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贽论人才>中的对偶句 陆贽论人才 全文翻译

作者&投稿:佐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不士。

文言文翻译 陆贽论人才~

【翻译】
人的才华和能力,从以前开始就很少有全才的,如果有所擅长的,就一定有弱的地方.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拘泥于短处放弃自己的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应被舍弃的人.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 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能乡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就会道废,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就道消。
【原文】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①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②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③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不士。加以情有爱憎,趣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⑤,贤如墨、杨⑥,求诸物议⑦,孰免讥嫌⑧?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⑨,何如?”子曰:“未可也⑩。”“乡人皆恶⑪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注释】
①苟:如果
②录:录用
③责:苛求
④趣:志趣
⑤伊、周:指伊尹、周文王
⑥墨、杨:指墨翟、杨朱
⑦求诸物议:从众人的议论去要求他们。
⑧孰免讥嫌:谁免得了(众人的)嫌弃和讥讽
⑨好之:赞扬他
⑩未可也:还不能肯定
⑪恶:讨厌
【作者介绍】
陆贽(754年~805年)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 文章原称《人之才行,自昔罕全》。

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如乡村的人喜欢就任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就会道废,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就道消。

陆贽论人才的介绍
答:回答:陆贽(754年~805年)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

陆贽论人才中哪种人为可用之人?(原句回答)
答: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探索陆贽的政治主张,他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答:针对唐德宗的用人弊病,陆贽在《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人才之多寡和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有很大关系。说“汉高祖大度,故其时多魁杰不羁之才,汉宣精吏能故其时萃循良核实之能”。并向德宗指出:“朝之乏人,其患有七”:第一,人才之进用与否不由人才是否合适为准,而由推荐人才的...

<陆贽论人才>中的对偶句
答: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苟有所长,必有所短 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不士。

《陆贽论人才》中第二句的节奏划分怎么划分?
答:录长补短 则填下无不用之人,则短舍长 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人品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陆贽论人才>
答: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有没有可以在高考作文增添文采的句子或素材
答:62、陆贽论人才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

人才重要性的名言警句200句
答:——陆贽(唐) 94、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欧阳修 95、无论如何努力,若不能达成使人改变的目标,就说不上是在培养人才。——富山芳雄(日) 96、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97、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

陆贽是何许人也?
答:陆贽认为任用官吏,必须坚持“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原则。“求才贵广”,就是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使人“各举所知”,不仅宰相可以推选官吏,台省长官也可以...所论切中时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代司马光撰《资治通鍳》采用陆贽奏议有三十九篇之多。后世刊行的各种版本,均从此三书辑选注:例如[宋]婺州刊本《...

2011语文高考作文古今中外人物素材
答: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