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高考语文实词虚词有什么用,怎么考 用在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蒋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万劫不复
二四、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二七、顾
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共商国是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成语助记: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三八、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九、即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四○、既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
  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文言实词释义九法
  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在于牢固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词、虚词学习,逐个落实词义、用法,进而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1. 从字形推词义。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2. 从通假字推字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
  3. 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
  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
  4. 按互文推词义。
  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5. 凭对文推词义。
  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6. 凭上下文推词义。
  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7. 随文引申推词义。
  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
  8. 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
  9. 用析句法推词义。
  在文言文翻译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对句法的分析来确定词类,再据词类去推求词义。这种方法,对解释跨几个类别的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虚词的作用较大。例如:“信”字在“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从结构上看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的意思了。
  上面谈的几种释义方法,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文言实词有哪些及其用法?
文言实词包括有:族 治 遗 许 亡 涕 书 适 使 少 怜 患 恨 疾 多 复 城 堪 坐 图 国 固 善 名 右 发 去 及 即 却 卒 再 兵 兴 内 克 假 倍 修 信 诚 伯 爱 奇 从 劝 传 迨 临 乘 举 池 病 如 弥 归当 徒 徐 得 孰 安 宜 察 尽 就 属 左 幸 度 引 微 故 汤 求 悉 恶 或 数 方 既 是 殆 期 朝 望 本 曾 末 易 涉 狱 率 王 行 被 见 要 造 通 盖 相 短 知 私 稍 穷 类 素 绝 置 胜 阳 闻 间 长 鄙 道 逾 进 迁 达 过 辞 走 贼 质 贻 负 谢 诸 请 说 识 解 莫 致 胡 阴 除 非 顾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只列出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尤需注意的的词意)
1爱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古之遗爱也(恩惠)
2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哪里)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3被
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5本
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农商等)
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边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疆)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浅陋,鄙俗)
7兵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穷兵黩武(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兵不厌诈(兵法)

8病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9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并推举)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10朝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朝服衣冠(早晨)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见)
11曾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则天地曾不能以于一瞬(竟然,连……)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乘chéng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
乘鄂渚而反顾兮 乘彼垝垣(登上)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13诚
愿陛下矜悯愚诚(真诚,诚心)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实在,的确)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14除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台阶)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授与,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同上)
15辞
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16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随从)
欲不可从(放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17殆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18当
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判罪)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19道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师道之不存也久矣(风尚,风气)
20得
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吾得兄事之(应该)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该不会是?)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21度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22非
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
23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免除兵役或徭役)
陵尚复何顾乎?(又 再)
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24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承载)
25盖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盖不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26故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仍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
病故,物故(死亡)
27固
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坚固)

28顾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回头)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但只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只是)
29归
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流向)
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归顺)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
30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31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过秦论(指出……过错)
32何
取吾壁,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33恨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不满意)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怨恨)
34胡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
国胡以相恤(什么)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怎么)
35患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忧虑,担心)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陛下不早攘之,将负臣言,遗患百姓(祸患灾难)
36或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或)
37疾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迅猛,急速)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38及
彼众我寡,及其未济也,请击之(趁着)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
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接近)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来得及)
39即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照,就)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倘若,如果)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
若即若离(接近)
于是高帝即日驾(当,介词)

40既
言未既(尽,完)
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1假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给与)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临时充任,代理)
42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表状态,从小路)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43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44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分解肢体)
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胡虏益解(松解,懈怠)

45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依靠)
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走上)
荆轲遂就车而去(上车、上路)
46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全,皆)
卒叫,函谷举(被攻占被占领)
47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穿过,横渡)
负云气,绝青天(穿过,直上)
佛印绝类弥勒(很、非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
48堪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胜任)
49克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然操遂能克绍(战胜,攻破)
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50类
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中绘殿阁,类兰若(类似,象)

51怜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52弥
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夜雪初霁,荠弥望(满,遍)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经、终)
53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而莫之夭阏者(没有谁,没有什么)
54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今其智乃反不能也(却,竟然)
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
55内
内立法度,务耕织(在内部)
距关,毋内诸侯(通“纳”)
56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年),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丧服满一年)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约会)
帝乡不可期(期望)
57奇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58迁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
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59请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请求)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允许我,请让我)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请你(们))

60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窘,处境困难)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动词,穷尽)
61去
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相去复几许(距,距离)
62劝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勉励)

63却
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4如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65若
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66善
素善留侯张良(动词,和……交好,亲善)
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7少
少之,长吉气绝(一会工夫)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8涉
园日涉以成趣(进入,到)
69胜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美好的,同上)
70识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1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72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这样)
73适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到----去)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
向晚意不适(畅快)
夫身中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不死(正巧)
74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文字)
75孰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夫廉将军孰与秦王(和……比,哪一个更)
76属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写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不者)
举酒属客(劝酒)
亡国乱君相属(连接,连缀)
77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细密)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汉王数羽十罪(列举,数落)
78率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全,都)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
79说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80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81素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空,白白地)
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82汤
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疾在腠里,汤慰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83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土皆垂泪涕泣(哭泣)
84徒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辈,一类人)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
85亡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无”没有)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出外、不在)
86王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做王)
87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临近)
88恶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什么,疑问代词)
89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卑微)
90悉
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丞相亮其悉朕意(知道)
91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人主无贤,如瞽无相(辅助盲人的人。后来引申为辅助别人的人,宰相)
92谢
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93信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94兴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
夙兴夜寐(起、起来)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
95行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
感吾生之行休(将,将要)
身体力行(做)
96幸
大王亦幸赦臣(侥幸,幸而,幸亏)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希望)
97修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98徐
不徐不疾(迟缓)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99许
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左右)
塞上长城空自许,(赞许,同意)杂然相许
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答应)
100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翊阳喑不肯仕(通“佯”表面上,假装)
101要
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符合、适合)
吴人要而击之(半路拦截)
102宜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
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
103遗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
地有遗利,民有遗力(剩余的)
秦无亡矢遗镞之废,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
道不拾遗(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
104贻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造成)
贻人口实(留给)
105易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
106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树荫)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107右
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无出其右者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豪强)
右贤左戚,先民后己(尊重、重视)
右韩而左魏(亲近、袒护)
右武之国(崇尚)
108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盛筵难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又如再拜
109造
径造庐访成(人名),视成所蓄(到---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110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子产将知政矣(主持、管理)
111致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112质
必以长安君为质(人质)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
黑质而白章(质地)
113治
故治国无法则乱(管理,治理)
于是举士五为官,天下大治(与“乱”相对,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治学(研究)
萧何治未央宫(修建,营造)

114诸
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
乃赏成(人名),献诸抚军(“之于”合音词)
潘崇曰:“能事诸乎?”(代词,他、她、它(们))
115贼
几落贼手死(敌人)
二人相憎欲相贼也(杀害)
为人贼戾(残忍)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
116族
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族庖月更刀,折也(众,一般的)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云气不待族而雨(聚集)
117卒
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
供养卒大恩(完成)又如“保卒余年”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仓猝)
118走
窃计欲亡赵走燕(奔向逃跑)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延伸)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逃跑)
119左
来到江左,必要成功(古地理上以东为左)
诸士在已之左(古代以右边尊,左为较低的地位。)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古代车上以左为尊)
旁门左道(不正,邪僻)
120坐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通“座”)
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何罪?”曰:“坐盗”(因为……而犯罪)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于是就)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即将)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只列出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尤需注意的的词意)
1爱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古之遗爱也(恩惠)
2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哪里)

离骚中的实词虚词有哪些?~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即进取和退隐的矛盾。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有各种不同的分法。大致说来,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再加一个礼辞。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
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
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无论是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骚

一般虚词和实词都在文言文出现 会出选择题 因为有的虚词和实词意思很多
所以出选择题时 会迷惑学生 这就要把词放到句子中 然后翻译 带到全文中
看是否符合全文意思 然后做出选择
在选择题后 有句子翻译 翻译要逐字翻译 不能意义 这样会扣分
而且句子的得分点 全是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然后看句子是否通顺
翻译错一个实词或虚词 都会扣分

什么是实词、虚词?
答: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

实词虚词分别有哪些?
答:2、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汉语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

小学生文言文实虚词考点
答:文言文高考常考实词和虚词实词: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④书籍 请:①请求②邀请:乃请宾客(信)③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④表敬副词对:①回答:奏对称旨(谭)②对着:对酒当歌(成语)幸:①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②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六)③宠爱、...

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
答: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 要有魄力!!20分... 要有魄力!!20分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赵小睡 2010-06-06 · TA获得超过8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二、...

文言虚词、实词都有哪些
答:[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 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求高考大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
答: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

高考必考实词和虚词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

初中生必掌握的实词与虚词
答: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复习“之”(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 “之”可以代人、代物...

劝学 师说中的常考实词虚词
答:二、实词 1.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

英语中的实词和虚词都指什么?
答: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独立承担句子成分的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与实词相对,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不能独立承担句子成分,包括冠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1、名词(n.):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boy,morning,bag,ball,class,orange。2、代词(pron.):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