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大陆构造单元的划分 中国怎么划分东部,中部,西部?

作者&投稿:罗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西部大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活动及地质演化历史,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西部大陆的奇特的地质构造格局。无论浅部还是深部,这种地质构造特征在地壳内部甚至在上地幔顶部,在其地球物理场中都留下了各自独特的印记。正是这些地球物理场的特征为我们研究中国西部大陆岩石圈的三维结构及构造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地球物理证据。

根据对人工爆破地震测深结果的研究分析,结合地质与其他地球物理资料,我们将中国西部大陆划分为新疆地块、青藏地块及南北构造带等三个一级构造单元,每个一级构造单元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次级构造单元,且各构造单元各具其特征。

6.4.1 新疆地块

6.4.1.1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的结晶基底具有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从准噶尔南缘到北缘结晶基底的厚度逐渐增加,由南缘的10km增加到北缘的15km左右。

准噶尔盆地上地壳的下层较厚,盆地南缘厚约10km,北缘为12km左右,速度为6.4km/s左右;中地壳的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在盆地南缘厚约13km,北缘厚为8km左右。在和丰牧场附近有低速层存在。

准噶尔盆地的下地壳的厚度变化趋势与中地壳相反。在盆地南缘厚度较小,奎屯附近的厚度在10km左右,而在盆地北缘的布尔津,该层厚达13km。乌尔禾区附近出现速度的剧烈横向变化,这与达尔布特断裂有关。

准噶尔盆地及其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地表至30km深的较高的泊松比(σ=0.26~0.27)揭示了其主要为中性岩类组成。阿尔泰地区的地壳以55km的巨厚地壳为其特征,其下地壳亦厚达30km,且其泊松比高达0.28,这与基性成分的下地壳相对应,而准噶尔盆地的下地壳厚度却小于15km。准噶尔盆地是否存在一个前寒武结晶基底,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杨森楠等,1985;陶君政等,1981),这一问题很难从单一的纵波或横波速度结构上得出推断,但是,根据泊松比这一上述二者的结合产物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推断。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泊松比为0.25~0.27,其值较高,这也就是说其基底的基性度较高,可能为基性或超基性前寒武结晶基底的反映。

6.4.1.2 天山地区

天山地区的地壳结构比较复杂。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部分。上地壳底都为低速层。上地壳结构在纵、横向变化很大。在上地壳,奎屯地区表层为一深坳陷,由浅至深,速度变化很大,速度为1.5~5.9km/s,底界最大深度13km。向北天山、中天山方向速度逐渐增大,达到5.8km/s,底界深度为5km。向南天山方向则速度逐渐降低,表层速度为4.5~5.6km/s,厚度增大至8~10km。向南至塔里木盆地库车一带为巨厚的坳陷,表层速度为0.5~5.8km/s,坳陷底界深度达18~20km。结晶基底的速度为6.0~6.1km/s,厚度在横向上变化很大为13.4km。结晶基底的下部,厚度和速度在横向上也存在很大的变化,速度为6.1~6.4km/s。在中天山和南天山之下,低速层的速度为5.6km/s,层厚度为2~5km,底界埋深25.4km,界面起伏剧烈。

下地壳速度均匀,层速度6.9km/s,但厚度在横向上变化很大,厚度为8~30km。莫霍面埋深在奎屯地区54km,北天山55km,中天山48km,南天山55km,塔里木50km。天山下部有山根,也有局部上隆。

天山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为52km,地壳平均速度为6.2~6.3km/s,上地幔顶部的速度为8.15km/s。

6.4.1.3 塔里木地台

塔里木地台的上地壳顶部为大片的中、新生代沉积所覆盖,地壳浅部的速度梯度层厚5km左右,下部花岗质岩层的速度5.90~6.00km/s,厚16km左右,整个上地壳厚约20km。中地壳厚约20km,平均速度为6.40km/s;下地壳厚十余千米,平均速度约6.90km/s;该区地壳厚约50km,平均速度为6.35km/s左右。地幔呈上隆形态,其顶部速度为7.70km/s,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了该区由于构造活动,导致构造活动带上地幔速度异常的存在。

6.4.1.4 北山地区

北山地区地表出露以古生代的变质地层及酸性侵入体为主,其上常有零散的侏罗系陆相盆地沉积。该区地壳厚度较小,一般为40~43km,地壳平均速度为6.25km/s。第1层为速度梯度层,速度为5.3~6.1km/s,厚4~5km;第2层平均速度为6.2km/s,厚10~12km;第3层速度稍有逆转,速度为6.0~6.1km/s,厚7~9km;第4层平均速度为6.5km/s,厚7~8km;第5层平均速度为6.9km/s,厚10~12km。

据地壳速度结构,该区地壳实际上可分为三大层:1,2,3层为上地壳,4层为中地壳,5层为下地壳。

6.4.2 青藏地块

6.4.2.1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为三叠系所覆盖,个别地区零星分布有燕山期中性及酸性花岗岩岩体。地表浅部的速度梯度层横向变化不大,厚约4km;上地壳中的花岗质岩层厚度自西北向东南变薄,最厚约20km,最薄为10km左右。中地壳厚度亦存在变化,为20~25km,速度为6.35~6.40km/s。下地壳横向变化明显,往东南方向厚度减小,最厚可达30km左右,最小厚度为17km,平均速度为6.90km/s。莫霍面向东南方向呈现为依次抬升的趋势,地壳厚度为58~72km,平均速度为6.35~6.40km/s。上地幔顶部的速度普遍为8.10km/s左右。

6.4.2.2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区内以新生代沉积地层分布为主,外围出露中生代及前中生代地层,它是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陆内或山间沉积盆地。该区的地壳厚度一般为50~53km,盆地边缘地壳有所增厚,盆地北缘厚度可达60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为6.15~6.17km/s。上地幔顶部纵波速度为8.0~8.1km/s。

柴达木盆地大部为中新生代沉积所覆盖,都兰及花石峡附近出露有前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及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的酸性、中酸性岩体。地壳浅部的速度梯度层在大柴旦—德令哈一带分布较厚,约10余千米;而德令哈—花石峡地区较薄,为2~6km;上地壳中的花岗质岩层较厚,为17km左右。中地壳较厚,25km左右,平均速度为6.40~6.50km/s。普遍存在低速层,速度为5.80~5.90km/s,厚约12km,并为区内的断裂切穿。下地壳以较薄为特征,仅厚14km左右,平均速度为7.10km/s。与周边地区相比较,莫霍面呈现为上隆形态,中部为托素湖断裂错开,地壳厚约62km。

6.4.2.3 祁连山与河西走廊地区

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地壳结构基本特征相似,没有明显的差异。祁连山地表以元古宙及古生代地层为主体,有零星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为中生代以后的隆起带。据地震地质、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学研究,证明该带为新近纪末至第四纪初急剧隆升的喜山期年轻造山带,河西走廊则是同期的山前坳陷带。该区内的阿尔金一带出露有前震旦系的古老地层,且分布有古生代中酸性岩体,在花海子一带有一定厚度的中新生代沉积分布,并且在花海子盆地的东南侧分布有前震旦纪地层及中生代花岗岩体。

上地壳浅部的速度梯度层以阿尔金山为界南厚北薄5~10km不等,花岗质岩层厚约13km,整个上地壳厚16km左右。中地壳平均厚约23km,平均速度为6.30km/s。中地壳顶部存在一厚5km左右的低速层,其速度为5.80km/s,并为阿尔金断裂所切穿。下地壳厚度巨大,厚30余千米,平均速度为7.10km/s。莫霍面总体上呈坳陷形态,中间为阿尔金深断裂所错开,整个地壳厚73km左右,地壳的平均速度较大,为6.40~6.50km/s。上地幔顶部的介质速度为8.10km/s。该区域中的莫霍面的这一坳陷特征可能是本区在中元古代由于频繁拉张而形成的陆间裂谷残迹的反映。

6.4.3 南北构造带

研究区域内的南北构造带主要由川滇地块构成,其地壳呈现为明显的上、下地壳两分特征。

该区莫霍界面略有起伏,幅度不大于5km,华坪附近变浅为52km。南北向剖面的地壳厚度为51km,攀枝花附近为56km。华坪和会东地带存在着由沉积层一直向下延伸到上地幔顶部的深大断裂带,红格断裂不深。华坪与红格之间地壳厚度为55km,这正是华南块体(40km)与青藏块体(65~75km)的过渡带特征。这不仅给出了攀西地带复杂受力边界的应力状态,同时说明了该带处于东、西块体的界带处,是地震与构造活动的必然结果。

从地壳剖面图可见,在带宽约30km地带内,分布着若干条伸抵上地幔顶部的深大断裂,它们构成了地烃物质上涌的通道和该区复杂构造运动的交错边界,以及地震孕育、发生和矿产富集的地带。

在西昌附近地壳厚度为47~49km,向东西两侧加深到50~52km,形成了上地幔顶部的明显上拱,幅度为5km左右。然而在攀枝花、红格和会理地带,上地幔顶部仅仅是丽江—者海这一宽350~400km地带莫霍界面起伏变化统一背景上的局部隆起区之一。攀枝花、红格、会理地段相对会东和华坪地带略微上拱,其幅度平均为3km左右。这就表明,攀西地区沿构造轴部上地幔顶部在多次构造运动改造的基础上,尚残留有上地幔顶部上拱的微弱痕迹,其上拱幅度由北向南逐减。但其上地幔顶部的速度分布却具有构造活动和裂谷带的特征。



中国的区域怎么划分的?~

中国的地理区域界线,你知道几种,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

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中国西部的岩石圈结构
答:即西北盆山地块、青藏高原地块、青藏高原东部的南北构造带。分割三个岩石圈二级构造单元的主要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断裂和南北向中央构造带。青藏高原北缘断裂将青藏地块与西北地块分开,南北向中央构造带将西北地块与华北地块、秦岭构造带分开,将青藏高原地块与华南地块分开。按现有资料划分的岩石圈构造单元见...

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及特征
答:中国的新构造分区可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裂带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一级新构造单元,东部及近海地区为滨太平洋新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地壳伸展、拉张、减薄的特征;西部主要包括青藏和新疆等地区,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新构造域,主要表现为地壳挤压、缩短、增厚的“闭合”特征。在一级新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分区级构造环境
答:本文的区域构造环境是分别指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以及大型变形构造带所形成的区域构造环境。 1.沉积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沉积构造环境一般可理解为“沉积构造古地理环境”。按动力学的特征,沉积构造古地理环境分为板内稳定的、离散的、汇聚的、碰撞的和走滑的五大类,沉积构造古地理单元共划分出6个一级,25个...

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答:(2)西南断隆带;(3)东部斜坡带:长山断坡、伏龙泉斜坡、查干花背斜和东岭构造带;(4)孤店断隆带。(二)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 1.中央深凹陷带 中央深凹陷带是长岭断陷的主体组成部分(图2-17),位于长岭断陷的中央地带,由大体相连的5个次凹(大安—红岗次凹、乾安次凹、长岭牧场次凹、...

构造-地层区(分区)划分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答: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集中体现了中国西部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地质特色,那就是结合带与沉积盆地相间并存、条块镶嵌的构造局面。结合带是大陆岩石圈中结构最复杂的基本构造单元,是地壳受挤压、伸展、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强烈收缩地带,变形变质十分剧烈,构造运动活跃,构成了不同构造单元和不同构造-地层分区...

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答:本区进一步划分为鄂尔多斯亚区(Ⅱ12)、黄淮海平原亚区(Ⅱ22)及胶东-黄海亚区(Ⅱ32)。 本区是中国东部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地区,主要表现为西部鄂尔多斯地区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上升及其周边断陷盆地的强烈下降和东部平原地区下降的差异。地壳厚度以太行山为界,形成西厚东薄的转折带,西部地壳厚 44~46km,东部地壳厚...

中国大地构造板块构造归属
答:同时形成了横贯中国东、西部的昆仑-秦岭活动带,第四次拼接于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北缘与藏滇板块南缘连为一体,形成了川滇青藏活动带,至此,统一的中国大陆形成(图2.1)。中国大陆的基本构造单元,主要为以陆块(地台)为代表的稳定区和以陆缘(地槽)为代表的活动带。主要稳定区有:华北陆块和塔里木陆...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和岩石圈地幔单元划分
答:以南北带为界,中国大陆岩石圈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个基本单元。中国西部具有厚的岩石圈,达到90~125 km。中国东部岩石圈又可以分为3个区域,包括东北、华北和华南,其岩石圈厚度分别为80~90,70和80~110 km。南北带为岩石圈厚度减薄带,仅为70 km。中国东部邻近海域岩石圈厚度比大陆薄,为50~60 km。 图2-36 中...

中国及邻区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关系
答:从岩石圈角度考虑,中国大陆以银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西边界为界,可以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一级构造单元(邱瑞照等,2006),西部为挤压环境,对应地表高山、深部岩石圈加厚;东部为伸展环境,对应地表丘陵、深部岩石圈减薄;中国东部、西部单元之间为岩石圈不连续相接。东北、华北、华南、南海、西北、...

(三)中国大陆构造域分布
答:中国大陆及陆缘海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域,它们相互干涉或先后重叠,往往不存在截然边界,但有各自的主要场所。古亚洲、古华夏构造域主要形成于晋宁—印支期,属古板块活动范畴;特提斯构造域包括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古特提斯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新特提斯主要形成演化于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滨太平洋构造域成生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