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加强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进展与面临的主要任务

作者&投稿:汝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尤孝才 徐向阳 王瑞敏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3.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北京,101601)

2004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设计了一套《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承担地质大调查工作的相关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从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进行了问卷咨询。这次咨询共发放问卷60份,在规定时间收回问卷25份,回函率40%。调查问卷涉及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设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责任、权益及程序、费用,地质调查实物资料分类、分级等许多专业内容。现仅把有关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专家意见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一、关于“实物地质资料更新”

被调查者中认为可以更新销毁的占了绝大部分(如图1所示)。但某些被调查者提出的更新不一定是销毁,而是可作掩埋存放;不可替代的要永久保存,可替代的在新的样品、标本、实物产生后可销毁,副样和不易永久保存的实物标本可保存一段时间后销毁,其他贵重标本和化石应永久保存。这些观点具有借鉴意义。此外,还有3位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实物地质资料具有实体存在形式的惟一性,故不应采取更新和销毁,而应永久保存。

图1 被调查者关于实物地质资料能否更新销毁的认识

关于更新销毁的条件,被调查者主要陈述了以下几条(详见图2)。

图2 被调查者关于更新销毁条件的认识

(1)年限标准:可根据实物资料的价值、用途、重要程度等进行不同年限的保管,对于超过年限的实物资料,可定期销毁。

(2)替代品标准:更新前提是具有相同类型的且有替代性,即完全替代品。

(3)保存目的标准:原来设定的保存目的被证明是没意义了,无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在20~30年中无人利用时可更新。

此外,被调查者还提出了在其他情况下可更新销毁的条件,例如,不同勘查工作阶段保留的过渡性资料;资料依据不一,无法进一步核实的资料等。

关于更新销毁程序和处置措施,有11位被调查者认为,首先应制定完备的制度和操作程序,进行处置时应经实物资料管理部门审批,可由馆藏机构提出申请,地质调查局或其委托机构审查批准,并组织专家论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还可以借鉴原档案的销毁程序,或原地矿部1990年的岩矿芯管理规定。除此之外,被调查者还提出许多好的建议,例如,销毁程序中必须做到对账核实相符(1人次);更新或销毁应做出详细的记录,包括销毁资料目录清单、埋放地点及范围等(2人次);岩矿芯应顺序摆放后填埋,以备将来使用(1人次);确定销毁资料时要通知汇交人,征求其意见,汇交人如需保留,应还给汇交人(2人次)。

总之,实物地质资料应该是可以更新销毁的,但应制定严格的更新销毁条件和处置程序,而且可结合掩埋保存等方式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的更新。

二、关于“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有8位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实物地质资料应服务于社会,不以赢利为目的,其绝大部分经费应该来自于事业拨款。有6位被调查者表示,在提供服务时,对于需要取样、加工、测试以及复制相关资料的馆藏机构,可以收取一定的工本费和加工费。

图3 实物地质资料的收费依据

关于收费的依据,被调查者的意见集中于下列3条(详见图3)。

(1)是否是公开的资料:公开的实物资料可以以多种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开利用服务;属保护和保密的实物地质资料,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一定手续后方可利用。

(2)是否是公益性的:公益性的活动最好不收费,非公益性的收费。

(3)是否会损害实物资料:正常的实物资料服务不应该收费,如参观、查阅等;额外延伸服务,如采集少量样品用于研究,有损实物资料的数量,或者要求提供加工、测试服务的,可以收费。

(4)是否是原汇交人使用:收费及范围应内外有别,成果汇交单位与非汇交单位有别。

总之,为了馆藏机构的正常运行,弥补正常的设备使用费和劳务费等,应该对实物资料的查询复制和样品加工等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应坚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另有2位被调查者提出,其收费范围可参照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收费方案制定,还可参照成果地质资料服务的收费标准。

三、关于“实物地质资料再利用”

对于利用人是否需要将利用成果复制后再提交给馆藏机构的问题,被调查者的意见有以下几种(详见图4)。

(1)利用人应该将利用成果复制后提交给馆藏机构,同时馆藏机构对实物资料的取样、加工处理要严格把关,利用人加工形成的光、薄片使用完毕后,应交回馆藏机构保存。

(2)也有少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作为制度或规定要求利用人提交利用成果,馆藏机构可不定期进行调研和了解。

(3)利用成果是否上交可商讨。

(4)采用鼓励方式,鼓励将利用成果无偿捐赠给馆藏机构;馆藏机构应给予各种形式的表彰和鼓励。

(5)在再利用合同中规定。

图4 资料再利用后是否应提交于实物资料馆藏机构

图4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将利用成果复制后提交给馆藏机构,这有利于资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此外,被调查者还提出了其他的一些建议,如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和查询机制,可实行汇交抵押金(保证金)制度等。

四、关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保护”

被调查者针对目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和馆藏机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使其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和初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1)项目承担单位或地勘单位代管。

(2)暂时可采用委托管理的办法,将那些重要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委托给石油、煤炭、冶金等专业馆藏机构进行管理,使这些资料得到妥善保管和利用,尽量减少流失和损毁。

(3)矿权人保管。

(4)地质资料管理部门进行代管。

(5)发挥全国地质资料中心的作用,保管有限的实物。

(6)同时给予基层资料管理部门一定的保护经费,改善实物资料的保管条件。

(7)对在地调过程或结题验收中发现的重要资料,可附加立项、补充经费而进行保护。

(8)拨专款盖临时建筑(贵重的实物资料,如大陆科学钻探岩心,大洋钻探岩心,湖心,冰心等)。

(9)对一些专用性很强的实物资料,可以保存在该专门科研机构中。

(10)经专家审定的实物地质资料(岩心),就地埋藏,并标绘埋藏图。

(11)尽早采取抢救及保护措施。建立资料的台账或数据库,在汇交地质报告时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

(12)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也可以由大区地调中心提出建议),经专家小组(建议地质调查局建立学术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后,地质调查局制定年度实物资料收集计划(包括项目名称、实物种类、负责单位、上交单位及地点、采集费用等),责成馆藏机构负责采集。

五、其他意见和建议

关于被调查者提出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1)尽快出台和完善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法规,在已有规章制度基础上,组织人员对有关内容进一步调研后起草,写出讨论稿,研究讨论修改补充,形成规定、条例或细则,报部批准颁发执行,并逐步完善(有13位被调查者提到)。

(2)建立全国性的实物资料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职责和义务,实现实物资料汇交管理法制化。

(3)落实经费、设备、人员等,尽快建立相应的地质调查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对实物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和提供社会利用(9位被调查者提到)。

(4)可确定几个项目和一两个省(地区)进行试点(2位被调查者提到)。

(5)如果在一定经费的支撑下,建立了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可编制库房质量记录,包括样品标签、样品入库单、样品保存监控记录、样品出库单、样品更新销毁审批单等管理手续。

(6)恢复“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资料馆”名称,总馆设在发展中心,分馆设在6大区中心。

(7)省(地区)每年应向国土资源部地区资料管理部门报送年度省区资料报表。

(8)所须保存的岩心及标本应有薄片或光片,使典型的岩心、标本更好地保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标本、岩心、薄片应有影像片或多媒体,方便用时观看。

六、结论和建议

(1)尽管专家们对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如何设置存在着分歧意见,但普遍认为,应当设置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馆。

(2)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主要职责任务,一是保存和保护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利用服务。在目前实物地质资料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和保护工作。

(3)为了避免地质调查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变动的影响,应当明确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责任人,依法汇交实物地质资料。

(4)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要求资料完整、规范,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整理、标识应当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和技术标准,并附带相关的采集背景资料、说明等。

(5)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费用要得到保障。不论费用由谁承担,大多数专家认为,地质调查项目费用中应当包含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费用预算。

(6)对涉及矿业权的地质调查项目,其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人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护,对不涉及矿业权和保密事宜的地质调查项目,其实物地质资料应向社会公开,提供公益服务。

(7)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和馆藏机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要承担起代管的责任,以使实物地质资料得到及时保护和初步利用。

(8)尽快研究制定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建立全国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范围、职责和义务,实现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法制化。

作者简介

[1]尤孝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财务处处长,研究员。

[2]徐向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

[3]王瑞敏,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工程师。



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李英康 张铁奎 米胜信 戴葳葳 彭秋月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本文根据2000~2006年地质调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的产生和管理现状的调研与考察结果,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从机构建设、资金保障、标准化、全程跟踪、服务利用、信息网络和政策法规7个方面,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管理建议
一、前言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将岩矿心、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作为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范围。这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法接收、保管国家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并组织开展全国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工作。
为此,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从2001年开始广泛地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的调研工作,收集有关实物地质资料,了解国内地矿部门、石油部门及其他一些部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
2003~2006年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针对2000~200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布置的地质调查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情况和保管状况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工作。并于2006年10~11月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活动。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的信息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及时了解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现状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具体困难,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规划、增加经费投入、解决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基础信息,以便尽快改善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环境,提高管理水平,从根本上管好、用好实物地质资料。
二、实物地质资料生产现状
2002年开始,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助下,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方面的专项研究。通过跟踪调查获得如下关于实物地质资料的生产信息。
自2000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矿产资源评价、区域地质调查等项目9541个,能够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项目5700多个,机械岩心钻探施工量847743m,如果按80%取心估算,将产生岩矿心约670000m,产生岩石标本、矿石标本、古生物化石等各类标本数十万块,以及矿石光片、岩石薄片、同位素年龄样、化探样品、副样等各类样品100多万件。

表1 地质调查项目岩心生产状况表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年鉴)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岩矿心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项目,各类标本、样品类主要来源于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化探样品主要来源于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水、工、环等地质调查项目仅产生少量的岩心、标本和样品。
2000~2003年,共产生岩心325304.58m、矿心7252.98m,古生物标本7139 块、岩石标本63273块、矿石标本1144块、岩石薄片62425片、光谱分析样45031件、化学分析样121452件、同位素年龄样 971件、岩石化学样 54901件、土壤化学样 643803件、水系沉积物化学样333254件。
2004~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地质调查项目3088个,其中1920个项目能产生实物地质资料。其中,岩心钻探工作量为270351m,大约产生岩矿心215000m,产生各类标本约5万多块和各类样品约30多万件。
产生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主要是中国地调查局直属单位、六大区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调院。由属地化的地勘单位、各省区市环境监测站、其他行业的地勘单位、高等院校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不多,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较少。
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为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地质调查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2006年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工作。
1.问卷调查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共计发放690份。发放范围包括地矿、冶金、有色、建材、黄金、煤田、矿山、地质院校等从事地质工作的单位,共返回调查问卷67份,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统计表

上表说明参加地质调查项目地矿单位返回的问卷最多60份,占返回问卷比例的85%,发放到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的问卷是130份,返回率为46.1%。未承担地质调查项目的单位和其他行业地矿部门的问卷返回数极低为7份,仅为发放数560份的1.25%。
返回调查问卷的67个单位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共1504项,其中基础地质调查项目328项,占总项目的22.0%;矿产勘查项目722项,占总项目的48.0%;水工环调查220项,占总项目的14.4%;其他项目234项,占15.6%。
保管实物地质资料的项目主要是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其中,金属矿产勘查项目577个、非金属项目145个、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10、区域矿产调查项目74个。
2.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中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信息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投入专项管理资金的单位占46.3%,有专人负责保管的占55.4%。
2)保存与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比例为85%以上,其中,全部保存的占20.0%,精减后保存的46.0%,期限保存的12.0%,不保存8.0%。
3)保存完好程度方面,全部完好保存的仅9.1%、基本完好40.0%、部分完好36.4%、比较差的9.1%。
4)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部门与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比例:资料管理部门37.3%,项目组32.2%,专业研究人员10.2%,上级资料管理部门3.4%。
5)临时库房保存40.0%、永久库房36.7%、租用库房11.7%、露天堆放5.0%、就地掩埋13.3%、其他11.7%。
6)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档案的单位占44.6%、未建档的单位为37.5%;绘制实物资料摆放平面图的单位占25.0%,未绘制摆放平面图56.8%。
7)实物资料分类登记的37.5%,未分类的50%;建立检索查询系统的单位20.0%,未建的单位65.5%。
8)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执行国家标准的11.6%,国土资源部标准的2.3%,行业标准的30.2%,单位规定的39.5%,其他标准的16.3%。
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物地质资料的总体管理水平非常低,见表3。

表3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信息表

表3中的结果表明: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在整体上都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工作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缺少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专项资金和缺少各级规范化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监督机构。
3.实地考察结果
在跟踪天津、成都和西安所146个项目进展情况、实物地质资料产生状况的调研过程中,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服务现状的实地考察,单位包括内蒙古地调院、四川地勘局207队、四川地勘局403队、四川地勘局华阳区调队、陕西省地勘局地质一队、西北有色地勘院、陕西区调队和上海地调院,保存状况见表4。

表4 部分考察单位的实物资料保管状况信息表

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多数基层地勘单位的实物保管条件较差,缺少基础设施和必要的管理设备,缺少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料档案不全,管理较混乱。此外,各种地质调查的标本、样品随处散放的情况比较普遍。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少、人员配备不齐,实物保管率低、不规范,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保管环境差,制度标准不统一等,见下列统计结果。
1)投入资金的单位仅占40%,有专人负责看管的单位不到60%。
2)保管与产生比例为85%,但全孔保存的不到30%,大部分岩心是缩减后保存的,保存完好、基本完好的仅50%左右。
3)资料管理部门保存的仅占40%左右,而大部分由项目或研究人员保管,建立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档案的不到50%,进行分类登记的不到40%,能够进行检索查询的不到20%。
4)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执行国家标准的占9.7%,国土资源部标准的25.8%,行业标准的20.9%,单位规定的30.6%。
5)地勘单位保存的大部分实物地质资料是岩矿心,对于其他的实物地质资料,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要求,实际管理情况比较混乱。
6)各类地质调查标本,多数保存在项目组或负责人手中,堆放在办公室、车库、院内,很少的一部分保存在临时库房。
7)样品副样、化探副样多数保存在测试分析单位或保存在各大区所的试验室内。
上述结果说明基层地勘单位知道实物地质资料保存的重要性,但因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资金支持,虽然也能重视起来,但保管好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较少,究其原因在于:
1)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体制、机构不健全,组织尚未到位。
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不完善,缺少保障措施。
3)缺少指导和监管机构,缺少组织结构的整体规划,不同层次机构的职责不明确。
4)缺少专业化的技术队伍,不能提供技术支持,导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不明确,工作方法、技术标准不完善。
5)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环境差,基础设施、管理设备落后。
6)缺少资金支撑,无法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设施建设、购置必要的设备、配备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逐渐减少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人员,放弃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使实物地质资料保存数量逐渐萎缩、质量逐渐下降。
五、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建议
基于目前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状况,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构成研究和制定总体规划已经成为主管机构必须考虑的紧迫问题。也就是说在国家非常重视地质资料服务的新形势下,短期内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与指导思想、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管理细则与规范原则(统一配备服务软件、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管理服务办法)、服务方式与服务队伍、服务措施与保障措施、服务网络与共建规定、服务设施与服务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1.管理任务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任务是国家所属的各级馆藏机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接收那些在地质工作中产生的重要实物及相关说明资料,最大限度地保护它们并提供服务利用。
在整个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要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流程,即汇交(提交)/接收 — 验收 — 整理 — 建档 — 著录 — 入库 — 维护 — 服务,开展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我国的地质构造单元、成矿带划分等特征和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资源开发项目部署情况,负责制定全国的实物地质资料总体规划和阶段工作目标,组织汇交/接收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
2.管理建议
基于目前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现状,为解决现存的问题,真正管好用好实物地质资料,完成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任务,本文从7个方面提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建议。
(1)馆藏机构建设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投入资金了,基层地勘单位为保管岩矿心等实物地质资料做了很大的努力,终究是不堪重负。基层地勘单位在资金、管理人员、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难于达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要求,因此必须改变现存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地勘单位保管)模式。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加拿大、澳大利亚),建立类似档案管理的国家级、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目的。
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专业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体系势在必行。
在省(大区)级馆藏机构未建立前,重点选择环境及专业技术力量比较好的地勘单位,通过投入较少的资金进行委托管理,先解燃眉之急。
(2)资金保障与监管
目前上级主管部门已经了解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基本状况,基层保管单位也看到了国家开始重视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但迫于经费短缺,难于实质性地把实物地质资料很好地管理起来,只能积极地呼吁上级主管部门向国家申请专项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或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资金保障问题,按年度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分级支付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和维护费用。
同时,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真正管好实物地质资料,需要建立具有监管机制、专人负责的管理组织,并制定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3)标准化
应对以往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标准和规定进行收集、分析、总结、修改、补充,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度体系,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的生产、精选、汇交、整理、验收、分类建档、入库、保管等。最终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监管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4)全程跟踪
建立地质调查决策机构、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了解地质调查项目的进展和实物地质资料生产总量、类别等信息,逐步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的全程跟踪体系,为实物地质资料挑选、入库保管提供资讯,更有效地进行监管工作。
在各类地质调查、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能够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项目,应在项目设计和审批阶段就要明确对实物地质资料产生、保管的要求,注明用于实物采集、临时保管、验收、提交的专项经费。对于需要基层地勘单位保存的实物地质资料,后期管理经费也要按保管期限、类型、数量等指标,纳入项目预算。
项目野外验收时,把实物地质资料验收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年度检查时,要把实物资料的保管质量、是否按期提交纳入考核的范围。
项目成果验收时,先对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验收,提出处理、精简意见,并指定馆藏内容与提交/接收机构。对未按要求进行实物地质资料验收、提交的项目或单位,不进行项目成果验收。其目的是从源头上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把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贯穿到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5)服务利用
现阶段最好开展两项工作:首先开展全国基层单位保管实物类型,以及每种实物数量、保存状况的基本情况普查工作,编制信息汇总简表、保管库网概略图及查询目录,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准备;其次,建立并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检索与查询、观察与描述、取样与检测过程中的技术方法与规范。对不同级别的馆藏机构,进行场地设施、设备、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的规范化研究。
(6)信息网络
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的社会化服务网络系统,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共享。
(7)政策法规
在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监管工作。在宪法、矿产法中或附属的规定中,规范公益性地质工作、商业性地质工作产生实物地质资料的提交义务。实行分权、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除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涉及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之外,缺少更明确的如何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政策法规文件,因此制定、颁布与国家资源开发法规相结合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法规或纲领性政策文件,以及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则必将给管理体制改革、资金保障、跟踪管理、服务利用的全程监管带来困难,很难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目标,同时,国家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也难依法行政,所以只有尽快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法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

张业成 任香爱 刘向东 张蕾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总结了我国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筛选汇交、资源积累、馆藏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显著成绩,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认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保管模式与服务体制。建议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进一步加强汇交管理;着力加强省级馆藏机构和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汇聚整合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服务。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 服务 进展 困难 任务
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各省(区、市)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需求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馆藏管理、委托保管工作稳步推进,一大批珍贵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物地质资料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基础薄弱,尽管取得显著成绩,总体上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当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围绕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这一主题进行粗浅的总结和分析,供各级领导和同仁参考。
1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1.1 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方面,在进一步加强国家行政管理的同时,各省(区、市)基本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国家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已经建立,有的省(区、市)开始尝试向市级延伸。
馆藏管理方面,继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立以后,大部分省(区、市)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并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接收、保管工作。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把油气、海洋等实物地质资料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行委托保管制度,35家委托保管单位与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委托保管工作责任书,落实了委托保管责任,并按要求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接收、保管与服务工作。
1.2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稳步推进
2012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推动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一体化汇交管理,两年来平台运行顺利,取得显著成效。据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底,共接收31个省(区、市)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9573 份,除中央财政出资的项目外,还有大量社会资金出资的项目;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从中筛选了47个项目,下发了汇交通知书,这些项目的汇交人都将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后汇交给实物地质资料中心。31个省(区、市)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接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6624份,从中筛选接收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18份。33家油气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2013年接收了1868口井的38051m岩心、1102口井的1086187包岩屑。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基本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各级馆藏机构和委托保管单位,按规定处理了汇交人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并进行了筛选、接收工作,使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走上规范化。
1.3 馆藏资源日益丰富,一大批珍贵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管
截至2013年底,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或信息中心、档案馆等相关机构)、33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2家海洋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共收藏岩心1710480m、岩屑7974432袋、标本17816件、光薄片48081件以及样品数十万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主要包括:285个典型矿山的代表性钻孔岩心和系列标本;青藏高原97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标本和光薄片;10个“金钉子”剖面和重要立典剖面的标本和柱状样;科钻一井等科学钻探及深部探测工程的钻孔岩心岩屑;内陆油气盆地以及大陆架油气勘察钻孔岩心、岩屑;海岸带地质调查以及远洋地质调查、极地考察、境外地质调查取得的岩心、岩屑、样品、标本(表1)。这些实物地质资料是通过巨大投入和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除了具有重要的档案保存价值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能够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支撑。

表1 各级馆藏机构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统计

1.4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工作内容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整理、保管工作外,还进行著录、建档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与此同时,开展岩心扫描、标本照相、薄片显微照相,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部分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和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检索查询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1.5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成效明显
近年来,各级馆藏机构通过提供网上查询和馆内观察、取样、测试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为地质勘查、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教学、科普宣传发挥了作用。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除编制了《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及分布图》和《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及分布图》等公共服务产品外,还探索开展了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及部分整装勘查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等专题服务产品开发。近年来,接待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次,观察岩心1.4万m,取样6925件;为地质院校师生约3800人次提供了教学实习服务,为10000多人次提供了科普服务。
2013年,33家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利用实物地质资料7654人次,除观察岩心岩屑外,取样4万多件、160万g,测试3400多件。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3年接待取样测试共计1836人次,取样48万g,测试342件。
2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只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第一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面对大量实物地质资料资源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保管能力和开发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是世界上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最多、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据2010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除委托保管以外的482个单位的1359个实物库和460个露天存放点、529个埋藏点的实物地质资料摸底调查结果,共计有825万m岩矿心、1002万件样品、30万件标本、69万件光薄片。除积存的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外,近几年又产生几百万米岩矿心和其他实物地质资料,而且今后还将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增加。
按照分级管理、分散保管体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经筛选分级,应分别保管在国家、省(区、市)馆藏机构及委托保管单位和地质工作单位。受土地、资金、人员编制等限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比较困难,特别是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进展缓慢,大量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也十分落后,甚至停滞在20世纪的水平。因此,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损毁,其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在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十几个行业部门的数十个馆藏机构和上千家地质工作单位,受管理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等限制,目前实物地质资料利用范围大多局限于本单位内部,利用途径主要是取样测试,实物地质资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远不能适应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 破解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难题的思路
调整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思路和管理政策是解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难题的关键。
3.1 转变传统的保管模式
岩心、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其蕴含的信息称之为实物地质资料;实物是载体,地质信息是内涵。在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中,一直重视和强调实物的汇交、保管、利用,而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则比较薄弱,这种重实物轻信息的管理模式,必然造成难以克服的弊端。
如前所述,我国拥有海量实物地质资料,不仅目前无力保管,即使再建设更多的实物库也无法容纳,只能精选出极少量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实物入库保管,对于大量不能入库保管的实物,在采集图像和最大限度提取留存其地质信息后,予以埋藏或销毁。
在实物馆藏方面,各级馆藏机构或保管单位的收藏范围不必有严格的限制,也就是说,特别重要和重要的实物虽然主要收藏在国家实物库和省级实物库,但也可保存在委托保管单位和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另外,应该建立更新机制,即无论是哪级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都可以将已经失去保管意义的藏品更新埋藏销毁,使有限的库藏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解决实物地质资料库藏的方向是加强实物信息提取、整理和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严格藏品筛选,只保管少量精品,并建立实物藏品的更新机制,使有限的实物库永远保持活力。
3.2 更新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模式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有待丰富外,最主要的是实物地质资料分散保管在十几个行业部门的上千家地勘单位,因管理机制等原因,服务对象基本限于本单位,利用效率比较低。因此,需要改变部门分割、单位独立的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
4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4.1 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
总结近年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实践,根据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深入研究基础上,适时修改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修改补充的要点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委托保管单位的责任与资质条件,允许藏品更替;加大汇交人在履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义务后对实物地质资料拥有自主处置的权利,允许在提取信息后埋藏或者销毁;强化各方在实物地质资料共享中的责任与权利等。
与此同时,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与相应的技术方法与工作规则。如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委托保管单位)资质条件与分级标准;实物库设计建设要求;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实物地质资料埋藏销毁规则;实物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指导意见等。
4.2 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目前,纳入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项目还有遗漏,监管系统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汇交人填报的目录清单还不规范,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接收工作差距很大。
在全面总结近两年实物地质资料监管工作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和技术方面进一步完善,使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更加到位、更加规范。
4.3 进行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了却多年积账
多年积存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既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又是广大地质工作单位的沉重负担。对此进行清理,不仅可以解除地质工作单位的负担,而且有利开启新的管理模式。迟迟不能实施清理的主要原因是数量巨大,涉及单位众多,困难重重。其实,只是清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地质工作单位的积极性,这些困难能够解决。
按照清点—分类—处理的思路进行清理,即清点整理后,进行分类处理——已经零乱损毁的进行销毁,剩下的按其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进行分类分级,予以汇交、保管、埋存,为此工作量将大大减少。地质工作单位为了摆脱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困境,迫切希望国家发布有关规定和方法进行清理。辽宁省有色地质103队,自筹资金50万元,维修了岩心库,对积存多年的岩心、副样进行清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队工作可以在许多地勘单位推广。
4.4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服务工作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应进一步完善库藏体系,特别是要跟踪我国重大地质工作进展,加强科学钻探、极地考察等“精品”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切实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果,特别是对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服务效果。
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服务工作十分薄弱,目前,全国还有个别省(区、市)没有落实馆藏管理责任。即使已经明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的省(区、市)中,尚有一些省(区、市)因为没有落实人员、经费或者没有保管设施设备,尚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基于这种情况,应对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分类进行督促指导:对于安徽等条件较好的省份,应制定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规划,全面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接收、采集以及服务利用工作;对于正在筹建实物库或已落实委托保管责任的河北、四川等省份,积极推动实物库建设,规范保管工作;对于那些存在较大困难而在短期内难以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建议在省(区)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协助下,由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代行馆藏管理工作。
4.5 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广大地质工作单位(包括地质队以及地勘院、公司等)是实物地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主要利用者,因此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展不大,特别是完成汇交责任后,绝大多数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依旧存在:岩心、样品库破旧甚至倒塌,缺少专业人员和技术方法,积存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严重损毁,新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也很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除了落实地质工作项目及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经费渠道,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提供保障外,最主要的是进一步强化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特别是甲级地勘资质的地质工作单位,必须按照《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发〔2008〕137号)要求,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岩心样品库,并有相应的人员、制度等,能够有效地保管适量的实物地质资料。此外,在强化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的同时,给予地质工作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在履行汇交责任后,剩余的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可根据本单位的需要以及保管条件,在提取实物资料信息和备案待查以后,自行埋存或者销毁,最终实现该交即交,该留即留,该丢即丢,改变原来虽然没有能力管,但又不敢处置,任其自然销毁的尴尬局面。
4.6 整合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
在行政管理方面,打破部门、单位分割,建立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与信息共享制度。在技术方面,整合国家馆、省级馆、委托保管单位以及地质队(院、所、公司)等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研究信息组织方法,构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以及钻孔数据库等,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系统。
5 结语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已有几十年历史,以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为标志的新时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也走过了10多个年头,多年的管理与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通过本文所做的总结与分析,难免偏颇和浮浅,希望同仁指正,更希望有关部门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便对未来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

国内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现状
答:为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建设,提出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分级意见”;与此同时,不少省(区、市)开始落实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筹划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然而,在推动这项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没有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具体资质要求和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设标准,从而给申请、论证...

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最新进展与工作建议
答:摘要 根据全国各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报送的2013年度地质资料管理情况年报,同时,参考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检查报告,总结了2013年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与实物库建设进展,汇总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接收、保管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省级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 进展 建议 1 省级实物...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
答: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是从事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地质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基本职能是:在国家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领导下,按照有关法规和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责任,承担国家级地质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收集、整...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重点工作布局建议
答:2)《办法》的宣传贯彻:《办法》发布后,由国土资源部主办、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办,针对各省地质资料管理部门、馆藏机构、地质勘查单位相关人员举办了多期《办法》培训班,解读《办法》条款。与此同时,全国地质资料馆在地质资料管理现代化管理培训时,增加了《办法》的培训内容。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进展与面临的主要任务
答:建议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进一步加强汇交管理;着力加强省级馆藏机构和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汇聚整合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服务。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 服务 进展 困难 任务 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各省(区、市)...

解决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答:解决的途径是在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精选馆藏实物,与此同时,通过建设数字实物馆和虚拟岩心库,最大限度地减少实物保管数量,提高信息服务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亟待制定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分级标准以及筛选、销毁、埋藏制度,研究数字实物馆与虚拟岩心库技术。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答:(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 110033) 摘要 鉴于目前沈阳地调中心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资料的接收和馆藏状况,提出今后加强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①建立完整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②加强大区的馆藏设施建设;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④进一步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和保管制度。 关键词 大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科普工作进展与科普基地建设的总体设想
答: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作为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除了承担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收集、保管、提供服务利用外,还负有科普和辅助地质教学等职责。根据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不仅在科普资源、科普设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而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基于这种情...

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答:摘要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宝贵信息资源,具有档案保管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今后时期,地质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对实物地质资料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但重要,而且特别紧迫。其主要措施是:强化社会化服务思想,丰富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强化实物地质资料信息“产品...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体系框架建设建议
答:同时,实物地质资料方面的法规条例在政策制定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并且和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之类的其他有关联权威法律缺乏对应联系。 2 实物地质资料技术方法体系建设需求 在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的制定方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了《DD2010—05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实物资料的接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