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五大规律

作者&投稿:智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要规律:1.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尊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的力不存在一植物体的实际加速度为这几个加速度的矢量和.
2.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和力的物理会义.
牛顿第二定律(F=ma)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外力及物体本身质皮之间的关系、使用时注意矢量性(a与F的方向始终一致)、同时性(有力F必同时产生a)、相对性(相对于地面参照系)、统一性(单位统一用SI制).
牛顿第三定律(F=-F')揭示了物体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3.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平衡时,即或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F= 0.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M=0.注意:对于共点力平衡.必有 M=0.对于固定转动轴平衡,必有F=0.还要注意力的平衡和物体的平衡的区别.
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可以用公式和图象(s-t图象和v-t图象)描述.注意:①公式v=(v0+vt)/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②判断初速度不为零的句变速直线运动或测定其加速度的公式为△s=aT2 ,即从任一时刻开始,在连续相等的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s都相等.判断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方法一;用S1:S2:S3……=1:3:5……判断(可作为充分必要条件).方法二:同时满足△s=aT2 (仅作为必要条件)和△s/s1=2/1.③利用图象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其点、线、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5.曲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平抛运动可视为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虽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且恒指向圆心,所以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其向心力F=mv2/R或F=mω2R,它与速度方向垂直.故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向心力不是什么特殊的力,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都可提供为向心力.
行星运动的规律由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三定律分别指明了行星运动的轨道、行星沿轨道运动时速率的变化以及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R3/T2=k).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本质原因,可应用来发现天体并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6.振动和波动的规律:当物体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且阻力足够小时,物体将作机械振动.振动可分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将发生共振,振幅达最大.简指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其特点是所受外力的合力符合F=-kx,加速度符合a=-kx/m.这两个特点可作为判别一个物体是否作简谐振动的依据.简诺振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典型的间谐振动有单摆和弹簧振子等.作简谐振动的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振幅越大,能量越大.
机械振动在煤质中的传播过程形成机械波.其特点是只传播振动的能量而媒质本身并不迁移.波动遵循叠加原理,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波动的任一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和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一致.波动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波动图象也是正弦6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在判别质点振动方向时要注意波动方向.
7.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要注意:①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质点(或单个物体).②由动能定理可知:动力做正功使物体的动能增加Z阻力做负功,使物体的动能减少.③W指作用于物体的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因此要注意分辨功的正负.④Ek1和 Ek2分别为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的动能.因此,Ek2-Ek1仅由初末两个运动状态决定,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⑤公式W=Ek2- Ek1为标量式,但有正负.W为正(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Ek2- Ek1为正(负)也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减少).
8.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揭示了物体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及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可表示为E2=E1,要注意:①该定律所研究的对象是物体系统.所谓机械能守恒,是指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③El和E2是指物体系统在任意两个运动状态时的机械能,并不涉及El和E2间互相转化的具体细节.④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一定的关系:当只有重力做功时,应用动能定理可以得机械能守恒定律.
9.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揭示了物体所受的冲量与其动量变化间的关系.要注意:①动量定理所研究的对象是质点(或单个物体、或可视为单个物体的系统).②动量定理具有普适性,即运动轨迹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作用力不论是恒力还是变力(F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几个力作用的时间不论是同时还是不同时,都适用.③F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冲量Ft的方向与动量变化m?△v的方向相同.
10.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的动量变化规律.对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表达为m1v1+m2v2=m1v1'+m2v2'要注意:①系统的封闭性.动量守恒定律所研究的对象是物体系统,所谓动量守恒是指系统的总动量守恒.②动量守恒的限制性.守恒的条件是F=0.这包含几种情况:一是系统根本不受到外力;二是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三是系统所受的外力远比内力小,且作用时打很短;四是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③速度的相对性.公式中的速度是相对于同一参照物而言的.④时间的同时性.系统的动量守恒是指在同一段时间里物体相互作用前后而言的.⑤动量的矢量性.如果系统内物体作用前后的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可选定正方向后用正、负号表示,将矢量运算化简为代数运算M6)N律具有普适性.
11.碰撞规律
弹性碰撞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无能量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只满足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
6.功和能的关系
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改变,能量的改变需通过做功来实现.功是描述物理过程的物理量,能量是描述物理状态的物理量.如果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坝u机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做功外,还有其他力做功,则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但总的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

初中物理知识点 力学的
答: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G(mg或ρ物gV物)、浮力F浮(ρ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写出各力...

高一物理力学的全部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谢谢
答: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地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了解。(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了解。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

30道初二下物理力学计算题,含答案。谢谢。
答:2019-11-24 · 源于交大,专注中高考 昂立教育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初中物理力学占据较高分值,考察方式常以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题为主。初中物理力学主要知识点有:运动与力的结合,参照物,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和惯性定律,二力平衡,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浮力,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

全初中物理公式(光学,电学,力学)谢了。
答: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

物理力学求总功的公式有哪些
答:电阻规律 || R=R1+R2 || 1/R=1/R1+1/R2 电功率规律 || P=P1+P2 || P=P1+P2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I1/I2=R2/R1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 略 || U1/U2=R1/R2电功与电阻的关系 || W1/W2=R1/R2 || W1/W2=R2/R1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 P1/P2=R1/R2 || P1/P2=R2/R1电热与电阻...

高中物理力学求解!
答:本题的特点是三个路径对应底边长度相等,设底边长度为L,则任选一路径,设与水平夹角为α,路径长为L/cosα,加速度a=gsinα,用公式x=1/2at^2得t=√2x/a,整理后在分母中出现sinαcosα=0.5sin2α,当α=45度时即DA路径,sin2α=sin90=1最大,分母最大,则整个式子值最小,当α...

高中物理快速提分十法则
答:假设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研究对象,根据物理过程,灵活运用规律,大胆假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内容: 1、物理过程假设 2、物理线路假设 3、推理过程假设 4、临界状态假设 5、矢量方向假设。 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技巧 一、养成养好的物理学习...

介绍一下 物理力学中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杠杆 等的重点问题
答:(6)弹力的物理量符号:F;弹力的国际制单位(SI制):牛顿(N);(7)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8)弹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9)弹力的产生与消失:弹力产生于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并同时消失;(10)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其它称谓:拉力、推力、压力、支持...

高中物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是什么?
答:在高中物理中,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是常用的规则,用于确定磁场、电流和力之间的关系。左手定则(也称为摄氏定则)适用于电磁感应和电动机等情况。它描述了在磁场中,电流和力的相互作用方向。左手定则的三个要素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将左手伸直,并使食指、中指和大拇指相互垂直且互相分开。★ ...

太极拳怎么打 掌握5个物理学原理
答: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与仿生学、力学原理等紧密相连,尤其是太极拳的劲力,要求在太极拳圆的运动规律引导下,做到由内向外,圆活柔顺,内外合一。下面就太极拳与物理学原理的结合做一下浅析。一、“力的三要素”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力的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哪一要素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