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作者&投稿:尤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认真学习这一重大部署和要求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们以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为基础,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主动选择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许多资源特别是化石、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资源的供给能力是有限的,它会随着使用程度的加大而逐渐消失,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加剧,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正确看待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配置、高效和充分利用,控制、减缓或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支撑保障作用。

从世界上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历史看,都经历了从“实现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的稳定下降”,到“实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稳定下降”,再到“实现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同样必须依次经历这三个阶段。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1、努力争取实现“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的稳定下降”

实现“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的稳定下降”第一阶段,是指单位GDP(或产值)的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这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本目标的重要前提。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通常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广义技术进步,其中包括结构调整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作用。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大幅度地降低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才有可能降低或减缓因人口增加、生活或消费水平提高而导致的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增长速度,也才有可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终目标。从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的资源消耗状况来看,都经历了一个资源消耗强度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减小的临界转变,即资源消耗强度的“倒U型”曲线。而资源消耗强度增大的阶段往往对应着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该阶段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此时技术进步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起到强化作用,经济增长方式显示出典型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绝对”粗放型特征。只有当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实现零增长,并开始逐步降低时,才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条件,也才能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带来希望。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转变。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主要矿产资源消耗不但强度高而且尚未出现平稳下降态势。其中不少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在经历连续一段时间的下降后又出现了反弹现象,如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纸和纸板等消耗强度在最近几年来连续增加,而水资源、木材的消耗强度以及废水(包括工业废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基本上呈连续下降态势。只有当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强度总体上实现稳定的下降后,才有望跨越第二阶段。

2、努力争取实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稳定下降 ”

实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稳定下降”的第二阶段,意味着由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必须能够克服或抵消生产或消费增加所导致的资源消耗的额外增加。实际上该阶段,是对应着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由逐渐增大向逐渐减小方向转变的“倒U型”曲线。在倒U型曲线左侧,资源效率提高所导致的资源节约速度小于生产或消费增加导致的资源消耗的增加速度,结果人均资源消费或污染排放量呈现上升态势。在倒U型曲线右侧,则与之相反。只有实现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零增长并稳定下降,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增长速度才能得到基本遏制。

我国目前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废气排放等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人均资源消耗量增长的幅度更大。而对于其消耗强度或污染排放强度呈现稳定下降的资源或污染物,其人均量出现多种情况:或呈明显上升,如人均纸和纸板消费;或呈现波动中上升,如人均木材消费、人均废水排放(包括人均工业废水排放)、人均二氧化硫排放、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或呈现波动中下降,如人均水资源消耗、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但是要实现这些大部分资源或污染排放人均量的稳定下降,从时间上来说短期内难以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当这一阶段总体上实现后,将很快进入第三阶段。

3、努力争取实现“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

实现“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第三阶段,是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总量经历由逐渐增大到逐渐减小的方向转变,即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的“倒U型”曲线。该阶段意味着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能够完全抵消因人口增加、生产或消费水平导致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从而实现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总量的零增长乃至于稳定下降。由于环境退化与物质资源的投入或消耗存在着潜在的联系,只要物质消耗总量保持稳定下降,那么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也只有跨越了这一阶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才能有了根本性的保证。

阶段2和阶段3只有在人口总量保持稳定时才是基本一致的,即人均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下降之时,也基本上是资源消耗总量或污染排放总量保持下降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人口增速相对较缓,所以阶段2和阶段3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会很长。我国目前的能源、钢材、水泥、木材、纸和纸板、有色金属消耗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上升势头还是比较强劲。而水资源消耗总量波动中趋于平稳,废水排放总量总体上升幅度趋缓,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总体上保持下降势头,但最近几年又开始抬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则在波动中呈现上升势头。

总之,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终目标依次要经历“三个稳定下降”阶段,及跨越“三个倒U型曲线”。在依次经历三个阶段时,各个阶段的拐点可以降低,各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缩短,最终的目标也可以提前实现,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否能够有效突破影响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和技术水平来看来看,关键是要与产业、产品和消费结构的调整相结合,要与资源高效、循环、合理利用的技术创新相结合,要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相结合。

三、依靠科技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支撑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它能给各个国家带来福利,同时也使各国为实现经济增长付出代价。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以及劳动者掌握新技术两方面。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技术进步,可以实现资源代换或者说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具体表现在:提高要素质量,使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得到改进。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人口过快增长以及资源的枯竭性,所造成的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由技术进步来解决。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进步可以替代或减少资源的耗竭,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以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在经济增长方式中,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差异来分析,经济增长来源于要素投入的增长和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两个方面。由此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种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社会发展进步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科技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对一个国家而言,科技进步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从经济增长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逐步超过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的贡献。

因为资源会枯竭,总不能让子孙后代为我们的无知和贪婪买单吧?一切只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继续生存。

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经济
答:要在发展中保护好环境就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是什么?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

简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如下: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为什么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答: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答: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答:“两个坚持”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

请帮我找一些有关节约资源与上海发展的资料
答: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它既是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

如何理解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基本理念
答: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4、开放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答: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成资源最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答:1、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增加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