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调节,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 电大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策略有哪些

作者&投稿:仇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情绪调节主要有具体情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和情绪成分调节。
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调节。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其实,正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是,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也需要调节。研究表明,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
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也有人指出,情绪调节包括: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情绪调节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如情绪紧张或焦虑时,控制血压和脉搏;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此外还有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如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发动时间,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情绪调节的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不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有意识地进行操作。

人进行自我催眠的一种方式,用来达到自我放松,安慰。

理智...

怎样调节和管理个人情绪(心理学知识?~

平常心对待缓解压力的方法:大声吼1到2分钟将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再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轻音乐15分钟,你就会觉得心里舒服多了。或者你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向家人或好朋友倾诉,你也能得到解脱。


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你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确处理事务。


你要广交朋友,经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倾述不但可增强友谊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畅,烦恼尽消。



心情不好,有时候是人多想了.总是想到一些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就形成了压力.何必思考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呢?


可以去做做运动或是休息一段时间.充分的利用这一段时间做一些你想做的事.认为是对的就去做.要不就和知心的朋友说说话,心里自然就会好受一些。平时要经常给自己解压,有烦心事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往好处想。慢慢的心里的疙瘩就化开了.



心情不好其实我个人认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好朋友聊聊天,释放一下压抑的心情应该就可以了!



首先相信自己,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就是你自己。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怯懦在逃避,可是最能保护你的就是自己。
其次面对所有的问题,都想想最坏的结果能怎么样,你会发现最坏的结果也不是不能够接受,所以没有什么值得难过的。


再次,不要委屈自己,当你真的有了心事或为难的事情一定要和朋友家人沟通,难过的时候就放声大哭,对得起自己的不是面子。
最后,无论什么时候都和自己约定好,一定要幸福。


想要快乐,阳光的生活很简单,相信自己,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发生什么都要坦然地告所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成功的情绪调节,主要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其中包括: “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等等。可见,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基本过程
(一)生理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
生理唤醒是典型的情绪生理反应,如心率。舒张血压。瞳孔大小。神经内分泌的变化、皮下动静脉联结处的血管收缩等都是常用的生理指标。孟昭兰等人(1995)的研究发现,正情绪诱发后,心率变化不明显;负情绪诱发后,心率显著增加。
格罗斯(Gross,1993)等人的研究发现,厌恶受到抑制;引起躯体活动和心率下降,眼动,皮肤电反应,手指脉搏幅度,呼吸间隔指标上升;悲伤受到抑制;!起躯体活动下降,心率区间没有变化,皮肤电,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水平和呼吸等明显上升;快乐受菱!
抑制;引起躯体活动,心率。皮肤电水平等明显下降,呼吸没有变化 (Gross & levenson,1997)。情绪生理成分的调节是系统性的,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
(二)情绪体验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萨尔利(sami,1997)发现,在愤怒时人”〕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
格罗斯等人(GrOs8&L。v。…, 1993, 1997,1998)发现,忽视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厌恶感,抑制快乐的表情可以降低快乐感受等。
(三)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如一个人在向他人表示请求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愤怒,也要管理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影响信息的表达和交流。
行为调节可以对情绪体验产生影响。莱尔德(Laird,1974)发现,快乐和愤怒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孟昭兰等人(1993)也发现,愤怒的表情活动可以增强愤怒的情绪体验。
(四)认知调节
道奇(dodge et a1.,1991)等人认为,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道奇等人普通心理学进一步提出,良好的认知调节包含以下步骤:
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尤其是评价这些反应是否达到目标;将调节付诸实践。
(五)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坎培斯(compas, 1989)认为,个体的动机状态,主要指个体正在追求的目标。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
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如母亲、教师、朋友等)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中,美丽风景令人赏心悦目;而混乱、肮脏、臭气熏天的环境则令人恶心。个人记忆也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有些环境让人想起愉快的情境,而有些环境让人回忆起痛苦。

扩展资料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
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什么是情绪调节,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
答: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是,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也需要调节。研究表明,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也有人指出,情绪...

电大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策略有哪些_百度知 ...
答: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成功的情绪调节,主要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其中包括: “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等等。

电大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策略有哪些_百度知...
答:1. 生理调节:情绪调节依赖于特定的生理过程,并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反应模式。例如,心率、血压、瞳孔大小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等都是常用的生理指标。研究发现,正面情绪不会引起明显的心率变化,而负面情绪则会显著增加心率。2. 情绪体验调节:当情绪体验过强时,个体可能会采取特定策略来调整情绪。不同情绪状态...

心理学:简述情绪调节和保持情绪健康的认识?
答: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心理学上,把喜悦、愤怒、恐惧和悲哀视为情绪中最基本的表现,因为这四种情绪的目的性强、复杂程度低、强度大、紧张性高,且与人的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1)喜悦 喜悦是在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状态随之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据希...

心理学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答:心理学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的主要方法 (一)理智分析法 1. 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有价值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调整生活基调,有助于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并从中获得快乐。加强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将消极动机转化为符合社会的积极行为,实现升华。2. 积极的自我暗示 通过积极的自我肯定,如言语和...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帮学生调节不良情绪
答:教师在指导学生调适不良情绪时, 可采用以下方法:一、 遗忘调控 有的学生在消极情绪产生后, 老是郁积于心, 耿耿于怀, 放不开,丢不下。 结果, 只能使这种消极情感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 因此, 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感时, 最好能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 不要老去想这件事。 因为你为...

如何用心理学的知识调节情绪?
答:【呼吸调节】这也是情绪调节的一种方法.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和急躁等。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使情绪得到良好调节。【想象调节】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既是...

情绪的“自我调节”是什么?
答:情绪的自我调节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对于事件的认知过程,在心理学上面被称为认知心理学。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认知心理学,但认知心理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方面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牛角尖,不合理的一些认知包括依据情绪推理或者夸大缩小一件...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教育心理学
答: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教育心理学1 情绪既是调节者,又是调节对象 我们调节情绪的目的不是消除情绪,情绪是我们的一部分,不可以被消除。情绪调节的对象是情绪本身,而主导情绪调节的正是情绪。情绪主导行为的激活、发起,调节情绪作为一个内部行动,同样也受情绪的主导。比如:当我们错过早班车的时候,我们...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教育心理学
答:情绪调节与控制教育心理学 1. 情绪的双重角色 情绪不仅是调节我们的内在状态,也是我们调节的对象。我们调节情绪的目的并非消除它,因为情绪是我们内在的一部分,无法被彻底消除。情绪调节的本质是对情绪本身的调整,而这一过程受情绪本身的引导。例如,错过早班车会引发愤怒;随后,这种愤怒可能转化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