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作者&投稿:倪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蜀汉没有大将,不得不让廖化当先锋。不过这可不是说廖化能力不足,不能当先锋,蜀汉实在没人才可用才让他顶上。而是说廖化年纪一大把,还不得不冲杀在前,说明蜀汉人才匮乏。

廖化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不过大部分人可能对他的印象来自《三国演义》。在演义中,廖化在关羽北伐襄樊、诸葛亮和姜维北伐中原时表现活跃,不过并没有太出彩的表现,让人觉得他最多就是一个二三流武将而已。

但是历史上,廖化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廖化是襄阳人,早年是关羽手下的主簿,职务不高,默默无闻。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身亡时,廖化因为人微言轻,只能跟着其他人一起暂时投降了东吴。

不过廖化在东吴人手下混了一年多,等吴人对自己已经没什么戒心以后,就装病诈死,然后偷偷带着母亲一路逃往益州。结果刚到秭归,廖化遇到了率军伐吴的刘备。刘备见廖化这么忠心自然是非常高兴,封他为宜都太守,廖化从此成为蜀汉集团的高级官员。

廖化这次能带着母亲成功千里逃亡,很重要一个因素是他谋划周密,可见他足智多谋。

而且廖化的军事能力也很不错。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九月,当时担任阴平太守的廖化奉命率军攻打守善羌侯宕蕈。雍州刺史郭淮立即命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分别率军从夹山东西两面进军,想两路夹击将廖化一举歼灭。

可是让郭淮没想到的是,廖化却主动出击,趁着魏军兵力分散的机会先集中兵力击破游奕所部魏军,然后掉头向王赟发起猛攻。王赟势单力孤,自然也是无力抵挡,被廖化杀得大败,自己也中箭死在乱军之中。郭淮这次军事行动以彻底失败告终。

郭淮是曹魏后期的名将之一,连姜维都在他手下吃过亏,这次却让廖化杀得大败,显然廖化的军事能力也非常不错。

而在魏灭蜀之战中,廖化奉命率军去接应在沓中屯田的姜维。当廖化率军抵达阴平时,恰逢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多大军杀来,想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退路。

此时蜀汉衰微,举国上下不过十万兵马,其中大部分又在汉中和沓中,廖化手下最多不过几千人,不到诸葛绪的三分之一。但是廖化还是成功守住桥头,并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姜维摆脱邓艾,率军撤回。

虽说诸葛绪不是什么名将,但是廖化能挡住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这个表现也是非常好了。

所以综合来看,廖化有勇有谋,在三国时期也算是比较出色的人才了,绝对能胜任先锋一职。

但是根据《三国志·宗预传》记载,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时宗预和廖化都已经年过七十,那么在公元253年姜维第一次主持北伐时,廖化就应该有五十多,而在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战时,廖化更是已经七十多了。

古代五十岁以上就已经算老年,而七十更是稀少,廖化一大把年纪却还要带着兵马为蜀汉奔波,而和他一起对抗曹魏的姜维、董厥、张翼等人也都在六十以上,蜀汉人才之匮乏可见一斑。


因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很明显不是说廖化的能力有问题,而是蜀汉人才凋零,缺乏新生代的将才。



这句话是出自中国历史上的俗语,原文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意思是蜀国(即三国时期的蜀汉)后期因为没有优秀的将领,只能让廖化担任先锋,这句话比喻缺乏优秀的人才,只能让次要的人来担任要职。


在蜀汉后期,五虎上将中的赵云、马超、黄忠都已经去世,只剩下关羽和张飞,但这两位也都在不久之后去世了。此时,蜀汉的将领阵容严重短缺,廖化便成为了当时蜀汉的主要将领之一,但他的实力和才华并不足以与其他国家的优秀将领相比。



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缺乏优秀人才的情况下,只能让次要的人来担当要职,但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这也是对于一个组织或团队来说,拥有优秀的领导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的一点。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姜维北伐时,蜀之能征善战的大将都已亡故,无人可用,只能让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锋。原义是蜀国连个年轻的将领都没了,廖化那样的老将居然要去做先锋。现多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是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记载。

这句话的意思是,蜀国已经没有大将了,只能让廖化去做先锋官,是指队伍里缺乏能当大任的人,只能让年老的人来担负重担。

在蜀国后期,许多大将已死亡,军营中已经没有特别猛的大将,就派廖化去做先锋,也是在讽刺当时蜀国的兵力 。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讽刺的究竟是廖化,还是姜维?
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蜀国之中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大将之才了,只能让廖化来做先锋将军了。当时的廖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蜀国的人才凋零一时间没有合适的年轻将领来担任先锋这一职所以才把才能出众,经验丰富的廖化请出来做了先锋。他在这么大的年纪还能被请出来并不是说他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什么意思
答:典故介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是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并非出自正史记载;原文如下:不期一日正挥毫缮写间,突来一不知姓名、宽衣博袖、满脸腐气的老儒。那人跨进书室,并不向主人致礼,便坐在那靠东椅子上。嗤的一笑道:“好,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什么意思
答:蜀中大将先后亡故,由廖化担任先锋。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原意是蜀中大将先后亡故,由廖化担任先锋;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出自《扫迷帚》第二十四回。《扫迷帚》劝诫人们不要迷信,是清末反迷信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扫迷帚是一部反对迷信风俗的...

如何看待“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呢?
答:蜀汉人才确实断代严重,导致这老将也要出马,不仅如此,他必然还有着极大的压力。可以试想一下,他还能当先锋,至少说明身体硬朗,正是这样一个健康的老将,却在蜀汉灭亡的第二年去世。足见压力与精神打击之大。因此,对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我想,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无奈吧。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什么意思
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所揭示的原本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后来则引伸为泛指因为没有杰出人才,平庸之辈也能侥幸成名,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意义相近。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贬低蜀国的将才凋零,还是说廖化的能力太...
答:回答前首先更正一下,《三国演义》全书并没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语,此句出自清朝小说《扫迷帚》。下面回答问题。就演义而论,此语既说蜀国将才凋零,也指廖化能力太低。第一,《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中,写道诸葛亮再次上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究竟是嘲笑蜀国的将才,还是廖化本人...
答: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是这么理解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主要想表达的是“蜀中无大将”,而并非“廖化作先锋”。后句只不过是为了衬托前句。但是!为什么要用“廖化作先锋”来衬托蜀中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呢?是因为廖化的能力平庸吗?显然不是的!廖化是后蜀时期的佼佼者,其军事才能...

为什么说“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廖化不厉害吗
答:人们一直以“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俗话来评价蜀国中后期人才的青黄不接,人才青黄不接是事实,但以廖化来作为谈资并不符合史实。 三国时期的廖化,能被后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完全是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也就是说廖化的个人能...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难道蜀汉真无大将可用了吗?
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多用在一个团队因无后继之秀,只能让年长的平庸者担纲重任。小说第一百零九回,后主延熙十六年秋(公元253年),蜀汉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伐魏,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第一百一十三回,姜维再一次兵出祁山,又以廖化、张翼为先锋,那一年是后主景耀元年(公元...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答:“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嘲笑蜀国后期无大将,结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必须使用廖化这样平庸无能的人做先锋。但历史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首先,你要理解先锋这个职位的意义。先锋不比统帅。统帅需要有勇有谋,指挥前军万马,统帅的决策,统帅的安危关系到全局的变化与战争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