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抗震等级,抗震烈度,抗震设防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师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震设防有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常说的抗震烈度。
根据地震影响结果的大小和建筑重要性程度,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特殊设防(甲类),重点设防(乙类),标准设防(丙类),适度设防(丁类)。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叫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一般有6,7,8,9四个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叫抗震等级。分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抗震等级。

拓展资料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抗震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是多少?答:地震用级别来判断,但地震带来的破坏力用烈度来判断。一个地震只有一个级别,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烈度,震中区的烈度最大。抗震防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可以是三级,由设计根据规范要求来定。急需抗震等级来确定钢筋锚固长度答:11G101系列图集有表。

只知道抗震烈度无法计算出抗震等级,,,一般建施上写抗震烈度,结施上写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的关系是什么?哪位说一下?~

该工程为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楼主所看到的图纸,应该错了,抗震等级的确定即应按提高一度确定。故总说明里的这句话应做修改“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按二级执行”改为“抗震等级为二级”,这里设计错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3条说的清楚,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要求加强抗震措施,按本地区烈度确定地震作用。比如楼主所在地区为7度,结构计算地震力的时候只需按7度地区计算。抗震构造措施时则应按8度,抗震等级的确定也应按8度确定即二级,(设计在这里出错了,他仍按7度确定的框架等级即三级),就像二级和三级框架或者剪力墙的构造措施区别就大了去了,包括很多东西如最小配筋率、轴压比限制。。。。等等。填充墙的砌筑构造也和设防烈度有关,此时就应按8度区构造。这样说吧除了结构计算地震作用时按7度外,其他一切与设防烈度有关的东西均按8度区要求。既然从事这个行业了,建议楼主尽快熟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愿我的答案能让你满意

抗震设防有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常说的抗震烈度。
根据地震影响结果的大小和建筑重要性程度,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特殊设防(甲类),重点设防(乙类),标准设防(丙类),适度设防(丁类)。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叫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一般有6,7,8,9四个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叫抗震等级。分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答: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相应这次地震,不同地区则有不同的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给定的地区来说...

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2. 我国根据地震活动和地质条件,被划分为四个地震烈度带:1-2度烈度带、3度烈度带、4度烈度带和5度烈度带。每个烈度带对应有不同的设防烈度等级,进而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等级。3. 各烈度带及其设防烈度等级如下:- 1-2度烈度带: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6度甲。- 3度烈度带:设防烈度为...

抗震设计中,关于设防烈度与地震等级之间关系
答: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或者破坏程度区分的,一次地震因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土层剪切波速等等条件不同,会形成多个烈度区,一般用动参数表示,比如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级,在震中唐山丰南一带就是11度,但到了天津沿海就衰减,成了8度。。。可以简单的理解,在6度设防区,在本地区50年内超越6度的地震...

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的关系
答:- 5度烈度带:设防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9度乙。4. 设防烈度与建筑物构造等级的对应关系:建筑物的构造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抗震性能来划分的,分为I、II、III、IV四个等级。设防烈度为6度的建筑物构造等级为I级;7度为II、III级;8度为III、IV级;9度为IV级。5. 抗震等级和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答: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叫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一般有6,7,8,9四个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叫抗震等级。分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地震震级和烈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地震震级和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总的来说,地震震级通常指地震的大小,是定值,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不同地点的地震烈度也不同。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量来划分。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

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2、抗震等级由设防烈度,房屋的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抗震设防类别四个数据依照表格选取。3、设防类别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划分的,分别是标准设防(小震设防,50年一遇),重点设防(中震设防,475年一遇),特殊设防(大震设防,2100年一遇)4、抗震设防类别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抗震设防...

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的关系
答:2. 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的关系?根据我国的地震活动性质和地质环境,国家将我国分为四个地震烈度带,分别是1-2度烈度带、3度烈度带、4度烈度带以及5度烈度带。不同的烈度带对应着不同的设防烈度等级,相应的抗震等级也不同。3. 四个地震烈度带及其设防烈度等级 1-2度烈度带:设防烈度为6度,...

抗震等级和抗震烈度的关系
答: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 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抗震等级与地震烈度有什么关系吗?
答:地震震级和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来比较。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