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存的“所”是什么意思? 道之所存。所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阮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之所存的"所"用在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地方”。



所”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这句话直译为:道理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译为:哪里有道理,哪里就有老师。或: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道之所存的所是什么意思~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出处节选】师说—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白话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扩展资料
1、《师说》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2、《师说》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
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
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
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这句话直译为:道理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意译为:哪里有道理,哪里就有老师。或: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文言文所字的意义及例子
答: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字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所的偏旁部首是:户 所:[ suǒ ]笔画:8 五行:金 五笔:RNRH 结构:左右结构 所的笔顺如下:

道之所存的所是什么意思
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意思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出处节选】师说—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文言文的所意思
答: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 (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 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文言文所用的所
答: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的意思
答:2009-10-25 文言文中的“所”字是什么意思 35 2017-01-10 所的古汉语意思有哪些 29 2007-07-25 文言文中“所”的意思 55 2011-08-11 各得其所的所什么意思 362 2012-11-18 栖身之所的所是什么意思 28 2011-12-25 衣食所安的所是什么意思? 64 2015-03-04 流离失所的所是什么意思 384...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意思是什么?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问题,所字结构是什么意思?
答:在古汉语中“所”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其所以特殊,是因为它能象其它的代词一样可以单独用来直接指代什么,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只有和别的词(主要是动词)或短语(主要是动词短语)结合起来,才能起指代的作用,也才能作句子成分。这种“所”和其它词或短语组成的结构叫所字结构,也叫所字短语。

道之所存,心之所向也,虽千万人吾往矣!什么意思?
答:人生之道心中的理想追求,心中所向往的目标,虽然千万人追求,但是我心意已定。

高中文言文中虚词“所”的含义?
答:2.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what]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连> 1. 若,如果 [if]。如:所不(誓词。假使不)〈形〉1. 一切,所有 [all]。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2.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fit]交易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