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全文翻译 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翻译

作者&投稿:孛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译文: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魏徵回答:“很难。”唐太宗说:“我选拔任用贤才,接受建议就行了,有什么难的?”

魏徵说:“据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忠告;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反而懈怠政务,疏远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之战战兢兢,不敢进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使国家灭亡。正因为如此,古代圣人才要居安思危。你想想,国家太平无事,却要使国君心怀忧惧,这难道不难吗?”

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第一>。

原文: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扩展资料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

虽然《贞观政要》在史实上有所失误,但由于叙事详赡,文字明畅,论述的又是统治之道,因此晚唐以后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甚至流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贞观政要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成语:居安思危
翻译: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群臣“守天下难还是容易呢?”。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守天下)只要任命贤能的人才,接受别人的劝谏就可以了,怎么会说是难呢?”。魏征回答说“看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环境安乐的时候,就必定会宽松懈怠,使说话(劝谏)的人战战兢兢,心怀恐惧,(这样)日月交替,直至灭亡。圣人之所以居安思危,这是因为这个原因。环境安逸而能做到心怀恐惧,怎么能不算难呢?"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魏徵回答:“很难。”唐太宗说:“我选拔任用贤才,接受建议就行了,有什么难的?”
魏徵说:“据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忠告;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反而懈怠政务,疏远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之战战兢兢,不敢进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使国家灭亡。正因为如此,古代圣人才要居安思危。你想想,国家太平无事,却要使国君心怀忧惧,这难道不难吗?”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守天下是容易还是困难。侍中(官职)魏征回答说:非常难。

贞观政要翻译~

成语:居安思危
翻译: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群臣“守天下难还是容易呢?”。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守天下)只要任命贤能的人才,接受别人的劝谏就可以了,怎么会说是难呢?”。魏征回答说“看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环境安乐的时候,就必定会宽松懈怠,使说话(劝谏)的人战战兢兢,心怀恐惧,(这样)日月交替,直至灭亡。圣人之所以居安思危,这是因为这个原因。环境安逸而能做到心怀恐惧,怎么能不算难呢?"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

“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出处: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对待贫苦百姓,唐太宗并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样子,而且反而恰恰相反。他对待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表现出了怜悯之心,同时他也关心农民的疾苦对待百姓他是格外的照顾,也因此受到百姓们的喜欢。

李世民他时刻都有着国家责任感。而且心中一直存在着危机感一直督促自己学习,而且不能贪图享乐这也就为唐朝的盛世做出了铺垫。像这样有危机意识的他确实非常优秀。时刻提醒着自己提高着自己,当时的百姓能够有这样的优秀杰出的皇帝,能够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也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一个人物,做事非常的果断,而且他有着广大的胸襟同时在治理社会方面他也是有着远大的抱负。



扩展资料:

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
答:翻译: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群臣“守天下难还是容易呢?”。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守天下)只要任命贤能的人才,接受别人的劝谏就可以了,怎么会说是难呢?”。魏征回答说“看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环境安乐的时候,就必定会宽松懈怠,使说...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全文翻译...
答: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原 ...
答: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征上疏曰: 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

求<贞观政要 论君道第一>中的翻译
答: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朝见众臣说:守住天下是困难还是容易?待立的群臣中魏征对答说:很困难.唐太宗说:任用有贤能的人,接受各种好的意见,就可以了,有什么原因说困难呢?魏征说:从自古以来的帝王来看,在国家忧患危险的时候就能用有贤能的人,接受各种好的意见.但是一到了安稳舒乐的日子里,必然会怠慢不用心,...

求谏译文
答: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出处: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之《求谏》。

一段文言文翻译
答:以下是个人理解:大意是,唐太宗对属下说,我老在宫里居住,常常自省,一直担心对不起上苍,被天下百姓怨恨,想到高人的鞭策,必须了解外面的情况,达到天下没有怨言。再看看上奏的大臣们,大部分都说的很夸大,平常的事情都这样,何况紧急的事情呢,一定畏惧怕惹我生气,因此每当有上奏的人,即使我不...

卷一 君道第一 凡五章
答: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徵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徵曰:"观自古帝王,在於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贞观政要》 唐...

贞观十五年文言文翻译
答:成语:居安思危翻译: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群臣“守天下难还是容易呢?”。 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守天下)只要任命贤能的人才,接受别人的劝谏就可以了,怎么会说是难呢?”。 魏征回答说“看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之时,就会任用贤能接受劝谏,而一旦到了环境安乐的时候,就必定会宽松懈怠,使说话(劝...

唐太宗君臣关于“创业与守成孰难”讨论的启示
答:唐太宗君臣关于“创业与守成孰难”讨论的启示 1.守成之难,在于统治者志趣骄逸,侈务不息,失其道也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业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而言,草创为难。”对此,魏徵提出不同意见,他说:“帝王...

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故事简介(原创!!~~急急!~~今天之内~!)
答:论谦让第十九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