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大狐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明珠暗投

【拼音】
míng zhū àn tóu 123

【含义】
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暗处。比喻有才干的人得不到重用、赏识,或珍贵的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

【用法】
用于贬义。

【示例】
峻青《海啸》四章:“你赵司令如果归顺他们,岂不是明珠暗投?”

【出处】
①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如?无因而至前也。”
②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
③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

【近义词】
① 沧海遗珠

【反义词】
① 蛟龙得水

【另见】
① 明珠投暗

【故事】
  邹阳,齐(今山东东部)人。西汉时期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最初是吴王刘濞的门客。因刘濞准备起兵叛乱,他曾作《上吴王书》,进行劝谏。邹阳的所作所为无端引起了吴王的猜疑和反感。邹阳害怕吴王加害于他,只得偷偷离去,投奔了梁孝王刘武,成了梁孝王的一名门客。

  邹阳初到梁孝王门下时,因出众的才华,很快就受到了重用。后来又因为他为人过于正直,加之又不善于讨好权贵,所以,就有一些人对他非常不满。

  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最小的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弟。总想阴谋篡夺皇位。邹阳知道他的不良动机后,就极力进行劝谏,反而惹得梁孝王不愉快。就在这时,正受到梁孝王器重的大臣羊胜和公孙诡等乘机又在梁孝王面前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竟然将邹阳打入死牢。

  起初,邹阳是怀着一腔希望和远大抱负才投靠在梁孝王的门下的。事到如今,虽然遭此不幸,但邹阳不怕死,所以,他便在牢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虽然是个愚蠢之人,但我曾听人说过‘明珠’和‘璧玉’的故事。‘明珠’和‘碧玉’,自古以来,都是人见人爱的珍宝,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如果你将它投掷在一个行路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人一定会紧握宝剑对它怒目而视,因为首先想到的是有谁在谋害他。相反,如是有一辆用陈旧木头做成的车子,却很容易被某个有身份的人物看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造车的工匠可以在朽木上雕上一些花纹,再经过一番精心的装饰,从外表上看,就显得特别高贵华丽。同样的道理,具体到人,即是具有像珠玉那样的品质,如果没有人引荐,照样不会受到朝廷的重用。可能还会结下什么怨仇。如果有人对你进行推荐,那么,即使你很平庸,也会得到一些任用的。由此看来,作为平民百姓,即使有如尧舜那样的治国之道,也是无法为国家效力的啊!”

  时隔不久,邹阳的信转到了梁孝王的手中,梁孝王读完后,感动得热泪横流,感慨道:“天下竟有如此人才!国之栋梁啊!”立即下令释放邹阳。后来,汉景帝刘启毅然听从了大臣爰盎的建议,立七岁刘彻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武帝。而当初在皇帝面前说邹阳坏话的羊胜和公孙诡心怀鬼胎,继续陷害忠良,曾要求梁孝王派人杀害忠臣爰盎。由于汉武帝刘彻亲自追查凶手,梁孝王一看事情被弄大了,不得不令羊胜和公孙诡自杀。从此以后,梁孝王就把邹阳奉为上宾。

~

中国成语故事有哪些?
答: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3.《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 1
答:中国古代成语故事 1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

三国有什么成语故事
答:10. 有关于源自三国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回刘备):指给答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

列举2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答:4、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5、甘拜下风 春秋时...

三国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答: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

战国时期四字成语故事
答:5. 战国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经过南征北战?”庄王说。 在回国途中,使齐军受困,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魏国派兵前去救赵,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根本不听命令,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战国时。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故事20个
答:这个成语,与三国人物有关,与三国事件无关,一个有些才能的南朝宋国山水诗作家,再一次喝醉之后,说出的狂妄之言。 出自:《释常谈.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3、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

什么一个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
答:1. 中国成语故事有四个成语都有哪些 中国成语故事有哪四个找了好久,终于在淘宝搜到了这本书,《中国成语故事》是二年级课外读物,有四个成语: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愚公移山、朝三暮四。 11 浏览4462019-02-23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总结...

中国有哪些成语故事
答:中国有哪些成语故事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 沉默火圣0540 2011-04-05 · TA获得超过2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75.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