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原文翻译和译文

作者&投稿:水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光》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稳重得已经像成年人一样,听到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之后就回去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抛弃他离开了,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缸,水从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元末·阿鲁图《宋史》。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勇于救人的精神。

司马光原文翻译和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浅显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


作品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作品注释

1、生:长,长到。

2、凛然:稳重的样子。

3、如:像。

4、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

5、闻:听。

6、《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

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8、退:回去。

9、了:清楚。

10、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11、自是:从此。

12、释:放下。

13、至:甚至。

14、戏:玩耍。

15、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大缸。登瓮:站在大缸上。

作品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其词仅存三首。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代表作《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巅峰之作。以下是司马光的名言原文和译文:
1.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译文:国家的兴亡,每个个人都有责任。
2. 原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阅读万卷书,写作如有神助。
3. 原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以直接报复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
4. 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文:我曾整日思考,但不如片刻专注于学习。
5.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了解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明智。
这些司马光的原文和译文体现了他的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司马光论慈母败子文言文翻译
答: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4.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70篇 翻译
答:22. 司马光勤学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贾岛小传文言文
答:2.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

吴承恩小传文言文
答:6.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

马防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后汉书 防列传 的翻译“(马)防字江平 马防,字江平,永平十二年,和弟弟马光一起任黄门侍郎。肃宗登位,拜任马防为中郎将,渐渐升任为城门校尉。建初二年,金城、陇西边塞内的羌人全部反叛,拜任马防代理车骑将军事务,以长水校尉耿恭为副官,率领北军五校部队及各郡山射箭的士兵三万人攻打羌人。军队到冀,而...

文言文父母小传
答: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7. 文言文可茶小传翻译 苏可茶做医生,同行都说好。起初,苏可...

许长公小传文言文
答: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9. 文言文"姚平仲小传"翻译(1)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

司马迁和司马光简介
答:再者,司马迁使用古史资料时,一般以当时通用语翻译古语。如《五帝本纪》写尧舜的事迹,取材于今文《尚书·尧典》,把书中的"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等语,翻译为"百姓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信伤百官,众功皆兴"等,译文与原文相比较,就会发现更容易读懂...

后汉书·第五伦传的 译文
答:还听说在腊祭之日,又送给洛阳每个士人五千钱;越骑校尉马光,曾在腊祭时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斜,油五千斤。臣认为这不符合经义,心中惶恐得不敢不向陛下报告。陛下本心是厚待他们,但也应设法保证他们的安全。臣今天说这些话,实在要对上忠于陛下,对下保全外戚之家,请陛下检省裁决。”当马防任车骑将军,准备出兵征讨西...

文言文翻译宋史列传第九十七文
答: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4. 宋史·列传第九十一全文翻译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