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对》是谁和谁的对话?

作者&投稿:底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01

    韩信和刘邦

    《汉中对》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刘邦接受了萧何的建议,决意任用韩信为大将以后,他亲自召见韩信,详细听取了韩信的意见,有礼而又慎重地对韩信作了面对面的考察。有关二人之间会面的情况,史书上留下了一段对话,史家称为“汉中对”。

    《汉中对》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汉中对是楚汉战争时期,军事家韩信在汉王刘邦登坛拜将之后,给与刘邦还定三秦东向与项羽争天下的一篇著名军事论著,汉中对原文: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释义:登坛拜将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

    项王即使是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

    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遗憾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



~

《汉中对》是谁和谁的对话?
答:《汉中对》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刘邦接受了萧何的建议,决意任用韩信为大将以后,他亲自召见韩信,详细听取了韩信的意见,有礼而又慎重地对韩信作了面对面的考察。有关二人之间会面的情况,史书上留下了一段对话,史家称为汉中对。《汉中对》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汉中对是楚汉战争时期,军事家韩信在汉王...

韩信说项羽是匹夫之勇,那项羽到底是不是呢?从项羽指挥的巨鹿之战,彭...
答:交谈之中,韩信纵论天下,指点江山,好不惬意。此翻长谈也被后来某些人套用“隆中对”一词而冠以“汉中对”一名。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所谓的“汉中对”,来看看韩信到底说了些什么,同时也来看看这位“项羽的终结者”是如何评价项羽的。一开始刘邦问韩信:“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韩信不急...

韩信有哪些过人之处?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的?
答:刘邦决意用韩信为大将后,召见了韩信,这次会面,历史上成为“汉中对”。韩信的影视形象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这次对话。刘邦:丞相多次进言将军,将军有什么可以教我?韩信:大王如今东向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刘邦:正是。韩信:大王以为在用兵之勇、待人之仁、实力之强三方面,与项王比...

韩信的思想是什么
答:韩信第二次明确表达他的王侯思想。是在公元前205年,韩信与刘邦的著名的《汉中对》的对话中,韩信建议刘邦要想得到天下,要想广揽人才,就要舍得裂土分封,“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韩信通过对刘邦的建议明确表达了他心中一直热衷的裂土封王的愿望。韩信第三次表达他的王侯思想是在公元前203年...

项羽诗歌形容彭城之战 关于夷陵之战的诗歌
答:非但如此,韩信在此段对话中对于项羽的军事才华是长是短只字未提,通读“汉中对”全篇,韩信也没有对项羽的军事长短做出半点评价。这就是个问题了,既然韩信欲对刘邦争天下最大的敌人做出全面分析,又怎么会将对方的军事长短这一如此重要的项目毫无涉及呢?如果项羽的军事才华并无长处,那你韩信尽管可以拿出来说,何必不提...

...将相和》廉颇该怎么和蔺相如道歉?至少说两句对话。
答:廉颇说:“蔺相如,我今天来就是为了为我说过的话道歉.我不该为了自己的一口气而不为赵国的利益着想.是我太冲动了!请原谅我吧!”蔺相如说:“廉将军,您能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已经是一大好事,再说,我早就原谅你了!我们继续为赵国效劳吧!”...

谁能帮我把三国演义中三顾茅芦下集中诸葛亮和刘备的对话写下来?
答:这是我在央视版三国演义边看边打的。请选为最佳答案!呵呵。刘备说: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曾两次晋谒,不得相见,已留书一封,不知可曾阅过?诸葛亮说: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惭愧。请。刘备说:先生请。二弟三弟在此等候。诸葛亮说:将军手书,亮已拜...

...三国时期的经典对话?尤其是要诸葛亮跟他们的对话
答:以上是曹操的名言,舌战群儒和诸葛亮大骂王朗的对白,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惟爱茹 2011-12-27 · TA获得超过1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

《灰雀》是谁和谁在什么时候的对话?
答:列宁和小男孩儿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心情理想分别如下:1、列宁说:“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想:他是不是知道我把灰雀捉走了。)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想:他是多么喜欢灰雀啊,我应该放了它。)3、列宁说:“会飞回来?”(男孩...

谁知道玄奘和唐太宗的经典对话?
答:唐太宗即位时非常拥护佛法,建寺四百多间,供养僧人无数。对出家人十分敬重,曾与人言:“出家真乃大丈夫,尤胜公候将相。”惟不久后,常见僧人不守法规,修行不如法,心生不悦,供养渐少。帝尝问玄奘法师:“供养凡僧也能得福否?”大师答曰:“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土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