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2010——2011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学 2011初三二模昌平数学试题及答案,急需

作者&投稿:长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格式自己调整一下啊.
昌平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 学 试 卷 2011.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考试编号和姓名。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 ”和“→”含义相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挑选原料 B. 加碱蒸煮 C. 竹帘捞纸 D. 剪裁纸张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混合物的是
A.铁丝 B.蜡烛 C.木炭 D.红磷
4. 加碘食盐,“碘”应理解为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5.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潜水 B. 灭火 C. 急救 D. 气焊
6. 下列性质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颜色 B.状态 C.溶解性 D.可燃性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2个氧原子:O2 B. 3个钠离子:3Na C. 2个氢原子:2H D. 氯化钾:KCl2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过滤 C.加热液体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9. 下列操作既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度,又能增加硝酸钾溶解质量的是
A. 搅拌 B. 振荡 C. 加热 D. 降温
10. 下列物质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A. 浓硫酸 B. 氧化铁 C. 浓盐酸 D. 氯化钠
11. 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竞赛使用的 B.排球使用的 C.双杠使用的 D.跳高使用的
塑胶跑道 化纤球网 木制横梁 海绵垫
12. 消防队员灭火时,常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其作用是
A. 使水分解 B. 使水变成水蒸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13. 北京地铁服务于市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铁轨所用的钢铁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复合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14. 下列物质中,能作氮肥的是
A.K2CO3 B.CO(NH2)2 C.Ca3(PO4)2 D.K2SO4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
B. 甲醛能起防腐作用,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
C.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 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应先进行灯火实验
16.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
17.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结果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他们更换试剂后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他们后来选择的试剂是
A.稀盐酸和镁条
B. 碳酸钠和稀硫酸
C.稀盐酸和铜粉
D.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19.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NO3(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B CO2(CO) 通过NaOH溶液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NaCl溶液(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0. 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B.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化学式为C3H7O2N
D. 属于氧化物
21.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某同学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如下实验。(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X Y Z W
盐酸 √ - -
Z的硝酸盐 √ -
W的硝酸盐 √ -
A. X>W>Y>Z B. X> Y > W >Z C. W > X >Y>Z D. Y >W> Z > X
22.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 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 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 H2O和H2O2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2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B.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入100g水,
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4.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则此
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36:883
2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 ,共30分。)
26.(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下列各类食物中含糖类最丰富的是 (填字母)。

A. 蔬菜 B. 米饭 C. 鸡蛋 D. 牛奶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炒菜,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元素。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4)泡打粉是一种化学膨松剂,主要是通过碳酸氢钠与一些酸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气体
而起到发泡作用。
(5)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
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4价,硅元素+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
27.(6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最好用 (填字母)。
A. 无色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紫色石蕊溶液
(3)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地下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4)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中,对地下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
(5)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 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
(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8.(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它们表示 种元素,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阴离子(填序号)。
(2)A物质常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相对分子质量为26。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的纯净
物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全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

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9.(7分)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1)有些汽车新型排气系统中,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钛合金材料。生产钛(Ti)部分工艺流程图
如下:

镁与四氯化钛(TiCl4)在高温下生成金属Ti,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上述反应需在
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
(2)汽车燃料主要是汽油,若油箱漏油,走近汽车就能闻到。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3)用天然气替代汽油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油价的持续“高烧”,引发人们对未来能源供需及价格的深切关注,并且促使人们寻求石油
的替代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我们应珍惜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不可再生
B.在合理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寻求开发新能源
C.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5)家用汽车和公交车相比,前者的耗油量大约是后者的1/5左右。前者和后者在行驶时所排出污染物的比率大致也是1/5左右。 如果后者载运乘客量平均为50人,前者平均为2人,请对比它们在燃料利用和污染环境方面因素,你的建议是 。
M
C Z
B Y
A X

30.(6分)如图所示,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A、B、C、X、Y、Z、M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游戏规则是:下面物质可以转化成相邻的上面物质,X为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
(1)A转化成B时放出大量的热。A的俗称是 。
(2)B可用于工业制C,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一种物质向C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
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4)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 ;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Z转化为M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3道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
(2)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F G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G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32.(5分)某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
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
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
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
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填字母);
A. 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 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 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 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4)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
分数为 ;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受影响”)。
33.(8分)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109g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6 g
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B是
E是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结论:

第三步:
依据右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①加热固体A B溶液无明显现象。 A是Na2CO3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四步:依据右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C是
利用排除法得出:
D是NaOH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四、计算题(共2道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计算过程要求规范)
34.(3分)如果下水管管道堵塞了,我们可以用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片的管道疏通剂来疏通。反应原理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若要产生1.5g氢气,请计算所用的管道疏通剂中含铝多少克?
35.(3分)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
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昌平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统一练习 物理试题~

: 首先我们来想一下试管的质量m怎么来求。
  根据题目给出的前两个信息我们设一下我们需要的参量,设从底部到B刻度处的体积是V,这样A处就是2/3V,水密度ρ,
  我们知道由于B处可以相平,所以G(重力)=ρgv,
  又由在A处的条件可以知道,F1+(2/3)ρGV=G=ρgv,
  所以F1=(1/3)G,根据后面的条件可以列出方程,
  ρ′gv(2/3)=G+F2=3F1+F2,前面有写G=ρgv,所以gv=G/ρ=3F1/ρ,带入上个式子,得到  ρ′(3F1)/[ρ(2/3)]=G+F2=3F1+F2化简一下,得到ρx=[(3F1+F2)/(2F1)]ρ,

2011初三二模昌平数学    
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2的绝对值是
A.2 B.2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已知直线AB∥CD,CE交AB于点F,∠DCF=110°,且AE=AF,则∠A等于
A.   B.  C. D.
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则它的边数是
A.6B.7C.8D.9
5.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A. B. C. D.
6.把代数式分解因式,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 B.C.D.
7.将二次函数化为的形式,结果为
A. B. C. D.
8.下列图案给出了折叠一个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图1)的全过程:首先对折,如图2,折痕CD交AB于点D;打开后,过点D任意折叠,使折痕DE交BC于点E,如图3;打开后,如图4;再沿AE折叠,如图5;打开后,折痕如图6.则折痕DE和AE长度的和的最小值是


A. B.1+ C.2 D.3
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 x2-3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1.如图,在中,分别是和的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交于点,且EG=CG,则 .
12.如图,点E、D分别是正三角形ABC、正四边形ABCM、正五边形ABCMN中以C点为顶点的一边延长线和另一边反向延长线上的点,且BE=CD,DB的延长线交AE于点F,则图1中∠AFB的度数为 ;若将条件“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改为“正n边形”,其他条件不变,则∠AFB 的度数为 .(用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3,且为整数)

三、解答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计算:.
14.解不等式组:
15.已知,求()(x+2)的值.

16.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
D为AB边上一点.求证: AE=BD.





17.如图,已知直线经过点和点,另一条直线
经过点,且与轴相交于点.
求直线的解析式;
(2)若的面积为3,求的值.








18.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某服装厂接到加工720件衣服的订单,原计划每天做48件,即可顺利交货.但还没开工,又接到客户提前5天交货的要求,所以,每天必需多加工几件衣服才能按时交货.问每天应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件衣服?
四、解答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均5分,共20分)
19.梯形ABCD中DC∥AB, AB =2D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BD=4,过AC的中点H作EF∥BD分别交AB、AD于点E、F,求EF的长.


20.如图,已知点C在⊙O上,延长直径AB到点P,连接PC,∠COB=2∠PCB.
(1)求证:PC是⊙O的切线;
(2)若AC=PC,且PB=3,M是⊙O下半圆弧的中点,求MA的长.





21.某中学开展了一次“诚信做人”的主题演讲比赛.赛程共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预赛由各班举行,全员参加,按统一标准评分.统计后制成“预赛成绩统计图(未画完整)”,从预赛中各年级产生名选手进行复赛,成绩见“复赛成绩统计表”.(采用分制,得分都为分以上的整数.)


















(1)如果将九年级预赛成绩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分以上的人数”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____.
(2)如果八年级复赛成绩在分以上的人数是预赛时同类成绩人数的,请补全预赛成绩统计图.
(3)复赛成绩中,七年级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九年级选手的成绩的众数是 .
22.如图,一个横截面为Rt△ABC的物体,∠ACB=90°,∠CAB=30°,BC=1米,师傅要把此物体搬到墙边,先将AB边放在地面(直线m上),再按顺时针方向绕点B翻转到△B的位置(B在m上),最后沿射线B的方向平移到△的位置,其平移距离为线段AC的长度(此时,恰好靠在墙边).
(1)直接写出AB、AC的长;
(2)画出在搬动此物体的整个过程中A点所经过的路径,
并求出该路径的长度.

五、解答题(共3道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25小题各8分,共22分)
23. 如图,在△ABC中,BC=3,AC=2,P为B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PD∥AB,交AC于点D,连结BD.
(1)如图1,若∠C=45°,请直接写出:当= 时,
△BDP的面积最大;
(2)如图2,若∠C=α为任意锐角,则当点P在BC上何处时,
△BDP的面积最大?






24.现场学习:我们知道,若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为sinα = m,则可通过计算器得到角α的大小,这时我们用arc sin m来表示α,记作:α=arc sin m;若cos α = m,则记α = arc cos m;若tan α = m,则记α = arc tan m.
解决问题: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是边AB上一动点,点F在AB边或其延长线上,点G在边AD上.连结ED,FG,交点为H.
(1)如图1,若AE=BF=GD,请直接写出∠EHF= °;
(2)如图2,若EF =CD,GD=AE,设∠EHF=α.请判断当点E在AB上运动时, ∠EHF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α.

















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MN的斜边ON在x轴上,顶点M的坐标为(3,3),MH为斜边上的高.抛物线C:与直线及过N点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P(m,0)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射线OM与点E.设以M、E、H、N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
(1)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及n的值;
(2)判断抛物线C的顶点是否在直线OM上?并说明理由;
(3)当m≠3时,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
(4)如图2,设直线PE交射线OD于R,交抛物线C于点Q,
以RQ为一边,在RQ的右侧作矩形RQFG,其中RG=,
直接写出矩形RQFG与等腰直角三角形OMN重叠部分为
轴对称图形时m的取值范围.















昌平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5
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BABCBADA
二、填空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101112
x≠1260°,

22.解:(1)AB=2米, AC=米.
(2)A点的路径如图中的粗线所示,
路径长为()米.

五、解答题(共3道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25小题各8分,共22分)
23.解:(1). ……………………2分
(2)如图2,过点D作DE⊥BC于E. ……………3分
∴∠DEC=90 °.
设PB=x.
∵BC=3,
∴PC=3-x.
∵PD∥AB,
∴.
∴.
∴.
在Rt△DEC中, ∠DEC =90°, ∠C=α,
∴DE=. ……………………4分
∴S△BDP==. ……………………5分
∵α为任意锐角,
∴0<sina<1.
∴.
∴当x=时,S△BDP 有最大值.
即P在BC中点时,△BDP的面积最大.……………………6分

24.(1)45°;…………………… 2分
(2)答:不会变化.
证明:如图2,过点F作FM∥ED交CD于M,连接GM.
∵ 正方形ABCD中,AB∥CD,
∴ 四边形EFMD为平行四边形. ……………3分
∴EF=DM, DE=FM.
∴∠3=∠4,∠EHF=∠HFM=α.
∵EF =CD,GD=AE,
∴.

∵∠A=∠GDM=90°,
∴△DGM∽△AED. ……………………5分
∴∠1=∠2

∵∠2+∠3=90°,∠1=∠2,∠3=∠4.
∴∠1+∠4=90°.
∴∠GMF=90°.
在Rt△GFM中, tan α = . ……………………7分

∴α = arc tan.……………………8分

25.解:(1)D(6,3),n=2. ……………………2分
(2) 设直线OM的解析式为y=kx, k≠0.
∵M(3,3)在直线OM上,
∴y=x.
即直线OM的解析式为:y=x.
∵的顶点坐标为(4,4),
∴抛物线C的顶点在直线OM上. ……………………4分
(3)∵点E在OM上,
当x=m时,y=m,
∵PE⊥x轴,
∴EP=m.
∴S==. ……………………6分
(4) m取值范围:m=,m=,3≤m<4. …………8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八年级(初二)英语参考...
答:I. 听力测试 (每小题1分,共25分)A)请听下面10段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1. M: First wash some onions and cut them up.W: Shall I boil the noodles?M: Yes. Then add some salt to them.2. M: When did the party start?W: At 3:00pm ...

2010—2011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答:初一数学期中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x=5 方程 =2x-7的解。(填“是”或“不是”)2、解方程 去分母后方程变形为 。D C B A 3、某厂预计今年比去年增产15%,年产量达到60万吨,设去年该厂产量为x万吨,则可列方程 。4、如图在...

南通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调研考试物理考卷答案
答:14.(1)B、D (2)如图所示 (3)20、4.05 (4)1.8~2.1 15.(1)(4分)设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点时的速度为vB,则 根据动能定理,有 得 (2)不同意(1分)。要使水平射程加倍,必须使B点水平速度加倍,即 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所以说该同学认为应使小物体的初速度加倍的想法...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八年级物理附答案_百 ...
答:2013-08-03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形成性测试卷八年级(初... 1 2014-12-06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八年级... 24 2014-12-05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八年级(... 41 2014-12-06 谁有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九... 30...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八年级初二(物理)答案...
答: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你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吗?(共29分, 1-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格内;8、9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选对但没选全得2分;...

北京市丰台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三语文 答案 谢谢_百...
答:丰台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1. D 2.A 3.C 4.C 5.D 6.B 二、填空(共9分)7.①结庐在人境 ②长河落日圆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苔痕上阶绿 ⑤并怡然自乐 ⑥水尤清洌 评分说明: 共...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初二物理期中形成性测试卷j及其答案...
答: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你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吗?(共32分, 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9、10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选对但没选全得2分;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2010-2011
答:2010—2011学年度初一数学期末模拟(三)(时间90分,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___小组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将下图中的平面图形绕图中的虚线(轴线)旋转一周,就得到下图中的一个立体图形,它是( )A B C D 第一题图 2、一组数据 ,…...

常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 试卷 含答案
答:常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 试卷 含答案 发到邮箱534618031@qq.com... 发到邮箱 534618031@qq.com 展开  我来答 ...72011年广东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化学模拟2说明:1、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共65题,考生作答60题,满分100分。2、选考部分只能...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五年级
答: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 认真审题,填一填 1、4×8=32,(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2、48的因数有( ),50以内8的倍数有( )。3、在35□中,□里填( ),这个数是3的倍数,□里填( ),这个数是5的倍数;4□□,十位的□里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