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指什么?

作者&投稿:诸葛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说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将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得。“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是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个“时”很重要。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指的就是他所说的“仁道”。

~

《论语·公冶长》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答:孔子敲了一下子路的后脑勺,道:“傻小子耶!老师就发了句牢骚,没听出来呀?还以为真要去海上漂流?再说了,乘个小木筏子去海上漂流,能安全吗?”子路似乎恍然大悟。不再往下编故事了,言归正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于周游列国十几年、四处寻找平台实现政治理想的孔子来说,有着一种理想难...

孔子曾说“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句话是什么意识
答:大道 既是政见吧 没有给予我施政的地方 只能泛舟游于海 也就是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隐 就像现在没有施政的地方 所以只能修身养心 可以看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指的是谁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翻译
答:“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说的是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说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主张要是行不通,我就乘个木筏子出海去。《论语·公冶长》的介绍 《论语·公冶长》这篇共28章,主要内容是谈仁德以及君子的品德,孔子与其弟子们从各个方面...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什么意思?
答: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评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意思
答:“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意思是:大道若不能推行于天下,乘坐着竹筏子到海上去漂流,出自《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乘桴”例句:1、先秦文献中曾有竹筏的记载,《越绝书》有“方船设洑,乘桴洛河”之载。2、婚姻只是情爱之海的一叶方舟,如果我们愿意乘桴浮于...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道”指什么?
答: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说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讲到“国”字,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将无政府主义与老子思想拉...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指的是谁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说的是哪个人物
答: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说的是孔子。2、“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说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主张要是行不通,我就乘个木筏子出海去。3、《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

乘桴浮于海是什么意思
答:4、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徒兴浮海居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徒兴浮海居夷”这句话的意思是:1. 指作者对桓玄、卢循等人的起兵反抗朝廷的活动的态度,认为这只是螳臂当车,没有意义。2. 表达了作者对身处国家乱象的百姓的深深忧虑。以上就是关于“徒兴浮海居夷”这句话的相关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具体怎么解释
答:强盗们听了,十分高兴,都拜倒在总督脚下,要求投降。正在总督高兴的时候,却看到有一个强盗立而不跪,没有投降的意思。总督就专门找他谈话,要委以重任。但那强盗一点都不领情。这时候,总督才看到,那强盗船窗上挂了一副对联: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作者感叹说:“盗亦非常人哉!”“...