.中国功夫博大精深,轻功也是其中内家功底之一,但轻功也并非像电影中描述的那么夸张,,一般来说,功夫高深的人,运用轻功的话,只是单靠跳跃,超不过两米,假如借助墙壁之力,3到5米是不成...

剑侠3一代宗师各门派的轻功分别是什么?迅游加速器好用吗?
答:“萍踪侠影”全新轻功将带领各位侠士进入武侠轻功时代,每个门派都有其独特的轻功,可助各位侠士登萍渡水、飞跃江河!江湖新轻功“踏月留香”少林新轻功“一苇渡江”万花新轻功“点墨山河”五毒新轻功“云体风身”天策新轻功“游龙步”纯阳新轻功“逍遥游”七秀新轻功“暗香掠影”唐门新轻功“飞鸢泛月”...

武当山那个道士,陈师行,真的会轻功吗?
答:系武当三丰派功夫第15代杰出传人,武当轻功继承人,武当师行功夫馆主人。陈师行道长天资聪颖,尊师重道,为人正直,为师父所器重,众师兄弟所关爱。武当山,不仅让他领悟了“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水上轻功”独竹漂,究竟是一项怎样神奇的民间绝技?
答:不过制作独竹漂所使用的竹竿时并不需要一整根,只要八米左右就行,之后也不需要什么加工只要风干二十多天就行了。而拿在手上的竹竿则是斑竹或者水竹,要想在独竹漂的时候保持平衡就需要这根拿在手上的竹竿。独竹漂的用途。一种是作为交通工具。古时候居住在赤水河两边的居民为了方便,就常常使用这种...

史上轻功最高的人是哪一位?
答:历史上轻功很高的人非常多,像西汉的虫达,北宋的史弘肇,南北朝的羊侃、杨大眼,隋代的麦铁杖等等,都是历史有记载的轻功高手 ,我给大家出几个候选人名单吧。第一个:羊侃 羊侃(496~549年),字祖忻,原为宋武帝刘裕部下,当过刘宋的任城(济宁)县令,后来投降了北魏,留在北魏当了雁门太守。羊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