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习中医,请问我要从何学起?谢谢 我想学习中医,不知从何学起

作者&投稿:宗圣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中医第一步――认识中医:
我在中医门诊工作,故有便利条件看各类中医的处方,而知什么样的中医效率最高。凡是有名的中医,女儿一感冒,就请他们处方。女儿成了中医流派的试金石。
看了两年,我知道中医至少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西化的中医,按照西医病名、化验单来看病,药也没有什么汤头,堆彻起来的中药没有君臣佐使的章法,不但治疗常常无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时方中医:这些中医常常是师带徒或是家传中医,开药有汤头,有时也用经方做基础方打底。治疗效果还不错,老病人挺多。但时方中医的问题是,慢性病不能停药,停药后必复发。其次是对大病、重病特别是肿瘤,手段有限,连让病情稳定都非常困难,所以时方中医的观点是让肿瘤病人先手术,同时用中药调理。治疗感冒无法一剂药解决问题
三是经方中医:这类中医是真正的中医,他们按照六经辩证来分析患者病情,辩证准,常常患者喝第一碗药,就可以感觉到中药的神奇疗效;治疗哪怕是可怕的肿瘤,如果辩证准,病情一样一下子就被控制。治疗感冒等外感病,一般都是一剂药或两剂药搞定。这类中医已经非常稀缺,如果美国倪海厦老师、北京的武国忠医师、陈明老师,南京的黄煌老师等。但我亦看到经方中医在加减处方、变方时,患者病情常会反复。
有了对中医的感性认识,便可确立学习中医的方向,学习经方中医,用六经辩证。
学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
在中医门诊看了两年,我开始自学经方中医,首先学习的是《伤寒论》。学习的第一本书是刘渡舟老先生编写的《伤寒十四讲》,其次是到中医药大学听陈明老师讲《伤寒论》。
我在学习伤寒论不到十天时,即用桂枝汤原方一剂治愈邻居自汗不止的小伙子;一周后我用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了邻居需要动手术的胆结石患者,这对我真是太震撼了!为什么说学习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这两个病例让我坚信经方原方不加减就可以治愈现代的疾病!这口奶太重要了,因为现在的经方中医,在教学生时,都在告诉学生如何加减,有了这口奶,我就不会被误导。现在的经方中医都在实践经方的合方、经方合时方、经方加减时,我却更尊重经方之原方,在自己、家人、朋友中实践经方原方治病的疗效。
虽然有经方家认为,我是运气好,能碰上符合经方原方的病例,但我坚信经方原方有更好的疗效,因为我已经实践了100多例患者的治疗,其效如神!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精研四大经典:
学习中医第一步,我特别认同倪海厦老师的观点,先学中医之本源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把经典学扎实了,再学温病、时方的中医经典,这样不会被迷惑。
我为了更好地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是先学习伤寒论,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经方。有了实践,才会更坚信伤寒论中的条文是真理。学习的技巧是,一看伤寒论的教科书,二看伤寒论的教学光盘,网上有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课件,如果经济宽裕,可以托国外的朋友购买美国倪海厦老师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五大课件,倪老师的课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认为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课件。
学习中医的第二步――学习运用经方原方
现代中医都在教人如何组方,我认为此方法学习中医不但难,而且效果差。因为古人组方的原则早已失传,我们妄臆古人组方的原则,组出的方鲜能精准。
师傅告诉我,以前的儒医,即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本不学医,但家人或邻居有疾,就到医书中选方,并不自己组方,治疗效果亦非常好。
仲景先师的经方有200多个,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经方更是有380多个,我们学习经方首先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经典方剂,自己、家人生病用经方疗疾,积累经验。我的体会是,经方原方就象精确制导的导弹,指那打那,疗效非常稳定。患者病情复杂时,可以让患者用2-3个经方,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干扰,可以让患者不同时间服用不同的经方。
我确信中医初学者,学习如何使用经方原方,比学习如何自己组方或经方如何和时方或经方如何和经方的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更稳定。
学习中医的主攻方向――学习专病的治疗
老子曰: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学习中医也一样,要有基本功,四大经典学的好,也要有专长,主攻专病的临床研究。
我学中医后,一是用经方为家人治疗各种杂病,二是与老师在门诊用经方治疗乙肝及其并发症。攻专病对提高临床水平非常有价值,门诊病人虽然不多,但近半年我们即积累了100例的各型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例,对乙肝传变的规律、治疗的难点、如何守方、如何变方、用方的四季变化都有了基本的概念。当门诊能够逆转危在旦夕的严重肝腹水患者,缓解肝癌不适症状稳定病情,我就深刻地知道六经辩证是正确的,经方有多伟大,也就更认同倪海厦老师所云西医有多烂。同时乙肝患者中同样有,月经不调、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杂病,我亦可以从治疗乙肝中学习治疗杂病的经验,所谓是一通百通。我想门诊用几年时间治疗几千例各种乙肝患者,必可解决乙肝及其并发证的大部分问题。
很多慢性病西医都没有好办法,如过敏性鼻炎、心律不齐、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肿瘤等等,这些病经方中都有相应治疗的方剂和经方家的经验,中医学子专攻一病,一病中又有无数变证,同一位病人治疗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变证,能将一个病确实拿下,不但功德无量,而且影响力巨大,何愁中医不兴。
学习中医离不开良师益友
古语云:井淘三遍水自甜,师从三家武艺精。学习中医多访名师,多结交中医学友,对自己临床水平提高大有帮助。我经常将门诊疑难病例发给英国的学友讨论,学友的分析亦开拓我的眼界。一次门诊治疗慢肝的难题,慢肝疏解少阳,可迅速缓解其口苦咽干目眩恶心胁痛纳差乏力失眠等不适症状,但守方时间一长,病情或反复或出现停滞不前,甚疑惑。我请教道医老师,道医老师净手刷牙后说,光升发少阳,哪有那么多阳气供你升发,还要回到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上来。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点醒梦中人。
另外大家注意,不要迷信权威甚至自己的老师,经过临床检验的经验才是最可靠

可以寻找 50-60-70-年代出版的中医书籍去看;再看看自己喜欢的相关医学古籍;(尽量不要看现代大师改编的)现在医学书籍,太多为了凑字数,搞厚度,夹杂了无用而无效的东西;看现代的中医书,你会演变的抛弃基础学习,专著于神话;看现在的中医书,你会迅速成为领域的神奇,能看病,能治病,还能算卦;看现在的中医书,你会迷失自己,反对一切;看现代的中医书,你不会成为医生,你有可能成为“哲学家”,折腾;你要先确立学习中医的目的与目标;中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盲目的学习会搞的你眼花缭乱;你需要先了解你要学习的方向;学医理、学知识、学诊断、学药理、学药性、学使用药,学治疗;这些东西,相互关联,你学一年,你就是神医,你学三年,你就是名医,你学五年,你就是懒医,你学十年,你就是庸医,如果,你坚持学二十年,你根本就不会再学习中医。(太难了)

另外在  秘籍网   或者  医书网    里收藏了很多倪海厦书籍,对倪师有兴趣的可以去研读一下

1、如果你完全没有接触过传统中医(就是科班之外、以治病为目的中医),建议先看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激情澎湃;李先宁的《中西医学认知论》;如果你善于思考问题,拙作电子书《学医沉思录》也不妨看看。

2、然后就需要熟悉中医五大经典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开始不要读带翻译的或者有注释、注解的,尽量自己看,不懂的查字典,先搞懂字面意思。接下来,一遍一遍地看五大经典。直到看字面意思不再有新的收获,就可以看中医名家的注解了。

3、看经典的注解,以《伤寒论》的注解为主,不要看纯文人写的书,要看名医写的。比如黄元御、刘渡舟、冉雪峰、孙曼之这些人的注解比较中肯,没有那么多的个人偏执。

4、接下来,古代名家的书肯定是要看的。如唐代孙思邈、宋代钱乙、金元四大家、明代张景岳/吴又可/傅青主、清代黄元御/徐灵胎/陈修园/尤在泾、民国曹颖甫/张锡纯/冉雪峰/谢映庐等等,这个是绕不过去的。

5、脉象,《四圣心源》的“脉法”篇,《三指禅》,《王氏医存》的前半部分都写得很好。辨舌,《辨舌指南》。李阳波的望诊也不错。中药方面,我自己用《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较多,参考《本草思辨录》、《本草述》等。

6、接下来,需要看现代医案,先看看1950-1990年这40年中的中医医案类著作,多多益善。能够有效帮助你解决一些常见疾病。王修善、雷声远、郭贞卿、许勉斋、高光、邹孟城、王渭川、朱仁康等等,都很好。

7、然后,你会发现,解放以后的医案其实也有很多局限性,接下来应该读清末和民国的医案。清末和民国是中华民族的最后一次文化复兴,出了不少优秀的医家。

8、当然了,其它的书也很多,多多益善,如《蠢子医》、《一见知医》等等,当然了,中医著述中也不乏胡说八道的中医著作,当代尤其严重。

9、当代倪海厦的书和视频,做为中医入门是可以的,当然也不乏错谬。倪师讲课最大的缺陷,在于那些言之凿凿的语气,极容易误导新人,好像中医治病就这么简单。实际面对疾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临床多了就明白了。

最后,只能祝你一路走好。中医路上的坑太多太多了,而且遍地都是瞎子指路。



其实中国现在目前症状,学医的得要文凭呀,你要从医学院做起呀,这是最实在,比如很多医学院现在设立了成人高考考入大学后,就可以学中医了,然后必要后参加医学考试。。

中医基础教程 配合黄帝内经白话版 把医理的基础打扎实。 最主要有人教。

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医学史。先把这三个看了。

你好,我想自学中医,请问一下我应该从什么书学起呢?怎样学呢?谢谢~

想自学中医,应从《伤寒论》、《黄帝内经》书籍学起,最好跟随富有经验的知名中医执业师系统学习

三楼的人是脑残吧,妈的不了解中医就不要乱说,西医好,一次甲流大流行就让西医发源地欧洲死了几千万的人,中国流行病多,怎么就没看到过一次死几百万呢,现在的西医学好啊,动不动就艾滋,癌症,帕金森,时不时非典,秦牛肝,西医手术好啊,现在都不用担心你(三楼)有病了,哪里病了切哪里,你小弟也是一样,中医是古代先贤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观察而得到的,是最贴近人的医学,他注重的是保持人体的自然平衡,当平衡破坏了之后,通过自然的物质来去除病邪,保养人的身体,注重未病先防,三楼的脑残对“中药”真的好了解,似乎他吃过(各种屎)啊,(五灵脂为中药对的,童子尿可以做药引,猪苓为真菌),再说外科手术华佗时就有了,只不过后世学者没继承,回到正题,学中医的话,首先必须清楚中医基础理论,然后学习如何诊断,中药学,方剂学,还有必须读经典书,例如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最重要的是注重实践,如果要学习可能要穷尽一声!!!学中医者,非有北大清华之智而不能也也,现在学中医的百分之99都没血好,最终转向西医,能懂者何其少也。

自学中医从哪里学起
答:自学中医要从读中医书籍入手。可以先买一些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从最基础的学起,例如《中医基础理论》、《思考中医》等。有些基础了,然后就是拜师学艺,临床实践的经验是很重要的。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

中年人学中医,需从哪开始?我是搞疾病预防工作的,?
答:方剂学.到中医诊断学到各科.前者是古文后者是白话文.还有你自学后是不能行医的.除非你老爸是名老中医.有卫生厅批准带徒的考取医生执格证后行医.还有你学完中医后还要到西医院实习.排除中医不能处理的急症.主攻中医能治疗的病种.当然你可以先问你爸他擅长的病,做个记录.从学到成功最快得三年 ...

想要自己学习中医怎么办?
答:那就先大量阅读中医方面的书,不过中医有很多时候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老中医教才行。

想学中医从哪入手
答:自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学习的更快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

想要当中医,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学好中医专业?
答:但是准备学习中医的青年人学好繁体字是一个基本功,因为当他们去阅读一些古代医学古籍的时候,上面都是繁体字,没有简体字。一定要认识繁体字,才能领会这些医学著作的内涵,而且繁体字也是中华民族的正宗文字,和中医一样流传了几百年,所以要学好中医就要先学好繁体字,也同时也能好好的领悟中国的优秀文化...

中医怎么学习?
答:唐宋之后,名医辈出,医书汗牛充栋,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筛选。中医门派众多,观点各异,越到后世越是明显。可先从一家学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

...我是一个中专毕业的学生,想自学中医学,请问我需要制定一个什么样的...
答:你好,回答如下:1,书籍你去我的团队古中医扶阳正脉的帖吧里看,那里基本的都介绍了,其中有个帖子是“中医入门必看之书”,你可以具体参看。2,如果你是想要把中医做职业的。那必须去考中医的证。需要先函授出中医的本科学位,然后才可考中医师的资格。或者可以拜国家承认的著名中医师为老师,学习完...

我想学中医学,不知道从和学起,哪位中医能帮我下
答:如果想学针灸的话就要先学习经络学,认清穴位都在哪里,然后再练习施针.我说的还不是太全,只是想根你说.学习中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学容易,想学好学精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中医讲求的是经验,真的是要把书本上的东西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同一个病人和人的表现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就要用平时积累的...

我想自学中医,并且想成为一名中医。我是本科学历,但非医学相关专业,可 ...
答:你好,回答如下:1,需要看的书:彭子益先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上下册 万友生先生:寒温一统论 热病学 李可先生: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逐渐看这4本书,那中医就能逐渐入门,否则很难入门的哦。切记。2, 你的情况要去考证只有两个办法,可以选其中一次而行:一,先去函授出中医本科学位...

想学中医从哪入手学
答:从最开始的《黄帝内经》开始,树立起最基础的中医生理学知识,然后再开始研究一下《神农本草经》了解了解药性,最后再精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背完这四本书,中医基础就打的很好了,这个时候再去看后世的书,才不会被那些偏激的思想带跑。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医家有先从士儒之学而后转学中医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