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群体普遍会感到职业倦怠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作者&投稿:邹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竞争压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
 教师虽然是职业倦怠症状的表现者,却不一定是完全的责任者,在这个问题上百分之百地苛责教师个人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把心理枯竭理解为燃烧殆尽,那么要负责的该是那个点火的人,火源可以在内,也可以在外,而多数情况下则是火上浇油、内外交困。特别是现在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地呈现普遍性和流行性,审视一下教师所处环境中潜在的致病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1、教师职业环境的特殊性
  首当其冲的便是学校这一教师接触最多、无法回避的小环境。在学校的组织结构方面,科室制组织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角色受到挑战,减少了其自主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久而久之,教师便易产生倦怠。
   现在虽然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改,但评价体制相对滞后,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仍旧是用考试分数说话,学生成绩好,教师才可能评优秀。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跟学生一样依旧在升学压力下超负荷运转。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
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l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竞争出人才、压力变动力,这些想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承认的是,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挫折在所难免,致使教师在长期的重负之下陷于倦怠。
  2、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误解和不配合也是原因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大事小情都归罪于教师实不合理。为了应付家长们时不时的兴师问罪,有关上级的检查评比,比如安全问题,每天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的心态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实属无奈。可与其他的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独立性,无法全部由教师来控制。于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良态度,也成为了教师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也是给教师带来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教师的所思所想。我国传统尊师重教,民间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此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即教师就必须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为教师不能犯错,因此一旦教师犯错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公愤,在报章、广播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下,教师们感觉成了过街老鼠,含辛茹苦却不被理解,自然觉得百般委屈,产生厌教情绪。这种期望过高而人文关怀过少的现状亟待改观。
 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这种过高期望作用于教师,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迷思,比如,一般教师很难承认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倦怠,即使有可用的社会支持,他们仍旧不敢轻易利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以维持大众的形象,他们不去认识自己的倦怠,相反地却加以否认,这样就使得倦怠之病魔日益侵蚀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点,如完美主义、过分苛求、对自身的要求过高、主我与客我的严重分离等等。这些独特的个性品质会影响到教师对于工作和压力的评估和认识,容易引发内心的挫折感,导致职业倦怠甚至心理枯竭。
职业倦怠虽然并非全部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但是,作为我们自己,还是要认识到,除了学校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压力,还有我们自己的问题,同样处于学校,都是教师,为什么有的人快快乐乐,不但不倦怠,反而精力越来越充沛,这里面的原因何在?因此,我们就要引出今天的主话题,调整认识和心态,做一个幸福的智慧型教师,这才能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

如何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

漫长的职业生涯让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克服职业倦怠是必须引起重视的话题

教师的心理中教师期望和教师职业倦怠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答: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消极的工作心态和生活心态,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之中,教师也不例外。而造成中年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七个原因:一是职业压力感。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教学成绩的排队,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趋于...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_教师职业倦怠怎么办
答: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这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还未实现小班教学,班级过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教师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三)由于人际关系...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四个特征
答:4)职业意识。是否喜欢教师职业,是否有工作热情,是否热爱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这些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方面。晋升为本科院校后,高校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面对新的改革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

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研究的人有哪些
答: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为,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伴怠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最终牺牲者”。因此,近年来,国际范围内,人们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在我国“职业倦怠”一词近两年...

是什么让广大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答: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学校教育官僚太多,一个个都把老师往奴隶用。还有许多不上班的官僚亲属亲信,让无职无权的普通老师只能遨天混曰子了。

什么是职业倦怠,它与教师职业道德有关系吗?
答:职业倦怠的感觉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 1.职业倦怠症好发的高危险职业群有哪些? 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答: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有责任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心力交瘁;学校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也易导致教师增加职业压力。3、个人因素。低自尊或外控性格类型的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影响职业倦怠。

让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的原因是什么?
答:所有人都在对教育指手画脚,教育部门总是积极响应配合,最终弄得老师无论怎样做都是错的。弄得老师只好尽量不做或尽量少做。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答:而且,由于教学上激烈的竞争,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释放。这样,教师容易产生工作枯燥无味的感觉,出现倦怠情绪。(六)职业的危机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铁饭碗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等举措使得教师普遍感到危机...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社会期望不合理、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工作量大、复杂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混乱、社会交往闭塞、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教师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