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的哲理意思~!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是资质通鉴第几卷的内容

作者&投稿:驹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半句半句的理解,字面可以简单理解如下:
“德胜于才是君子”:即时说,如果是“君子”的话,那么德行、品德就要优于才干。
“才胜于德是小人”:即是说,如果才干高于品性,那么就有可能成为“小人”。

而这句话深层次所要表达意思则是:才干是我们成就目标的基础,品性、德行则是我们的思想对行为的约束。只有我们的品性、德行能够指导、约束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我们才能是一个真正具有品格的人,即所谓——君子;相反,如果我们依仗我们的才学胡作非为,我们的行为背离了道德,我们的思想约束不住我们的行为,那我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人”。其实这里也不一定就说“德”要胜于“才”才叫君子,最起码应该相当!

推荐论语中的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是说:才学与态度、表现相当,才能是“君子”!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我个人的理解哦~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高,即使不是很有才华,也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一个人即使很有才华,如太过于吹嘘于依靠,不注重品德修养,与小人差不了多少
所以说,做人要有德,以德服人才是最高境界!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出处~

语出《资治通鉴》 司马光。
原句: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白话译文:
所以道德才能完全尽对的圣人,才能与德行都没有对他愚蠢的人,德胜才能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谓之小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资治通鉴 第一卷 评智伯之亡一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段话意思是: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假如找...

古文:“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的...
答:翻译: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品德大于才能就是君子,如果才能大于品德就是小人。我不大同意这个观点,当然德才兼备是君子。但是也不能用上述观点做标准!君子与小人,不是这样的一个标准。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答: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曾国藩说 有才无德为小人 有德无才为庸人 怎么看待
答:不需要没有道德水准的人才,而是需要能带动整体运势正常发展的君子。【原文】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译文】有道德却没有才能来辅助,那么,这样的人就近似于愚笨之人,有才能却没有道德来主持,那么这样的人就近似于小人。出自清曾国藩《曾国藩全书》...

才德皆无是愚人,才大于德是小人,应该怎么选择?
答:一、宁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在论述韩、赵、魏三家分晋这段历史时,司马光认为,晋国国君智伯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他的才能胜过了他的德行。德与才的关系是:德驾驭才,德运用才。更进一步说,才德兼备是圣人,才德皆无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那么,在选人用人时,我们该坚持怎样的...

凡德大于才者,后面的话是什么
答:德大于才的是君子,有才无德的是小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漫谈小人得志
答:要想知道小人得志后的嘴脸,首先得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说: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便是小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人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兴许形貌昳丽,兴许文武双全,兴许能言善辩,兴许善于揣摩人心,兴许这些优点都有,唯独有...

形容小人得志的句子
答: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2、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3、进君子,退小人,爱人才,申公论。4、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6、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谈才与德的关系
答:因此,才德兼备者,乃圣人,以善举指引世界;无德无才者,为愚人,无法发挥潜力;德胜于才者,是君子,以其智慧造福社会;才胜于德者,则为小人,可能利用才智作恶无度。挑选人才,宁选德行高尚的君子,也不可委任心术不正的小人,因君子虽有才,却能以德约束,而小人狡猾且有力,危害更甚于虎。人...

职场的领导更喜欢有能力的人还是听话的人?理由是什么?
答:在《资治通鉴》有这么一段话,才德兼备谓之圣人,徳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才德皆无谓之庸才。圣人和君子可遇不可求,那么与其用小人,不如选庸才。为什么呢?因为庸才如想做恶,却能力不足,就像小狗咬人,虽然阵势不小,却也不伤筋骨。而小人却能机关算尽,依仗能力为非作歹,这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