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问题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区别

作者&投稿:鲍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结合法。

  一、初始计量
  (一)非同一控制下
  非同一控制是指参与交易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持股比例的不同即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影响可分为: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及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具体做法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同一控制下
  同一控制下是指参与交易的双方具有股权控制关系或者受相同第三方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即同一控制下且所取得的股权形成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这种情况下按照被合并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进行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量的只有这一种情况。
  例:甲公司想收购乙公司的股权形成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公允价值为110万,甲公司付出的对价为120万。若是非同一控制下,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20万,付出对价与乙公司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10万为商誉,日后编制合并报表时通过调整抵消分录体现。若是甲、乙公司同时受第三方控制,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与付出对价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由于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只适合同一控制下且形成企业合并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控制。这种交易比较特殊,虽然在同一控制下,但初次交易又没形成控制。
  这种情况下,初次交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价值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当后续交易形成控制,实现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账面价值*持有比例。新增投资部分的成本=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新付出对价进行比较,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是两种计量之间的结合。
  二、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
  成本法适合两种情况:第一,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第二,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映的是取得时候的成本,一般不发生变化,除非被投资企业发放股利或者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二)权益法
  权益法,是指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适合的是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情况。
  例如:2010年初甲企业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对乙公司的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初始投资成本为1000万,2010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2010年末需要按照享有的乙公司的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 贷:投资收益 4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变为104万,也就是说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经常变动的。
  权益法分为简单权益法、购买权益法和完全权益法,现在的企业会计准则采取的是完全权益法,需要调整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
  接上例,购买时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00万,账面价值为90万,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这样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时就需要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减去每年应该多计提的折旧费用(100-(100-90/5)=98)。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8*0.4=39.2 贷:投资收益 39.2。同时还需要消除甲乙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形成的为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完全权益法下更能准确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
  备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初始确认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后来废除权益结合法(关于购买法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 企业合并》)。我国较早之前的会计准则曾经也有相关的规定,后来的会计准则中虽然没有再提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但具体的规定仍然是这两种方法,目前我国实际上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同时在用。但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的会计准则势必要和国际接轨,为了不造成混乱,本文没有提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国际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文献。

因为后续计量如果是成本法还好说,如果是权益法,会涉及初始投资成本需不需要调整的问题。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视同商誉,就不需调整。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就需要调整长投的初始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营业外收入。
所以,说后续计量的问题,一定要说买入的分录。说买入的分录,其实就是交待初始投资成本是否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暗示需不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与非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就一点差异。那就是,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相关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而非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支付的相关费用是记入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的。就这点区别。

在初始计量上,成本法和权益法没有区别。后续计量才有区别。但是,后续计量的选择会影响初始
计量的调整。
无论调整与否。支付对价的那笔分录(即,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某某资产的那笔分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就马上要确认他的后续计量方法,所以只要有了长期股权投资就要确认后续计量的问题,不管是刚买入的还是已经买很久的。
就像买固定资产,一买来你就要确认使用哪种方法来计提折旧。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等于付出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88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000
固定资产清理 600
资产处置损益 200
发行费用冲减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调整 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需要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将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享有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0000*30%=9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这个题长投初始投资成本 如果答案给的是9000 那就是错的 初始投资成本是8800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9000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初始确认时需要考虑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问题,在后续计量时如果权益法才需要考虑比较初始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问题。

一、初始计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首先,应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企业合并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

2、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

3、如果是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作为投资成本处理。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

4、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按照以下处理: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后续计量: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确定入账价值

首先判断应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进行核算:

1、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2、如果采用的是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投有关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是怎样的
答:1、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如下:初始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2、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如下:其初始计量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怎么确认?
答:权益法(投资单位对长期股权的投资按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核算)初始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投资单位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初始确认的金额)营业外收入(份额>初始确认的金额)后续计量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使得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增加,按照所占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区别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初始确认时需要考虑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问题,在后续计量时如果权益法才需要考虑比较初始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问题。一、初始计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首先,应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区别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结合法。一、初始计量 (一)非同一控制下 非同...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问题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主要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结合法。一、初始计量 (一)非同一控制下 非...

长期股权投资
答:对未来事项作出约定且购买日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也应将其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三)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同。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其中初始计量就是初始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与初始计量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形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而后续计量就是根据投资公司日后经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场面价值进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答: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应将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享有对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0000*30%=9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这个题长投初始投资成本 如果答案给的是9000 那就是错的 初始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知识点总结归纳
答: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1、投资形成合并的: 因为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那么初始投资的处理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合并成本和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差额就作为资本公积确认。这种做法主要...

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是什么意思
答:以后每期折旧或者计提减值就是后续计量.再比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会计如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分为企业合并中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除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两大类.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如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