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好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 如何让孩子熟练掌握三位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作者&投稿:达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运用除法解决问题、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我个人认为:要教好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从多方面入手:创设生活情境;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连接;了解学生学情;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第一课时教学时,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课,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分气球”的情境。因此,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时,设计了一个问题:“老师有4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使学生较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地引入新课。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中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方式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顺利地完成。在新知学习中,注重从旧知中迁移,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叙述口算的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在小组交流、学习中及时评价,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方法,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笔算除法中的试商方法,突破学生除法计算的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然后通过比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归纳总结计算法则。最后通过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并运用规律进行笔算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课堂中,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计算速度、动脑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多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保证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二、采用多种方式学习。通过用比赛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口算除法,为下节课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学习做铺垫。通过探究,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和课后的练习,巩固知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难点。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链接,迁移和巩固。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时,我备课时想到:前一节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有了试商经验,这节课就是用竖式求商;而且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对竖式并不陌生。那么上这节课时对学生来讲如果说有问题,问题必然是出在商的位置:是写在个位还是十位?道理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出错。于是,上课伊始,先是复习口算除法,再出示新课内容:由情境引出92÷30,在用课件出示178÷30,学生先是估出商是几,再让学生试着写出竖式。课前我就估计学生写竖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已经估商并复习计算法则,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结果与我的大胆设想相差甚远,全班85个孩子,有近一半的学生将178÷30商的位置写错。我茫然了,边巡视边反思,部分学生之所以没能顺利迁移,说明计算法则与算理并没有深入人心。于是反馈时我让学生将不同的书写过程板书黑板,将大量的作业用展台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并说出为什么,学生说理的过程就是明晰算理与算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代替老师的讲解,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对新知识有了很深的感悟。
教学试商方法时,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我在教学新课之前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如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中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这个购笔袋的情境,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是“一个笔袋是21元,总共有84元,那可以买多少个?”的数学问题,并很快列出84除以21的算式。接着我先让学生观察与前面题目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除数不是整十数,这时我采取的方法时让学生先独立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自己探索出试商方法。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归纳的试商方法,我及时提出“为什么把21看作20试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我让学生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学生运用自己探索出的试商方法,完成得非常快,而且大多数同学做对了。之后,我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说笔算过程。记得我以前教学笔算除法时,总是一味地教学生如何试商,动手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做例题。其实,学生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归纳。在平时的数学课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觉确实比较有成效。其实,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学生就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教师只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四、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教学“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时,由于自己过去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探究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一次的教学中,我意识到,教材知识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值得庆幸的是,有放手让学生尝试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创设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麽会轻易忘记呢?所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设计时我们要本着“让过程和方法进课堂”的教学原则。整个课堂我采取了猜想规律、概括规律、运用规律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和谐互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始终把激励学生学习,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作为教学的主线,让每个学生都在宽松的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整个教学中学生愿意与伙伴交流,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一堂课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要运用什么学习方法,教师要掌控全局,全面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我认为,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商不变的性质很重要)
先学习除以整十数,
然后是学习估算(是为后面学习试商打基础),
接下来学习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这样循序渐进。
也可以运用随舍随入法,先试商,再调商。例如:
235÷14(除数14看成10,235就看成230,随舍法,235÷14就成了23÷1,然后调商);
132÷16(除数16看成20,132就看成140,随入法,这里说明一下的是:即使132的个位是1~9,也把它看成140,其余类推。这样,132÷16就成了14÷2,然后调商)。

这样一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成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不是很简单呢?当然,多练习是少不了的。
时间关系,例子不多举。
(以上回答,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愿你的学生个个都能掌握此法,个个很棒!!!)

嗨,你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是除法啊。
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比如8 除以 2 ,这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自然很简单,那我们看一下:80 除以 20 ,
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它的答案并不难算,
关键是方法:
20 乘以多少能够最大化的靠近80而不超过呢?
可以一个一个的试试,先乘以 1,
再乘以 2,再乘以 3,再乘以 4,再乘以 5,
就会发现,1、2、3都不足够,5又超过了,
只有4是最合适的,最接近 80却不超过它。

学到了除法,自然就学过了小数和分数了,
遇到被除数是三位数或三位数以上的,
或者是小于除数的,也可以这样解答。

比如 800除以 20,我们先分隔出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也就是 80,再依照上面的方法计算,
发现 80能被 20整除,余数是零,
再连上后面的一位数,又成为两位数了,是 00,
说明不用再运算了,运算已经结束了,答案就是 0,
总的结果合起来就是 40.

再比如 8除以20,可以将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动一位,
就变成了 0.8除以 2,你看,就变成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即使除数是 2.1的形式,
那么被除数也还可以在小数点后面添加零,
继续像我最初的介绍计算。

多练习就好了。

我觉得学好除法,要先把加减法和乘法学好,这些是基础。

如何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77页的例3、例4,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 知识铺垫(课件出示)
1.指名板演,完成后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5 60×( )<206 40×( )<316
90×( )643 70×( )165 30×( )282
3.说一说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
21接近( ) 53接近( )
88接近( ) 39接近( )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3—(1):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2.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84÷21。
三、探究新知
1.探究用“四舍”法试商。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A、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
B、谈话引出试商:这道题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商。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试除,也就是试商。现在我们来探讨如何进行试商。
思考:把21看作几试商?请学生发表意见。
(3)小组合作探究经历试商过程。
(4)小组代表汇报试商思路。
师规范书写过程。
(5)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进行检验。
(6)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96÷32= 85÷41= 324÷80= 245÷70=
先让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完成后讲述计算的全过程,并说出试商的过程。
(7)概括提升:(课件出示)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几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除数的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要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学习例3--(2)。
课件出示例3--(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1)小组合作探究经历试商过程。
(2)小组代表汇报试商思路:
师规范书写过程。
(3)(6)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61÷13= 98÷34= 143÷22= 480÷63=
3.探究用“五入”法试商。
(1)课件出示学校礼堂图。
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由学生说出算式:197÷28=
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2)思考并列出算式:197÷28=
(3)学生尝试试商,完成计算,并验算。。
(4)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
(8)做例4下面“做一做”的第1、2题。
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9)概括提升:(课件出示)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几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除数个位数是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4.引导概括,板书课题:(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四、方法应用(课件出示)
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44)394 27)246 89)448
2.“ ”里最大能填几?
23×( ) <108 49×( ) <458 51× ( )<263
3.杨老师带了418元去买体育用品。小篮球9元/个,小足球16元/个,乒乓球拍25元/副。
(1)如果买小足球,最多能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2)最多能买多少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买小篮球,能买多少个?
4.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
5.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例3—(1):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例3--(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565*65
225\\/1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
答:如:45×7 先算40×7=280 再算5×7=35 ,最后把280加35等于315,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在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就能用除数和自己估的商相乘,很快的知道商的大小,找到准确的商,如:5402÷73,先用前三位540除以73商8显然大了,商7用口算是511正好,余数29和个位上的2组成292,这...

如何让学生学好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
答:掌握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方法,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掌握笔算除法中的试商方法,突破学生除法计算的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然后通过比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归纳总结计算法则。最后通过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交...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答: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案 课题 口算除法(例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授课
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授课如下:1.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或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的速度。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2.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或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采用...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答: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 80÷20 ...

如何引导孩子掌握多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技巧?
答:只有掌握了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多位数除法的原理。查看前两位其次,孩子需要查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或前三位),将除数的个位四舍五入为整十数,进行试商。这是多位数除法的关键步骤。樂试商不成功怎么办?如果试商不成功,孩子需要调整试商值加减1,再试一次。这需要孩子有耐心和恒心,不要轻易放弃。试商成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识点总结》_百度...
答:1、 通过复习,使学生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计算能力。2、 通过自主探索和共同探讨,使学生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使学生经历笔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作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呢?
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么做,笔算怎么算写,教案
答:1、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 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 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 的除法笔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案
答: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练习十六第5题,不用坚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2、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概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