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是我嫁妇无颜色的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作者&投稿:农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春天的作战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六天中转战西域五国,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后给匈奴以重创,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但是霍去病的损失也非常大,最后班师时只有三千余骑。夏天的战役成果更大,在与共同出击,作为另外一支夹击部队的公孙敖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霍去病孤军深入,到达祁连山,杀敌三万余,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非常大的打击。
《西河旧事》载当时的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后来他还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军的骚乱,匈奴从此退到了漠北一带。

~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祁连山,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
答:【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争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材料一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漠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干,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都有积极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郡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

汉武帝在位时,昭君出塞前期有匈奴人有一段歌谣是什么?
答: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番息(意...
答:(3)材料三辽“与朝延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之后的哪一朝代出现了民族融合大发展的现象?(2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参考答案] [11年四川眉山中考]第44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或者“战争”与“和平...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是...
答:《西河旧事》载当时的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后来他还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军的骚乱,匈奴从此退到了漠北一带。

“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历史事件导致的
答: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匈奴不得不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此,祁连山掌握在汉朝手中。二、人物简介: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长安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

失我焉支山全诗写作背景
答:)没有了焉知山,连胭脂都没了~表达了匈奴对失去家园的愤恨和悲怆的热爱家乡的感情。6、《西河旧事》载当时的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后来他还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军的骚乱,匈奴从此退到了漠北一带。

汉与匈奴和战评述
答: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 也没有战争之苦。请回答:(1)上述材料...

“失我焉支山,妇女无颜色”是什么意思?
答:在2000多年以前,匈奴很是强大,曾经一度压的中原王朝抬不起头。不过到了后来,匈奴人便发出了这样的千古悲唱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那么祁连山以焉支山这两个地方为何那么重要呢?以至于失去它们后,匈奴人发出这样的悲鸣?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最...

列举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典型军事事例的时间、人物和著名战例?跪求...
答:河西水草肥美,匈奴失河西,经济受到很大损失。所以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三),漠北之战 过...

资治通鉴故事中关于霍去病的故事
答: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 120多人,歼灭匈奴兵30200人。 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5400户。从此,霍去病的声望日益显赫,地位日益尊贵,几乎与舅舅卫青相当了。 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这对匈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匈奴人非常惋惜,他们悲伤地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