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山西运城古代叫什么?

作者&投稿:逯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运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建都安邑(今夏县)。重要文化遗址有芮城的西候度;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夏县的禹王城、东下冯、西阴;永济的独头、尧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绛县的原窑河;平陆的七里坡等。重要文物古迹有芮城永乐宫,它不但建筑别致,而且有着精美的元代巨幅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此外还有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鸳鸯塔、万国寺;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稷山的青龙寺;新绛的稷益庙等,都是运城的重要文物古迹。 

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公候将相、学者志土,代不乏人。上古时期就有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黄帝战蚩尤等历史传说,春秋时富贾大商猗顿,汉代绛候周勃,三国名将关羽,隋未哲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杰”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大将薛仁贵、张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皆为本市历史名人。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杨深季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张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东大地上都负有崇高声誉。

从春秋战国到辛亥革命,在这将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河东地区的农民起义运动,前仆后继,风起云涌,大大小小几十次,打击了统治势力,推动了历史前进,那事迹是可歌可泣的。

东汉未年,黄巾起义,席卷全国。后来,黄巾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黄巾余部仍在各地坚持斗争。中平五年(188),黄巾余部郭太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西)举行起义,号称白波黄巾军,与匈奴族义军联合,北攻太原,南逼黄河,军队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董卓派亲信牛辅率重兵围剿,也被白波黄巾军击败。

与白波黄巾军遥相呼应,浴血奋战在太行山区的,还有黄巾余部黑山军。这里山军中有支张白骑的义军,其首领骑白马、提钢枪,威风凛凛,率领六七千人马,活动在河东一带,给了地主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南北朝时,河东人民不堪忍受拓跋魏的血腥统治,纷纷揭竿而起。河东汾阳(今荣河)人薛永宗,太平真君六年(445)起兵攻打闻喜,与陕西农民军盖吴互相策应,曾大兵亲征,他转战河东,终因寡不敌众,出战失败。薛永宗战败之后,英勇不屈,率全家跳入汾水死去。另外,还有薛修义在河东府举义,龙门毋端儿起义和绛州敬盘陀起义,都给了北魏政权以沉重打击。

南宋时,岳家军中王彦所组织的忠义民兵,活动在太行山周围。当时河东的绛州、解州,都有忠义民兵,他四出活动,反抗金人统治。平阳的梁小哥在金天春元年(1138)率众起义,曾以四十人的轻骑,一举攻克了平阳府的神山县。

元未,红巾军将领李进与崔德在龙凤二年(13560西征,大军渡河转入山西,攻克平陆、安邑。另一支红巾军政克绛州、晋宁(今临汾)。人民群众用顺口溜来表示对红巾军的欢迎与支持:"拉拉弓,放放箭,要把元贼齐赶散。"

明未崇祯三年,四年(1630--1631),陕西农民军在首领王嘉胤的率领下,先后攻占了河津、新绛、稷山,进逼蒲州。后王嘉胤为部下杀害,紫金梁代之而起,联合老回回、高迎祥、张献忠等三十六营,率众二十余万,转战河东各地。这就为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东渡黄河、占据河东,进军北京,奠定了基础。

明朝未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度卷全国名地,而河东地区更是农民军的主要根据地。据《明史》载,李自成于崇祯三年起兵,率众入晋,为高迎祥部第八队队长,称闯将。崇祯三、四年间,陕北农民军大部入晋,有老回回、高迎祥、张献忠各部,号三十六营,拥众二十余万。农民起义军以河东为中心,分兵四出,所向披靡。至祟祯九年,高迎祥被杀,大家推李自成为闯王。闯王率兵西向,山西农民军尽撤。祟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陷西安,麾军北上,大军由茅津渡过河,很快攻克蒲州、汾州、平阳等地。一时间"迎闯王,不纳粮"的呼声遍地而来,农民军王自用,点灯子、刘七等义军也都云从响应,配合闯王大军,同明朝统治者作殊死的斗争。

到了清代,河东农民反抗清统治者的头争,更是如火如荼。咸丰年间,南方爆发了洪秀起义,北方有捻军起义。张宗禹领导的西捻军,率马步兵四万余,渡滹沱河南下,其势如暴风骤雨,很快攻占了河东的河津,绛县、洪洞、曲沃、垣曲等城池,大大扩展了河东地区农民斗争的声势。在义和团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河东人民更是同仇敌忾,踊跃参加。投身于义和团组织的,遍及河东各地。

“河东”,向来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誉,人文荟萃,钟灵毓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后土圣母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优美传说都发生在这里,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在运城。自古以来文臣武将 、才俊雅士、 忠烈骁领、美女佳人难以计数 :商代中兴贤相傅说,春秋霸主晋文公,战国纵横家张仪,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王羲之的书法启蒙恩师),千古名妃杨玉环,政治家柳宗元,文学家王维、王勃、王之涣、司空图、王绩,教育家王通,史学家司马光,白衣将军薛仁贵,科学家裴秀,唐代名相裴度、画家马远,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薛稷,戏剧家关汉卿,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猗顿等这些闪烁在人类历史星空上不落星辰都是河东人。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河东裴氏家族,曾出现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3000余名七品以上的官员更是史所罕见!

运城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景点高达1600余处,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近50处,省级112处。远远超出其他城市。中华武庙之祖——运城关帝庙,祭拜舜帝的胜地——运城舜帝陵,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中国道教全真教的祖庭、世界级壁画艺术的圣殿——永乐宫,《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中华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鹳雀楼以及黄河大铁牛、秋风楼、司马光墓、五老峰、历山自然风景区等更是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她是蕴藏丰富的国家文化仓廪。

“十年改革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运城的魅力在于文化,在于她根祖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昔日顶尖级别的文化高度赋予了晋南名城的现代辉煌。古城灵韵化育为今天的发展动力,凝结为现代文明。盐运之城欣逢新的盛世和历史机遇,成为幸运之城,大运之城 。

五百万人口的运城市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新崛起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运城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密集:南同蒲铁路,大(同)运、运风(陵渡)、运三(门峡)、运城环城、新(绛)禹(门口)、东(镇)蒲(掌)等六条高速公路和运城关公机场等共同形成了密集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运城城市框架正在放大,城市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一个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大运之城”正在腾飞。

十年改革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

  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全市辖1区2市10县、133个乡镇街道、3338个行政村。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2300年左右吧
那时侯不叫运城.但村落什么以有了.

运城有多少历史名人]~

具体数量无从统计,知名的有张仪、关羽、王勃、薛仁贵、卫玠等。
1、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2、关羽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
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3、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4、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运城河津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5、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北)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葬于南昌,后迁葬江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仁贵

山西运城古代叫做河东。
运城古称河东,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属于晋南地区。
运城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隔黄河相望。

扩展资料:
运城地区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光名胜遍布各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历山,孤峰山,吕梁山,五老山,尤门天险,王官峪瀑布,闫家池峪谷瀑布和温泉等自然景观。
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风陵渡,有闻名华夏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岩洞遗址,西候渡遗址,禹王城遗址,司马光祖墓,晋文墓,晋南云墓,关帝庙,永乐官,普救寺,飞云楼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古文化具有极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河东先后培育出商代中兴贤相傅说,春秋霸主晋文公,战国纵横家张仪,蜀汉名将关羽,晋代文学家郭璞,隋代哲学家。
教育家王通,唐文学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将薛仁贵、宋代名相、史学家司马光等等。
同时运城地区也是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闻喜煮饼、稷山板枣、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张白水蜜杏。
还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城

山西运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答:“十年改革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运城的魅力在于文化,在于她根祖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昔日顶尖级别的文化高度赋予了晋南名城的现代辉煌。古城灵韵化育为今天的发展动力,凝结为现代文明。盐运之城欣逢新的盛世和历史机遇,成为幸运之城,大运之城 。五百万人口的运城...

运城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答: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

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答: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有12个王朝,即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地区建都,前后历时一千多年,其中统一的周、秦、汉、唐诸朝,在西安城市历史中影响最大,文化遗存最多。西安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遗址、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蓝田人遗址、华清...

运城历史从古到今历史大事及时间
答:这里是人类远祖的故乡,在我市垣曲盆地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距今4000多万年前的“中华世纪曙猿”化石,把人类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这里点燃了人类第一把文明的圣火,西侯渡遗址挖掘出土的“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了180万年前。故事三: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盐业基地运城盐池,盐池的开发历...

山西运城地区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答:运城盐湖位于运城市区南端,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4公里,它是天然形成的封闭型内陆盐湖,有着4000多年的开发历史,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同步。在唐代,盐湖每年税收约占全国盐税收入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税收的八分之一。伯乐相马的动人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目前,运城依托盐湖矿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全...

山西运城为什么叫运城运城最出名的历史人物是谁
答: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世纪曙猿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1000万年,证明了运城是人类的远祖起源地。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是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运城在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改称“司盐城...

运城为什么会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
答:据考证,《史记》中说的西河,应该指的是今天的河津一带。直至今日,在运城河津市,我们仍能看到子夏墓的遗迹,当地自古以来都有子夏在河津教学的传说。甚至在运城市的芮城县,过去也有子夏墓、子夏书院、西河书院等遗迹。笔者当过几年教师,曾出于职业思考,写过一篇论文叫作《教书与育人》,论述了如何...

运城盐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运城盐湖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开发历史。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湖内银泊万顷,浩淼广阔,芦苇湿地环绕,水禽候鸟族聚。 运城盐湖曾以其4000年的产盐史闻名全国。它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新生纪初期,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同...

运城盐池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答:在盐池附近的风陵渡,考古学家已经发掘出180万年前的西候渡遗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人类最早用火的地方;“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故事在这一带广为流传;在附近的河村,发现了60万年前我国最早人工打制的石球;公元前2255年,舜帝所作南风歌谣中就描述了盐湖刮南风时卤水蒸发...

运城是几线城市?
答:2.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3.运城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国保90处、省保57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人类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多万年,西侯度文化遗址是最早的人类用火实证。二. 历史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