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 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作者&投稿:卫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期产生、分期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短暂发展中集中“爆发”了出来。
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都比较靠后,其中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排在第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也排在第55位以后。但是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而且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
可见,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而未来15年,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这些都需要以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若环保问题解决不好,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根治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正是基于这些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战略选择。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于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指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

你好,解析如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导致我国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未来农村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生态和环境将面临着新一轮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期产生、分期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的短暂发展中集中“爆发”了出来。
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世界144个国家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序中都比较靠后,其中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排在第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也排在第55位以后。但是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而且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
可见,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而未来15年,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这些都需要以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为支撑。若环保问题解决不好,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并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根治环境问题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正是基于这些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战略选择。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于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指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生产水平还不高,从长远利益出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必要的,有利于日后的发展。
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充分发扬我国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生产水平还不高,从长远利益出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必要的,有利于日后的发展。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

为什么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答:(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的,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答: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原因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认真学习这一重...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
答: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关键词:节约型,资源,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可持续发展。一. 序论1. 目前,...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

谈一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解
答: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

如何理解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有什么意义
答:(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_百度...
答: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